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类型学视域下“爬”“挠”“刨”“挖”等动词的语义演变及共时语义关联*

2024-02-01 14:12任鹏波
关键词:语料受访者方言

任鹏波

(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一 引 言

实词语义的规律性逐渐被学界所认识,近年来的个案实践与理论讨论也有不少。[1-12]本研究中涉及的“爬”“挠”“刨”“挖”等动词在汉语史上的情况,散见于姚永铭[13],董玉芝[14],孙淑娟[15][16],任鹏波[17],真大成[18],帅志嵩[19],汪维辉[20],曾昭聪、曾文斌[21],Liu Na、Li Fuyin[22]等的论述中,但都是在某词或某类词内部进行讨论,各范畴之间的语义规律暂未得到系统性揭示。对于词汇语义的考察,词汇类型学认为,可通过共时层面的同词化(colexification)多义现象(polysemy)和历时层面的语义演变(semantic change)来探索语义关联(semantic association)的规律性[23][24]。本文借鉴此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揭示在“爬”“挠”“刨”“挖”等汉语动词中反复出现的历时性语义演变路径,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关的同词化多义现象,并对所涉及的语义演变的方向性问题进行探讨。

根据语料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所涉及的三个概念进行如下界定(1)DIG、SCRATCH、CLIMB,是类型学研究及相关数据库中对三个概念的标识符号,我们沿用这一习惯。在概念的标识体例上,本文除采用大写英文单词的形式(如CLIMB)之外,也采用中文词外加{}的形式(如{攀爬}),特此说明。历时语义演变可以提供演变方向性信息,本文用“→”表示,如SCRATCH→CLIMB则表示可以看出方向性;共时同词化显示的语义关联无法提供对语义演变方向的支撑,本文用“—”表示,如SCRATCH—CLIMB则表示语料不能支撑方向性。从逻辑关系上讲,“→”包含于“—”,即具有演变方向是具有语义关联的一种特殊情况或表现形式。逻辑上还存在双向演变的可能性,但本研究未在所及之语料中观察到双向演变。:{挖掘}(DIG),该动作指向形成坑、洞等外在结果。{攀爬}(CLIMB),该动作造成主体移动。本文不再根据主体移动方向将CLIMB细分为向上或向下移动以及平移。语料显示向上移动是相对常见和典型的,但也存在非向上的可能性。在这一概念上,本文采取语义综合性策略(2)实际上,词汇类型学承认,在处理意义的综合性(generalization)、多义性(polysemy)方面,服务于不同的研究目标可采用相应的实用策略,从而便于归纳语义规律,可参看Koptjevskaja-Tamm[23]10-11。我们目前所观察到的关于SRATCH→CLIMB的历时语料,对演变到CLIMB阶段时主体位移的方向性,暂不能提供敏感显著的支撑,但是演变到CLIMB阶段时,主体的移动是确定无疑的。故本文在CLIMB这一概念的界定上采取的实用性策略,同时也是一种保守性策略。和汉语中的攀爬义动词类似,英语动词climb在位移方向性问题上同样有非向上移动的情况,可参看Jackendoff[25],Rappaport Hovav和Levin[26][27],Levin和Rappaport Hovav[28][29],Beavers和Koontz-Garboden[30]等。同理,本文对SCRATCH的界定,也采取了语义综合性策略。我们观察到SRATCH→DIG的演变中,SRATCH多与土地语境相关;SRATCH→CLIMB的演变中,SRATCH多与非土地语境有关。但是有例外,且现代方言资料、CLICS3收录的同词化资料显示SRATCH(用于非土地语境)与DIG也可形成同词化多义模式。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手”“指”“趾”或鸟兽“爪”“蹄”或类似物(如钉耙等)在物体表面划动的这一特征对SRATCH来说是一致的。,抓住主体移动这一共同点,以便于归纳相关语义规律。{搔挠}(SCRATCH),即由人“手”“指”“趾”或鸟兽“爪”“蹄”或类似物(如钉耙等)在物体表面划动。

二 “爬”“挠”“刨”“挖”等动词的历时语义演变、共时语义关联

(一)爬:SCRATCH→CLIMB

根据我们对先秦到清末语料的调查和分析,“爬”表{搔挠}(SCRATCH)在魏晋产生,是两宋及之前该词语的主要用法。

1. “爬”表{搔挠}(SCRATCH)

“爬”表{搔挠}(SCRATCH)不晚于魏晋时期,如:

(1)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葛洪《神仙传·王远》)

唐宋时期,“爬”表示{搔挠}(SCRATCH)的用例增加,如:

(2)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爬”可表示以手拨拉、爬饭,如:

(3)谓以手爬饭,非多非少,可口而内。(义净译《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14)

“爬”可以表示动物的“爪”刨爬的动作,如:

(4)不手散食者,不如鸡爬食。(义净译《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14)

2. “爬”表{攀爬}(CLIMB)

在时间次序上,“爬”表示攀爬义晚于表搔挠义。比之魏晋至宋,元明时期“爬”的主要用法已经转移到攀爬义上。如:

(5)只贪着目前受用,全不省爬的高来可也跌的来肿。(纪君祥《赵氏孤儿》第2折)

(6)时迁看见土地庙后一株大柏树,便把两只腿夹定,一节节爬将上去树头顶。(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

(7)此时秀童奄奄一息,爬走不动了。(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5)

在汉语词汇演化过程中,“爬”的挖掘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个别用例,如:

(8)妖狐爬(3)江蓝生、陆尊梧[31]397将这个例句中的“爬”解释为“抓挖,扒”。可参考。出西子骨,雷车拶破织女机。(贯休《读顾况歌行》)

故,可观察归纳出“爬”的语义演变路径为:

SCRATCH→CLIMB

(二)挠:SCRATCH→CLIMB

“挠”在元代开始表示{搔挠}(SCRATCH),现已成为现代汉语表搔挠的主导词。例如:

(9)挠不着心上痒,割不断业心肠。(郑廷玉《元刊杂剧三十种·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3折)

(10)到没的招惹虱子头上挠!(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1回)

(11)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吴承恩《西游记》第1回)

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已出现与动词“爬”语义演变路径一致的相关证据,即“挠”,除表示{搔挠}(SCRATCH)外,还可以表示{攀爬}(CLIMB)。如下:

(12)这树上的果子真高啊,你再往上挠一挠,马上就够着了。

(13)洪水涨上来了,村民们大喊着往山顶挠去。

“往山顶挠去”一例,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受访者认为没问题,而年纪较轻的受访者则认为可以接受但不太顺畅。调查对象还提供了用于抽象场景的例句:

(14)你最近成绩下滑了,得努力往上挠一挠啊!

(15)你不能总在基层干呀,往上挠,争取今年提干。

(16)吃鸡爪,有挠头。(受访者表示“头”轻读)

(17)这鸡爪你多吃几个,图个吉利,往上挠一挠!

另外,受访者提供了非向上移动的用法,例句有:

(18)下雨了,快往家挠啊!

(19)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拼命地向前挠。

(20)游泳比赛开始了,一名观众指着排在第一的运动员说:“他挠得可真快!”

这种既有向上移动也有非向上移动的情况与历史语料中“爬”的情况一致。如引言所述,本文采取语义综合性的策略,对这两种情况暂不做细致区分。

同时,我们也在大庆市肇州县方言中发现“挠”表示{攀爬}(CLIMB)的情况(5)受访者杨XX,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人,2004年生,高中学历,从小在肇州县生活;受访者姜XX,肇州县人,1955年生,初中学历,从小在肇州生活未外出久居。,如:

(21)你把绳子挂墙上用手挠上去!

此外,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方言也有这种用法(6)受访者孙XX,吉林市磐石县人,2003年生,高中学历,从小在吉林市学习生活;受访者赵XX,磐石市人,1953年生,小学学历,长期在磐石县生活,未在外久居。:

(22)小明去爬山,由于山太陡,小明怎么挠都挠不上去。

(23)小王以前是工厂的一个普通工人,不知怎么回事这几年已经挠上了领导的岗位。

以上方言例句由受访者自行说出,非由我们造出句子再请受访者判断可接受度。上述哈尔滨方言、大庆肇州方言、吉林磐石方言中的“挠”,也同时可以提供SRATCH和CLIMB的同词化证据。

我们暂未发现通语中的相关语料。综上,归纳“挠”的语义演变路径:

SCRATCH→CLIMB

(三)刨:SCRATCH→DIG

关于动词“刨”的研究,真大成[18]讨论了与“刨”相关的“一词多形”问题,任鹏波[17]探讨了“刨”从汉魏到当代的历史发展,同时也讨论了其用字和音义关系问题。在记录“刨”这一动词的字形问题上,二者的研究结论大体一致,综合来看,即形体“刨”“掊”“捊”“垉”“抱”“鉋”“棓”“跑”“爮(瓟)”“培”“咆”不同程度地记录了这一动词,而“掊”是最初的写法,也是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的常见写法。两篇文章发表于同一年份,应视为各自独立研究得出的十分接近的结论。

1. “刨”表{搔挠}(SCRATCH)

《说文·手部》:“掊,把也。”《通俗文》:“手把曰掊。”(见《慧琳音义》“如掊”条引文)早期的例证如:

(24)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

(25)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班固《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掊谓手杷土也。”)

(26)恶牛卒来,翘尾低角,刨地吼唤,跳踯直前。(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6)

陈念波[32]提供了“跑”(兽足刨地)在汉代文献中的早期例证:

(27)腾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刘歆《西京杂记》卷4)

也可以用于与“土”“地”不相关的语境,如:

(28)膏去半,为掊刮,见有趾迹。(干宝《搜神记·朱诞给使射鬼》)

2. “刨”表{挖掘}(DIG)

以上例句中“刨”表{搔挠}(SCRATCH)的意义较为明显。到魏晋南北朝至隋,“掊”可搭配“坑”等,已经有挖掘义,如:

(29)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

(30)亦有锄掊而掩种者,子科大而易料理。(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

缪启愉校释:“‘掊’,即今‘刨’字。‘锄掊而掩种’,就是刨坑点播,再覆上土。”[33]267

挖掘义动词“刨”在唐宋及以后的用例,如:

(31)庭草佣工薙,园蔬稚子掊。(元稹《江边四十韵》)

(32)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敦煌无名氏《白龙堆咏》)

(34)输了的交深山里锄刨去。(张国宾《元刊杂剧三十种·薛仁贵衣锦还乡》)

(35)我明日等天亮教垉开看么,怎么认的你的尸骸?(李边《训世评话》第37则)

(36)于夫人去看了看,刨了一个大坑,里头堆着瓦查子。(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姑妇曲》

(37)你只说是那里见来,或是听见谁说,我好到那里刨着根子。(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

挖掘义“刨”具有北方特征,现在依然活跃于北方地区(参看任鹏波[17]相关论述,及本文表1)。在历史语料中我们没有观察到动词“刨”发展出{攀爬}(CLIMB)的意义。

综上,归纳“刨”的语义演变路径:

SCRATCH→DIG

此外,从共时同词化的角度观察,如西安方言,表达SCRATCH、DIG都用“刨”:

(四)“挖”:SCRATCH→DIG、SCRATCH—CLIMB

1. 共时同词化角度的论证

“挖”的方言同词化资料比历时演变资料要相对充分,故以之为切入点。从共时同词化角度看,动词“挖”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相关语料表现出SCRATCH、DIG、CLIMB间较强的语义关联。

如,太原方言:

又如,西安方言:

经调查,榆林府谷、清涧、绥德也有这种同词化现象(7)受访者李XX,榆林市府谷县人,1952年生,小学学历,长期在府谷县生活,未在外久居;受访者武XX,府谷县人,1973年生,高中学历,长期在府谷县生活,未在外久居;受访者赵XX,府谷县人,1975年生,本科学历,大学为远程进修,未离开府谷县,长期在府谷县生活;受访者师XX,榆林市清涧县人,1970年生,本科学历,从小在清涧县学习生活,大学4年就读于西安,目前工作并定居于清涧。受访者李XX,榆林市绥德县人,2002年生,本科在读,高中及之前在绥德县学习生活。。

又如,成都方言:

又如,丹阳方言:

又如,福州方言:

又如,广州方言:

以上同词化资料,表现出两种语义关联模式:

SCRATCH—DIG或SCRATCH—CLIMB

2. 历时语义演变角度的论证

动词“挖”表示{挖掘}(DIG)的时代及用例,此不赘述,已有较多研究,可参看孙淑娟[15][16]、董玉芝[14]等的研究。“挖”字形又常作“穵”等。

“挖”的早期例证不多。据董玉芝[14]的研究,表示{挖掘}(DIG)的“挖”最早见于唐代文献:

(40)牝象死,共穵地埋之,号吼移时方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8)

在反复出现的语义演变及共时关联模式的系统化视角下分析这一早期例证,可发现该例实际上讲的是大象的行为,是兽足作出的刨爬土地的动作。也就是说,“挖”表示{挖掘}(DIG)的来源极大可能是足爪刨爬。如此则与其共时同词化模式吻合,并与“刨”的语义演变路径相同,即:

SCRATCH→DIG

在这种较强的语义关联模式关照下,先前研究中的例外情况可以获得较好的解释。任鹏波[17]曾揭示了挖掘义动词在明清时期的南北对立现象,但存在例外,部分引用并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挖掘义动词在明清时期南北方文献中的情况对照简表(8)该文还做了现代方言的分布统计:“‘刨’分布地域有:哈尔滨、忻州、银川、涉县、牟平、西安、洛阳、成都、贵阳等。其分布集中于北方地区及西南官话区。”“‘挖’分布地域有:广州、梅州、海口、南宁、柳州、贵阳、娄底、萍乡、南昌、黎川、武汉、绩溪、宁波、上海、南通、丹阳、成都、太原、乌鲁木齐等。其分布集中于长江一线和南方地区。”这一分布情况与明清“刨”“挖”的地域特征一致。

其中,不符合南北分布规律的两例“刨”出现在《西游记》里。如下:

(41)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吴承恩《西游记》第1回)

(42)掣钉钯,把一棵九叉杨树刨倒,使钯筑了几下。(吴承恩《西游记》第79回)

根据以上掌握的语义关联模式,两个例外可以从语义演变的不充分性角度获得解释。两例中一例用于众猴,一例用于钉耙,两例仍较明显地表现出《说文·手部》中“掊,把也”的原初意义。

此外,《老残游记》里一例“刨”“挖”连用,表示拨拉、划动的动作:

(43)看有许多人正在那里刨挖火里的烬余。(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

上三例中的“刨”和“挖”都保持强烈的刨爬意味。《老残游记》中的例子也表现出“刨”和“挖”在语义演变上的共性。

三 来自词汇类型学跨语言考察的证据

在词汇类型学的跨语言考查中,与{挖掘}(DIG)、{搔挠}(SCRATCH)、{攀爬}(CLIMB)相关的语义关联模式已有部分被揭示出来。

(一)SRATCH—DIG型语义关联

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Database of Cross-Linguistic Colexifications)、世界语言语义关联数据库(Database of Semantic Shifts in languages of the world)(9)即CLICS3和DatSemShift 3.0。CLICS3,网址:https://clics.clld.org/,该数据库建立在3156种语言样本的基础上。DatSemShift 3.0,网址:https://datsemshift.ru/,该数据库建立在1521种语言样本的基础上。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语义关联的跨语言数据。SRATCH—DIG型语义关联模式在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Database of Cross-Linguistic Colexifications)中已有著录。该数据库显示通过同词化(Colexified)与SCRATCH相关联的概念如表2所示。

表2 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呈现的与SCRATCH相关语义关联表

SCRATCH与DIG具有同词化(Colexified)关系的语言如表3所示。

表3 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呈现的SCRATCH与DIG有同词化表现的语言

由此看来,汉语词汇所显示的SRATCH和DIG的语义关联并非为汉语所独有,这种关联模式具有较强的跨语言共性。

世界语言语义关联数据库中未见SRATCH—DIG的关联性。与SRATCH和DIG分别有语义关联的概念如表4所示。

世界语言语义关联数据库对语义之间关联性的接受程度或状态做了标记,New为新发现的,Accepted为已被接受的,Suspended为悬置待进一步验证的。汉语历时语料表现出的语义演变方向是SCRATCH→DIG,可补。其状态(status)至少可为New(新发现)或Suspended(悬置待验证)。

(二)SRATCH—CLIMB型语义关联

SRATCH—CLIMB型语义关联在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和世界语言语义关联数据库中都没有著录,目之所及,亦未见相关专题论文。依据汉语词汇史以及多种汉语方言中“爬”“挠”“挖”的语义事实,我们可以在类型学上增补一条语义关联,即SCRATCH—CLIMB,从演变方向的角度看,“挠”和“爬”表现出的语义演变方向是SCRATCH→CLIMB。

表4 世界语言语义关联数据库中关于SRATCH和DIG的语义关联信息表

四 结 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见,在汉语史上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挖掘}(DIG)、{搔挠}(SCRATCH)、{攀爬}(CLIMB)三个意义之间具有关联性、规律性。这种语义关联模式在多个动词的历时语义演变、共时多义模式中反复出现,其规律性可总结为SCRATCH→CLIMB,SCRATCH→DIG。所见汉语词汇语义材料都不违反单向性。这种语义关联模式具有一定的跨语言共性。而汉语词汇史上表现出的SCRATCH→CLIMB语义演变,暂未见研究及著录,可根据汉语事实增补此条关联模式。

对于以上根据实际语料归纳出的语义关联模式,我们尝试给出一种假设性解释。从“方式”到“结果”,从“动作行为义”到“结果义”的演变已有较多讨论,如张苗苗、谭景春[34]和帅志嵩[12]等。在这一框架下,手爪蹄在物体表面划动(即SRATCH),从逻辑上讲,会引起两种结果方面的可能性:一是对物体的结果性,二是对主体自身的结果性。前者蕴含于SRATCH动作中必然对物体所施加的影响,包括对皮肤、对物体表面覆盖物的作用等等。进一步表现为形成坑、洞等明显的强调性结果,则是一种语境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是物体的位移)。后者表现为对主体自身的影响,可能是主体的位移(当然也可能是手爪蹄的磨损),表示CLIMB的“爬”“挠”“挖”的移动方向无论向上与否,其对主体形成的致移方向都与SRATCH的发力方向相反。如此看来,“爬”“挠”“刨”“挖”的DIG义、CLIMB义是SCRATCH义结果性语用的规约化。

研究英语的语言学家对英语动词climb位移方向不确定性的讨论聚焦于上下维度,对其位移方向不确定性的统一解释是克服重力(resist gravity),可参看Jackendoff[25]、Levin和Rappaport Hovav[28][29]、Beavers和Koontz-Garboden[30]等的研究。而克服重力不能很好解释汉语攀爬义动词中存在的非上非下而平行的情况。我们提出,从SCRATCH义演变而来的汉语攀爬义动词不一定是克服重力,而是反向致移(即对主体形成的致移方向都与SRATCH的发力方向相反)。竖直上下维度上是克服重力,水平平移维度上是克服惯性或阻力,二者都服从反向致移的解释。如此,从SCRATCH义演变而来的汉语攀爬义动词在方向性上便可以获得一个统一、精简的解释。

本文是从符义学(semasiology)角度展开论述的。同时,我们也做了称名学(onomasiology)角度的词语兴替研究。汉语表现出的{挖掘}(DIG)、{搔挠}(SCRATCH)、{攀爬}(CLIMB)三个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与“手”(以及爪蹄等类似物)原型的扩张有关系。{挖掘}{搔挠}{攀爬}三个语义范畴内部的用词兴替变化,都符合物理原型(如表{挖掘}的“掘”,表{攀爬}的“缘”)→“手”原型(如“爬”“刨”“挠”“挖”)的替换过程。我们在这一研究中发现,以“手”作为原型给支配或致使力作词汇上的编码在汉语史上表现出一定的扩张效应,即在以“手”为原型的动词和非“手”原型的动词之间的竞争中,往往是以“手”为原型的动词最终取得胜利。相关问题限于篇幅而没有展开,待另文专论。

三个范畴内的词语表现出的丰富的语义问题本文并没有穷尽。{持握}和{攀爬}很可能具有较强的语义关联,如汉语史上的“攀”,又如粤方言中的“擒”(擒高挖低,爬上爬下的意思);汉代挖掘义动词“穿”和“凿”的兴盛,代表了另一种与{挖掘}相关的语义关联模式,即DIG—THRUST(参看DatSemShift 3.0著录)。此外,动词“抓”,除表常见的搔挠义外,也见表挖掘义的用例(如“抓土为窟”,见《五杂俎》卷9),也可表寻找义(寻找义字形后来写成“找”,可参看姚永铭[13]、汪维辉[20]的讨论)。而DIG—FIND的语义关联性也非汉语独有(参看DatSemShift 3.0著录)。相关现象可继续深入讨论。

猜你喜欢
语料受访者方言
方严的方言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方言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