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堵”与“疏”

2024-02-23 16:29加春阳惠睿鑫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学段教师队伍

加春阳 惠睿鑫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思政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不强、思政课教材的系统性不足、教师队伍的互补性不佳、实践教学的资源挖掘不深等诸多问题。要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大思政课”建设视域,厘清思政课一体化“大目标”、编好“大教材”、建好“大师资”、建设“大课堂”等维度入手,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可靠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构建“大思政课”实践格局,需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的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遵循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也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1.思政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不强

课程目标是指导思政课程建设的基本遵循,其设计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然而,各学段在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教学,轻育人。在教学活动中,教育主体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塑造不够重视;二是课程目标缺乏整体性。课程目标在总体规划上,不仅表述较为抽象,而且跨度较大,导致各学段思政教育独立开设,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将课程目标落实细致。各阶段思政课缺乏一以贯之的课程目标,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影响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整体发挥。

2.思政課教材的系统性不足

思政课教材内容编写需要统一规划,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完整科学体系。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不仅分属不同组织机构编写,而且负责各阶段思政课教材编写的成员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导致思政课教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政课教材内容重复。如大学思政课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关于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等内容的论述有部分重合;二是思政课教材内容递进性不强。如中学思政课本《政治与法治》与大学思政课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等内容的论述较为相似,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知能力有所忽视。

3.教师队伍的互补性不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缺乏协同理念。大中小各学段教师队伍之间尚未形成取长补短的良好态势,教育者视野仍然集中在本学段内,导致其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的现实情况,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另外,教师队伍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没有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对上下衔接学段的教材和课程目标缺乏了解,导致思政课教师逐渐形成“背靠背”的教学壁垒。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协调配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4.实践教学的资源挖掘不深

实践教学比传统的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增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能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目前,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受实践教学基地的限制,学校仍然使用课堂实践教学的方式来代替思政实践教学,对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观摩教学等方法运用不充分。此外,实践内容与课程安排相脱节。学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内容偏离教学主题等问题,导致学生获得感不强。由于思政课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就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氛围不浓,教学效果欠佳。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堵点分析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思政课建设的不断深化,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较为薄弱的方面也随之显露,存在诸多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1.思政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协调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然而,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在深入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教育单位虽然学习了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相关文件,但在落实的过程中,缺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导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后。

2.思政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加快培养各学段教师队伍的协同理念,全面提升其协同能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向纵深发展。目前,思政课教师队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以“单兵作战”为主,没有形成“团队作战”的育人格局。主要影响因素有:首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各阶段思政课教师队伍之间资源分享不及时、交流互动不持续,没有做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其次,保障体系不完善,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专业指导、资金和资源等得不到相应的支持;最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搭建不完善,教师队伍缺乏集体备课、科研的平台,整体推进效果不佳。

3.思政课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很难通过简单观察来评估衡量。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在形成时,会受到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环境的影响。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新旧观念的碰撞、多元文化的融合、社会思潮的传播等给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带来较大冲击,导致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教师预期的效果之间存在差距,各阶段思政教育目标实现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难度。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可从厘清“大目标”、编好“大教材”、建好“大师资”、建设“大课堂”等路径着手,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

1.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厘清思政课一体化“大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总目标。思政课作为落实教育总目标的重要途径,其育人特点和规律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新形式、新特点:一是思政教育目标具有总体渐进性和阶段独立性相统一的特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需要将总目标进一步贯穿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层次目标之中,建立循序渐进、依次递进的教学目标有机体,引导各学段、各学科共同向实现总目标发力;二是思政教育目标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规划学段性目标和学科性目标。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要求思政课既要体现阶段性,又要注重衔接性。因此,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在把握总目标的培养方向上,使每一学段都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实现本阶段的培养任务。

2.统筹设计思政教学内容,编好思政课一体化“大教材”

教材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强调,要“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一是及时修订思政课统编教材。教材编写要保证将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全覆盖,使其形成紧密衔接的完整系统,进一步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重要抓手,整体规划思政课教材体系,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确保思政课建设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组织思政教材编审专家队伍,持续推进新时代思政教材一体化建设。教材编写人员在编写思政课教材时,既要保证整体内容的纵向衔接、横向关联,又要保证各阶段层次突出、重点鲜明和难易适中。同时,要避免教材的简单重复和交叉,对不同阶段相似的课程内容做整体部署,使其体现出分层递进、逐级进阶的特点,确保思政课教材适应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

3.全面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建好思政课一体化“大师资”

教师作为各类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实的程度。因此,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搭建教师一体化沟通交流平台。鼓励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促进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同时,组织各学科教师互学互鉴,充分发挥各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作用,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调发展;二是搭建思政教师队伍研究平台,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师研究协作机制。加强思政教师教研的协同性,资助各学段思政教师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研究专项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4.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大课堂”

实践教学是强化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教学方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和调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一是积极利用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大中小学要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因地制宜开展现场教学。二是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利用中国共产党建党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情感认同。三是构建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各学段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等纳入教学工作量,促进教师队伍进一步落实实践教学。

综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提出来的一场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不断深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学段教师队伍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