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2024-03-03 10:35陈巧云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情趣情怀情境

陈巧云

教育,国家之命脉;教师,教育之精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何为“大先生”?大先生之“大”,在于智识之高、德性之厚,在于情怀之深、格局之大。其中,情怀之深是指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这就要求教师对教育有热情,做有情怀的教师,让教育充满温度;要跟上时代步伐,学习新课标,打造新课堂,建有情趣的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有情义的学生,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围绕“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工作室提出“做有情怀之师,授有情趣之课,育有情义之生”的“三情”教育主张,努力让教育充满温度,让课堂蕴含诗意,让学生学会感恩,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做有情怀之师,让教育充满温度

1.热情从教,享受教师职业幸福

热情从教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工作室引领团队成员热情从教,实现从职业到事业、勤业到敬业、乐教到善教、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责任与担当;要充分意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积累专业知识;要用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社会体验感染学生,用特有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敬重,真正做到陪伴学生一程,让学生想念一生,从而享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

2.真情爱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真情爱生就是要有仁爱之心,有大爱情怀,爱每一个学生;就是要爱生如子,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真情、真心、真诚滋润学生的心田;就是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感化学生;就是要用高尚的师德和扎实的学识赢得学生由衷的信任和爱戴;就是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被教师关爱和赏识的喜悦,享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幸福,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真情爱生不仅要求教师体现友善慈爱的态度,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用大爱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明灯。

3.激情课改,保持学本课堂常态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课改提出的目标终究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来推进。教师要充满激情,积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激情课改就是要投入更多的热情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打造新课堂;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让每节课都充满新意,让课改永远在路上。

二、授有情趣之课,让课堂蕴含诗意

1.创设情境,提升思维品质

情境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学生能力和素养生长的土壤。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精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的主题情境或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建构知识,提升思维品质。

创设情境,需要教师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在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选取贴近学习主题的社会热点素材,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2.激发情趣,让学习有意思

情趣是课堂教学的火种,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源。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情趣,需要智慧地激学善导,如引人入胜的导入、有悬念冲突的提问、幽默风趣的评价等都是重要因素。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级的任务,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师可以围绕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角色表演、你问我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真参与,真投入,使学习真发生,从而让课堂充满生机。

3.生成情感,让师生有大爱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浪花,是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课堂中,教师关注细节,创设和谐的对话环境,安排和谐的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思考,在感悟、体验、思考中强化责任担当,涵养家国情怀。

学生生成情感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情感,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才能讲得有底气,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用正确的思想品行、恰当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要坚持主流价值观,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育有情义之生,让学生学会感恩

1.深情爱国,涵养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作为思政教师,要将爱国主义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明白爱国不是喊口号,爱国要从小事做起,要有实际行动。爱国先爱家,热爱家人,懂得感恩,珍爱生命,勇担责任,亲近社会,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作为思政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學校的大思政活动,要通过学校的各类德育活动上好大思政课,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名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真情爱校,培养爱校情结

真情爱校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个人与集体是紧密相连的,明白“学校也是我的家”,认识到自己与学校是荣辱与共的。作为学生,在校要努力为校增光添彩,毕业后要心系母校,常回母校看望恩师,懂得反哺母校,让母校以自己为荣。

3.热情学习,学会终身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爱需要行动。作为教师,应该以自身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自己广博的知识、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自身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过程引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学习应成为人们生活的方式、生存的必需。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方能与时代同频共振。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做有情怀之师,授有情趣之课,育有情义之生”此“三情”主张,将是团队成员在教育生涯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指针和行动遵循。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情趣情怀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