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规模化牛场牛副结核病血清学调查

2024-03-04 09:59斯张国祝夕超李法凯邵新宇郑孟加蔺晓月孙圣福
中国乳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牛场奶牛场肉牛

陈 伟,斯张国,李 静,祝夕超,李法凯,邵新宇,郑孟加,蔺晓月,孙圣福*

1 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99

2 莱州市程郭畜牧兽医站,山东烟台 261437

3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0 引言

牛副结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Paratuberculosis)引起的传染性疫病,主要感染家养和野生反刍动物,以牛慢性增生性、顽固性肠炎和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副结核病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入三类动物疫病。目前,该病主要在奶牛和肉牛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行[2],1973年,韩有库[3]首次在临床上从牛身上分离到副结核分枝杆菌,证实我国存在牛副结核病。近年来,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牛副结核病报道[4~6]。由于大部分牛场均未进行副结核免疫,临床多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采集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的牛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了解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为该病后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样品

在山东省抽检养牛密集地市(济南、泰安、日照、东营、德州和聊城等),群体内按照发现疫病策略(置信区间95%、试验敏感性100%、预期流行率10%)进行抽样。每个场点抽检血清样品30 份左右,共25 个牛场,采集样品750 份。去除不合格血清12 份,合格血清样品共738 份,其中13 个奶牛场采集血清样品383 份,12 个肉牛场采集血清样品355 份。

1.2 试验材料

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由IDEXX公司生产;酶标仪Thermo-MK3,由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生产;移液器Eppendorf。

1.3 试验方法

试剂使用前需恢复室温(18~26 ℃)。待检血清样品、阴阳性对照用稀释液做20 倍稀释,混匀,18~26 ℃孵育15 min至2 h。将100 µL预孵育样品加入包被有抗原的微量反应板。封板在18~26 ℃孵育45 min。每孔用300 µL洗涤液洗涤3 次。加入100 µL稀释好的酶标抗体,封板在18~26 ℃孵育30 min,再次洗涤,加入100 µL TMB底物液,避光在18~26 ℃孵育10 min,加入100 µL终止液,450 nm波长下检测,计算结果。

1.4 结果判定

若样品的S/P值小于或等于45%,判为MAP 抗体阴性。

若样品的S/P值大于45%且小于55%,判为MAP抗体可疑,应重新检测。

若样品的S/P值大于或等于55%,判为MAP 抗体阳性。

待检样品MAP抗体检测为阳性,判定该份样品为阳性;场群内有1 份及以上样品检测为阳性,则该场群判定为阳性场。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情况

共采集13 个奶牛场血清样品383 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其中6 个场点检测到阳性样品,群体阳性率46.15%,阳性群体中的个体阳性率为3.33%~30.00%,383 份样品中有23 份样品为阳性,总个体阳性率6.01%(表1)。

表1 奶牛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

表2 肉牛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

2.2 肉牛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情况

共采集12 个肉牛场血清样品355 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其中6 个场点检测到阳性样品,群体阳性率50.00%,阳性群体的个体阳性率3.33%~13.33%,355 份样品中有12 份样品为阳性,总个体阳性率为3.38%。

纳税人在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3 结论

3.1 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存在牛副结核病

从检测结果分析,采用IDEXX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待检25 个牛场的738 份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8.00%和4.74%,由于待检牛均未进行牛副结核病的免疫,表明该省部分规模化牛场存在牛副结核病感染。

3.2 不同品种牛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易感性不同

奶牛场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6.15%和6.01%,肉牛场的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50.00%和3.38%。肉牛场的群体阳性率略高于奶牛场,可能与奶牛场管理水平较高有关。奶牛个体阳性率较肉牛高,且奶牛场阳性群体的个体阳性率比肉牛场高,说明奶牛对牛副结核病的易感性较肉牛高,这与其他学者对不同品种牛的牛副结核病检测结果基本一致[7]。由于采样场点和数量局限,本研究不能完全反映山东省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但能反映部分牛场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4 讨论

4.1 牛副结核病的危害

牛副结核病的危害主要是引起患牛消瘦、生产性能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产奶量下降、受胎间隔时间延长,引发乳房炎和繁殖障碍、易感染其他病原甚至造成死亡等。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是养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受害更严重。2013 年美国奶牛的该病个体阳性率为5%~10%,牛群阳性率为91.1%[8]。英格兰的调查材料表明,该病在英格兰的流行率为18%。英国1969—1970年统计报告指出,该病是淘汰奶牛的第一病因,其次是不孕症和流产[9]。牛副结核病可通过患病牛的乳、肉制品及内脏器官或被污染环境、水源等感染人,表现为溃疡性肠炎、过敏性肠道症状,未见人与人直接传播的报道[10]。

4.2 牛副结核病的防控

国内尚无商品化的牛副结核病疫苗,因此该病防控主要采用引种检测、消毒灭源、生物安全管理等综合性措施。该病主要发生在新生犊牛,年龄越小越易感,因此强化围产期母牛及犊牛管理,减少犊牛接触病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此外,养牛企业应严格做好引种检疫,不从疫区引种。场外引种时做好检测,检测合格牛做好隔离,隔离45 天后方可混群饲养。同时,做好场区消毒灭源工作,副结核病可感染包括牛、羊、马、猪、黄鼠狼在内的多种动物,病畜和潜伏感染的带菌畜是主要传染源,其分泌乳汁和排出粪便、尿液,以及水源、生产工具等都是潜在传染源,因此,做好场区消毒工作是该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

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科学防控不仅减少畜牧业经济损失,也是贯彻“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策略之一。

猜你喜欢
牛场奶牛场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洛绒牛场
肉牛口炎咋防治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
呼和浩特某牛场牛乳房炎的调查及诊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