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深蹲才能发现乡村的鲜活
——“李祖村的网红们”系列纪录片

2024-02-24 03:15姜鸣红
传媒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糖水咖啡馆南瓜

文_姜鸣红

2023年12月21日开始,讲述浙江义乌李祖村农创客的三部纪录片《Pure Life蒸馏器——李祖“清华”咖啡馆》《沙漠的染坊》《南瓜家糖水铺》先后在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教育科技频道、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黄河电视台、吉尔吉斯斯坦德隆电视台以及金彩云、中国蓝新闻、央视频等平台播出和发布。许多观众表示,看到这样的美丽乡村,很有前去旅游和创业的冲动。至此,我和创作团队在做好日常工作之余,历时近三个月的蹲点采访、拍摄、制作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离基层一线近是地方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想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让新闻作品的宏大主题落于平凡烟火中,就离不开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蹲点报道。扎根基层、深蹲下来,用工匠精神精耕细作,才能不断推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从而提升地方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本文以笔者参与创作的上述三部纪录片“李祖村的网红们”系列为例,谈谈如何用深蹲发现基层的活力。

一、初访李祖,选谁当节目主角

2023 年9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调研时指出,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当李祖村成为一个标杆、一个符号,从9月下旬开始,有大量人群接连不断到李祖村旅游参观学习,其中也不乏各级媒体的采访报道。作为一家市级媒体,怎能错过家门口的题材?经过大量的案头工作,10月初,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我第一次到李祖村踩点,确定拍摄题材。一圈走下来、聊下来,对李祖村有了初步的认识。

李祖村的业态很丰富,亮点很多,人物也各有特色,但仅仅流于表象的拍摄既难说清楚李祖村的发展,也难让人留有深刻印象。跟着李祖村的导游路线走马观花、人云亦云地拍摄,这些都不是我想做的。那么究竟选取什么样的体裁和独特的视角能讲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李祖村,展现新时代中国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绩,而又不带有刻意、浓重、直白的说教味?

电视节目不同于报纸,仅有妙笔是生不出花来的,必须要靠实实在在的镜头画面、现场和同期声来表达。而在电视节目的各种体裁中,纪录片无疑是最适合讲故事的形式,也是最考验编导能力和最费功夫的,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耐心和精力。可是越富有地方特色的故事,越具有视听演绎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用记录的手法讲故事的想法有了,那么“活鱼”在哪里呢?首先,选择的人物需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有独特的故事,其次,这个人物要不怯镜头、会表达,这也是一个好选题的基本要求。

20 年前,李祖村还是个“脏乱差”的穷山村,通向外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以来,吸引了50 余家农创客品牌来村里创业,年接待游客超20 万人次。20 年来,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5000元增加到5.2万元。乡村的美丽蝶变,为年轻人回乡创业搭建了舞台。而这些创客们的到来又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们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收益和观念的变化。

无疑,乡村振兴的希望在于年轻人,唯有年轻人的持续到来,乡村才能有长远的活力。再三斟酌后,我们舍弃了一些人物,比如村支书、营运团队的负责人等,选定了三个年轻的网红创客作为节目主角,通过记录她们的日常来折射李祖村的巨大变化。第一个是创办了Pure Life蒸馏器咖啡馆的15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群体,他们代表了高层次年轻人对乡村带来的影响,我们找到了其中的主理人殷茗琪;第二个是开办染坊、土生土长的义乌人楼沙漠霜,她是村里引进的第一批创客,见证了李祖村创客的发展,最特别的是,她还在染坊接待过习近平总书记;另外一个是“南瓜家糖水铺”的主理人封玲,人称“南瓜”,她是湖南人,原本在义乌城里开糖水铺,前几年特意把糖水铺从城里搬到了李祖村,她代表了外乡人对李祖的热爱。

二、十进李祖,除了细节还是细节

由于创办咖啡馆的15 个清华学子来自多个地区和国家,因为学业关系,拍摄初期都不在店里。经过再三联系,10月23日,咖啡馆主理人殷茗琪才能回到李祖咖啡馆,日程安排比较紧凑。而我们的拍摄团队也是由两个频道的人员临时组成,日常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凑起来不容易,于是我们决定先从楼沙漠霜和“南瓜”着手。她们忙于接待游客,几乎没有时间接受采访,我们只能见缝插针地拍摄。

拍摄团队采访外国友人

我们想通过讲述她们为什么选择到李祖创业、如何创业、创业给乡村带来的改变,来折射出李祖村的巨大变化。但绝非平铺直叙,而是通过记录她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她们和店员、游客、村民及营运团队之间的互动和叙述展开,其中的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纪录片的细节是故事打动人心的关键,对于细节的拍摄不仅要有前瞻性的预判能力,更需要沉下心来耐心等候,只有在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拍摄,才能拍出主体对象的故事性,才能让细节接地气、感染人、信服人,否则就是单纯为记录而记录,缺少灵魂和思想。

我们力求通过片中受访人员简单朴实的话语、真实感人的笑容、自然流露的感情,客观诠释中国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年轻人对中国乡村变化的影响。例如在咖啡馆节目中,村民们开始喝不惯咖啡,咖啡馆的孝俊就为村民们定制了一款“李祖咖啡”。为了真实体现“李祖咖啡”对村民和游客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我们一直蹲在咖啡馆里等待,果然,许多前来喝咖啡的游客进来指明就要李祖咖啡。而另一个经常来咖啡馆的游客说:“我经常来,是因为在我的心里面,这家店它不是因为咖啡有多么好喝,而是因为这里的人、这里的气氛让我感觉到这远远不只是一家咖啡馆。”游客的话说明,咖啡馆不仅是喝咖啡的场所,更是一个交流多元文化、寄托心灵的去处。

纪录片拍摄现场

在拍摄楼沙漠霜的时候,多日的跟拍让我们记录到了这样的场景:几名顾客因为订单太多不能马上买到网红的扎染兔子,索性在染坊自己动手,加入到制作兔子的过程中。这个细节用事实说明了这对兔子的受欢迎程度,无需再用多余的语言去刻意强调。

说起10月3日这一天,日单量刷新开业以来最高纪录的时候,“南瓜”抑制不住的笑容和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则反映出,糖水铺及李祖村的红火皆在其中。而蹲点抓拍到的邻居大妈给“南瓜”送自家种的菜这个场景,无言地表明了村民对农创客的接纳、认可和欢迎。大妈的同期声采访更是说明这些农创客的到来,不仅给村民增加了房租收入,还给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还有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场景。有一天在航拍李祖村外景时,我们恰好遇到了联合国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团队来参观李祖村的共富市集,意外拍摄到了这组珍贵的镜头。看似偶然,其实还是要归功于深蹲李祖,假如没有深蹲,很多精彩的场景就不可能拍到。

两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十进李祖,真正静下心,沉住气,带着感情、责任和情怀,挖掘人物和李祖的闪光点,着力深度和精度。刚开拍时大家穿的还是短袖,拍完最后一个镜头,猛然发现已经穿上了羽绒衣。很多村民都已经认识我们,看到我们在拍,还跟我们打招呼说:“你们还在拍啊?”

三、悉心打磨,百转千回为鲜活

十多次往返于金华和李祖,60多个小时的素材积累,只为能抓到基层农村第一手鲜活的生活横截面、倾听基层最真实的心声。20多天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大到叙事结构、内容、节奏的把握,小到片头片尾、人名条字幕的色彩、字体、位置的摆放,一字一字地推敲、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反复打磨,都为了让故事讲述能够鲜活、顺畅、生动,让观众更易于接受,让传播更有效。尤其在内容的选择和把握上,我们认为殷茗琪、沙漠、南瓜三位农创客的共性是她们都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和充满创业热情,不同的是她们各自的经历、观念和个性,所以,我们利用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空间叙事,通过自叙和他叙等影像功能,从年轻创客的视角,从众多素材中择出最鲜活生动的部分,采用纪实的手法、平实的语言,来呈现三个经历、个性各异的年轻人安放创业理想的典型形象和乡村李祖村的真实模样。

在《Pure Life 蒸馏器——李祖“清华”咖啡馆》一片中,我们突出主理人殷茗琪想通过咖啡馆在村里打造文化空间,传播多元文化;《沙漠的染坊》一片着重叙说了沙漠想吸引像她一样有着创业梦想的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而《南瓜家糖水铺》则始终围绕“南瓜家给李祖加点甜”来进行。三部纪录片从不同角度让观众看到青年与美丽乡村之间的双向奔赴,以柔性叙事代替刚性宣传,让观众在看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乡村的良好形象和新时代中国乡村的伟大变革,切实看到青年创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双赢的景象,从一个侧面展现新时代中国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把年轻活力的“理想型乡村”展现给受众,从而进一步激发青年返乡、回乡创业的热情。

归根结底,蹲点拍摄,“蹲”的是初心使命,“蹲”的是责任担当,“蹲”的是坚守情怀,“蹲”的是民生民情,“蹲”的是文风作风,一部作品如果没有前面的“深蹲”,就不可能有后期的“鲜活”。

猜你喜欢
糖水咖啡馆南瓜
趣说“糖水不等式”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猫咪咖啡馆的小帮手
下火秘方 荔枝核糖水
差咖啡馆
在广东,有糖水的夏天才算真正的夏天
南瓜灯
泽兰多糖水提工艺的优化
就是想泡在巴黎咖啡馆里
水上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