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价值研究

2024-03-01 04:39张艳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纱条宫腔出血量

张艳丽

河南遂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遂平 463100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剖宫产PPH是指剖宫产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1 000 mL,多与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滞留等因素有关,其中宫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80%[1-2]。因此,有效、快速的止血措施对保证剖宫产PPH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130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PPH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对宫缩乏力性剖宫产PPH产妇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04—2022-05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0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PPH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剖宫产指征及宫缩乏力PPH的诊断标准[3-4]。(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心、脑、 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以及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者。(2)伴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严重妊娠合并症者。按不同止血方法分为宫腔纱条填塞组(对照组)和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组(观察组),各65例。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5-6]将一条8层厚的长200 cm、宽5 cm的灭菌纱条浸泡在甲硝唑注射液中备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确认为子宫收缩乏力,无血管性出血或胎盘残留。予以缩宫素、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对照组:首先对开放的血窦实施 “8”字缝合。取出备用的纱条拧干,术者把左手放在宫底,右手持卵圆钳夹住纱条的一端由子宫底从上向下依次填塞宫腔。将另一端送至宫颈口外,再自下往上均匀填塞子宫下段、宫颈,直至子宫切口。紧密填塞无间隙后观察10 min,若明确无活动性出血,常规缝合子宫切口。酌情于24~48 h后将纱条取出。观察组:将子宫轻轻托出腹腔,保持子宫前屈。清理宫腔,纵向挤压子宫,观察并确认止血效果满意,将膀胱腹膜返折下推以充分显露子宫下段。1-0可吸收线由子宫切口右下缘3 cm处进针,穿过宫腔至切口上缘3 cm出针。将可吸收线拉至宫底部,于子宫角内侧3~4 cm处绕至后方沿水平位置进入宫腔,至宫腔左侧后壁出针。绕过子宫底部后壁,将针拉至子宫前方。右侧面对应子宫切口处的上下缘分别进出针。最后拉紧缝线,并结扎于子宫切口的下缘处。观察10~15 min,确认子宫收缩变硬,色泽红润,无活动性出血后,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方法同对照组。术后严密监测2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宫底、阴道出血量,以及尿量等指标。持续滴注缩宫素 48 h,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1)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2)止血有效率和术中输血率: 子宫收缩不良,阴道出血量>60 mL/h,生命体征不稳定,须及时应用其他止血方法者为无效。子宫收缩较好,阴道出血量35~50 mL/h,生命体征平稳为有效。子宫收缩良好,阴道出血量<35 mL/h,生命体征稳定为显效。止血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术中输血率。(3)卵巢储备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取患者5 mL静脉血,离心机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4)术后并发症:产褥病、感染、腹痛、肠梗阻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2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围术期指标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2 h和产后24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月经复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的围术期指标比较

2.3 止血效果和术中输血率观察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止血效果和术中输血率比较[n(%)]

2.4 并发症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卵巢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2组产妇的血清FSH、L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术前及术后3个月2组产妇卵巢储备功能比较

3 讨论

PPH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子宫按摩、药物止血、宫腔纱条填塞、B-Lynch缝合术等,其中宫腔纱条填塞通过压迫刺激子宫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而增强肌纤维收缩力,促进血窦关闭,使出血速度减慢或暂停,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但存在填塞难度大、易出现填塞不紧或不均匀,以及不易发现隐匿出血、再次出血率高等不足;而且长时间纱条填塞可增加宫腔感染率和产褥率等风险[7-8]。而改良B-Lynch缝合术通过机械性挤压子宫及宫内壁血管,可减缓血流速度,减少血流量,血流量减少使子宫肌层缺血又可刺激子宫收缩,使胎盘剥脱面的血窦迅速闭合,可有效提高止血有效率。缝线穿行于子宫浆膜层和肌层内,亦可减少对子宫内膜刺激,降低产褥感染风险,加上缝线松紧适度,因此对子宫血供与卵巢功能影响小[9-10]。联合宫腔纱条填塞,可进一步提升止血成功率,尤其适用于宫缩乏力性PPH。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产妇的术后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血清FSH、L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止血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11-12],充分表明了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对宫缩乏力性剖宫PPH产妇的临床应用价值。

注意事项:(1)术中和术后均需使用宫缩素配合治疗,以保证止血效果。(2)宫腔纱条填塞后需严格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出血量、宫底高度,同时做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项目的动态检测。24~48 h将纱条取出后予以常规预防感染措施。(3)改良B-Lynch缝合时把握好缝线的松紧度,以防过松或过紧影响止血效果或子宫血供情况。

综上所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小。但需规范进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一旦止血效果不佳,应果断改行其他止血措施,以挽救产妇的生命。

猜你喜欢
纱条宫腔出血量
改善纱条卷绕运动以提高纺纱厂的生产率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转杯纺假捻盘捻陷作用分析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