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于妇女劳动问题的论述与启示

2024-01-30 08:16高靓雯
生活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社会化妇女

妇女劳动问题是妇女在经济领域所面临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关键途径。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文本分析,我们整理出了恩格斯關于妇女劳动问题的论述:首先,妇女参与社会劳动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其次,妇女在人类生产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参与者;最后,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这些论述为解决当代妇女劳动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前言

1884年,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留下的《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这部经典著作(以下简称《起源》),填补了唯物史观关于史前社会描述的空白,解决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如何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的理论难题,实现了唯物史观逻辑链条上的完整。恩格斯在《起源》中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这些表述直指妇女解放问题的核心,妇女劳动问题也由此浮出历史的水面,妇女劳动既关涉到劳动价值理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联,亦涉及人类解放问题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时更与社会形态之变迁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基本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起源》中关于妇女劳动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妇女参与社会劳动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

妇女能够广泛参与社会生产和劳动,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途径。正如恩格斯所说,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导致她们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逐渐丧失,进而依附于家庭和男性,失去了经济和社会的独立地位。因此,“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是让所有女性重新参与公共事务。”只有让妇女走出家庭,投身工厂,重新参与社会公共生产,她们才能够重新获得经济独立,实现经济自由,逐渐减少对男性的经济依赖,并恢复她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没有妇女的就业,就无法实现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只要妇女仍然被限制于家庭私人劳动,而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妇女的解放和性别平等在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大规模参与社会劳动,可以消除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赖,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能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而现代大工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的兴起,女性有机会参与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劳动,这为妇女大规模参与社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实际条件。

(二)妇女在“两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恩格斯在《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1.妇女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特殊贡献者

妇女参与人类自身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指生育过程,还包括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直至成长为成人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至关重要。“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原始社会,种族的繁衍是最重要的事情,妇女在原始社会中是最主要的生产者,在氏族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话语权也掌握在妇女的手中。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类的社会关系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亲属关系。在母系社会,人类的孩子几乎只认识母亲,而分不清父亲是谁,因为妇女是生育的主体。男性如果需要繁衍后代,则不得不依靠妇女,并且家族必要的生存资料由男性提供。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群婚制被排他性的专偶制取代,这个时代男性掌握着更多的物质资料,成为家族的领导者,人类的孩子开始继承父亲的财产,传承父系的血脉,妇女群体成为生育的机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性别的生理特征,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在21世纪依然是确定的,在物种特性的限制下,妇女依旧在人类生产的第一阶段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但是妇女的生育价值几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呼吁妇女解放的目的即让社会重新认识和提高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方面的重要性。

2.妇女是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将原有的自然物质改变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的活动。妇女通过自己的劳动参与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在原始社会中,妇女是社会劳动的重要参与者。在狩猎采集社会和农业社会阶段,妇女与男性一起承担了大量的劳动任务,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妇女主要负责采集野果、野菜和昆虫等食物,同时也负责照顾婴儿、制作工具和服装等。随着农业的兴起,妇女的劳动职责进一步扩大。她们参与到农田的开垦、种植、收割和储存等工作中。妇女还负责养殖家禽和畜牧动物,照料家庭的动物资源。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满足生产需求。妇女作为一部分劳动力资源,进入工厂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填补了劳动力缺口。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妇女从事各种职业和行业的工作。她们可以参与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3.家务劳动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

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家务劳动狭义上指的是妇女在家中担任家庭事务的角色,从事做饭、纺织、缝纫等与劳动力恢复和维持相关的家庭日常事务劳动,其劳动产品只需要消耗人们的生理和时间上的付出。而广义上的家务劳动与社会领域的公共劳动相互关联,指的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劳动形式,用于维系劳动力的生存发展和代际更替。家务劳动不直接增值资本、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这并不意味着资本的增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可以脱离家务劳动而单独进行。事实上,剩余价值的生产包含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和家务生产。或者说,付工资的生产和不付工资性的生产、有交换价值的生产和仅有使用价值的生产。后一种生产虽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换,但它是有用的、必需的,并为资本的累积发挥着最为本质的基础功能。可以说,没有家务劳动,剩余价值的生产便不可能产生,而既然没有家务劳动则一切剩余价值生产便不可能产生。因此,妇女的家务劳动也就当然是一种贡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动,是一种应被理解为经济性资本生产的生产性劳动。

二、当代中国妇女劳动存在的问题

1.家务劳动异化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大多数国家中,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是男性的两倍,尤其在日本,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是男性的九倍。据初步估算,妇女为家务劳动所做的无偿贡献相当于世界国民总收入的10%至35%。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妇女在家庭中的生产劳动完全与市场分离,不会产生经济收入。这导致家庭妇女的劳动生产缺乏经济上的价值体现,她们的劳动所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工人阶级。我国家务劳动社会化发展面临一些困境。首先,传统性别分工模式对家务劳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家务劳动呈现出性别专属化、价值边缘化、私人化等特征,阻碍了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进展。其次,家庭服务劳动的社会化供给和需求存在失衡,家庭生活消费品的商品社会化程度仍有待提高。雇主需求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失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以及行业发展不规范,缺乏制度监督。最后,家务劳动异化。家务劳动产品与女性本身的分离、家务劳动过程与女性的异化、女性与她们的类本质也发生了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2.男女劳动不平等问题

在劳动力市場监管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驱动,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如“仅限男性”和“男士优先”,同时也存在以隐性方式排斥女性求职者的歧视。当前男女劳动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尽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程度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男女劳动不平等问题:男女之间存在薪酬差距,即同等工作岗位上,女性的薪资往往较低。职业发展机会有限,女性在一些行业和职业中面临职业发展机会有限的问题。妇女在晋升和领导职位上的比例较低,往往受到性别刻板印象和职场偏见的影响。家务劳动不均衡分配,在家庭中女性通常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的责任,而男性参与家务劳动的程度较低。这导致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面临更大的平衡困难。

3.妇女劳动意识困境

长期存在的男权统治使女性深刻认识到性别文化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这种认识使得女性在同男性竞争时本能地认为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或晋升男性。这种畏难心理是对历史上的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一种反映,并非女性个体的问题。女性的性格特点往往被认为更为温柔顺从,不喜欢对抗,更倾向于保持中立和从众的态度。这种性格特点可能使女性在追求成功和出风头时感到不适,更喜欢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平稳的状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缺乏能力和追求成功的愿望,而是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导致女性对成功和个人突出的态度保持谨慎。女性也可能因为母性本能倾向于选择平和安稳的人生和工作环境,不喜欢面对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也与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选择有关,而并非所有女性都具有相同的倾向。

三、恩格斯妇女劳动观对解决当代中国妇女劳动问题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待妇女劳动问题

妇女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的,妇女也不是一直被压迫的。恩格斯在《起源》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妇女地位的演变过程和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中一切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也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他指出,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财产私有化和社会阶级的分化,妇女因为失去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而受到压迫和剥削。为了实现妇女真正的解放和发展,恩格斯主张消灭私有制。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家务劳动也将社会化,妇女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化劳动。这将使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的机会,真正实现妇女的解放。

2.人的解放归根到底是劳动解放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解放作为根本目标和诉求,并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人的解放需要依赖于劳动的解放。劳动的解放意味着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而并不仅仅停留在精神解放、政治解放或个体解放的层面。与黑格尔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解放的根本,将劳动视为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解放需要扬弃异化劳动,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明确区分了政治解放和劳动解放。政治解放主要关注个体政治权利和形式自由的实现,而劳动解放则追求根本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因此,马克思将注意力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强调劳动解放的重要性。

(二)实践启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妇女问题的解决面临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挑战。恩格斯的研究让我们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妇女问题,为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正确运用妇女解放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促进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发展生产力是推动妇女解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是促进我国妇女解放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促进妇女解放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再次,完善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妇女解放事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最后,提升妇女自身素质和主体意识是推进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妇女解放不仅仅是从社会、家庭和情感压迫中解放出来,还需要妇女自身的自我意识解放。

结语

恩格斯的《起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妇女劳动观,对于当今仍然存在并亟待解决的妇女劳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借鉴和研究恩格斯的妇女劳动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妇女劳动问题。本文以恩格斯的《起源》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恩格斯的妇女劳动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论启示和实践启示进行了分析和阐明。旨在为我们认识、把握和解决当代妇女劳动问题提供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2、85、1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146.

作者简介:

高靓雯,女,汉族,山东泰安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恩格斯社会化妇女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当代妇女的工作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