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捕捉新闻“生态鱼”

2024-02-24 03:15吴峰平
传媒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庆元庆元县丽水

文_吴峰平

浙西南革命老区丽水,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中国生态第一市。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31年奔走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新闻采编一线,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高级记者,自喻为辛勤的“渔夫”,一心一意捕捉新闻“生态鱼”。

从一则失实报道到始终冲在最前沿

从初中开始,我就喜欢抄抄写写,在学校负责出黑板报。高考落榜后,我替在乡邮电所工作的妈妈分发报纸,对散发着油墨清香味的报纸爱不释手。我尝试着给庆元县广播站、丽水青年报、丽水日报投稿,居然有“手机壳”“香烟盒”篇幅的文章刊播。

1986 年秋的一天,我从电话中听说,有一辆乘载48 人的客车刹车失灵,司机往山边排水沟开出一公里多救了一车人,便写稿投给了丽水日报。后编辑来电指正,事故是司机酒后驾车所致。因报道失实,我受到停发6个月新闻的处罚。这成为了我刻骨铭心的教训。从此以后,我凡采写新闻,必“亲到现场,耳闻目睹”。

1989年3月,我成了武警江西总队新闻中心报道员。1991年,一辆装有2.4吨剧毒化学品的贮罐车在上饶县沙溪镇发生严重事故,造成43人死亡,650 多人受伤。武警江西上饶地区支队、消防支队火速赶到80 多公里外的灾区抢运伤员,维护秩序,对污染区进行全面冲洗消毒。经首长特批,我随队采访。由我采写的报告文学《毒区“敢死营”》在《解放军报》和《人民武警报》上发表,我荣获三等功。1992年春,我退伍回到家乡,成为浙江庆元广播站的记者、编辑。

1997年隆冬,上百菇农聚集在庆元县政府大门,拉横幅要求处理千万“菌棒”腐烂事件元凶。当年,国务院正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到20世纪末最后的7年内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一伤农事件的发生,无疑给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菇农当头一棒。临近过年,我踏着比高筒鞋还高的积雪,挨家挨户走访统计。起初,菇农们认为广播是“风吹耳朵外”的媒体,播不播一个样。但是,看到我不但在冰雪中采制录音,还把他们遗弃在田间地头和倒入小溪中的大量腐烂“菌棒”拍照取证,他们开始向我敞开心扉。最终,我采写了庆元千万“菌棒”腐烂原因调查:《庆元100 万段“菌棒”腐烂县委、县政府组织调查组作专项调查》,《庆元100万段“菌棒”腐烂原因调查组认为某批产品不符质量要求同样应该承担民事责任》。报道刊登在浙江日报。不仅事件得到妥善处理,还在全县掀起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同年,我被《浙江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以新闻悟力张网捕“大鱼”

记者抓选题,悟性很重要。悟力是记者从事件中提取重点、产出新闻的能力,有悟力的记者能更精准地把握选题,更好地“抓活鱼”。悟力的培养,来自学习取经,来自团队协作,更来自工作实践。

作品《油茶“香飘”浙闽5 乡25 村边界山区留守老人有了“共富账本”》就是我的“悟力”实践。浙江最偏远的山村——庆元县上杉坑村,一乡贤公司准备在年前给当地留守老人一次性发放600 多万工资和分红。法律上规定工资应按月发放,为什么到年底才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工资?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我的关注。经过调查证实,该公司工资按月结算,但因这里存取款难,老人们主动要求用多少支多少,把剩余的钱存在公司,公司年终结账时本息一次性发还,此举惠及浙闽边界山区5 乡镇25 个村的留守老人。为了抓住这条“生态鱼”,我率庆元县融媒体中心的同事夜宿杉坑村,深入村民家中、基地、乡镇、县政府等点位,采访到了许多真实故事和感人细节,积累的录音长达两个多小时,文稿达上万字,为现场新闻特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2 年12 月29日,公司举行年终工资发放仪式,记者抓住这一新闻契机,采制这篇现场新闻特写。作品第一时间播发后,得到8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并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新华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新媒体平台转载发布。截至2022 年12月31 日,微博话题热搜榜一度跃升至全国前20,稳居丽水同城榜第一名,累计阅读量1.2 亿,微信指数也达到峰值6800 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总阅读量破1.5 亿,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作品发表后,中共丽水市委于2023 年1 月7 日就“留守老人共富”到实地专题调研。

新闻调查《丽水农民资产为什么能变为资本——中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启示》获评2012 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一等奖。这条游动在青山绿水间的“大鱼”,自2007年4月丽水开展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以来,我前后跟踪了5年,积累了不少珍贵录音素材。丽水创新农村金融改革,以“三剂良药”为牵引,即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农刷卡取现,破解了农村“金融贫血”的瓶颈,使丽水的农村金融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被称为“丽水模式”,成为全国示范。201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政府在丽水召开现场会前夕,我再次深入丽水9县(市、区)调研,重点推出了新闻调查《“九问”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系列报道《丽水——中国“金改”的标本》及22 篇评论。2012 年10 月,我还赶到百里外的试点村蹲点报道,并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来丽水调研时采访到领导、专家的权威录音,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长篇新闻调查。作品突出丽水经验的针对性,深刻揭示了丽水启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深远意义。

“有心、有情、有智”抓“活鱼”

好新闻是用铁脚板跑出来的,“有心、有情、有智”,才能抓到“活鱼”。

浙闽边界的松溪河流经浙闽两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庆元县造纸厂、染化厂等高污染企业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松溪河,给下游闽江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在松溪河流经的第一个村庄,至今还有200多口废弃的水井。1996年3月,福建省松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5 位官员进京告“御状”,引起中央、闽浙两省的关注,合力督查,开始了长达18年的接力治水。2008 年6 月,庆元县又取消了东部13 个乡镇的工业考核指标,舍弃上千万元的财政收入。特别在“五水共治”行动中,庆元这个年财政收入只有2 亿元左右的贫困县,毅然投入了1.66 亿元,并明确要求全县“三公”经费压缩30%,全部用于“五水共治”。

2013年春,我多次深入浙江省庆元县与福建省松溪县,走访当年为松溪河污染问题而奔走的福建省的离退休老同志、沿河村民干部、两地党委政府官员以及权威专家等80多人,及时跟踪报道村民签订边界治水协议、“亲水亭”落成等动态消息,光采集的录音就达17 个小时,先后播发了2 万多字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国庆期间,为了能采集到渔民捕鱼的现场录音,我连续4 天在破晓之前便跟随渔民下河捕鱼;为了再现当年庆元县委书记单天戍为治污企业转型升级上门求助的细节,我又恳请央广驻浙江记者站协助,采访到了当时的华东制药厂总裁李邦良。播发的《见证浙闽两省共同治水的“亲水亭”今天在庆元新窑村落成》获评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新闻专题《一河清水融亲情》获评2014 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二等奖。此后,采制的广播连续剧《亲水碑》也获评“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新闻特写《高山上的生日派对》获评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浙西南革命老区——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正岙门村农家妇女叶美英,56 年间挑坏了20 多根扁担,磨烂了100 多双鞋子,行走山路6 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半),免费给高山部队送去相当于28 辆10 吨车载货量的新鲜蔬菜,被一批又一批的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老娘”。叶美英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浙江骄傲荣誉称号,受到浙江省委表彰。为深入挖掘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国拥军故事,我9次赴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部队,先后10多次采访叶美英及其家人、乡村干部、群众等70人,还电话采访了全国各地60 多名转业、退伍官兵。每当来到“老娘”家,“老娘”就远远地叫“小吴兄弟、小吴兄弟,你来了”。我在采写丽水市莲都区举行“拥军路”命名揭幕仪式和退役军人回部队庆“八一”时,抓录到久别重逢欢聚一堂的官兵们开心地庆祝“老娘”70 岁生日,《高山上的生日派对》水到渠成。

新闻专题《人生的账本——追记景宁县鸬鹚乡副乡长梅振盈》获评2016 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二等奖。2016 年5 月11 日晚,景宁县鸬鹚乡梅振盈副乡长倒在夜访农家的路上。2014 年8 月,因50年一遇的山洪暴发,仁字坑村沈金根的甲鱼基地防洪堤坝被冲毁,损失惨重。梅振盈得知后,让妻子到丽水碧湖娘家筹了53600 元钱,帮助沈金根重建基地。沈金根只还出了10000元,一直感到羞愧。当我得知沈金根与15个行政村60多名畲汉群众日夜轮流为梅振盈守灵的消息后,便蹲点在县殡仪馆。5月18日出殡当天,800多名乡亲天还没亮就自发赶到县殡仪馆,送梅振盈最后一程,沈金根大哭,道出了欠账的细节。以此为新闻由头,我写下了新闻专题《人生的账本——追记景宁县鸬鹚乡副乡长梅振盈》,2016 年5月18日刊播在广播新闻综合频率《城市在线》。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记者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才能挖深本地新闻

■“有心、有情、有智”,才能不断发现“活鱼”

■始终坚信调研是记者的“财富”,也是带动队伍走向“共富”的密钥

猜你喜欢
庆元庆元县丽水
曹庆元
庆元县举行《灵韵菇乡》一书首发仪式
丽水发现新物种
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庆元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百善孝为先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