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源粘质沙雷氏菌XCYZE株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2024-02-23 01:51周永康李佳佳易平四张雪松周奎厚王应超陈洪超卜孝林王雅婷徐前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沙雷氏扬子鳄进化树

朱 鹏,周永康,姜 纪,李佳佳,易平四,章 松,张雪松,周奎厚,王应超,石 涵,陈洪超,卜孝林,王雅婷,徐前明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属于变形菌门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是沙雷氏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较小、短杆状、周生鞭毛,菌株在28 ℃下培养有玫瑰红样色素产生,菌落有粘性、呈中心颗粒状、有恶臭气味[1]。大量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粘质沙雷氏菌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毒力,但它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例如脑膜炎[2]、尿路感染、肺炎、心内膜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等,尤其是在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此外,粘质沙雷氏菌也会引起伤口和软组织感染[3-4],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达39%~50%[5]。粘质沙雷氏菌具有侵袭性,对许多常用抗菌药具有耐药性,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临床分离率及耐药性都有增加的趋势[6]。该菌除了感染人,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白蚁[7]、山羊[8]、水貂[9]、牦牛[10]、中华鲎[11]、草金鱼[12]、牙鲆[13]等。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类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扬子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近年来围绕着扬子鳄的生存环境、饲养方法、种群繁殖、人工孵化等方面报道较多,但对扬子鳄的细菌性疾病报道还很空缺。顾永熙等[14]报道,上海野生动物园在扬子鳄越冬末期,发现3条死亡鳄鱼、1条病重鳄鱼,通过对其解剖及分离培养,结果分离出3株沙雷氏菌,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该菌具有致病性,推测沙雷氏菌是此次鳄鱼死亡的可能原因。唐名艳[15]通过对扬子鳄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检测及卵源细菌的分离鉴定,发现鳄鱼胚胎期便有多种细菌感染。

2022年9月下旬,安徽省宣城市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出现1条死亡幼鳄,幼鳄生前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四肢无力、活动减少、行动缓慢、头部左右倾斜、眼神黯淡无光、腹部稍肿胀。剖检见肝脏显著肿大,伴有严重出血、胆囊肿大、肾脏明显水肿、肺脏有多处脓性结节和坏死灶,坏死灶中央有脓汁和干酪样物,脑组织有炎性渗出物。取脑组织病料分离培养,获得1株分离菌,经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可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用品 ExTaq酶、dNTP、蛋白酶K、DNA DL 2000 Marker购自Takara公司;Blood DNA &Tissue kit购自QIAGEN公司;标准革兰氏染色液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通肉汤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血琼脂平板由本实验室提供;生理生化反应管、药敏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SPF昆明鼠购自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本实验已通过安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编号为AHAUB2022014。

1.2 菌株来源 1株疑似粘质沙雷氏菌分离菌由安徽省宣城市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的1条死亡幼鳄脑组织病料中分离培养获得。

1.3 菌株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用接种环从幼鳄的脑内坏死灶中挑取炎性渗出物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置于37 ℃恒温培养箱培养24 h,挑取疑似沙雷氏菌的菌落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于28 ℃继续培养18 h,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单个特征性菌落,按常规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

1.4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 将分离并纯化的典型单个菌落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28 ℃培养18 h;在无菌条件下挑取培养的单菌落接种于各种生化鉴定管中,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反应变化,试验结果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进行比对。

1.5 分离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 取纯化后的细菌培养液提取细菌DNA,细菌通用引物上下游序列分别为27-F: 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 5′-CGGTTACCTTGTTACGACTT-3′,选择细菌通用引物及DNA模板进行16SrDNA基因序列PCR扩增,PCR产物经1%琼脂糖核酸凝胶电泳检测后将PCR产物送至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用BLAST进行比对,利用MEGA-X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

1.6 致病性试验 选购5~6周龄的昆明鼠进行动物试验。将分离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小鼠。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分离菌菌液0.2 mL(浓度:2×108CFU/m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2 mL普通肉汤培养基,将小鼠隔离饲养,每8 h观察1次,记录临床表现。

1.7 药物敏感性试验 按常规法用药敏片对分离菌做药敏试验。选用的药敏片有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共7种常用抗菌药物。

2 结 果

2.1 细菌的菌落形态及特征 培养结果显示,该菌株表面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为灰白色中等大小的菌落,菌落中央有红色素(图1)。由镜检结果可以看出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大小均一,多为单个存在。见图2。

图1 沙雷氏菌XCYZE株的纯培养菌落形态Fig.1 Morphology of pure cultured colonies of Serratia XCYZE strain

图2 XCYZE菌株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1 000×) Fig.2 Gram stain results of Serratia XCYZE strain (1 000×)

2.2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 分离菌株XCYZE的生理生化特征如表1所示,可产生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柠檬酸盐和硫化氢等,对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结果与粘质沙雷氏菌相符。

表1 分离菌株XCYZE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Tab.1 Results of major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he isolated Serratia XCYZE strain

2.3 PCR扩增分离菌株16SrDNA序列结果 以分离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的条带长度约为1 500 bp基因片段(图3)。

注:M.DNA分子质量标准;1.XCYZE株的PCR扩增产物;2.空白对照。图3 16S rDNA鉴定结果Fig.3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16S rDNA from the ioslated

2.4 目的菌株16SrDNA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见图4,测序完成后, 将目的菌株16SrDNA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检索,结果显示与Serratiamarcescensstrain GRD 1(GenBank登录号:JN806401.1)等粘质沙雷氏菌的基因同源性达99.10%,同时用MEGA-X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图5),将本试验从扬子鳄幼鳄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命名为XCYZE,由进化树分析得知XCYZE株与粘质沙雷氏菌GRD1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已报道的粘质沙雷氏菌GRD1株(JN806401.1)在同一分支上(图5),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结果,综合鉴定分离菌株XCYZE为粘质沙雷氏菌,因为GRD1株分离自医院的废水,且与人源的粘质沙雷氏菌有一定的关系。

图4 目的菌株测序结果Fig.4 Sequencing results of the target strain

图5 分离菌株XCYZE的16S rDNA系统进化树Fig.5 Phylogenetic tree of 16S rDNA of the isolated Serratia strain XCYZE

2.4 致病性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2 mL的分离菌菌液和肉汤培养基后,观察临床表现:8 h后,实验组小鼠开始出现精神亢奋、局促不安、乱窜现象。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16 h后,实验组小鼠被毛粗乱、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和采食量均正常;36 h后,实验组小鼠全部死亡,对照组小鼠2周后健康状态依然良好,未见任何异常。剖检死亡小鼠,可见腹腔大量积液、肠道黏连水肿、肝脏显著肿大、脾脏出血(图6)。将肝、肺切面触片并革兰氏染色,腹腔积液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进一步培养,结果表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菌确为与接种菌株相同的细菌。

注:A、B为攻毒小鼠腹腔解剖图;C、D为攻毒小鼠肝脏图;E、F为攻毒小鼠脾脏图。图6 小鼠感染沙雷氏菌XCYZE株的主要病理变化Fig.6 Main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mice after infected with Serratia XCYZE strain

2.5 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参照CLSI标准分析:粘质沙雷氏菌XCYZE株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高敏;对庆大霉素中敏;对青霉素、阿莫西林耐药。见图7。

图7 XCYZE株沙雷氏菌的药敏试验结果Fig.7 Results of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Serratia XCYZE strain

3 讨 论

目前,关于沙雷氏菌的报道是极其有限的,人们对该菌的认知仅停留在一般生物学特性上。粘质沙雷氏菌最初被认为是无害细菌,但随着关于其致病性报道的增多,粘质沙雷氏菌已被重新定义为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16]。在我国水产养殖领域,粘质沙雷氏菌也多作为无害细菌被报道,如从养殖废水中分离后作为处理高浊度废水的细菌[17],从鳜鱼肠道分离后作为产生灵红菌素的细菌[18]。但在扬子鳄这类濒危珍稀爬行动物中鲜有报道,关于该病原体是否对爬行动物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仍是未知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从1起表现脑膜脑炎的扬子鳄中成功分离培养出1株粘质沙雷氏菌,通过一系列细菌学鉴定、系统进化树分析得知该菌株与已报道的粘质沙雷氏菌(JN806401.1)GRD1株同属一支,且亲缘关系较近,确定该菌株即为粘质沙雷氏菌,因为所分离的细菌与GRD1株接近,可能也存在感染人的风险。在致病性分析方面,利用所分离的粘质沙雷氏菌接种SPF昆明鼠,在36 h后全部死亡,死亡率达到100%,且对肝脏、肺脏和脾脏造成严重损伤,腹腔大量积液、肠道黏连水肿、肝脏显著肿大伴有出血特征、肺脏严重出血、脾脏肿大出血;并从感染死亡小鼠肝脏再次分离到致病性沙雷氏菌,从而证实此株粘质沙雷氏菌XCYZE确为导致幼鳄死亡的高致病性病原菌。

粘质沙雷氏菌易于存活,易形成生物膜,对环境和抗生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多种常用抗菌药具有耐药性[6],有研究表明,医院分离株较环境分离株耐药性更强[19]。本研究测定了扬子鳄源粘质沙雷氏菌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等高度敏感,不同来源粘质沙雷氏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也间接表明了环境因素对菌株耐药存在一定的影响[20],这为今后的扬子鳄养殖管理、治疗提供参考。同时,粘质沙雷氏菌作为一种有较高致病性的人兽共患病原菌,理应受到相关部门更多重视。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沙雷氏扬子鳄进化树
扬子鳄分四步过冬
黏质沙雷氏菌对稀土废水中Dy(Ⅲ)的生物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分析*
基于心理旋转的小学生物进化树教学实验报告
常见的进化树错误概念及其辨析*
成长吧!扬子鳄
沙雷氏蛋白酶及其专一性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浙江进行扬子鳄第7次野外放归
黏质沙雷氏菌plaA及pla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沙雷氏菌PFMP-5发酵条件的优化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