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研修:赋能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

2024-02-22 07:26庞燕
体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作室阅读

摘  要:主题式研修是实现工作室建设目标、助推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对此,张家港市庞燕名师工作室以主题为引领,开展主题式阅读、主题式教研、主题式联动等名师工作室主题式研修活动,赋能“名师”,实现成长—成才—成名。

关键词:主题研修;阅读;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1-0065-02

名师工作室是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推动的力量、教学的示范、协作的团队。在张家港市庞燕名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基于对主题式研修的积极探索,旨在以真正的“行动化学习”,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一、主题式阅读,提升素养

翩翩文字润心灵,脉脉书香厚底蕴。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助推器。爱阅读的教师,一定会呈现不一样的课堂,也一定会走得更远。为此,工作室每学年都会为工作室成员精选阅读书籍,每学期都会举行主题阅读分享活动。笔者鼓励成员坚持阅读,广泛阅读,让阅读与运动一样,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学习党史,不忘初心

党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拼搏史,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更是初心永驻的奋斗史,学习党史是我们的“必修课”。工作室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学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政治责任感,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觉悟。

(二)专业阅读,理论储备

阅读不仅能增见识,长学问,转观念,拓思路,还能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成长。每学年笔者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如《为未知而教 为未来而学》《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美国小学体育课程指导》《读懂孩子的心》等专著,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读书计划,通过专题研究性阅读、任务驱动式阅读等,激励成员的读书生活。一年完成不少于20万字的读书量,至少撰写5篇读书心得,以定期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案例研究等形式推动成员自主研修。如笔者推荐的必读书目《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全书分为“故事分享”、“问题解答”、“范式创新”和“课例研究”四个部分。课堂观察是一种新的听评课范式,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是對传统听评课的一种超越与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主题式教研,更新观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教研。主题式教研,即围绕一个主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学研究。

(一)聚焦课标,研学共长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于2022年4月面向社会正式颁布。此次修订尤其强调加强课程综合,不仅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还强调发挥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进行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多学科情境、生活场景中应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复杂情境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工作室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教学研究内容,组织工作室成员研读《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清何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基本特征有哪些?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设计?在张家港市、苏州市等一系列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和成员们积极申报展示,团队磨课,思维碰撞,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样态。例如,成员袁邵云的“我爱我家”一课,将体育与健康和道德与法治、音乐、劳动等学科相融合,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活动中。课中利用红绸带的多样变化,通过舞龙、跳竹竿、押加、甩糠包等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跑,有节奏的跳,对抗的拉,有目标的投,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民族自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线上体育,群策群力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延迟开学,学生运动的主战场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从操场转移到客厅。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笔者组织工作室成员运用集体的智慧,开发、创编、整合、优化,为各年级学生定制居家体育锻炼“菜单”,为宅在家中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趣味盎然的锻炼方法,为居家锻炼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期间,创作了11套运动操、3个系列的亲子游戏、8期健身大放送、3期居家体育锻炼菜单,还根据三个水平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编制了“毛巾亲子游戏”“街舞啦啦操”“趣味乒乓球”共3期体育微课堂。这些专业又活泼的设计一直持续到复课,为每个家庭提供了多样性的锻炼选择,得到了家长、孩子的喜欢,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

三、主题式联动,合作共赢

名师工作室是“名师”成长的平台,名师工作室区域联动能调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成员对名师工作室的认同感。“名师工作室区域联动”是由工作室与江苏省区域内的名师工作室联动起来,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活动,以实现凝聚智慧、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宗旨。

(一)研训联动,与时俱进

研训联动是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引领教学改革方向为目的,依托区域名师资源,多维度促进成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室成立以来,多次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研训活动,先后与仪征市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相城区姚玉琴名师工作室、常州市张勇卫名师工作室等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为有效推动体育名师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切实发挥名师团队的辐射作用,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3年4月14日-15日,由盐城市俞向阳领航名师工作室牵头的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探索课堂微变革”体育名师工作室联盟教学研讨活动在盐城市第一小学举行。南通市杨浩工作室、昆山市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南通市金海滨育动体育团队、盐城市俞向阳领航名师工作室、何灿名师工作室、袁志欢名师工作室、庞燕名师工作室等工作室成员参与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各工作室成员课堂展示、微课展示、板书设计,有现场点评、专家点评等。此次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实践的展示。“带上课标进课堂,走出课堂来反思”,通过这样一次扎实的共研共享,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与时俱进,“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以体育人。

(二)方式联创,专家引领

工作室积极发挥、整合江苏省区域相关名师工作室的师资和课程资源,遵循趣味性、开放性、发展性原则,立足学情,共同研讨,提升工作室活动实效。例如,当工作室接到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录制任务时,成员们都比较迷茫,用什么方式来呈现更合适,这时需要名师专家的指点迷津,于是,笔者邀请了原《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主持人曹卫民老师、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体育组)主持人蒋玉红校长分别为工作室成员进行了《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提高课堂实效》《从课例研究谈教师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曹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从四个方面带领我们探寻体育教学规律:1.选择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身体发展规律”。2.选用教学方法,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3.安排教学活动,遵循“体育教学组织规律”。4.激励学生完成任务,遵循“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蒋校长巧妙地从课例研究引出教师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从职业信仰——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职业技能——一般印象和呈现方式;职业良知——内心抉择和行为原则三个目标进行了具体阐述,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定位和教学理念的优化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两位专家的慧心指导,为工作室“名师空中课堂”的录制指明了方向。

四、结语

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通过主题式研修,在引领工作室成员成长的同时,也推动了名师不断实践自我突破与提升,其建设和发展是全体成员凝聚价值共识、寻找教育意义的过程,也是探索“名师”的成长之道。

猜你喜欢
工作室阅读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