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寒菌兆丰年

2024-03-05 17:23龙悦
美食 2024年2期
关键词:菜油洪江冬笋

龙悦

过年吃面条,意味着福寿绵长,至于吃面方式,各地风俗不同,中国北方多半是吃汤面,或者是吃汤饺,唯独河南人和陕西人会将面条和饺子煮成一锅,各有个好听的词儿,前者名“金丝穿元宝”,后者叫“银线吊葫芦”,又金又银的,口采真是好,想必能过个好年。

曾读龚乃保所撰的《冶城食谱》,书内列有“松菌”,称:“菌生松阴,采无时(随时可采),列于陈仁玉《菌谱》。金陵(南京)季秋始盛,肉厚于常菌,味极鲜美。僧家渍以酱汁,可藏至隔年。客至取数枚点汤,煮面味即不同。”袁枚的《随园食单》内,有“小松菌”一味,指出:“将清酱同松菌入锅,滚熟收起,加麻油入罐中,可食二日。”吃法当然可以入面汤中,甘雅清爽。以上二书所指的松菌,即寒菌,乃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乳菌属菌类,学名松乳菇。

除松菌外,又称雁鹅菌、乌松菌、雁来菇、黄奶浆菌、谷熟菌等,为美味食用菌。菌盖可长至15 厘米,幼时扁半球形,成熟后呈浅漏斗形,表面为浅黄色,有同心环,遇湿发黏,损伤会流出桔红色乳汁,经氧化后,伤口或转成绿色。主产于长江、淮河流域及云、贵、西藏的松林中。

寒菌肉质肥厚,咀嚼略有辛味,质地肥嫩腴滑。直接烹调运用,湖南较为常见,适合炒、爆、烩、烧、炖、煮,亦宜制作汤、羹,名菜有“红烧寒菌”“寒菌冬苋菜汤”等。如以此制作的菌油,為鲜味调味品中的隽品,味特鲜美。此菌油用新鲜寒菌和植物油混合炼制而成,为中国独有的特产,主产于湖南和江苏常熟等地,后者尤脍炙人口。

其制作方法为:先洗净沥干优质寒菌,再以菜油少许炸、炒,下精盐、姜末、酱油,快炒将熟之际,倒入菜油中熬煮而成。如果改用茶油,也是个好办法。江苏所制作的,固然精美,而湖南的产品亦不遑多让,如长沙“九如斋”的菌油,以及洪江出产的“洪江菌油”,皆为著名特产,称雄一方。

菌油味道鲜香隽美,菌肉脆嫩馨逸,用于制作菜肴,向为湘菜特色风味之一,著名的菜品如“菌油煎鱼饼”“菌油烧豆腐”等,还可以拌面条、拌米粉和烧汤,滋味甚好。而在使用时,以鲜货为佳,将盖封严后,置干燥通风处,即可久贮不坏。一旦开启后,便不宜久放,须立刻冷藏,避免油脂氧化而变味。

当下用寒菌、豆干(或猪五花肉)和冬笋制作的“红烧寒菌”,鲜香爽嫩,颇受欢迎。而宋人林洪《山家清供》记载的“酒煮玉蕈”,则别树一格,和“油焖春笋”并称,妙绝于世。其法为:“鲜蕈洗净,约水煮,少熟,乃以好酒煮。或佐以临漳绿竹笋,尤佳。”施芸隐食罢,赋《玉蕈》诗,略云:“真有山林味,难教世俗知……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后来皇宫内苑,改用酥炙方式,风味依旧鲜美,两法可以并存。

寒菌与笋搭配,滋味堪称一流,或用冬笋延续,再以春笋承接,严寒释去,春意盎然,期待丰收之年,已呈现佳兆矣。

猜你喜欢
菜油洪江冬笋
挖冬笋
挖冬笋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挖冬笋
洪江 诗人应为新时代鼓与唱
因水而兴的商城
菜油维持近弱远强格局
蔬中一绝数冬笋
一担菜油
365个被菜油浸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