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风险因子评估

2024-02-29 12:27唐敏敏栾枫婷邵雪梅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1期
关键词: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类抗生素

陈 明 唐敏敏 栾枫婷 邵雪梅 龚 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南京),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南京 21001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是一种人畜共用的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 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良好的临床效果使其在畜禽、 水产养殖业中应用较普遍。 据调查, 在畜禽养殖业中主要使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品种有诺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沙拉沙星、 氟罗沙星、 二氟沙星、 恩诺沙星、 洛美沙星等10 多种。但据有关研究发现,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氧氟沙星等在使用中会产生一定副作用, 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关节软骨发育, 引起人体皮肤过敏和光毒性反应, 对人中枢神经、 心血管和呼吸、 消化等生理代谢系统产生不良反应, 特别是老年人受影响概率往往较大[1~2]。 另外环境和食物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会造成人类致病菌耐药性的增强, 给人类疾病治疗带来影响, 所以长期食用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农产品 (食品) 对人体有一定的潜在危害[1~2]。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原农业部于2015 年发布第2292 号公告[3], 规定自2016年12 月31 日起, 停止经营、 使用用于食品动物的洛美沙星、 培氟沙星、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4 种原料药的各种盐、 酯及其各种制剂。

因为笔者团队在多次市售蜂蜜质量安全监测中发现检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样品数量往往占到全部抗生素残留检出样品数量的一半以上,因此, 本文对市售蜂蜜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情况开展长期风险跟踪监测研究, 分析评估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关键风险因子, 旨在为后续蜂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 监测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监测参数和样品采集风险跟踪监测参数选择了农业部第2292 号公告中禁限的培氟沙星、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洛美沙星等4 种药物以及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沙拉沙星共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蜂蜜生产行业情况具有一定特殊性, 大多蜂农是随着花期全国各地追花采蜜, 许多蜂蜜生产厂家收购的蜜源产品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 加之目前我国发达的物流运输业, 一定区域内终端市场销售的来自不同省份生产厂家的蜂蜜产品, 基本能客观反映我国目前市售蜂蜜的整体质量安全状况。

监测调查样品采集于大型超市和小型零售店,数量比例约为1∶1。 最终采集的蜂蜜样品标注的生产厂家分布于江苏省、 安徽省、 江西省、 浙江省、 上海市、 湖南省、 湖北省、 云南省、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南省、 河北省、 四川省、 山东省、 福建省、 吉林省、 贵州省、 北京市、 黑龙江省等19 个地区, 覆盖了我国蜂蜜主要生产区域。

(二) 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样品检测方法是采用GB/T 23412-2009 《蜂蜜中19 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4](2022 年2 月废止), 其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kg。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安捷伦6410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美国Aglient 公司); API65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美国AB SCIEX 公司); NEVAP-24 氮吹浓缩仪 (美国Organomation 公司);20 位固相萃取装置(美国Waters 公司); 高速冷冻离心机 (德国Eppendorf 公司); 氟喹诺酮药物标准品(德国Dr.Ehrenstorfer 公司)。

(三) 检出判断标准关于蜂蜜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限量, 各国的监管标准并不一致。 我国蜂蜜主要出口国(地区) 欧盟、 日本和美国对兽药使用都实行准许列表制, 在蜜蜂养殖中批准使用的兽药很少, 并不包含氟喹诺酮类药物。 对未规定要求的药物, 欧盟和日本按 “一律标准” 即0.01 mg/kg执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美国通常按仪器方法检测限参照执行, 一般是0.002 mg/kg[5~6]。 我国2023年2 月新实施的GB 31650.1-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41 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7]中规定了4 种禁止在养殖生产中使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 氧氟沙星、 洛美沙星、 诺氟沙星在蜂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05 mg/kg。

我国未批准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蜜蜂养殖中使用, 对于尚未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 在监测时通常以方法检测限作为检出判断依据。 在风险跟踪监测研究中, 笔者团队采用了GB/T 23412-2009 《蜂蜜中19 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 作为监测方法, 各种药物残留阳性样品检出统一以方法的检出限0.001 mg/kg作为判定标准。

二、 监测结果分析

(一) 跟踪监测结果2011 年和2015-2020年, 笔者团队对市售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进行了多轮抽样跟踪监测, 汇总结果见表1。

表1 2011 年及2015-2020 年市售蜂蜜中检出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样品数统计 (批次)

2002 年, 原农业部颁布第193 号公告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2005 年颁布第560 号公告 《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 将氯霉素、 金刚烷胺、 头孢类、 林可酰胺类等抗生素在农业生产中列为禁用停用兽药。 但因为我国缺乏满足产业需求的低毒低残留蜂药, 造成蜂农使用一些尚未登记批准甚至禁限用的兽药。 监测结果也显示,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出率曾经达到50% (2011 年), 有的样品甚至同时检出多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 可见当时在蜜蜂养殖中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随着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狠抓重治, 原农业部于2015 发布第2292 号公告, 自2016 年12 月31 日起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 培氟沙星、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等4 种兽药。 通过对蜂蜜中培氟沙星、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洛美沙星、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等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跟踪监测可以发现, 7 种药物残留的总检出率从2011 年的50.0%降到2020 年的6.5%(见图1), 下降明显, 说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禁用政策在蜜蜂养殖产业中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引导作用。

图1 2011 年及2015-2020 年监测的蜂蜜样品中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出率情况

(二) 风险因子分析对2011 年及2015-2020年期间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跟踪监测数据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4 种禁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氧氟沙星、 培氟沙星检出较少, 洛美沙星未检出, 诺氟沙星的检出率高, 在多年监测中基本都占据了总阳性检出率的一半以上(见图2)。诺氟沙星在蜂蜜样品中检出最高值曾达0.569 mg/kg, 该药物残留风险最高, 是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最主要风险因子。

图2 2011 年及2015-2020 年监测的蜂蜜样品中诺氟沙星残留检出率占总阳性检出率的百分比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和沙拉沙星等3 种兽药虽然未列入禁用药物名单, 但也未获批准在蜜蜂养殖中使用, 因此在蜂蜜中也不得检出。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都属于喹诺酮类化学合成抗菌药, 化学结构上恩诺沙星比环丙沙星多了一个苯环, 恩诺沙星可在动物体内通过代谢转化成环丙沙星。 蜜蜂通过饮水喂食或雾化用药后会将吸收的恩诺沙星经过体内代谢转化成环丙沙星, 在蜂蜜中产生药物残留, 而用药后蜜蜂体外及蜂箱内残留的恩诺沙星未经转化, 也会通过随机污染在蜂蜜中留下残留。 所以在蜂蜜质量监测中检出的大多是代谢后的环丙沙星残留, 本文监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011 年和2015-2020 年所监测的市售蜂蜜中检出环丙沙星的样品数大多远高于恩诺沙星(见表1)。

在监测中因为恩诺沙星会转化成环丙沙星的特性, 所以通常是将环丙沙星与恩诺沙星检出结果相加合进行统计。 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合计检出率占总阳性检出率的23.1%~54.6% (见图3), 说明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也是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因子。

图3 2011 年及2015-2020 年监测的蜂蜜样品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合计检出率占总阳性检出率的百分比

三、 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蜂蜜中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长期跟踪监测, 发现7 种药物残留的总检出率从2011 年的50.0%降低至2020 年的6.5%, 这说明蜜蜂养殖中禁限药物使用问题近年呈现持续减少的良好势头。 监测的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中洛美沙星、 沙拉沙星均未检出过, 氧氟沙星、 培氟沙星检出率较低, 说明这4 种兽药对蜂蜜质量安全的影响较小。 但诺氟沙星检出率相对较高, 占到7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总检出率的43.2%~65.9%。 诺氟沙星因其价格低、 抗菌效果强, 在养殖行业被广泛用作治疗用药。 本文通过长期跟踪监测, 分析得出诺氟沙星是影响蜂蜜质量的最主要风险因子。 其次是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 两者合计检出率占到总检出率的23.1%~54.6%, 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关键风险因子。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是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高风险因素, 这点在其他相关兽药残留监测研究报道中也得到证实。 夏湘勤等[8]对我国畜牧养殖场畜禽粪便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残留开展监测研究, 结果显示,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3 种药物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检出浓度极高,排在所有监测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前3 名,最高检出值分别达到225、 46、 420 mg/kg。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3 种抗生素药物在农业养殖生产中的使用量和使用规模, 证实其是影响动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因子,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原农业部颁布4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禁用令的几年后仍然能从蜂蜜中检出诺氟沙星、 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残留, 说明目前对兽药生产、 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工作仍要加强。 后续对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高风险兽药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 可以帮助了解相关兽药禁限停用的实际情况, 抓住监管工作中的关键风险因子, 从而有的放矢从源头上加强相关抗生素兽药的生产和流通监管, 及时采取针对性地有效措施消除风险隐患, 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猜你喜欢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类抗生素
新型Z型TiO2/Ag/Ag3PO4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丙沙星性能研究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服用诺氟沙星要多喝水
肠杆菌科细菌环丙沙星耐药株与敏感株耐药性分析
环丙沙星在盐碱土中吸附特性的研究
Co2+催化超声/H2O2降解环丙沙星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