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小学三年级韵律操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02-22 07:26王典王斌崔宝春黄春秀
体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韵律操大单元游戏化教学

王典 王斌 崔宝春 黄春秀

摘  要:新时代小学课堂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教师应具备课程思政的发展意识。本文充分挖掘韵律操项目的育体育心育人功能,及其内容、形式上兼具包容性的特点,结合思政育人的理念,将少先队的文化融进小学三年级韵律操的大单元教学,以少先队歌曲“向上吧!少年”为音乐主旋律及精神引领,打破“我教你学”的常规教学形式,在韵律操学练与游戏中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将韵律操技能融进生活与游戏,以大单元的学习任务为中心,形成“学习+创造”的“活教材”,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尝试中创造了独有的韵律操“向上吧!少年”,不断发展美的意识、创造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

关键词:大单元;韵律操;游戏化教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1-0076-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 提出:“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1]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能够磨炼品德、启迪智慧、开启审美,还可以实现独特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同时《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强调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在游戏中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在小学韵律操的教学中仍存在“我教你学”的传统教学形式,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程思政的融入,不能充分满足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意识形态,实现以体促德的需要。鉴于此,本单元设计以“向上吧!少年”歌曲为主音乐旋律,以少先队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作风与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融合,创设红领巾爱学习的课堂情境与游戏,在学练赛的不断发展中,边学习规定动作,边创编动作组合,最终组合成《向上吧!少年》的完整套路,在掌握韵律操技能的同时,不断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最终达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一、韵律操项目特点及学习内容分析

韵律操以身体的自然动作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有节奏的身体活动,对增强小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表1)。同时因其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年龄、性别、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根据需要,可分为室内操、室外操。该项目还因运动形式不同分为健身健美操、啦啦操、竞技健美操、街舞等,根据是否持轻器械分为徒手操、轻器械操(哑铃、吉祥物、花球、扇子、圆圈、摇铃……)。其教学内容领域主要分为:身体形态训练、基本动作与韵律节奏的学练、动作创编与展示、作品鉴赏几个部分,常融合芭蕾、瑜伽、民族舞、啦啦操、街舞等多种内容形成不同风格。

为让学生充分体验韵律操项目的多种运动形式,在韵律操的大单元教学中可以设计徒手操与轻器械体操的整合。通过身体形态、基本动作与韵律节奏、动作创编与展示、作品鉴赏几个部分进行学练,使学生对韵律操有完整性体验(图1)。

二、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开发三年级韵律操教学内容设计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程思政主题的活动设计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总目标,创设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时抓住三年级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点,设计有趣、有思政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逐步实现课程目标。

(一)游戏化教学发展运动能力

韵律操重点发展小学生的体态、韵律感,提高肢体协调性、平衡能力。在单元教学中可以以韵律舞蹈体态(游戏:我的姿势最挺拔)教学为起点,通过基本步伐学练(游戏:步伐密码)、基本手位的动作组合学练(游戏:小小指挥员)、韵律节奏学练(游戏:节奏大师)、不同类型的四个八拍动作组合创编(《向上吧!少年》),在合作中逐步掌握动作组合,充分学练韵律操的专项运动技能,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二)习惯养成促进健康行为

以“养成好习惯,成就好未来”思想为引领,小学生在课上通过学习韵律操的基本技能,不断体会优美、健康的体态在韵律舞蹈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将体态学练内容融进日常动作体验(舒展的问好姿势、挺拔的站姿与敬礼姿势、健康的坐姿等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进一步保持健康、自信的体态。引导学生能与同伴、家人分享自己的韵律操学习收获,拥有展示自己的自信。在展示时能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在生活中能通过韵律操释放自己的不快情绪。在同伴合作中,培养自我保护、相互帮助与保护的意识。

(三)“韵律+创造”,文化熏陶养成体育品德

“以体促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韵律操的学练中,可以充分发挥韵律操音乐的积极影响、韵律操动作的感染力、韵律操队伍的一致性等,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学生在积极投入中磨练品质,不断突破自我,在保留个性的同时融入团体,在展示中充分体验情绪调节、团队与自我的展示感受。在“学、练、赛”(展示)的过程中,留出空间,学生能根据规则和音乐创编动作组合,逐步形成团队的独创套路。在团队合作、小组展示、游戏比赛中感受文明参赛、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的重要性,并积极自信地投入比赛和展示,最终正确面对展示和比赛。

(四)少先队文化融合助力核心素养发展

少先队文化是融合在每一名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浓厚的红色历史底蕴和正向引导作用,这与韵律操可以进行主题上的融合,教师可以编排红色主题的韵律游戏,既“赛”了技术,又培养红色精神。同时新时代少先队的文化发展也日益丰富,积极向上而又欢快的音乐数不胜数(如《向上吧!少年》《强国少年》《生长吧》《闪耀明天》等),这与韵律操的欢快节奏实现配合,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音乐,创编不同的操化动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体会动作、旋律、歌词的相互映衬,不断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筑牢在脑海中。

本文以三年级学生在水平一阶段已完成少先队入队仪式这一身份转化的契机,通过将韵律感节奏强的少先队音乐、文化精神与韵律操中的健身健美操项目进行融合,进行红领巾情境教学。抓住少先队员的光榮感、作风好、组织意识强这一特点,在韵律操的教学与游戏设计上拓展主题,例如“体态练习——光荣挺拔的红领巾”“节奏感——韵律红领巾”“基本手位——红色指挥员”等内容,在积极向上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完成三年级《向上吧!少年》韵律操的大单元教学。

三、基于“学、练、赛”一体化三年级韵律操的内容要点与课时分配

韵律操教学课时分配要以《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生发展水平目标要求为依据,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关注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基础与发展区间,选择教学内容,从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2]。

本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运动基础、性格特点、“全体都是少先队员”这一身份特点,充分搭建展示舞台,以激发学生学练韵律操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进行课时分配,实现学生对韵律项目的完整性体验(表2)。

四、课程思政视角下小学三年级韵律操大单元学练赛方案

本单元基于《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课程思政视角,将少先队文化融入韵律操动作创编与教学,创设红领巾情境,并将游戏融进组合动作学练、小组研学、创编展示等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形成韵律操边学习、边创造的学练模式,不断激发学生追求健康成长、认真学练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富有特色的韵律操大单元设计(表3,见二维码)。

五、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韵律操大单元教学实施建议

(一)结合课程思政,完善内容构建

韵律操具有内容丰富、兼容性强的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份(少先队员、少数民族)、性格特点、运动能力基础、地区特点,选择韵律操类型。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选择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体育强国建设、中华体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等),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教育题材,选择适合不同学段的韵律操教学方式,不断实现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创编不同主题的韵律操,如红领巾韵律操、排球精神韵律操等,挖掘精神内涵,学生在舞动中培养情感和精神,搭建韵律操新生态。

(二)多元素相互融合,实现育人合力

韵律操具有多项运动能力的开发特性,例如热身操、柔韧操等,教师可以创编一些简短的具有锻炼功能的操,并将其运用到课堂的各个环节,助力提升课堂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不同项目的课堂上感受韵律的快乐。同时韵律操不受年龄、空间、性别的约束,能够实现师生共舞、生生共舞、亲子共舞,能够实现与数学、英语、诗歌等多学科内容的融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运动场所、运动形式,将韵律快乐与家人、同伴、教师共享。学生在学练中更加热爱学习不同的学科知识,更加热爱生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丰富评价设计,激发主观能动性

韵律操是观赏性、评价性的运动项目,在学练赛中不仅要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学业质量评价,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等综合评价体,突出体育评价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以体育人”的大格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评价人多样性(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促进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助力自我认知与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技术评价与德育评价的丰富性(技术评价:动作标准一致性、动作表现力、节奏准确性、队形丰富性、造型合理美观性;德育评价: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勇于突破、创新意识、团队配合性等),促使学生关注技术成长,体会个人与他人的品德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评价形式多样(打分式评价、投票式评价、鼓励性评价、分层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学练韵律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芳.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小学体育红色主题活动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23(14).

[2]张庆新,陈雁飞.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教育学院2022年重点关注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中考体育教学改进研究》(ZDGZ2022-12)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韵律操大单元游戏化教学
中小学韵律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花开中华”民族韵律操运动强度及健身效果评价
小学(五年级 )体育与健康韵律操:《踏板操组合动作一》教案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