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2024-02-05 05:05邢士刚公衍翠郝振华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出院用药康复

李 敏,高 雪,邢士刚,公衍翠,郝振华

(临沂市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不可逆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康复是改善COPD患者身心状况的有效途径,但因覆盖率低、便捷性有限、花费昂贵、可及性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其实施,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续,能很大程度上弥补院内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不足。本文将其应用于稳定期COPD患者,观察其肺康复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3月收治的96例COPD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参考文献[1]中相关诊断与分级标准;具有自主活动及沟通交流能力;当地常住居民。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严重恶性疾病者;伴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正在参与类似研究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2~82岁,平均(65.21±7.1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3例,大专及以上5例;月收入1100~2000元,平均(1350±150)元。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51~79岁,平均(64.85±8.7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2例,大专及以上6例;月收入1000~2100元,平均(1460±110)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COPD院内常规治疗,并达到COPD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处于稳定期[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防治感染、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鼓励戒烟、药物指导等相关内容。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成立多学科协作的延续护理小组。小组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呼吸科主任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营养师1名,临床药师1名,呼吸科主管护师和呼吸科专科护士各2名,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研究项目中患者的管理;护士具体负责落实对患者的疾病随访、健康数据采集和健康教育指导;呼吸科主任医师、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临床药师负责患者院外营养指导、心理疏导和用药方案的制定和指导。(2)建立健康档案。出院前3 d,小组成员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生命质量、活动耐力和健康行为等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估,收集资料建立健康档案。(3)实施干预:小组成员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延续护理服务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和病情介绍、呼吸康复指导、长期氧疗建议、营养支持指导、情绪管理和药物指导等。①疾病知识和病情介绍:患者出院前3 d,小组成员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告知患者疾病检查结果和预后情况,评估与考核患者及家属对内容的掌握情况,直至考核合格;②呼吸康复指导:小组成员通过微信打卡的形式,日常监督患者康复锻炼的实施,在入户随访时检查患者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③长期氧疗建议: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家庭氧疗,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60 mmHg以上或动脉血氧饱和度90%以上,小组成员及时掌握患者院后家庭氧疗的实施情况,并实时给予专业指导;④营养支持: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应用营养筛查工具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并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会自我饮食管理方法,告知其提高营养水平的重要性和营养不良的危害性;⑤情绪管理: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并进行心理辅导,对于较严重的患者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鼓励患者增加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帮助患者有效缓解不良情绪;⑥药物指导: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方法、种类、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叮嘱患者坚持长期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督促其有效落实用药方案,及时反馈和沟通用药效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4)随访。出院后1周进行电话随访、1个月进行家庭访视、3个月电话或来院随访、6个月再次家庭访视或者来院随访并完成量表测评和肺功能检测,检验护理的成果并调整方案解决尚存的问题。

1.3指标评价 分别在出院前3 d和干预6个月后评价。肺功能:利用MasterScreen肺功能测试系统测量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共分5级[2]。呼吸困难程度:采用改良版英国呼吸困难问卷(mMRC问卷)评定,总分0~4分,分数越高表明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运动耐力: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采用CAT量表评定,总分0~4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2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FVC、FEV1、FEV1/FVC、PEF、6MWT水平均升高,mMRC、CAT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升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肺功能、mMRC、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很多患者在院内经治疗达到稳定期出院后仍存在较高的健康照顾需求。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医疗资源不足等因素,患者出院就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导致患者日常生活管理水平不高,用药知识缺乏等问题。但是,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内涵的提升,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断延伸,护理工作的范畴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延伸到家庭[3]。本研究通过建立规范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个性化指导方案,主要包括疾病知识介绍、呼吸功能训练、长期氧疗指导、营养评估、情绪管理和用药指导等,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健康情况及疾病进展,必要时进行上门访视,促进其健康行为。结果显示: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PEF水平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mMRC、CAT量表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6MWT距离大于对照组。表明个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促进肺康复。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应用于COPD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出院用药康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