“铸牢”话语中民族共同体形象的认知分析及其体系建设

2024-01-29 08:57明,刘
关键词:共同体话语中华民族

杨 德 明,刘 阳 洋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之后提出的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铸牢”既是应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理论路径之一,也是新时代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性原则[2]。当前有关“铸牢”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民族学等领域。语言学涉及“铸牢”的研究主要涵盖了:第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铸牢”功能和属性。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加强民族精神联系的重要性[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的同构关系[3]、“铸牢”与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合的逻辑路径[4];第二,语言教育贯彻“铸牢”的逻辑路径。如外语课程与“铸牢”的融合系统建设[5]、大学语文课程契合“铸牢”的教学方略[6]等,其中尤以语言类课程深化“铸牢”的思政性路径居多;第三,语言接触与文献研究。以民族“三交”历史的当代价值发掘为主,如古壮文字与“铸牢”的历时共变关系[7]、藏文史籍中的“铸牢”启示[8];第四,翻译研究。涉及了翻译理论,如少数民族典籍外译中的多元民族形象翻译原则[9];翻译实践,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英译研究[10]等。此外还包括理论和方法问题,如戴庆厦提出“铸牢”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原则[11]。

综观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现有文献以学科交叉尤其与思政研究融合居多,强调语言的“铸牢”内涵,重视语言中的多民族文化价值。也涉及到了话语研究的问题,如贾海霞、毕青青论述了语言符号在民族共同体建构中的认同、实践及建构功能”[12];陈文祥提出当前“铸牢”话语宣传中存在着适用错位、缩略错误和单向传播等问题[13]。但话语研究的常见课题,如话语的建构功能、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话语以言行事特性、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仍然缺乏。“铸牢”话语建设直接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从语言学话语角度揭示“铸牢”话语的符号策略、意识形态价值属性的运作机制以及体系建设现状,对其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铸牢”话语的两个研究视角

本文所说的“铸牢”话语,属国家话语体系的一种,具有系统和文本双维度。从宏观来看,国家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关系的逻辑要素构成的系统,故全称为“铸牢”话语系统。从微观出发,国家话语体系体现为带有意识形态的话语产品,应全称为“铸牢”话语文本。其分析主要关注话语的建构功能,涉及意义、活动、身份、关系、联系、立场与策略、符号系统与知识的建构[14]及其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话语目的。在话语分析的众多路径中,批评话语分析流派对政治类、广告类以及演讲等具有劝谏性的语篇分析颇具适用性。

(二)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

批评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与认知语言学融合发展的最新领域之一[15]。它一方面关注话语符号意义建构的概念化过程和心理策略;另一方面,它试图从话语符号中解析出文本生产者的意识形态因素。它强调符号-认知过程和社会语境的基点作用,拓宽了批评话语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与目标。

Hart围绕认知识解操作,从格式塔、比较、注意、视角等理论出发,对图示化、范畴化、隐喻等识解操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结构构型、框架化、识别和定位等话语-认知策略以适应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认知需要[16]。

结构构型策略是指说话者(有意或无意)将特定的形象-示意性表征强加给场景,从而构成读者对整个事件结构的基本理解。这种策略通过图式化来实现,并以从格式塔结构角度分析复杂事件的能力为基础;框架化策略涉及如何将构成事件的行动者、行动、关系和过程赋予更多的主观认识。不同的范畴类别和概念隐喻在其概念化过程中内涵不同,因此框架化策略是一种对比经验领域的能力;识别策略以注意能力为基础,它涉及选择对哪些事件参与者进行概念表述,以及它们相对于彼此的突出程度;拓展策略认为力量形式是概念结构的一种,包括自然力量、社会力量和心理力量。其中自然力量是一种物理力量传递模式;心理力量是心理内部的斗争影响力的传递;社会力量是指来自社会外部力量作用于施事者,表现出被迫的意识形态。

Hart的批评认知语言学建立在各家批评话语理论之上,不同的识解操作单独或者组合都适用于政治类、社会类和国际关系话语文本的批评实践。

为探索“铸牢”话语的研究路径,我们以国家领导人讲话为例。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了2014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材料。剔除重复材料并降噪后自建小型语料库,共计44761字符,2869个小句,用BFSU Qualitative Coder 1.2软件进行语料标注。

二、共同体形象与认知-话语策略的互动

(一)结构构型策略

结构构型策略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融合了Langacker的行动链图式、Tamly的力动态理论以及Johnson的意象图式理论。结构构型表现为行动链图式中能量的传递和作用,包含了不对称性行动链图式和相互行动链图式[17],反映在语言中即不同类型小句的使用。按动词的类型,将小句分为行动、使动和状态三类,分别代表能量的直接传递、间接传递和能量的自作用。结果如下:

表1 行动链图式统计

不对称行动链图式远高于相互行动链图式,反映了“铸牢”政策中单独行事多于相互行事,即突出政策的执行性。尤其是行动类小句的大量使用,体现了党建、就业、文化、教育、环保等一系列基本措施的有力执行。相互行动链图式适用于伙伴关系间,故占比较少。但其行动类小句仍有一定占比,旨在确定各民族的发展路径和工作方向,强化命运与共的民族共同体。

不对称行动链图式阐述了党的民族政策、党对民族发展的引导作用及我国的多民族生态,突出党的民族政策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主要建构出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共同体。例如:

(1)[?AGENT]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ACTION1][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PATIENT1],[?AGENT] [坚持和完善ACTION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ATIENT2],[?AGENT] [加强和改进ACTION3][党的民族工作PATIENT3],[?AGENT]全面[推进ACTION4][民族团结进步事业PATIENT4]①

例(1)中包含了四个不对称性行动链图式,能量由“?(中国共产党)”传递给各个PATIENT。不对称性行动链图式在中国式话语中常体现为有益的能量传递以达到促进作用[17]152,以施事角色和受事角色的分配来描述事件。四个小句反映出“铸牢”建设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从时态来看,例(1)使用了现在及现在-将来视角,说明施事对受事能量传递的现实性和未来的顺当性,突出“铸牢”既是当前也是未来必须贯彻的任务。体现了党永远坚持民族工作的积极态度,建构出共同奋斗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共同体。

相互行动链图式主要阐述各民族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以及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应如何有意识地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

(2)[各民族AGENT]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ACTION1]、[相互欣赏ACTION1],[相互学习ACTION1]、[相互借鉴ACTION1]。在各族群众中[加强ACTION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PATIENT1],牢固[树立ACTION6][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PATIENT2],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ATIENT3][至关重要STATE1]。

例(2)大量使用相互行动链图式,以互为施受事的角度突出主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和价值利益的一致性[18]。一方面“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现实维度强调“铸牢”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使用建筑隐喻(“牢固、树立、构筑、精神家园”)将“铸牢”投射到现在-将来视角,突出“铸牢”的持续性和不断更新的发展力度。

除相互行动链图式外,“铸牢”话语中还反复以“各民族”为集体施事。在词汇层面,则是“共(同)”的大量使用,例如: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共同性、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维护、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当家作主、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这类集体施事句,涉及了脱贫致富、现代化建设、人民民主等多个领域,强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以及各民族的主人翁身份。

(二)框架策略

框架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它可以调用隐含语用意义,即通过某个框架元素,唤起对整个叙事的联想和推理[19]。框架与范畴化和隐喻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范畴化是指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和概念化的过程[20]62。隐喻则是利用由此及彼的部分映射来凸显事物某一方面而隐藏其他方面的特性可能会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影响。范畴化和特定隐喻的选择往往反映说话人的立场。

框架策略的运用旨在丰富概念内涵,从多个角度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文化、政治、利益和命运上的一致性,建构出相互依存、平等尊重的民族共同体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坚持“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建设文化服务体系”等,可见“文化”在“铸牢”话语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此,以“文化”为例来看框架策略的运用:

例(3)—例(4)中的身体框架利用了隐喻的跨域映射,将人类身体域映射到“文化”上,将文化框定为人的“魂魄、血脉”等中国特有精神认知系统。将“魂魄、血脉”与人体不可割弃的关系映射到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上,突出文化连接各民族的根本作用。

表2 关于文化的框架策略示例

例(5)—例(7)中的资源框架将“文化”隐喻为“有限珍惜的资源”。文化需要“保护”、文化是“符号”资源、文化是视觉资源、文化浸润人心(水资源)。资源框架利用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强化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同一价值。

例(8)—例(10)中利用身份框架,将“文化”框定为“独特身份标识”,突出文化定位对民族身份的标志作用。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保护弘扬好各民族共有的灿烂文化。“历史文化认知”是中华民族的特有认知、认同“中华文化”、需尊重各民族的文化都强调身份认同和保护文化在“铸牢”中的重要作用。

例(11)—(12)是利用植物框架,映射了上层的中心-边缘的意象图式、中层的植物概念域以及下层的“主干、枝叶、根脉”概念,界定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利用植物根脉、主干和枝叶不可分割的客观规律说明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价值关系,建构出平等共有、互相尊重的文化共同体。

从范畴化来看,以上语料充分利用“身体、资源、身份、植物”四种不同的概念化方式,从不同视角引导文本读者建立起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和关系价值的理解,从文化上确立了各民族同根同源的血脉属性。

此外,对材料词频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民族、民族团结、群众、工作、教育、新时代”等高频名词概念也都运用了框架策略,具体如下:

表3 部分核心概念的概念框架

(三)识别和定位策略

识别策略和定位策略的认知基础是注意观和视角观[21]。也就是对同一现实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切入反映出话语生产者的生成视角,使语言产生不同的注意效果,以达到突出和抑制信息的话语目的。二者合为一种认知-符号策略,Hart将其细分为摇拍策略和变焦策略[22]。

“摇拍策略是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意象图式,包含了主动和被动两种策略形式。变焦策略是指生产者将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进行概念化,体现为中等焦距(容纳施事和受事)、长焦距(容纳施事、受事及原因等参与者角色)、短焦距(只容纳受事或结果)”[21]。

对语料进行数据统计后,在实际语料中并没有发现被动策略语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被动策略在政治话语中主要用以强调被害身份以达到合法化的目的,不符合“铸牢”话语的主题。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表4 识别和定位策略统计

主动策略代表了能量自上而下的流动,强调施事对受事的执行力[23]。材料里长焦距策略的大量使用一般反映了民族政策的努力方向、预期目的和实施范围,突出党的民族政策的综合性、全面性和明确性。短焦距策略的使用则是以流水式的“动作+受事”句为主,步步紧扣、详尽陈述。短焦距小句常以“大力、尽快、加大、突出、努力、坚持”为句首词,集中反映出党坚持民族政策、建设民族地区的决心和毅力。中等焦距起的是解释功能,即“S,(就)是O”。这类句子的使用旨在诠释民族政策及其措施的主旨和效用。例如:

(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GENT1][是ACTION1][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PATIENT1],[所有工作AGENT2]要[向此TARGET1][聚焦ACTION2]。[?AGENT3]要[全面推进ACTION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PATIENT2],[?AGENT3][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RANGE1],[?AGENT3] [深入总结ACTION4][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PATIENT3],[?AGENT3] [深化ACTION5][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PATIENT4],[?AGENT3] [加强ACTION6][现代文明教育PATIENT5],[?AGENT3] [深入实施ACTION7][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PATIENT6],[?AGENT3] [引导ACTION8][各族群众PATIENT7/ AGENT4][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RANGE2][向现代化迈进RESULT1]。

例(13)共有八个小句,从摇拍策略来看包含了主动型短焦距、中焦距和长焦距策略。主动型行动链图式的使用,反映出能量的自然流动方向,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政策的领导力量,建构出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的民族共同体。

例(13)中有四个小句使用了短焦距策略:“全面推进精神家园建设”“深化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和“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涉及了精神建设、思想研究、文明教育,以现在-将来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突出了党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投入力度,建构出全面发展、未来光明的民族共同体。

有一个小句使用了中等焦距策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中等焦距策略的主要用途就是解释和说明,以“纲”来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以“铸牢”主线强化中华民族共性的重要性、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发展的必要之举。

有三个小句使用了长焦距策略,分别涉及边缘参与者角色“目标、范围、结果”,在短小精悍、以流水句为主的党政文献话语中使用长焦距策略能起到突出参与者的作用,“向此TARGET1”与“所有工作AGENT2”配合突出“铸牢”的重要性。范围“要在党史……中RANGE1”表现以史为鉴和正确的历史认知在“铸牢”工作中的方向性。结果“向现代化迈进RESULT1”强调铸牢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即实现现代化目标。

政治话语材料中常出现主动长焦和短焦策略的兼语句现象,使用动词“引导、领导、推动”带“各族人民”等成分作施事受事合并的参与者角色,隐含句首施事后从而形成无主语的兼语句。小句弱化了行动链首的操纵性而突出后段小句施事成分的能动性,即强调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建民族共同体的关键作用。此外,主动中焦距句子若不是作诠释作用,则常以“各民族、各民族干部”为集体施事,号召性地建构出代表带头、群力共建的民族共同体形象。

三、当前国内的“铸牢”话语体系建设概况

“铸牢”话语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并建构起来的[13]。据上文,“铸牢”话语体系可分为话语原则、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这四个方面可概括性地反映出当前我国“铸牢”话语的建设概况。

(一)“铸牢”话语原则

“铸牢”话语原则即支撑“铸牢”话语生产的哲学基础。“铸牢”话语直接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把握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现状后作出的伟大论断。

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看,“铸牢”话语是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重逻辑构成的中华民族当代哲学话语产物。其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实现个人的自由必须在群体合作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的,也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发展中融合而成的。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于现实,从辩证的角度实现了一体和多样、个体与整体的有机统一。其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在民族工作领域内的现实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导,是走向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真正共同体”的关键节点[24]。

另一方面,“铸牢”话语的生产原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经典价值观的体现。一方面,其形成源自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以汉族文化为凝聚核心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由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生存方式所塑造的典籍、音乐、绘画、舞蹈、语言等文化形式也滋养了汉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互相汲取养分,形成了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性、多元性、互补性、实践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各民族所共享的中国文化[25]。

(二)“铸牢”话语主体

个人话语和国家话语都会经历生产、传播到消费的三个过程。话语主体就是三个过程的主要执行者或执行机构。就“铸牢”话语生产者而言,我国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源头,以各高校、研究所及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为主体,以人民群众为辅助的生产线。

在铸牢话语的生产过程中,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政策、民族情况、措施指导的讲话是首次生产。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高校传达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和讲话内容构成了二次生产。同时一批学者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溯源性、拓展性或阐释性的研究,也创造了二次生产话语。人民大众通过各类平台生产的有关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个人话语构成了三次生产。

就传播者而言,中国共产党官方网站及其新闻机构,如新华社和人民网是“铸牢”话语的首次传播者,其目的在于准确传达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和民族决策。其次,各级政府、各类高校在落实领导人讲话精神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过程中对“铸牢”话语进行了二次传播。另外,理论研究者通过学术平台进行学理讨论和经验交流产生了内外双循环的传播效果,上行传播为首次生成提供学理支撑,中层传播对二次生产提供创新活力。人民群众是基层传播者,通过网络平台赋予“铸牢”话语个性表达和鲜活例证,是“铸牢”话语创新的主要动力。同时,在“铸牢”话语传播过程中还涉及到国际传播,即对外展示中国的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积极宣传我党民族政策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国内人民群众作为“铸牢”话语的主要消费者,消费话语产生“以言行事”的动力并起到监督作用。

“铸牢”话语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术性较重、下沉性不足、单向灌输式宣传等[13]。应及时调整铸牢话语的生产结构和传播方式,加强普及效度并拓宽传播渠道。以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生产形式带动三次生产,扩大“铸牢”话语下层的创新性表达空间。

(三)“铸牢”话语内容

话语内容是在话语原则的基础上,主体生产话语的主题。从话语目的来看,“铸牢”话语内容可分为措施话语(行域)、诠释话语(知域)和成就话语(言域)三类。

措施话语旨在达到以言行事的效果,即党的民族政策的措施和执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秘诀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26],以替人民群众谋福祉、增加幸福感为根本。故“铸牢”话语覆盖了经济、党建、环境、教育、医疗、就业、改革措施等各个民生领域。在微观话语中常出现“加强、提升、深化、加快”等表程度深化的动词以凸显出措施话语的行事紧迫性,以及党对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生活的重望。

诠释话语主要阐释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理念,以及中华民族在历史和当代“交流交往交融”所形成的基本格局。诠释话语旨在提升措施话语的行事前认知,即以历史根源和文化传承来认识党的民族政策从而提高行事力。诠释话语涉及了对历史故事、文化典籍、带头人物、地理符号的讲述和阐释等。

成就话语即讲述党带领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话语,以及人民群众迈入小康生活的幸福话语。成就话语旨在从历史完成的角度,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以及共同奋斗的决心毅力,用过去话语提升行事力量。

(四)“铸牢”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回答的是“怎么说”的问题,即话语生产者在综合考虑传播和接受的前提下如何外化价值观念,生产出最佳接受度的话语资源。话语方式大致分为生成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其中,生产者尤其是作为“铸牢”话语原材料的首次生产过程需根据国内国际环境的具体情况来加强顶层设计,尤其是下沉性和创新性力度。一要调整铸牢话语的生产结构,在精准监督下扩大基层群众的生产力度带动话语创新。二要加强中层学者产出“铸牢”话语的知识转换,以历史故事、文化典故、舞蹈音乐等鲜活形式不断对下层产生良性影响。

就传播方式而言,目前存在着“重内轻外、重前轻后”的传播格局问题。所以我们应加强基层传播、扩大传播受众、拓宽传播方式。可以用年轻化和个性化表达方式在青年用户广泛分布的小红书、抖音、Bilibili等网络平台传播“铸牢”话语。应加强国际传播,在传播中分享我国的民族工作经验,在共享民族工作建设成果的同时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此外,针对国际传播过程中对我国民族政策认知误解或故意抹黑的现象[27],应积极回应并紧抓“铸牢”话语的阐释权,同时减少国际上对我国民族工作产生的错误印象。

话语消费和话语传播紧密相关,我国“铸牢”话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高校学生和基层社区群众。我们应打通传播输入和消费内化,进一步扩大话语消费平面,以赋予“铸牢”话语更大的下沉价值和行事力量。

四、结语

本文以国家话语体系的两个视角为线,首先从微观话语视角,对以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话为代表的“铸牢”话语进行认知分析后发现:铸牢话语文本调用了结构构型策略、框架策略和识别定位策略来实现话语目的,以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建构;其中,结构构型策略旨在诠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生态、论述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关系和共同体建设策略、强调共同体建设的主动性和民族工作的主人翁身份。框架策略的使用旨在从多角度阐述中华民族的一致性和依存性特征。识别和定位策略旨在叙述民族政策的基本方向和预期范围、诠释民族措施的主旨和效果并突出党对民族工作建设的决心和毅力。三种侧重不同的认知-话语策略相互配合,共同建构出“全面发展、共同繁荣、平等依存、命运与共、齐心协力、未来光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其次从宏观体系视角出发,对我国“铸牢”话语体系现状进行概括后发现:“铸牢”话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华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中华民族哲学作为话语原则,其话语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都紧密围绕党政机关、研究者和机构、人民群众三层次主体,但也存在着学术性较重、下沉性不足和单向性灌输等问题。“铸牢”话语内容丰富,极具新时代特色和奋斗表达。“铸牢”话语的话语方式则存在着“重前轻后、重内轻外”的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提高下层创新能力以及国际传播水平,以改进其话语框架,使之更好地为新时代“铸牢”话语体系建设服务。

【注释】

① 语料标注中各符号含义:AGENT(施事)、ACTION(动作)、PATIENT(受事)、TARGET(目标)、RANGE(范围)、RESULT(结果)、STATE(状态)、(省略角色)、(且)、脚标(对应小句)。

猜你喜欢
共同体话语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