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2024-03-01 04:38王付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放射状乳晕腺瘤

王付亮

河南宏力医院甲乳血管外科 长垣 453400

乳腺纤维腺瘤是以无痛、可移动的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乳房良性肿瘤,好发于30岁以下女性[1-2]。手术切除和常规病理检查是有效的治疗方法[3-4]。放射状切口为传统的手术入路方式,但其术后遗留瘢痕明显,且极易造成两边乳房不对称,不符合多数女性患者美容需求。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环乳晕切口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性好等优势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74例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05—2022-05在本院接受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治疗的74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术前均经乳房超声、钼靶X线摄片,以及常规病理检查确诊为单侧乳腺纤维腺瘤。(2)均由同一手术团队顺利完成手术。(3)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乳房超声、钼靶X线摄片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2)合并凝血系统、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存在传染性疾病者。(3)有酒精、药物依赖史者。按不同手术切口分为环乳晕切口组和放射状切口组,各37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垫高患侧肩背部,超声扫查确定乳腺纤维腺瘤的位置,并在体表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放射状切口组:以患侧乳头为中心沿标记线做放射状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乳腺的浅筋膜浅层和皮下组织间游离皮瓣,充分显露乳腺纤维腺瘤及其周边2~3 cm的正常乳腺组织。将乳腺纤维腺瘤及其周边少许的正常乳腺组织整块切除,术中标本及时送检确认良性肿瘤后,创面严密止血后以可吸收线缝闭术腔。缝闭切口,加压包扎。环乳晕切口组:于患侧乳晕边缘作一2~3 cm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乳腺的浅筋膜浅层和皮下组织间游离皮瓣,充分显露乳腺纤维腺瘤及其周边2~3 cm的正常乳腺组织。以拉钩拉开切口以充分显露术野,依照大乳管走形将乳腺纤维腺瘤及其周边少许的正常乳腺组织整块切除。其他方法同放射状切口组。两组术后均行抗感染处理,均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2)切口感染、皮下瘀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术后定期以棉签触碰患侧乳头与乳晕区,在确保皮肤不凹陷情况下,稍加力度,与健侧区进行比较,统计触痛觉功能恢复情况。(4)乳房外观满意度:术后3个月,采用本院自行制定的量表判定,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环乳晕切口组患者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放射状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环乳晕切口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放射状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

2.3 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2组患者术后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均逐渐恢复,其中环乳晕切口组患者术后第 3 天及3个月时的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率高于放射状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切口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率比较[n(%)]

2.4 乳房外观满意度环乳晕切口组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高于放射状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对乳房外观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乳房纤维腺瘤发病多与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异常增高及其所含雌激素质或量异常等关系密切。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常在例行体检中触诊发现或高分辨率超声乳房扫查时检出而就诊。肿块大多单发,质硬富有弹性,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增长缓慢,而且其性状不受月经周期影响。体检联合超声补充X线钼靶摄片检查对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可达97.35 %[5]。同时术中需将腺瘤连同周边少许正常乳腺组织整块切除,然后送冰冻切片检查。

传统放射状切口与乳腺导管平行,可避免损伤乳管,且手术视野开阔,利于术者操作。但该切口垂直于皮纹,张力较大,愈合后极易形成瘢痕,影响乳晕区皮肤的感觉神经功能和乳房的美观度。因此,诸多研究采用环乳晕切口实施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6-7]。本研究通过对74例行腺瘤切除术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了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环乳晕切口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均优于放射状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乳晕区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率和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更高,与有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8]。提示环乳晕切口实施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良好效果和安全性。其主要原因在于:(1)手术切口处在乳晕边缘,切口较小,能最大程度减轻对乳晕区神经功能的损害,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手术后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效果[9-10]。(2)乳晕处皮肤的血供较为丰富,皮肤弹性与韧性较好,皮肤表面张力较小,不但易于缝合、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切口愈合、愈合后瘢痕柔软,而且乳晕周围皮肤的色素沉着,可较好隐藏乳晕边缘切口愈合后的瘢痕。故对乳房形态的影响更小,更利于手术进展和提高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11-13]。

由于直径较大(>3.0 cm)或距离乳晕区较远(>5 cm)的乳腺纤维腺瘤,在游离皮瓣时易损伤皮下血管神经,故不宜采用环乳晕切口。此外,创面及切口应逐层严密缝合,不留死腔。术后应至少加压包扎24 h。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少、缺少长期随访资料,存在一定的偏倚影响结论。需要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增加客观评估指标,继续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环乳晕切口亦适用于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而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切口区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率高的优势,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放射状乳晕腺瘤
相爱的日子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水晶灯耳饰
5例乳腺放射状瘢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