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实践及运维一体化

2024-03-01 07:07孙宏
电工材料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站运维设备

孙宏

(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0 引言

抽水蓄能电站的结构及运行模式与传统的常规电站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由于其各类机电设备的构造比较复杂,在枢纽布局上与传统的常规电站存在很大的差别,其特殊的构造和工作模式直接关系到电站正常使用与维修方式。因此,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应结合其自身的具体状况及其“机电设备”运行特点,制定合理的维修制度,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1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持续处于较高速建设发展阶段,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运行一体化的管理。以浙江省抽水蓄能电站机组为例,对集团原有工程技术、运行、维修服务等职能部门进行了职责整合,组建设立了电力运检部和建设规划设计物资部。调整重组后建立的电力运检部是承担机电设备技术归口管理、日常机务运维、检修以及技术改造管理的行政唯一协调机构,推行设备所有者或主人制制度,调整各类设备安装运行人与技术维修专业人员配置的分配比例,优化机电运维检修队伍之间的业务人员结构配置[1]。

2 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点

2.1 运行工况的多样性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性质与它特有的复杂的工作方式,必然会导致日常工作十分复杂,除了要避免在电站的正常运转和生产中发生的一切意外和其他的突然危险之外,还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在极端的、复杂的条件下正常地抽水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系统实际上仅仅是电站机组根据机组自身或者电网负荷运行需要所进行的人工抽水调节及抽水发电系统活动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2.2 设备结构的复杂性

与常规水电站设备设施相比,抽水蓄能电站系统还需增加安装自动换相、变频辅助起动、起动母线控制等专用配套设备。相较常规电站,增加了新配套设备,因此,各设备间的启动配合及各种相应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复杂。抽水蓄能电站采用的混流可逆式机组安装必须能够满足水轮机逆向转动、高水头转动的工况要求,这就必须要求机组能够承受负荷较大强度的冲击负载,对电站机组工作人员的检修工作都造成较大的负荷压力,同时无形中增加了设备维修作业人员检修的实际工作难度[2]。

2.3 枢纽布置的独特性

抽水蓄能电站承担着发电工况和抽水工况的双重任务,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一般有上、下两个蓄水池,这样就能在两个蓄水池间进行循环。抽水蓄能电站厂房的主设备布局、电站坝体上的建筑物布局形式与一般传统中小型水电站有根本不同,抽水蓄能电站厂房一般设置于山腹内,且大都具有较复杂的地下洞室结构。抽水蓄能电站系统的日常运行调节系统通常由位于建筑物地下部分的中心控制室来负责启动。

3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的准备工作

3.1 建立运行管理制度

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常生产和经营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体系,并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作用。因此,电站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联合编写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手册。这些规范和手册包括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标准、电站运行人员的交接标准、电站设备巡检的实施标准以及电站设备的定期更换和测试标准。所有的设备操作都要以书面的方式进行拟写,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正确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3]。

运行管理制度施行后,各级员工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了解电站与电网之间的各种关系,熟悉电站调度方式和运行操作方式,熟知电站设备管理的具体范围,以及电站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等。

3.2 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运行培训

电站职工是抽水蓄能电站各种业务的操作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其业务运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切实加强电站的运营管理,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从基础的业务知识到实际的岗位实习,对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个员工都能对电站的各项操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4]。

4 抽水蓄能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优点

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运行及管理既与企业所依处行业的行政管理方式、地理环境、设备技术管理应用水平、生产人员素质等有关,还可能和现阶段我国当前的技术经济、电力设备工业的整体技术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其具有以下优势。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大多位于农村偏远地区或山区,因此,采用“量身定制”的综合运维系统集成技术方案可以及时、有效、安全地协调解决广大生产人员遇到的社会生活、婚姻、家庭问题,实现以人为本服务的基本目的,增强全体员工就业的综合幸福感,增强抽水蓄能电站对外部人才吸引力,避免在企业组织内部可能出现一些较为不良影响的社会问题[5]。即使运行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高,但是在设备维护、技术监督、项目管理等方面可能有不足,这对个体的职业成长和成材不利。运行一体化能够满足“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员工在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为青年员工提供高效的发展渠道。综合运营,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各生产环节提供了便利。整合后的设备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设备管理的“多头管理”,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分工更加合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强化内部的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迅速解决设备的实际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运维一体化管理实施注意事项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还没有统一的模型,不同企业存在着差异。在实施抽水蓄能电站运维一体化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仔细甄别,并选择适当的方案。

应正确处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操作技术人员平时应根据本职工作各自岗位的特殊职责,积极参与现场设备维护检修,日常设备维修操作和日常项目维修管理职责宜逐步具体细化落实到操作者个人,且岗位不宜出现经常性轮换。

正确处理、协调生产设备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与质量技术目标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技术实施与运行一体化集成实现之前,技术部只能从技术设备与运行维护技术管理方面来进行统一的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实行技术质量三级综合监督管理;当运维管理一体化实施后,这种统一约束机制就极易出现部门内部技术管理与运维管理由同一个人承担的情况,很容易归为同一个技术管理源头,因而极易造成系统性技术安全管理风险。

6 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及成效

抽水蓄能电站运维一体化在实际生产中以管理及运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操作要点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在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技巧方面是很难的,可以通过对比量化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管理及运维成绩的方法实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实验case组采用以管理及运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体系。对照control组采用普通评价体系,探求以管理及运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效果差异。实验结束时,以量表形式评定学习成效,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

对比分析如表1。由表1可见:写作质量打分上,实验组管理质量打分集中于90~100分,对照组集中于70~79分,差异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运行速度都集中于70~79分,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运维效益成绩实验组打分比重整体上移,可见在采用以管理及运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体系后的管理质量和运维水平更好。因此必须普及以管理及运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体系。

表1 对照分析

2022年4月—2023年6月,基于第一轮实践的经验,开展两个学期以管理及运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每个年末,针对形成性评价模式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根据实践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性评价在管理及运维思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7 结语

运维一体化是提高设备质量、提高员工素质、不断调整检修机制的必然选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把握现实,结合自己的实际及特点,从安全生产的观点出发,认真地选择运维集成。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生产经营,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生产的精益化、规范化水平,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人才的发展作为整个运维一体化的起点和落脚点。

猜你喜欢
电站运维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原来他们都是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