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旨归、原则及其机制

2024-01-30 03:31
关键词:话语马克思主义受众

刘 玥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2.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同志在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1)《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第1版。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是促进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良性互动的应有之义,发挥着政治宣传、舆论引导、教育大众、文化交流、传播正能量等话语功能,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40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旨归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推动其不断向前演进的动力源于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变化的话语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2017年第11期。

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社会语境,进一步清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的现实指向。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

百年中国共产党成长为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源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统一全党思想行动的强大思想武器。“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465页。因此,思想防线这个底线必须守住。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根基。新时代以来,理论武装已经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为巩固党的领导核心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安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丝毫动摇。只有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5)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s://www.cnnic.net.cn/NMediaFile/2023/0322/MAIN167945-76367190GBA2HA1KQ.pdf,2023年3月22日。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面对社会思潮多元以及开放的网络环境,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特别是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2017年第11期。,要不断强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话语引导力,对西方话语“去魅化”,破解西方话语迷思与藩篱,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推动和促进广大群众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提高错误思想观点的辨别力和斗争能力,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第1版。。“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话语使思想通过实践得以实现,而话语总是带有主观意识和特定的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旗帜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9)《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56页。。“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10)《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的根本立场。理论传播话语的价值旨归在于向人民群众充分表达党的主张,并将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时代理论传播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需要通过有效的理论传播话语,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党的创新理论,从而形成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新时代以来,我们不断加强理论传播话语的建设,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汇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和取得的成就,使得民心空前凝聚。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四个自信”,这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宣言,理论自信发挥着根本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是理论传播话语的底气所在,为坚定理想信念、振奋民族精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只有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才能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坚定斗争意志、保持战略定力,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三)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力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的建构目的在于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而有效地传播,只有人民群众掌握了科学的真理,才能真正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797页。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根本,才能让理论真正说服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4页。“这一根本”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被实践和历史证明的科学真理,是新时代十年严峻复杂的奋斗历程检验过的科学真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最生动的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加强理论传播,理论传播话语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步构建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传播话语。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工作,要深入“传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13)熊若愚:《理论传播的基本功能和主要原则》,《理论月刊》2019年第12期。。着力将理论传播的话语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转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坚定步伐。

(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话语表达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外传播工作。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150页。。中国梦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首个新话语,在国内外演讲中高频率出现,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时代十年,中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成功实践,尤其在“东升西降”“中治西乱”的鲜明对比中,充分彰显了我国的独特优势,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最大的底气。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4页。注重理论传播话语的建构,是走出“失语”“失声”“失踪”困境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正在期待中国声音的放大,期待中国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方案。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16页。,因此,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38页。,进一步清晰了理论传播话语建构中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定位。我们党着力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从加强顶层设计和布局,广泛宣介中国之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为话语主导,充分展示具有民族魅力的中国元素,用我们的民族语言、思维方式、话语范式,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表征促进国际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中国之声。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原则

“话语是知识的载体和工具。”(18)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页。话语既是形成思想的条件,又是交流思想的手段。思想的形成需要理论的源泉和文化的土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作为理论传播、思想交流的载体,同样需要探寻其话语建构的学理依据,为理论传播话语建构提供原则遵循。

(一)马克思“术语革命”是话语建构的理论基石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话语理论没有明确的论述,但是对话语有着深刻的理解。马克思创立了新的世界观,是在继承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通过辩证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实现彻底的“术语革命”,从而形成全新的话语体系的。恩格斯曾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1页。这场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在赋予既有术语全新的科学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虽然我们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未提及术语革命,但它始终在场,表达出每一次理论创新的立场、观点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存在、剩余价值、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术语的传播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具有深刻意义。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领导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提出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自我革命”、“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表征时代主题和使命任务的新术语,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术语革命”的优良传统,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术语革命”的典范,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的创新建构,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是话语建构的理论遵循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同志指出:“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20)习近平:《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只有贴近时代、反映时代的实践要求,获得新时代的理论品格,才能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伴随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以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通过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传播《共产党宣言》等形式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便有了统一的话语主体,自此,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广大先进知识分子所认同并加以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中国革命相结合。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问题,毛泽东曾提出“如何传播”的问题,并在《政治周报》(1925年)发刊理由中写下了“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的口号。(21)《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页。利用报刊、党务广播、有计划地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通过论战等手段积极向工农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经过论战,马克思主义者清除了思想上的空想因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方向,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表述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2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这一时期,进步知识分子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他们围绕中国革命创造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等一系列中国话语”(23)王海军:《博弈与重构:学术争辩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1919-1949)》,《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4期。,充分阐释了为何革命、如何革命、革命之后的前景,回答了革命依靠谁、团结谁、推动革命的力量是什么的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拓展。1951年在党的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用马列主义教育全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2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92页。。这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并通过继续翻译出版马列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建立了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电台网(25)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1页。,这些机构成为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一批思想、艺术水平双高的文艺作品相继面世,如赵树理的《登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以及一批红色电影、戏剧、歌曲等,激发了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热情。“我们党领导着全国庞大的报纸网、广播网、出版网、学校网、电影网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工具。”(2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第75页。这些工具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的创新表达形式,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道路、制度优势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的时代风尚,整体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场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在拨乱反正中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呈现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话语转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就怎样发展提出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新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注入了新鲜血液。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创造了更加有利的传播环境,通过“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复刊,经典书籍重新出版,广播节目创新发展”(27)张傅:《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百年回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以及新兴媒体电视的出现,使理论传播渠道不断拓宽。从《新闻联播》等重要广播电视节目到“五个一工程”实施,一大批唱响主旋律的优秀文化作品,以备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创新方式和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并在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理论创新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28)习近平:《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守根筑魂”,准确把握和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紧紧围绕新时代面临的“时代三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辞约旨丰的表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问题上,习近平同志时隔76年提出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一系列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通过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理论宣传研究阐释平台、创新传播载体形式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理论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营造了全党全社会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的新风尚。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话语建构的理论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宝库,其蕴含的思想智慧“古为今用”地为理论传播话语建构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沃土。中华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蕴藏着丰富的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思想,是新时代理论传播话语建构深厚的思想渊源。

1. 汲取“言可兴邦”的话语智慧

在《论语·子路》中,鲁定公向孔子咨询治国之道时发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从话语之于民族命运阐释了他的政治主张,以及《后汉书·邳彤传》中“语曰:‘一言可以兴邦。’斯近之矣”,无不显示了古代先贤的话语智慧。思想通过话语的传播和表达可以引发受众广泛的共鸣和影响,受话语的科学性、权威性与传播范围等影响,产生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并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行动,形成强大的推动社会发展的话语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印证了“言可兴邦”的时代价值,时隔千年,对于推动国家和事业发展不断创新的话语研究仍有重要作用。

2. 注重“语上”的目标受众传播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曾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指出对于不同层次结构的受众,不能一概“语上也”,其话语内容要有所区分。关于“仁”的释义,孔子对颜渊表述为“克己复礼”,对司马牛表述为“仁者其言也讱”,对樊迟表述为“仁者爱人”;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对分众传播话语表达的诠释。与现代传播中不断强化受众分析、强调“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有着强烈的内在契合。

3. 继承“身正”的话语主体建设

诚如《论语·子路》中,子曰:“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传播者首先是一个榜样的示范者,孟子有言:“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他认为传播者在游说诸侯时,须言辞得体、从容大方、不卑不亢,才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重视理论传播话语主体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传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学理化、体系化研究,才能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达到传播效果。

4. 援用“俗言胜也”的话语表达

庄子的《天地》篇中有云:“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因受众复杂的层次结构特点,“高言”很难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而“俗言”却更易实现大众化的传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2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7页。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才能让理论被群众理解和运用,推动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会议发言、出访演讲、调研谈话等多个场合,常以中华传统文化典故阐释道理,表达党的创新理论的具体观点。如讲述“纸上谈兵”的故事,从反面警示党员干部“空谈误国”;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以及同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多次引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阐释我国外交方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建构的逻辑运行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是处于传播运动程序与状态之中的话语实践。大众传播既是社会现象,又是话语现象(30)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38页。,所以研究理论传播话语的建构,需要关注理论传播或大众传播本身。大众传播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基本描述如图1。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研究,有必要从理论传播话语实践过程中的内部结构要素,即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进行话语的系统建构。

图1 大众传播各子系统的关系

(一)多元话语主体参与,完善话语主体结构

理论传播话语主体是整个理论传播活动的起点,承担着对话语内容的生产、加工、传播的任务,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是传播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主体力量。理论传播活动离不开制度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着理论传播制度,这就要求理论传播话语主体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服务、坚持为人民发声。

新时代以来,理论传播主体队伍不断扩大,其构成主要包含国家领导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党校理论传播者、军队理论传播者、高校理论传播者(思政教师、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等)、机关理论传播者(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讲师团成员等)、新闻工作者(新闻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党报党刊理论部工作人员等)、各级团组织工作人员等多种专兼职理论传播者。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产生的学习方式及资源分配方式的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屏障,形成了“人人拥有麦克风”的舆论场域,是一种“去中心化”接近平等的交流方式,使话语主体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话语主体与受众,甚至可以互相转换、互为理论传播过程中的两个主体。

多元话语主体参与形成的庞大主体队伍为推动理论传播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3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150页。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带动各级理论传播动能发挥,才能真正形成理论传播的正“金字塔效应”。

(二)精准细化受众群体,技术赋能分众传播

理论传播话语实践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受众因群体结构和分层的不同对话语的诉求有所不同。一方面,从受众对话语内容的关注程度,可以将受众从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进行分层,划分为领导干部队伍、全体共产党员、广大人民群众、国外受众;另一方面,从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可以将受众群体划分为读者、观众和听众。从这两个方面而言,理论传播话语建构需要考虑受众包含的原有的经验、兴趣、素养等元素;除此之外,受众的分层也可以从性别、年龄、个性、经历、兴趣等不同角度进行分众,总体而言,受众呈现多、杂、散、匿的特点。“人的需要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层次、样态。”(32)郑元凯、范五三:《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基于“人的需要”视角》,《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新时代以来,信息传输媒介的迅猛发展,媒体选择空间增大,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在理论传播话语实践中,为贴近受众心声、满足不同受众需求,需要进一步以技术赋能实现分众传播,实现传播内容与受众的精准匹配。其一,通过议题设置实现话语氛围的培养,建立起促进信息传递、价值观碰撞和情感交流的有效平台;其二,以算法技术实现内容精准推送,实现分众传播,完成理论传播价值导向的目标任务。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传统媒体的受众,即从接触媒介方式而言,传统媒体的受众和新媒体受众并存,要深刻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迭代关系,需要对目标受众全面把握,才能真正做到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三)强化话语内容建设,促进话语表达创新

理论传播话语内容是理论传播内容的核心。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3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3页。其内容不单指要传播的信息,更深层次地包含通过媒介传播给受众的信息。从话语内容的形态而言,“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说什么’和‘怎么说’”(3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213页。。“说什么”即传播新时代党的声音,“怎么说”即内容表达中所包含的话语形式。

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说什么”

“内容为王”仍是新媒体时代的趋势,是话语创新表达的核心关键。一是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理论传播的首要政治任务。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这一政治任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化传播。二是宣介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施精准扶贫,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实践中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民满意、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单。实践的成功充分检验了党的创新理论,体现了其科学真理性,为理论传播提供了有力的话语支撑。

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怎么说”

话语内容如若不能满足新时代受众的话语诉求,出现话语内容陈旧僵化等缺陷,必然会降低话语的“稳定”、削弱话语的力量,在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首先,要坚持全面传播和重点传播相结合。全面传播是基础,要在全面传播的基础上强调重点。其次,不能将“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3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456页。的宣传方针误解为“只能讲正面,不能讲负面”。“关键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平衡。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3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458页。舆论监督是媒体和公众对权力行使的监督,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既要揭露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也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最后,要用通俗性的话语讲道理,用规范性的话语说理论,用时代性的话语传播正能量。如习近平同志用补“钙”形象地说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用“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号召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等。贴近群众需要,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理论传播话语的大众化表达,“紧贴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才能在现实中获得具有真正解释力的指导功能”(37)陶火生:《时代主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创新》,《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四)拓展理论传播媒介,媒体融合协同发声

“媒介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等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新时代以来,我国理论传播媒介不断守正创新,各类理论传播媒介深度融合,极大地拓展了理论传播的话语空间。媒介的不同导致了“媒介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38)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234页。。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讨论商品的流通费用时,提出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后被广泛应用于传播学领域。媒介作为理论传播话语的中介物,在传播过程中,需充分把握和运用其特点和传播规律,以保障理论传播话语的有效发声。

1. 报纸、图书、杂志

报纸、图书、杂志等作为理论传播的纸质媒介,能够进行深度信息的传达,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先后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一系列重要理论读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22个语种全球发行,习近平同志有关论述摘编、专题文集相继出版发行。2023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以蒙古文、藏文等七种民族文版翻译并出版发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读本均呈现较高的发行量。同时,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每期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文章开篇,并配发编辑部文章进行深度解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各省区市党委机关报,以及《党建》《旗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杂志设有专门的理论版,使党的声音更好地传播到基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报纸、图书、杂志等电子版相继上线,使理论传播得到进一步延伸。

2. 广播、电视传播媒介

广播是视觉媒介,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二者传播时效性强、覆盖面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立体的现场感。广播因其接收信息方便、受众面广,一度成为最迅速及时的传播媒介之一。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语种传播,特别是新闻联播等品牌节目,在理论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视因其同期声的传播优势,一直在理论传播中发挥着极具权威性的作用,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各省区市电视台也在不断努力创新电视理论节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启“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推出《开卷有理》《时代问答》《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密码》等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同时,不断打造外宣旗舰媒体和品牌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译制的系列视频作品《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该节目2018年起至今多语种版本发布,在非洲38个国家62个主流媒体落地播出,两季节目共触达 47.98 亿人次。(39)欧阳雪梅、冀新婷:《建设网络文明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5期。通过不断提炼阐释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

3. 新媒体传播平台

新媒体以其实时性、互动性、多样性、可定制性等特点,成为新时代以来主流的传播媒介。通过不断打造新型传播平台、综合运用各种新兴媒体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实现对其他媒介话语内容的延伸传播。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据库”,以及2019年上线的“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宣传平台,实现了大量丰富资源的信息整合,截至2023年7月1日零点,“学习强国”用户总数超过3.2亿人,每天平均阅读量超过7.2亿次。(40)刘汉俊:《推动党媒融合发展占领党建宣传高地》,http://ifggac628a47ae48d4739hnckop5wf6wwf6x6x.fhaz.libproxy.ruc.edu.cn/shouye/dangjianyaolun/202307/t20230705_6631107.shtml,2023年7月5日。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我国各类理论传播媒体深度融合,主流媒体业态不断实现转型,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打通了“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打破了线上线下、内宣外宣的人为界限,形成了全媒体传播矩阵,为进一步拓展理论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再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旗舰栏目《新闻联播》,2013年第一季度全媒体受众规模达11.78亿人,覆盖87%的全国人口,大小屏用户渗透率均超50%。(41)慎海雄:《坚持思想引领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以攻为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开播4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电视研究》2023年第5期。其精心制作的评论品牌节目《央视快评》《国际锐评》《玉渊谭天》《日月谭天》等,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宣传的代表性新闻产品,在海内外活跃度、影响力、引领力持续攀升,极大地扭转了在国际舆论场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局面。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

经党中央批准,2017年12月和2021年6月,分两批成立了18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这些研究中心(院)成为全国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平台。同时,全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单位,组建成立专业学术研究队伍,成为党的思想智库,一方面,撰写发表大量理论宣传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奠定坚实的学理支撑;另一方面,打造专业宣讲平台,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自觉承担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光荣任务。

5.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

应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做好基层理论传播的重要媒介。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在县、村、乡三级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 817个、3.8万多个和58万多个。(42)《以文明实践汇聚前行力量--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引导群众踔厉奋发新征程》,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10/12/c_1129062111.htm,2022年10月2日。以多元化的形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创造性的内容呈现,全面打通基层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整合媒体资源上进一步发挥了优势,是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资源的融媒体平台。《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4(2023)》指出,我国媒体融合格局向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发展,已基本建立起中央级、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四级融媒体中心的纵向发展链条,呈现媒体“四力”全方位共建态势。截至 2022年8月, 全国共有2 585 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43)张洋、金歆:《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人民日报》2023年7月18 日,第6版。,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将党的理论转化为群众行动的指南和动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优化传播效果分析,提升话语传播效能

传播效果的形成是广泛而复杂的。目前学界对传播效果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是从外在的形态,即媒介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进行分析;二是从内在的性质,即产生的心理、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三是从呈现状态、产生显性和潜在效果进行分析;四是从产生效果的时间,包括即时性和延时性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五是从区别媒介影响力的作用,即对个人、群体、社会及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信息反馈是进行效果分析的重要依据。大众传播系统有其耦合的方式,信息反馈有效弥补了线性传播没有信息反馈与回路的缺陷问题,可以实现二次传播及多次传播,形成超循环。根据互动交流中的反馈,不仅可以检验传播效果,实时了解目标受众的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及时回应受众话语诉求、调整话语策略,还可以刺激受众主动地介入对话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理论传播环节,有效提升话语传播效能。对于反馈信息的呈现,如受众作为社交媒体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参与度、互动度,是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用户直接反馈的;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新媒体平台的访问量等,是通过数据获得用户的间接反馈;以及视频直播中的弹幕、微博等社交App上的评论等内容反馈,都是效果反馈的呈现方式。这些丰富的反馈,往往在互动交流中更能吸引受众,进一步发挥理论传播的效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稿起草过程中,党中央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累计收到超过101.8万条建言,其中,网友“云帆”提出的“互助性养老”,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9页。在筹备党的二十大过程中,首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45)《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http://www.locpg.gov.cn/jsdt/2022-06/26/c_1211660886.htm,2022年6月26日。网民参与人数之多,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实践性,在实现人民利益诉求的同时,实现了理论传播话语实践效果的有效转化。为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良性循环,发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最强音”,我们需要在不断强化传播效果分析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促进传播理念、传播策略的与时俱进,紧抓话语内容的生产与加工、理论传播主体队伍建设等环节,搭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媒介传播网络,发挥“矩阵共振、内容互联”的集群效应,全面增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效能。

猜你喜欢
话语马克思主义受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