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优秀学习品质培养研究初探

2024-03-03 10:35严美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挫折理想信念

严美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要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理想信念

责任心是学习的助推器。作为一名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以及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学生首先是为自己而学,对待作业要认真完成,在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忽略。学生应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对自己负责,未来才不会后悔。作为一名学生,还应志向高远,树立远大目标,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这样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学生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二、重视时间管理,加强执行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一些学生疲于应对多门学科,容易焦虑、迷茫,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有意无意中荒废了很多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通过计划整个学习的过程,有效提高执行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地利用学习时间,针对自己的基本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强化其自我管理意识,可以使学生逐渐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克服拖延症,提高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自律、高效等良好学习品质。

三、开展挫折教育,培养自信力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之路并不会一直顺畅,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注意到,一些学生因为在一两次考试中失利就否定自我,失去进取心,令人担忧。学科教师要重视每一次考试之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班主任也要利用班会课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利用自身优势取得进步,激发并保持其学习热情。通过挫折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自信、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良好学习品质。

四、发挥同伴作用,促进共同进步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是“朋辈效应”,指的是年龄相近、具有相似生活经历和共同爱好的群体在一起分享经验、知识、观念。由于年龄相近、爱好相似,这些天然的优势会使群体成员之间产生一种亲密感,使得群体成员之间更容易理解彼此,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教育者输出的观念和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在班级内开展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每一个学生都搭配合适的伙伴,以起到激励的作用。通过竞争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充足的动力,并定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换学习伙伴。

总之,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加强对学生“学”的心态培养,使其明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创造性地运用智慧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学科教师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给予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投入学习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挫折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挫折使我更坚强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生活需要挫折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