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和超声特征及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03-01 04:38吉文仲韦亚楠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毛糙征象边缘

吉文仲 韦亚楠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郑州 450014;2)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 郑州 450003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1]。BI-RADS 4类中的亚分型BI-RADS 4A乳腺结节的恶性风险为3%~10%,需要组织学诊断[2]。本研究拟探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超声特征和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对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恶性病变风险的认识,为临床制定诊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20-01—2022-06于我院经乳腺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的126例女性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43.88±10.89)岁(范围:19~72岁)。纳入标准:(1)符合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断标准[2]。(2)术前均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临床、超声、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患者。(2)乳腺假体植入或术前已行相关治疗者。

1.2 研究方法采用Philips EPIQ7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对双侧乳腺各象限部位进行探查,记录乳腺结节的数目、位置、形态、大小、边缘、钙化、内部血流、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良性组患者的年龄(45.18±10.89)岁(范围:19~72岁),结节大小(14.02±9.88)mm(范围:10~24 mm)。恶性组患者的年龄(43.88 ±9.76)岁(范围:24~61岁),结节大小(18.71±12.82)mm(范围:11~25 mm)。2组患者的年龄和结节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2、-1.687,P=0.638、0.094)。

2 结果

2.1 诊治策略126例患者中,经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确诊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良性结节108例(85.71%),对26例(12.88±5.79)mm(范围:5~29 mm)的结节实施微创旋切术,对82例(15.91±12.29)mm(范围:5~65 mm)的结节实施开放结节切除术。恶性结节18例(14.29%)患者中,14例实施结节微创旋切术,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各2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一致。术后随访3~6个月,定期复查超声,其间所有实施结节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术区均未发现病变残留。其中14例恶性结节的患者亦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2.2 良、恶性结节常规超声征象特征比较2组结节形态、边缘特征、钙化、钙化形态、内部血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结节超声征象比较[n(%)]

2.3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征象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微有钙化是BI-RADS 4A类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见表3、图1。

图1 Logistic结果可视化图

表3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相关报告指出,全世界乳腺癌的新发病例为226万例,居癌症发病的第一位[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4]。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可重复性强,以及能清晰显示乳腺病变形态学信息和血供情况,已成为筛选乳腺病变的首选方式[5]。BI-RADS依据影像学图像把乳腺病变分为 0~6 类,其中BI-RADS 4类在7个类别中复杂而又难以把握,既不具有典型恶性特征,又不能排除恶性,其恶性风险为3%~95%;将BI-RADS 4类细分为3个亚型,4A类的恶性风险为 2%~10%,4B类的恶性风险为 11%~50%,4C类的恶性风险为51%~94%[6]。临床医生需根据影像检查结果、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评估,决定下一步诊治策略。

本研究纳入的128例均为BI-RADS 4A乳腺结节的患者,其中经病理结果确诊为恶性结节18例(14.29%),高于BI-RADS系统恶性风险率的理论值[6]。这与BI-RADS对4类结节进行亚分类时未提供详细分类信息,仅依靠检查者的主观判断及对系统标准认识和理解的差异有关[7]。另有研究发现,少部分乳腺良性肿瘤具有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而部分乳腺癌也具有良性肿瘤的超声征象[8]。本组有5例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的良性乳腺结节征象。

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微钙化是乳腺BI-RADS 4A类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节形态不规则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超声征象,亦是体现乳腺癌浸润性生长的过程。边缘毛糙(毛刺、成角、微小分叶和模糊)属于恶性征象,是良、恶性病变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唯一常规超声特征,亦是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9-11]。本组45例形态不规则的结节中,13例为恶性病变。除1例边缘光整外,其余均伴以成角、微分叶及模糊不清的边缘毛糙特征。微钙化是一个较高的危险因素,良性结节的钙化粗大、圆形、边缘光滑,而恶性结节则为细小多形、沿导管方向呈细线状或分枝状的钙化,并呈簇状、线性或节段性分布。一个Meta分析显示,乳腺超声筛查的灵敏度高于乳腺X线摄影[12]。

对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患者,既要避免漏诊贻误病情,又要减少过度治疗和造成不必要的创伤。CNB、乳腺微创旋切术是临床常用的病理取材手段,而且还可对乳腺恶性结节进一步进行病理学分级、组织学分子分型等。本组术前CNB及微创旋切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说明CNB和微创旋切可以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方法[13]。本研究对14例直径较小的恶性结节实施微创旋切术,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充分表明对于小的BI-RADS 4A类乳腺恶性结节,实施微创旋切术既能获得足够的病理诊断标本,又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14-15]。

综上所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微钙化是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有恶性病变危险因素的乳腺结节患者,需行组织学诊断。术前CNB和微创旋切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准确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应依据结节的超声特征和组织学诊断结果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案。微创旋切可用于BI-RADS 4A类的乳腺结节患者的病理取材及小结节的切除。

猜你喜欢
毛糙征象边缘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头发干枯补充维生素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毛躁”与“毛糙”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乳腺癌大小和转移超声征象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