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路径

2024-02-03 03:42高雪依杨军良宋云霞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高雪依,杨军良,卢 凯,段 钰,艾 玉,宋云霞

(西北大学 物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为“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了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就业是社会民生根本之所在,也是提升大学生发展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落实人才引领驱动战略的抓手。国务院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指出,青年就业发展目标为“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1]。在新时代,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不充分、就业质量低于预期等问题逐渐显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现象并存。为解决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家不断出台就业政策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截至目前,高校2024届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人,存量和增量均创新高。然而,很大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缺少职业规划,就业动力不足,对未来充满迷茫,就业能力存在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能力欠缺、动手能力较差、综合素质缺乏、奋斗精神欠缺等一系列普遍问题。为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这一目标,将把握学生求职心态为工作基础,把学生需求、家庭关切、社会需要相联系,细化分类个性化指导方案,多维构建就业指导体系。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发放

项目组在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高校在校生开展调查。根据调查方案,项目组依托工作单位,在西北大学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西北大学理工科专业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通过网络问卷发方法为主、纸质问卷为辅的形式收集数据,进行集中录入和数据分析。

(二)调查样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318份,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为99.37%。通过对调查过程的严格监控和仔细判别,并通过计算机进行逻辑检查与纠错,充分保证了数据质量和代表性。

二、大学生就业分析

(一)就业期望分析

升学和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学历层次对下一阶段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在所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首先本科生中有89.94%的学生将升学作为第一选择,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88.05%,出国深造的有1.89%;其次,硕士研究生中倾向于直接就业的学生有81.08%,选择升学读博的占比16.22%;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无任何就业升学意向的学生占比仅为2.22%,这体现了学生的忧患意识普遍增强,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发展有一定的规划。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33.93%的学生期望在高校及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就业,紧随其后的是期望在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占比27.32%。其余选项则较为分散,9.82%的学生期望在政府机关就业,7.86%的学生期望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7.68%的学生期望在民营企业就业,6.79%的学生期望在外资企业就业,1.96%的学生期望参军入伍,1.76%的学生准备自主创业,另有2.88%的学生选择没有确定。这体现了在校大学生就业选择更加求稳,青睐于高校、研究所、国企、中初教育单位等稳定性高的单位。

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者结合自身能力和市场状况的综合考虑,得出可接受的最低工资,当收入低于可接受的最低工资时,劳动者倾向于选择离职[2]。在校生期待的保留工资与学历层次成正比,本科生主要集中分布在5000至8000元之间,硕士研究生主要集中分布在8001至12000元之间,博士研究生主要集中分布在12001元至20000元之间。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期待的保留工资普遍明显高于社会可提供的薪酬待遇。

(二)就业心理分析

仕途心理和乡土心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心理内因,分别占比39.03%和28.83%,与此同时,有22.96%的学生存在逃避心理,9.18%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而不同的学历之间对比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变化,对本科生影响最大的是仕途心理占比53.46%,对研究生影响最大的是乡土心理占比52.23%。对学生求职心理内因的准确把握,是做好就业指导的基础。

在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外因分析中,个人发展需要是大学生最重视的因素占比36.87%,紧随其后的是个人能力特点占比24.68%,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也是大学生考量的重要因素,分别占比15.66%和11.23%,家庭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不足一成,分别占比9.34%和2.22%。从调研对象的选择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规划职业发展的时候个人的需求和能力占主导地位,可见“90后”和“00后”的大学生物质更加丰盈,在就业选择中更加看重工作带给本人的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

(三)就业前准备分析

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前准备时更注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被调研对象中,有职业规划并严格执行的学生占比5.38%,有职业规划并进行了初步尝试的学生占比24.05%,有职业规划还没有行动的占比29.43%,无职业规划准备后续制定计划的学生占比35.76%,无职业规划且认为没有必要制定计划的学生占比5.38%。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已经在学生中普遍萌芽,近六成的学生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超过三成的学生准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且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性、科学性、持续性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升。

缺乏实践与工作经验是大学生认为在就业时最困扰的问题。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26.6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最困扰自己,被就业信息不足困扰的学生占比21.46%,被就业目标不明确困扰的学生占比15.63%,被所学专业不对口困扰的学生占比13.65%,被缺乏社会关系困扰的学生占比13.52%,被不公平竞争如院校性别户籍歧视困扰的占比7.2%,其它原因1.86%。同时,在调研中发现,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学生竟高达93.67%,他们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应届生无法达到企业倾向较高就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不足且就业定位不合理。

在谈话中发现,在校大学生开始认识到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等实践锻炼对于求职的正向作用。在被调研学生中,52.22%的学生有参加团学组织、社团活动的经历,36.39% 的学生进行过兼职及实习,41.77%的学生选择考取各类证书,29.75%的学生选择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强化专业技能的活动,3.59%的学生尝试过初步的自主创业活动,26.58%的学生未进行过任何实践锻炼。对于就业前准备,在校生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是行动力却明显不足。

三、不同就业群体学生的特点与指导思路

根据科特·勒温提出“群体动力理论”,即个体的行为由其内在需求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可以用数学函数B=f(P,E)表示,其中B代表个人行为,P代表个体的内在需求,而E代表环境外力[3]。在动力理论视域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当同一群体环境(E)中就业意识增强,个体的行为(B)也将体现出更多的积极能动性,于此同时,作为构成同一就业群体中每一个个体(P),个体的意识行为也会对群里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大学生求职的行为中,求职行动是一种行为对象,受到群体就业效果、积极性等群体外在因素和个人就业需求、就业动机、就业情绪等个人内在动力的双重影响。在开展指导工作时,依据动力理论,结合因家庭因素、专业能力、学历层次、综合素质导致的就业层次和需求差异,以分类指导、科学激励的方式对症下药,可以有效提升就业率,进而在低层次就业需求满足后进一步提高就业层次,从而达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一)升学学生的特点与指导重点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产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转变,就业市场也日益倾斜于高技能、高学历人才,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认识到考研已经是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途径之一[4],也是大学生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一种主观意愿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视域下,构建培养、提升学生考研意识的长效工作模式,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时间维度,学校、二级学院、考生、家长四个对象维度,结合交流动员会、形势分析会、科研意识启蒙等形式,按照年级特点进行分层指导,做好考研全过程服务教育工作。当然,我们也要准确把握学生考研心态,及时分辨“回避型”考研学生,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合理判断慎重选择。

(二)就业学生的特点与指导重点

在校大学生的求职,不仅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更需要与之匹配的岗位技能,才能有效的实现人岗匹配,个人能力主要指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而在调研中发现在校生普遍存在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职业目标不明确,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和被动性,个人“软能力”不足等情况。鉴于此,应建立重视个人发展的求职指导体系,坚持以生为本,根据个人意愿进行“职业咨询”的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求职目标不够明确、个人能力准备不足、执行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出国深造学生的特点与指导重点

虽然目前出国深造还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但是选择出国深造的学生人数却在逐年增加,出国深造成为缓解国内升学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出国留学需要引导学生尽早明确留学的目标和意义,在找准学校和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做好求学发展路径规划。高校应讲清楚各国教育体制差别、留学申请及签证办理要点、回国后就业前景分析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清出国留学的规划要点,并从留学国家的选择、留学高校的选择、留学专业的选择三个难点作为指导重点,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留学方案,避免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事务性问题而非技术性问题中。

(四)自主创业学生的特点与指导重点

“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解决学生就业难的举措之一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可。目前,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因经验不足、缺乏资金、项目选择偏差大、认识趋于理想化、对政策不够了解等问题,成功率偏低。同时,高校的创业教育尚未纳入到主流教学目标中,创业教育仅仅通过零散的活动组织,内容有限且缺乏系统性。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创业品质、提升学生创业定位、丰富学生创业实践经验、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等方面入手,不断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坚定地、更有效地走好自主创业之路。

四、动力学理论视域下,构建分类指导体系提升在校生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放缓、行业分类细化、就业政策变化、供需匹配不足等外在因素和客观认识不足、就业预期过高、就业目标模糊、就业心态消极等内在因素导致。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点要解决因求职内驱力不足导致的个体内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入手,以行为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解决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动机、就业情绪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激发就业内驱力,提升工作成效。

与此同时,就业指导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就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帮助学生认清市场需求、了解就业政策、判断就业形势,先就业再择业,逐步明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要达到这个目的,项目组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动力理论视域下高效就业分类指导模型(如图1)所示,以期将外部助推力和内在驱动力结合不断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效果。

图1 动力理论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分类指导模型。

(一)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着力解决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目前,国家因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的变化不断进行供给侧改革和产业优化,但是高校的教育体制却改革缓慢、专业设置滞后,无法及时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出现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情况[5]。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提高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6]。首先,要将社会需求作为重要考量,对于现有学科设置,应详细分析论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理念,重点针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机遇开设对应新课程,促进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其次,专业课程要体现学科知识发展前沿,增强课程内容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以“整合式”的方法将培养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要求、内容有机地整合到专业课程中。最后,将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培养嵌入通识课程体系中,针对当前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时拓宽课程设置范围,注重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将管理科学、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软实力”。

(二)加强生涯发展教育,激发学生求职内驱力

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7],准确评估个人理想与现实目标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在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和社会需要来规划人生发展,最终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机会。而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学生才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规划,持续激发其求职内驱力,促进职业规划教育系统化、持续化、全面化实施。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及时掌握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全面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状况,将大数据分析和重点约谈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建立具体的、可行的、动态的职业规划方案,同时给予长期的、适当的指导和监督,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执行效果。其次,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群体环境中就业意识增强有助于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8],从而帮助个体克服就业需求不足、自我意识不明、意志品质不坚定等内驱力不足的状况。通过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身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促使学生产生改变现状的“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特质不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内驱力的强化,并通过对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与心理问题干预,及时排解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促使就业内驱力持续发挥作用。最后,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的榜样教育能够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从而唤醒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榜样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塑造特定的个人品格和社会氛围。榜样教育要达到效果,重点在于榜样的选取,在就业教育中可以选取升学一流大学的学霸、进入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的学生干部、勇于到基层一线或艰苦地区工作的同学、就业困难需要提供帮扶的学生,求职受挫丧失就业自信的学生,求职意向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学生等,且榜样人物事迹、经验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引性,甚至学生可以直接联系到本人求教,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榜样在身边,榜样有力量”。榜样教育应用于就业指导过程,对于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强化就业指导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实践训练多维构建,发挥求职外驱力助推作用

实践是塑造学生职业人格、锻炼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9],有关研究显示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在就业能力认知方面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差异明显较小[10]。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重视程度,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增加实习实践比重,通过分类精准指导体系、校友命运共同体、校企定制培养方案等途径构建实践训练多维体系,充分发挥求职外驱力的助推作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适应性[11]。首先,树立分类精准指导的理念,针对升学学生实践训练应侧重于专业知识应用、学科竞赛、科研思维启蒙等方面,针对就业学生实践训练应侧重于提供实习机会、培养职业能力、参与职业大赛等方面,针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践训练应侧重于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类竞赛、实习观摩等。其次,校友作为高校的“命运共同体”,校友与在校学生相似的在校受教育经验能够使校友与在校学生产生共鸣,从职业价值观引导、求职经验引导、职业榜样引导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12]。将校友资源应用于学生就业体系中可以解决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的错位问题、更加便利的获得实习机会以了解各个行业的人才标准、发挥校友的外部保障优势加大“产学研”合作等,为学生求职提供强大的助推力。最后,搭建紧密的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定制化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保持高校与社会需求间稳定供给关系的有效手段。校企定制培养可以通过高校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方案,使专业课学习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企业可以通过讲座、论坛、实习等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搭建快捷有效的就业渠道,同时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学生初入职场的落差感,降低离职率,提升幸福感,获得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其就业质量不仅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反应着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而学生就业指导本质上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不能将内因和外因割裂来分析。通过动态把握学生就业心理变化和就业前准备情况,开展个性化分类就业指导服务,在注重学生内在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强化就业动机、消除负面情绪,持续激发学生就业内驱力。与此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实践体系构建、校友资源反哺、校企定制培养等途径,帮助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实现有目标、有渠道、有能力,为实现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强大助推力。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