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4-03-01 09:22吕晓丽
建筑与预算 2024年1期
关键词:健身器材烟台市城市公园

吕晓丽

(烟台仲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3)

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公众的身心健康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公园的多功能性、可达性和可持续性,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美观的休闲场所,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鼓励人们参与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1]。因此,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公众的身心健康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健康也已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2-3]。以公共健康视角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对于提升公众福祉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烟台市体育运动历史悠久、群众健身底蕴深厚,《烟台市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发挥滨海体育特色资源优势,突出要素集约整合,优化空间布局,彰显生态特色,突出烟台亮点,塑造产业品牌,厚植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培育现代化国际滨海运动名城,打造“多彩运动之都”。烟台市以完善城区“10 分钟健身圈”为引领,以提升公共体育设施效能发挥和扩大群众体育参与面为目标,不断加大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投建和管理力度,扎实推进各项体育惠民措施落实,切实提高群众对文体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实现在“家门口”健身运动,烟台市某体育体育公园,占地约20.1 万m2,包含2 个笼式篮球场和2 个笼式足球场,6 张乒乓球台和儿童游乐区,以及智能健身器材和中老年健身器材等约30 余套的健身路径区,建设完成后,将为周边近20 万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活动场所,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健身需求。

2 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与健康行为分析

目前,烟台市已有城市公园体育健身场所8 676 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 m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还需要兼顾城市生态、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不能主观臆断[4-5]。为构建公共健康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联,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使用者的健康行为和心理需求,对城市公园使用者的健康行为和公园环境进行分析,如公园中的绿化植被、空气质量和噪声等对使用者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揭示城市公园在公共健康中的作用[6-7]。研究以烟台市体育公园、辛安河健康主题公园、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和夹河湿地公园4 座公园为现场调研场地,每个公园设置10 个观察点,根据公园空间形态进行分布,从城市公园使用者的健康行为出发,通过行为调查法、观察和问卷调查法调研人群年龄结构、活动时间、健康行为类型等,为烟台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现场调研对象按照年龄阶段划分为5 个结构,分别为儿童∈[0,6]、少年∈[7,17]、青年∈[18,35]、中年∈[35,60]、老年>60 岁。调研的健康行为划分为亲近自然行为、健身锻炼行为、休闲娱乐行为和社会交往行为,调研时间为上午8:00~下午17:00,调研时长为1 个月。研究共发出问卷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487 份,有效问卷占比为97.4%,引入Cronbach’s alpha对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可信度检验,其中烟台市体育公园的α值为0.902,辛安河健康主题公园的α值为0.866,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的α值为0.937,夹河湿地公园的α值为0.891,均大于0.7,为可接受的高信度指标。

图1 为4 个城市公园活动人群的年龄结构分布图。从图1 中可以看出,访问公园的人群主要为中年人,约占40%,老年人、青年人和儿童的访问占比大致相同,约占15%,少年的访问占比最小,约占10%。

图1 城市公园活动人群的年龄结构分布图

图2 为4 个城市公园访问人群的活动时间分布图。从图2 中可以看出,访问公园的人群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1.0~2.0 h,约占38%,活动时间大于2.0 h 次之,约占34%,活动时间小于0.5 h 的人群最少,约占10%。

图2 城市公园人群的活动时间分布图

图3 为4 个城市公园访问人群的健康行为分布图。从图3 中可以看出,烟台市体育公园中人群的健康行为前3 名分别是健身器械活动、散步和健身操,占比分别为12%、10.8%和8.8%,这是因为烟台市体育公园以体育健身为主体,配备了较多的健身器械、跑步步道、体育场馆等;辛安河健康主题公园中人群的健康行为前3 名分别是跳舞、健身器械活动和散步,占比分别为10%、8%和7.8%,与烟台市体育公园类似,辛安河健康主题公园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并结合了沿河风光带,设置了较多的广场舞场地和沿河漫步道;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的健康行为前3名分别是散步、交谈和健身器材活动,占比分别为14.7%、11.8%和6.1%,与图1 中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的访问人群年龄相对应,该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公园,因此较多的中老年人在此进行活动,并开展散步和交谈社交活动;夹河湿地公园健康行为前3 名分别是散步、健身器材活动和交谈,占比分别为17.5%、13%和10%。综合可以看出,城市公园中,健康行为的规律明显,市民开展健身、散步和交谈的健康行为较多,不同年龄群体都对健康活动具有明确诉求,公共健康日益受到关注,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考虑公共健康因素,丰富健康体系的景观理论,明确健康导向的城市公园设计,实现空间健康效益最大化。

图3 城市公园人群的健康行为分布图

图4 为活动人群对城市公园功能特征的选择偏好统计结果。从图4 中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于公园的选择主要偏向于美观性、舒适性以及完善的健身娱乐设施,因此,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为活动人群提供丰富的绿化空间和水文配置,构建多层次的活动空间是开展健康行为的第一要素。

图4 人群对城市公园功能特征的选择偏好

综合分析公园内的健康行为类型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其结果如表1 所示。从表1 中可知,城市公园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健康活动的设施,也可以提供放松身心的自然景观。

表1 城市公园中不同健康行为类型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3 公共健康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为了提供更为丰富的健身活动空间,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现状环境,以绽放花卉的建筑造型提供游泳、羽毛球、篮球等活动场所,并处于整个公园的核心部位(图5),整个公园的景观空间布局为“两轴、一环、六区、十六景”,如图6 所示。

图5 主题场馆和游泳场馆建筑中心造型

图6 公园景观设计平面图

“两轴”为建筑的景观南北的主要景观轴与东西向的次要景观轴,起到景观上的辐射作用;“一环”为公园的环形道路,提供贯穿公园的跑步道路,可增加活动人员在公园的驻留时间;“六区”为体育运动区、体育文化区、密林休息区、休闲娱乐区、休闲健身区和滨水休闲区,每个区域都布置有景观节点,形成“十六景”儿童游乐园、健身广场等公园景观节点。其中,体育文化区以简单、活泼的雕塑群进行文化构建,并种植大量的景观绿植,形成春之烂漫、夏之浓荫、秋之绚丽和冬之素雅的景观形象;密林休息区在景观上种植大量的高大乔木,为活动人群提供声音屏障,提供一个静谧的环境,同时休憩时可以享受高大树木带来的阴凉,如图7a 所示;休闲娱乐区主要为活动人群中的儿童群体提供游乐设施,考虑到儿童的年龄阶段,在景观设计上更为开阔、活泼,色彩也更为缤纷,如图7b 所示;在休闲健身区考虑访问公园的中老年人居多的客群,分为动态活动区域、静态活动区域,在动态活动区域种植松柏树木,并预留舞蹈、武术等活动设施,而在静态区域主要种植高大乔木,构筑梅兰竹菊“岁寒四友”景观,为老年人提供下棋、聊天、打牌等活动。

图7 公园景观节点景观效果图

4 结语

(1)访问公园的人群主要为中年人,老年人、青年人和儿童,访问人群数量大致相同,青年人的访问数量占比最小;访问公园的人群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1.0~2.0 h,活动时间大于2.0 h 次之,活动时间小于0.5 h 的人群最少。

(2)城市公园中,健康行为的规律明显,市民开展健身、散步和交谈的健康行为较多,不同年龄群体都对健康活动具有明确诉求,公共健康日益受到关注,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考虑公共健康因素,丰富健康体系的景观理论,明确健康导向的城市公园设计,实现空间健康效益最大化。

(3)结合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在空间上构建了“两轴、一环、六区、十六景”的布局,并在六大景观区域相应营造景观环境,将绿色景观的“绿肺”功能与运动和趣味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一个强健体魄、放松身心、回归自然和享受生活的公共景观场所。

猜你喜欢
健身器材烟台市城市公园
《灌木丛篁图》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老年人用户行为的公园健身器材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