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求卓越”到“迈向成功”

2024-03-03 10:35周彦许琦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总校集团化办学

周彦 许琦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激发教育活力,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基于近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探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域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在这次改革中,无锡市清名桥中学(以下简称“清中”)成了无锡市侨谊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成为成员校之后,学校发展将通往何处?总校资源如何利用?传承和特色怎样和谐发展?这一切对于首次加入集团的清中来说,都像“摸着石头过河”。

一、善于思考:回答“石头从哪里来”这个问题

首先,只有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集团化办学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对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形成强大的内驱力,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才能得到突显。

2019年下半年以来,学校的校级班子利用中心组学习和教工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深化梁溪区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吃透”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认识集团化办学对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意义。教职员工一致认为,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鞭策更多,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及资源支持更多,这些将成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声誉、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外在积极因素。同时,在集团化办学的机制下,学校的管理要求、教师的工作规范将更为科学和细致。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学校还是教师,集团化办学都能更有效地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

其次,要弄明白集团化办学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成员校只有知道了要做什么,才能确保更有效开展工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18年8月,教育集团组建后,侨谊教育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将集团内部的管理机制、师资条件、生源状况、课程改革、办学特色以及自身优势等方面作为调研重点,全面梳理办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办学理念、制度设计、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等寻求全面突破积累第一手资料,为探寻拓展与提升空间提供依据。清中在调研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行。

二、敢于实践:回应“石头往哪里铺”的问题

充分利用集团化改革红利,借力借智,乘势而上,又能守正出新,积极培育自己独有的办学文化,需要明确办什么样的学校,培育什么样的学生,找到适合清中的发展之路,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第一,制订务实、科学的规划引领学校发展。学校根据梁溪区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精神,在校内广泛听取教职工特别是教代会代表意见,调整了学校内涵优质发展意见。经过反复磋商,反复研讨,反复论证,学校以《侨谊教育集团章程》《侨谊教育集团“优质共享、合作共赢、特色发展”方案》为蓝本,制订了适合学校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规章制度。

第二,集合周边资源,保障学校健康发展。总校校长定期来校指导工作,分享团队管理经验;地方街道党政领导、教育教学专家、对口小学校长和家委会代表群策群力,讨论制订学校的大事方针,谋划重要工作,如对学校的章程和行动方案进行审议,对学校工作进程进行调研、指导、诊断评估,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和建议。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重塑学校品牌。从总校的办学口号“这里将证明你是最优秀的”,培养学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之中受到启发,结合学校长期坚持的“有成教育”,激发学生学有所成、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确定学校的办学口号是“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将办学愿景定为“让成功从这里启航”,希望学生们在得到正反馈的同时获得自信,越来越优秀,最终迈向成功。

三、主动求变:让脚下的“石头路”行稳致远

五年来,在总校的引领下,学校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结合与总校的地理位置(都毗邻清名桥、大公桥),与学校校名相结合,进一步提炼出“桥文化”品牌,从校风、办学理念、办学口号的转变,到硬件设施的配备,从精神文化引领到有形物化产品,师生完成了从“要改变”到“做改变”的本质提升,述说着成员校的点滴进步。目前,无论是办学满意度、美誉度,还是教师的幸福感、学生的精气神,都获得社会、家长的一致认可。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有规划、有推进,获得的省市级各项奖励均在兄弟学校前列。

因变而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校在党政建设、师训活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为清中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党政建设方面,学校党支部以“赶、超、学”三字为核心,在总校党委的带领下,参与了“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前行强党性”系列主题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共同观看《党课开讲啦》《长津湖》等,从党课中修炼党性,从理论中找到动力,明确新時代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清中教师积极参加侨谊教育集团“教师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发展”培训,通过参观校园、聆听讲座、交流心得等形式获得理念上的转变,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唯有不断学习、交流,思路才能开拓,能力才能提升。每年一次的集团共同体教学展示更是为教师们的教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集团化办学让学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我们深知,要让更好的教育理念进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只有不断调整顶层设计的思路,与时俱进,才能让清中的各项发展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趋势。

同样,清中的“清风党建”活动也让侨谊教育集团的党建工作有了新思路。利用周边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如共同打扫清名桥,邀请“清风小导游”志愿讲解发生在清名桥上的一摊血迹的故事;共同寻访培南小学,通过导游讲解,了解中共地下党在无锡的奋斗史和发展史……这些活动让每一位党员的身心都接受洗礼。

因变而美。在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后,要做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浸润、改变。学校与清名桥同名,与运河日夜相伴,伴随着岁月的沧桑,中式园林和桥元素相结合的桥韵广场让学校颇具江南特色,精致低调的设计获得家长、师生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桥文化长廊成为梁溪教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长廊中对运河两岸的古桥、名桥做了详细介绍,将建筑美学、历史文化做了有机结合,让更多人了解运河,了解桥文化;学校从桥的品质中提炼出“宁静、和谐、发展”三个关键词,通过教育让学生的言行都有了桥的精神,让内涵建设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因变而强。五年来,清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创建党建品牌“桥头堡”,让党员成为“坚韧、通达、奋进”的代名词,党建带团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润心“桥小梁”,桥,起到沟通两岸的作用,德育工作就是要帮助家校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让学生学“桥之坚固、桥之宁静、桥之淳朴”,定期举行“劳动周”活动,培养健康活泼、自信阳光的清中学子;探索跨学科教学新路径的“桥之研”项目群,被评为2023年无锡市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内涵建设。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自画像”“让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这是学校发展的规划。当下,学校关注教育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系统为基础,加入学校的特色评价机制,积极引入电子班牌等智能化设备,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开展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反馈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成为人人认可的学校,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持之以恒的积累。“名校+优质学校”运行模式带动了集团成员校的快速发展,也更大程度地调动了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增强了发展向心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秉持创新、协作、共赢的精神,与总校和其他成员校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

猜你喜欢
总校集团化办学
总校制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征稿 启事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名校的分校如何传承总校文化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