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免疫营养剂联合莫沙必利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03-04 02:02曹翔万宇徐庆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莫沙胃肠功能脓毒症

曹翔,万宇,徐庆

(六安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 六安 237005)

在临床实践中,脓毒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征为全身持续的炎症反应,常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1]。胃肠功能障碍可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衡等病理改变,而这些改变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和全身炎症因子的释放[2-3]。目前,对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常规的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血流动力学支持和抗感染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并未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紊乱,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有限[4-6]。

微生态免疫营养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胃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7]。莫沙必利作为一种胃动力药物,可促进胃肠道运动,改善胃肠功能,进一步缓解胃肠功能障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生态免疫营养剂联合莫沙必利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凝血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16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脓毒症[8],存在明确或疑似感染,同时伴有体温异常、心率>90次/min、气促高于30次/min或意识障碍;(2)确诊急性胃肠损伤者[9],伴有一系列功能障碍症状(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腹泻、胃潴留、消化道出血及呕吐反流等);(3)患者年龄18~70岁;(4)患者对微生态免疫营养剂、莫沙必利无不耐受现象;(5)患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外科手术史者;(2)近期使用过促胃动力药物者;(3)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允许。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症监护、脏器功能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3次/d、10mg/次,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观察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同对照组)、微生态免疫营养剂(2次/d,1袋/次,北京同泽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疗效评估[10]。显效: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降低≥65%;好转:65%>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降低≥30%;无效:治疗前后评分降低<30%。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标准:1~4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差。(2)于治疗前后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11]对所有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评估。该量表根据12项常规检测生理指标进行评估,最高分为71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预后越差。同时采用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12]对所患者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6层面(肾脏、神经、肝脏、呼吸、凝血功能以循环功能),12个项目,每项采用0~4分计分法,最高分2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预后越差。(3)治疗前、后,利用利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空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栓素B2(TXB2)的表达水平。(4)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28 d内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感染部位、性别、体质量及脓毒症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PACHEII、SOF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II、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机体炎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NF-ɑ、IL-6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ɑ、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PAF、TXB2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F、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6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天数为 (8.05±1.05)d,对照组为(10.46±3.52)d,观察组住院天数更短(P<0.05)。两组28 d内均无死亡患者。

3 讨论

莫沙必利通过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胃肠道运动,从而改善胃肠功能。研究[13-14]表明,莫沙必利主要通过促进胃肠道运动和改善屏障功能来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然而,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免疫紊乱和内皮屏障功能障碍等。莫沙必利仅能部分改善胃肠功能,对于其他脓毒症相关的病理改变的治疗作用有限。此外,莫沙必利的应用缺乏足够的缺乏耐药性研究和个体差异性,其应用仍面临一些局限性。

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肠道灌注、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恢复肠道功能。肠内营养可提供更为全面的营养物质,促进肠道血流循环,促进肠道蠕动、分泌功能的恢复[15]。本研究采用微生态免疫营养剂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佳。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1)微生态免疫营养剂中特殊的营养底物可支持胃肠器官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如低聚半乳糖可以促进机体有益菌群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促进钙吸收。低聚甘露糖可降低血糖、改善便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同样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16]。水苏糖也是一种低聚糖,可以靶向性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调节肠道菌群。(2)微生态免疫营养剂选择性增殖人体内原籍益生菌,从而避免了外源性益生菌感染的可能性[17],同时也能避免过度免疫、耐药基因转移的风险。(3)促进肠道内原籍益生菌的繁殖,可竞争性抑制外源性细菌的定植,从而恢复肠道内菌群平衡[18]。谢洁等[19]研究发现,微生态免疫营养剂可以有效改善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机体炎症、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机体炎症状态可评估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20]。观察组在接受2周治疗后,血清TNF-ɑ、IL-6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可见联合治疗可缓解机体炎症。同时,研究[21]表明凝血功能水平与脓毒症病情发展相关,因此本研究还对所有患者的血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了分析。PAF可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发血栓,因而其浓度评估患者组织器官循环功能,高水平状态则提示内皮细胞结构病理性改变,其浓度可以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同时,TXB2可反应血栓素A水平,血栓素A是一种可以促进血小板合成和释放的物质,当机体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收缩能力降低时升高,以上两种指标均能反应机体血管内皮损伤和微循环情况。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血清PAF、TXB2水平降低,提示联合治疗对机体微循环功能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SOF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联合治疗确可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促进机体恢复。

综上,微生态免疫营养剂联合莫沙必利可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和机体炎症。

猜你喜欢
莫沙胃肠功能脓毒症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观察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针灸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化疗引起的上腹部胀满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