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治疗情况调查

2024-02-23 10:22于福文王辰茜田书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患率胰腺腹部

于福文,王辰茜,2,田书霞

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常因疾病导致食物摄入减少,营养素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加[1-2]。营养风险是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3]。有研究对2005—2006 年13 个城市19 家大医院收治的15 098 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2.0%,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5.5%[4]。以往对老年患者和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调查及干预研究较多,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及干预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三级医院腹部外科常见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治疗运用情况,且对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手术方式下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回顾性选取2021 年10 月—2022 年10 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住院24 h 以上,18 岁≤年龄≤90 岁,且24 h 内进行营养筛查的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共入组1401例患者,其中男性804 例(57.39%),女性597 例(42.61%);患者年龄18~89 岁,平均(56±16)岁;住院天数分布:≤7 d 者782 例(55.81%),7~14 d 者420 例(29.98%),>14 d 者199 例(14.20%),平均住院天数为(11±16)d。

1.2 营养风险评分及判定标准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工具对患者进行筛查,NRS2002 评分≥3 分判定为具有营养风险,具体评分标准详见表1[5]。

表1 营养风险筛查表

1.3 营养不良判断标准 对于BMI<18.5 kg/m2伴一般状况差,因卧床等原因无法测量其体质量的患者,临床上常用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衡量其营养状况,若白蛋白<30 g/L,可判定为营养不良[6]。

1.4 营养支持治疗状况调查 收集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统计是否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明确医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现患率及营养支持治疗状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 本组纳入的1401 例患者中,NRS2002 评分≥3 分即有营养风险者435 例,营养风险现患率为31.05%,NRS2002 评分<3 分者966 例(68.95%),具体评分详见表2。1401 例患者中,BMI<18.5 kg/m2的患者88 例,因卧床无法测量体质量的14 例患者中,有2例血清ALB<30 g/L。因此共90 例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现患率为6.42%(90/1401)。

表2 1401 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

2.2 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状况 1401 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435 例,其中有293 例(67.36%)患者于营养筛查后的7 d 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142 例(32.64%)患者7 d 内未给予营养支持治疗。966 例无营养风险,但有516 例(53.42%)患者7 d 内给予了营养支持治疗,450 例患者7 d 内未给予营养支持(46.58%)。见图1。有营养风险并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的293 例患者中,133 例(45.39%)使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44 例(15.02%)使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116 例(39.59%)使用PN+EN。

图1 1401 例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状况

2.3 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 1401 例患者中,手术患者615 例(43.90%),非手术患者786 例(56.10%)。615 例手术患者中,NRS2002 评分≥3 分180 例,营养风险现患率29.27%,NRS2002 评分<3分435 例(70.73%)。786 例非手术患者中,NRS2002评分≥3 分255 例,营养风险现患率32.44%,NRS2002 评分<3 分531 例(67.56%)。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2.4 不同手术类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 615例手术患者中,胰腺手术191 例,NRS2002 评分≥3分68 例,营养风险现患率35.60%,NRS2002 评分<3 分123 例(64.40%)。胆囊胆管手术420 例,NRS2002评分≥3 分111 例,营养风险现患率26.43%,NRS2002 评分<3 分309 例(73.57%)。余4 例行肝脏及其他手术患者,因例数较少,不纳入比较研究。胰腺手术组的营养风险现患率高于胆囊胆管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不同手术类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营养风险现患率与报道相似 本次共调查1401 例患者,营养不良现患率6.42%,营养风险现患率31.05%,与国内外研究[1,7-8]结果相比,营养不良现患率较低,营养风险现患率相似。

3.2 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不足与过度给予并存 本研究应用被多个指南[9-11]所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进行筛查,入院24 h 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本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435例(31.05%),其中给予了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293例(67.36%),尚有32.64%的患者具有营养风险而未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说明我院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尚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既往研究显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普遍不足,其中有代表性的是2008 年蒋朱明等[4]对我国东、中、西部大城市三甲医院6 个专科住院患者的调查,其结果显示仅32.7%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我院67.36%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与之相比我院营养支持治疗率显著提升,与近15 年营养治疗的理念不断推广,营养支持小组(NST)成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营养问题不断研究[12-14]有关,临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临床营养相关问题。研究表明[15],充足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因此对于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还有32.64%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而未得到营养支持治疗,可能会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而无营养风险(NRS2002<3分)的966 例患者中,无营养支持治疗的指征,但仍有516 例(53.42%)给予了营养支持治疗,说明存在过度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

3.3 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以PN 为主 本研究显示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有营养风险并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的314 例患者中,133 例(45.39%)使用PN,44 例(15.02%)使用EN,116 例(39.59%)使用PN+EN。“在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肠内营养是第一选择”的思想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9-11],如果患者存在营养风险,需要营养支持治疗,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首选EN,若EN 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低于机体目标需要量的60%,通过补充性PN(SPN)增加能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本研究数据提示我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以PN 为主,其次为EN+PN,应用最少的是EN。可能原因为本研究开展的科室以胆胰急危重、复杂疾病的个体化外科治疗为主,重点围绕胰腺相关疾病展开治疗,肠外为主要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

3.4 胰腺手术患者营养风险 以往的研究显示,腹部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为20.0%~34.0%[1,16],我院腹部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为29.27%,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我院腹部疾病非手术治疗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为32.44%,与手术患者相比,营养风险现患率无明显差别(P>0.05)。进一步结合手术类型分析,发现胆囊胆管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为26.43%,胰腺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现患率35.60%,两组营养风险现患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胰腺手术营养风险现患率高于胆囊手术营养风险现患率。其原因可能与被调查科室的主要病种相关,被调查科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病变、炎症相关胰腺肿瘤等个体化外科治疗方面技术领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7-19]。胰腺手术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操作复杂、手术风险较大的手术,胰腺相关疾病本身具有高分解代谢的特点,加之因胃肠、胆肠、胰肠吻合等消化道重建术后需较长时间禁食禁水,机体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营养不足等相关问题;而胆道手术中胆囊切除占多数,部分手术涉及胆管探查取石,手术不影响胃肠道的完整性和消化吸收功能,通常术后短期即可恢复进食。

猜你喜欢
患率胰腺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四川省23家医院2011年6月25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我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某二级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