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隔热油管技术在渤海高含蜡B油田的应用

2024-03-04 08:49柴世超王欣然
天津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含蜡井口油管

柴世超,王 迪,王欣然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9

0 引 言

对于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国内外专家学者已通过研究取得了共识[1-4]。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蜡逐渐结晶析出,并以固体颗粒形式悬浮于液态原油中,此时原油表现出假塑性、触变性等非牛顿流体性质;若温度进一步下降,则蜡晶进一步增多并相互联结,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原油的液态组分包含于其中,原油整体失去流动性。基于含蜡原油的上述特性,其在井底流到井口的过程中随着压力及温度的逐渐降低,井筒结蜡越来越严重,会给油井正常生产管理带来巨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油田尝试了很多清蜡方法[5],如电加热清蜡、机械清蜡、常规热洗清蜡、智能热洗清蜡、化学清蜡等;有的油田还尝试了微生物采油技术[6];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做了热力采油研究[7-8]。渤海B油田根据自身特点及海上油田的特殊性,尝试利用隔热油管保温技术进行防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油田概况

渤海B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油田范围内水深18.5~20 m,环境温度为-25~28 ℃。储层为东二下段Ⅰ上、Ⅰ下、Ⅱ及Ⅲ油组,储层埋深为2 102 m。油田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粉砂岩、细砂岩和中-细砂岩。单砂层厚度较薄,多数不足10 m。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物性中等,孔隙度主要为23%~33%,渗透率主要分布在10~300 mD 之间。地面原油具有密度小(0.807~0.836 g/cm3)、黏度低(1.67~3.31 mPa·s)、凝固点(14~23 ℃)和含蜡量高(9.22%~12.23%)等特点。该油田利用天然能量开发,单井产油能力为30~100 m3/d。

2 存在问题

在开发方案设计阶段未认识到高含蜡对油井生产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蜡措施。在生产初期虽然也采取了钢丝清蜡、加热车清洗等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致使该油田在投产后由于井筒结蜡严重基本没有正常生产,仅在夏天间歇生产,如图1 所示。该油田利用天然能量开发,油井没有自喷能力,采用电潜泵举升方式生产,如图2 所示,A7 井在投产初期日产油在70 m3/d左右,电泵吸入口压力基本稳定在11.5 MPa左右,生产90 d以后,泵吸入口压力和日产油都开始出现剧烈波动,140 d以后,泵吸入口压力快速上升,产油量迅速下降,不到一周时间,该井不能正常生产。

图1 渤海B油田日产油曲线Fig.1 Daily oil curve of Bohai oilfield B

图2 A7 井生产曲线Fig.2 Prodution curve of Well A7

3 原因分析

渤海B油田原油含蜡量为12.2%,属于高含蜡原油,通过旋转黏度计法,测定原油析蜡点为35 ℃。根据该油田井筒温度测试结果,下入隔热油管前在垂深680 m左右井筒温度就从油层中部温度的73 ℃降至35 ℃,井筒温度降到原油析蜡点,蜡开始析出并附着在油管内壁。随着析出的蜡越来越多,油管内径越来越小,直至堵塞,致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这一点可以从A7 井不能正常生产后通过钢丝取样看到,如图3、4 所示,此时油管已经被析出的蜡充满,导致电泵吸入口压力上升、产量下降,直至最终不能生产。

图3 A7 井井筒温度曲线Fig.3 Wellbore temperature curve of well A7

图4 A7 井井筒取样照片Fig.4 Photo of A7 wellbore sampling

4 隔热油管保温原理

隔热油管由内、外管和隔热材料组成,如图5 所示,在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之间形成了一道隔热夹层,通过对隔热夹层综合采用抽真空、热反射、热对流阻断三大隔热技术,确保了隔热油管的保温性能[9-10]。稠油热采就是利用隔热油管的保温性能,减少注蒸汽热损失,提高蒸汽的利用率[11-12];高凝油开采利用隔热油管减少原油举升过程中的热损失,避免在油管内出现结蜡现象[13],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图5 隔热油管结构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insulated tubing structure

5 隔热油管下入深度设计

5.1 设计原则

前文已经提到渤海B 油田原油析蜡点温度为32 ℃,因此,隔热油管下入深度的原则是保证井筒温度必须高于原油析蜡点32 ℃。

5.2 设计下入深度与井筒温度关系

如图6 所示,在该油田A7 井中下入隔热油管后,计算得到的井口温度大大增加,井口温度在未下入时为20.3 ℃、下入深度为550 m时,井口温度增加到32.7 ℃;当下入1 000 m时,井口温度达到了40.2 ℃。由此可见,隔热油管的使用对保证井口温度有着良好的作用,并且下入深度越深,井口温度也越高,保温效果越好,但考虑到隔热油管自身较重和价格昂贵,所以需要对隔热油管下入深度进行优化,既要保证保温效果,又要考虑经济性。

图6 A7 井隔热油管下入深度与温度关系曲线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th and temperature of insulated tubing in Well A7

5.3 隔热油管下入深度优化

当隔热油管下入深度为550 m时,油井井口温度超过原油吸蜡点温度。理论上,下入550 m隔热油管即可达到要求,但在现场实施中隔热油管下入深度设计还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①原油析蜡规律:含蜡原油在井底流到井口的过程中,随着压力及温度的逐渐降低,析蜡点逐渐升高,井筒结蜡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原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蜡是逐步析出的。这个规律从图7 也可以看到,虽然旋转黏度计法测定在温度为32 ℃时的剪切应力开始明显增大,但并不是说从这个温度蜡才开始析出,而是在此之前蜡就已经析出,只不过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渤海B油田来说,温度为32 ℃时是这个变化过程的拐点。

图7 A7 井原油剪切应力与温度的关系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stress and temperature of Well A7 crude oil

②生产管柱接头处存在散热缺陷,如双公短节、安全阀、座落接头、隔热油管接箍等处存在散热缺陷。

③要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渤海B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一年四季环境温度变化较大(-25~28 ℃),在下隔热油管前,只有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季节油井才能正常生产,其余季节由于环境温度低导致井筒结蜡而不能正常生产。

在考虑以上3 个因素的影响下,设计井口最低温度要高于采用旋转黏度计法测定的析蜡温度8~10 ℃,据此计算隔热油管下入深度为1 100 m,设计井口温度为40~42 ℃。

6 实施效果

渤海B油田下入隔热油管后,井口温度满足了设计要求,解决了井筒结蜡问题,保证了油井全年正常生产。从单井上看,以A7 井为例,下入隔热油管后井口温度由20.3 ℃上升到43 ℃,高于析蜡点,该井生产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泵吸入口压力由剧烈波动变为平缓,由短暂生产变为可以连续生产,且日产油较之前也有大幅增加。从整个油田看,1 500 d 以后其余井也陆续更换为隔热油管,当年累计产油22.09×104m3,是前4 年累计产油量的1.51 倍。

7 结论与建议

①通过隔热油管下入深度设计优化研究,结合原油析蜡规律、生产管柱散热缺陷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分析,确定了油井下入隔热油管深度。实施后,井筒温度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渤海B油田油井由于井筒析蜡造成的不能正常生产的问题。

②对于高含蜡油田,建议在油田建设阶段充分研究分析蜡对生产的影响,并优化设计防蜡措施,以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猜你喜欢
含蜡井口油管
连续油管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艺的应用探讨
高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研究综述
140MPa井口压裂四通管道冲蚀分析
某高压气井13Cr 油管挤毁和脱扣原因分析
含蜡原油静态磁处理降黏试验
临邑至济南原油管道清管效果研究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CO2驱油系统的井口预警系统设计
浅析连续油管井控风险及应对措施
气田开发试采井口流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