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的研究

2024-01-30 02:27韩洁
生活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学术研究带头人

当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面临着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相脱节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党组出台了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如何让“双带头人”在各高职院校有效实施,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实施路径的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实施路径的具体措施,如强化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完善队伍建设和培训机制、构建激励机制以及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角色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对于如何实施这一角色,学界尚存在较大的分歧。为了深入理解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并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探寻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履行“双带头人”的角色。问卷设计围绕党支部书记在学术研究和党建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询。调查方法采用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期获取更全面、深入的数据和信息。参与者主要是来自甘肃省各地区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包括了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等背景的人员,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我们收到了大量的回复,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在履行“双带头人”角色时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希望找到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路径,以便为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与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既要在党建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又要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这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与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学术研究方面,党支部书记能够带头开展高质量的科研项目,推动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他们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深入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动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在教学工作方面,党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能夠引导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更具针对性。党支部书记还应积极推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最后,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他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建工作与高职教育有机结合,强化党的组织在高职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高度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

(二)促进高职院校内外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一方面需要领导和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引领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这一角色的内涵涉及了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推动党的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都认同党支部书记在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的有机融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党支部书记在领导党的建设工作和学术研究中都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据此,可以看出,推动高职院校内外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的有机融合,需要党支部书记具备坚实的政治理论素质和高水平的学术能力。他们需要以先进的理论知识引领学术研究方向,以良好的党风带动学术风气,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以务实的党建工作促进学术研究务实化[2]。

二、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是共产党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为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指导。在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能够坚定信仰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观点,指导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齐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而言,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动高职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坚定发展信心,瞄准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积极推动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此外,还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党建工作与高职教育的有机融合,为高质、高水平的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也为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角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推进这一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党支部书记的角色和责任日益重要。他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党的理论和路线,同时,又要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学术研究与党的建设工作的有机融合。

根据调查问卷,对于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理解和期望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大多数参与者都认为,党支部书记应该在党的建设和学术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这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高度吻合。他们同时指出,党支部书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平衡党的建设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压力,如何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等。

这些调查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提醒我们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对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引导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3]。

三、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党支部书记政治理论素养

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强化党支部书记政治理论素养。作为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政治理论素养是其履行职责、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党支部书记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党支部书记要加强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最后,党支部书记还需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提高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提升党支部书记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施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战略,提升党支部书记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一是党支部书记要重视自身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深入研究学术领域的前沿问题、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同时,要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高职院校应为党支部书记创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环境,如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支持党支部书记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党支部书记在学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三是高职院校应定期举办教育教学培训活动,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党支部书记授课,傳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党支部书记也要主动参加这些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党支部书记要关注学术伦理与学风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树立良好的学术榜样,引导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以上措施,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在学术和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担任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角色。

(三)完善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和培训机制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战略目标,完善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和培训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工作,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党支部书记时,应综合考虑政治素质、学术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选拔出既有政治觉悟又有学术实力的“双带头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确保党支部书记能全面系统地接受政治理论、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学术研究方法等。此外,高职院校应注重党支部书记的成长与发展,为党支部书记提供与角色定位相适应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同时,鼓励党支部书记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活动,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构建与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角色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作用,构建与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角色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首先,完善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保障制度。充分考虑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中的付出与贡献,合理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待遇水平,以确保其在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建立党支部书记的荣誉激励制度。对在党建工作、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党支部书记,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鼓励更多的党支部书记为高职院校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职业发展支持。为党支部书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活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4]。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实现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战略目标,高职院校应重视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与选拔,强化其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完善培训机制与激励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优化工作环境。这样,党支部书记将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推动高职教育质量与内涵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葛贝德,王慧德,张向辉,刘国俊.基于“党建+育人”互融互促模式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2):8-11.

[2]杜波,陆琳,赵媛,李聪.探析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路径[J].文教资料,2021,(27):119-123.

[3]魏影.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途径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21,34(02):47-50.

[4]王静.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探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1):88-90.

◎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校级课题《高职院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施路径的研究》(编号:QYZ(2023)XJKT010)

作者简介:

韩洁(1972.12—)女,汉族,陕西省扶风县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教育教学研究和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学术研究带头人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