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烈度预警演练机制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4-03-06 08:51顾林生杨大千刘玉珍
中国应急救援 2024年1期
关键词:气象厅速报防灾

顾林生 杨大千 刘玉珍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是地震预警应用最广泛、运行实践最多的国家。2004 年,日本气象厅建成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并在部分地区试行,2007 年10 月1 日正式在全国启动该系统,面向普通公众提供预警信息。其中,作为地震预警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日本建立了推进政府、企业和民众开展地震演练的相关机制,并把地震预警纳入政府响应机制中,提高了全社会的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1 地震预警系统的内容与成效

1.1 紧急地震速报的种类与发布内容

我国的地震烈度,从 I 度~Ⅻ度共划分为12 个等级。与我国不同,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烈度从0 到7 度共划分为8 个等级(表1)。日本在发布实时地震预警信息——“紧急地震速报”时,往往采用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为了进一步区分破坏性烈度的等级,日本在1996 年把 5 度、6 度进一步细分为 5 度弱和5 度强、6 度弱和6 度强。所以,日本实际发布的烈度是10 个等级,这10 个等级的实时地震烈度,是日本“紧急地震速报”的标准1饶扬誉.孟慧.付燕玲.罗兰,“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表1 中日地震烈度分级表

为了做好高层楼宇的地震应对和提高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分辨率与精度,气象厅从2023 年2 月1 日12 时起,在紧急地震速报发布标准中增加了长周期地震动等级。长周期地震动等级是指根据地震时人行动困难的程度,以及家具和家具的移动和跌倒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在固有周期为1-2 秒至7-8 秒左右的高层建筑内,将地震分为四个阶段来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表2)。由于高层建筑的固有周期比低层建筑的周期长,因此很容易与长周期的地震波产生“共振”。如果共振,高层建筑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剧烈摇晃。由于长周期地震动,高层建筑摇晃时间很长,室内的家具和用具可能会倾倒和移动,电梯可能会发生故障。

表2 日本长周期地震动等级关联解说表(高层建筑中人的体感与行动以及室内状况等)

日本紧急地震速报分为“预报”和“警报”两种。“预报”主要面向特定企业和特定行业等高端用户,“预报”的预警信息,除了用于机械控制外,还用于利用家庭终端显示预警信息接收地点的预测烈度、长周期地震动等级和预计主震动到达的时间等;“预报”的发布条件是:当P 波或S 波振幅在任一地震观测点达到或超过100 加尔,预测烈度 3 以上,或长周期地震动等级 1 级以上,或预测地震震级 3.5 级以上的震动。“警报”主要面向普通公众,气象厅于2007 年10月1 日开始发布紧急地震速报的“警报”(也称“地震动警报”),“警报”的发布条件为:当地震波在2 个以上的地震观测点观测到预计最大烈度5 弱以上或大于3 级或长周期地震动等级3 级以上的震动;“警报”的发布内容为:地震发生时刻、发生地点(震源)的推定值、地震发生地点的震中地名、推测强震动(烈度5 弱以上或长周期地震动等级3 以上)的地区及推测烈度4 级的地区名称(全国划分约200 个地区)。此外,首次紧急地震速报的“警报”发布后,通过分析预测到在未发布预警的地区有新增烈度5弱以上或长周期地震动等级3 以上的震动时,将发布该“警报”的续报。

图1 日本气象厅发布的紧急地震速报“警报”与“预报”

2013 年8 月30 日,气象厅开始发布“特别警报”,在紧急地震速报的“警报”中,把预计烈度6 级弱以上或预计长周期地震动等级为4 级的震动定位为“特别警报”(也称“地震动特别警报”)进行发布。

紧急地震速报(预报),主要由具有从事地震预警业务资质的信息运营商通过专用接收终端、手机(小程序)、电脑等发布。面向普通公众的紧急地震速报(警报),则通过电视、广播、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紧急速报短信)、日本全国瞬时警报系统(J-Alert)、国家防灾行政无线等传播媒介和通讯手段发布和播送。

紧急地震速报的信息服务对象分为人和机械两种。对人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利用报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行动,在地震的主震动(S 波)到达之前做好准备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具体途径包括:通过电视广播播放,呼吁公众采取保护行动;通过智能手机和防灾小程序,发布紧急速报短信;在地方政府、学校等机构,通过室内广播向职员、学生播放;在医院等设施,面向患者、医疗人员进行室内广播播放;在商业综合体、商场等不特定人群和集客设施,自动播放室内广播;在机场,用在塔台和机场候机楼等设施管理上,确保旅游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对机械的服务,主要是利用地震预警信息,对机械设备设施进行自动控制和紧急停止。在公共交通方面,与地震预警系统联动,使铁路、公交进行减速与安全停车;在工厂车间、营业点等,与地震预警系统联动紧急关闭液化石油气(LPG)等危险品管线的阀门;在办公楼宇、揽客设施、公寓等控制电梯,自动停靠就近楼层并打开电梯门,防止人员困在电梯里。

1.2 紧急地震速报的效果

2007 年10 月1 日至2023 年1 月底,日本紧急地震速报发布次数分别为:警报一共258 次,预报一共16,158 次。关于紧急地震速报的实际利用情况和国民的反应,气象厅每次在比较明显的地震后,开展紧急地震速报有效利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根据气象厅的问卷调查,“紧急地震速报”的认知度,在开始运用前的2007 年5 月为35%左右,通过普及启发宣传等努力,2017 年9 月达到了61%。此后的15 年中,气象厅继续开展有关紧急地震速报的普及宣传和演练演习。在每年6 月和11 月两次紧急地震速报演练时,呼吁民众不要慌张,确认自己的保护行动。在2011 年东日本里氏9.0 级地震和2016 年熊本里氏6.5 级地震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发生时,民众收到了真实的紧急地震速报并亲历了实际的避险应急过程。2021 年度民众的认知度增加到了87%2气象厅,关于令和3(2021)年度气象信息的有效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2022 年。。所以日本政府的官方总结认为:15 年来,人们对“紧急地震速报”一词的认知度和对其内容的理解度不断提高,紧急地震速报已经在日本社会上稳扎稳打了,成为社会安全的信息基础,在防震减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3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评价与改善讨论会的利用活用讨论工作小组会”报告,2023 年4 月21 日。。

就此,笔者在2019 年访问气象厅授权的50 家可以从事地震预警信息业务机构之一的“日本实时地震与防灾信息利用协会”时,协会理事长大保直人认为,日本充分发挥紧急地震速报的作用和做好地震预警公共服务,关键是做好这三件事。第一是提高地震信息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地震的监测预测、信息的分析计算和信息的发布传输等。第二是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在日本所有机构必须有演练演习和训练,包括信息平台、指挥平台等演练活动。第三是对民众一定要进行包括演练在内的强有力的教育培训,让通过民众树立起安全保护意识,才是关键。

2 地震预警演练

2.1 全国演练的基本要求与政府措施

为了让全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众熟悉紧急地震速报并做好应对准备,国土交通省气象厅和内阁府防灾局从2008 年起,在每年6 月和11 月举办两次全国紧急地震预警演练4气象厅,关于运用紧急地震速报的训练演练,https://www.data.jma.go.jp/svd/eew/data/nc/kunren/kunren.html。。6 月份的第一次演练(培训)主要针对国家机构和地方政府开展。11 月份的第2 次演练除了面向国家机构和地方政府之外,还增加私营企业、民众个人等,在全国各地各阶层广泛地开展。同时,参照美国倡导的全球地震演习“大摇晃”(Great ShakeOut),2012 年开始利用地震预警系统实施日本“大摇晃”地震演练。

2.1.1 政府的指导思想

气象厅在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的网页中,针对紧急地震速报演练,提出以下两个指导思想。

一是紧急地震速报的时间非常短暂,需要民众做好平常的准备。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地震,所以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会遇到强烈的摇晃。紧急地震速报的目标是在地震发生后,强烈晃动之前告知震感即将到来,但速报发布后到达目标地点的强烈震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的很短时间,需要民众做好事先准备。

二是根据现场和当地情况采取行动。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地震摇晃带来的伤害,需要民众根据所在的地方和情况不慌不忙地采取行动。为此,重要的是要事先知道:根据当时的情况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想象这些行动中自己的反应。另外,以这种想象为基础采取实际行动,进行体验、训练和积累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2.1.2 政府实施措施

(1)开设专设的政府主页

气象厅在其政府网页开设“紧急地震速报演练专栏”。目前,最新一期的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专栏为“令和5 年11 月2 日紧急地震速报演练特设网页”,于2023 年11 月2 日发布实施。主要内容有:11 月2 日进行紧急地震速报演练公告、演练宣传海报(图2)、演练问卷调查、演练实施方法、演练学习视频、演练用的报警信号、发布或播放演练警报声的单位、开展演练的机构名单、发布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的强烈震动区域和震源要素、日本“大摇晃”地震训练等。除了气象厅的网页之外,内阁府部长办公室政府宣传室在中央政府On Line 也发布信息。

图2 2023 年12 月2 日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宣传动员海报(1)

(2)编制全国参与演练的海报

2012 年12 月3 日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的宣传动员海报强调两点。第一,参与者根据所在的地方政府或单位组织和发布演练用的紧急地震速报的情况,就地参加演练。第二,在理解和熟悉紧急地震速报的演练情况,做好演练准备以外,还要求民众借由此次演练机会,对房屋进行防灾备灾准备,防止家具倒塌造成人身伤害。

与此相比,2023 年12 月2 日的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海报,增加了3 个特点(图3)。第一,要求民众听到紧急地震速报后,除了自己镇静应对外,最好还要呼叫或告知周边人,一起采取避险措施。第二,要求参加日本“大摇晃”地震训练。第三,要求利用手机公司开发演练APP,让更多手机用户参与演练以扩大演练的参与规模。

图3 2023 年12 月2 日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宣传动员海报(2)

(3)编制全国演练用的视频

为了让民众了解全国紧急地震速报演练的内容、方式和不同场合的应对方法,气象厅与内阁府部长办公室政府宣传室共同编制了演练学习视频:《紧急地震速报:到时候如何行动?几秒钟的心理准备》(2022 年3 月29 日),并在内阁府部长办公室政府宣传室主管中央政府Online(政府网络电视)上播放。这个视频共有2 分58 秒,主要内容包括:近期地震灾害事件、紧急地震速报的原理、速报发布后的注意事项、地震演练的必要性以及在家中、商店、电梯、室外、驾车等不同场所下的地震应对措施以及专家建议。

(4)开发演练用的工具包(视频)

为了使公众能够理解和有效利用紧急地震速报,气象厅制作了名为“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对应行动演练影像”演练工具包(视频,共2.45 分)。此工具包,可在全国各机构开展地震防灾演练时使用。比如,设定突然接收到紧急地震速报的报警时立刻采取行动响应,进行演练。为了能够满足全国各地根据本地区地震情况进行训练,气象厅将全国分为八个地区,根据每个地区假设发生地震的模拟情况制作八套视频,供各个地区进行紧急地震速报演练(表3)。

表3 全国八个地区紧急地震速报演练视频

演练工具包通过影像和音频介绍演练流程,包括从接收紧急地震速报报警后的反应行动到地震引起的震动平静后开始疏散行动。具体流程包括:演练概要说明(播报)→演练开始(播音)→紧急地震速报广播(警报声+播音)→地震发生(震动音频)→疏散撤离行动开始的指南(播音)→演练结束(播音),共2 分45 秒。比如,日本小学使用该演练视频开展演练的流程见表4。

表4 日本小学使用演练视频进行演练的流程

此外,气象厅还编制了使用该训练工具包进行5 分钟左右训练的方法和不同场所的应对措施。气象厅强调,为了灵活有效利用紧急地震速报,一方面要养成平时就考虑到真的有紧急地震速报时该如何行动才能保护自己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假设情景下采取实际行动并确认行动是否合理正确是很重要的。

如果听到、看到真的紧急地震速报,那么在不同场所的应对措施分别为:在家里,请保护头部,到坚固的桌子下面等安全的地方避险,不要慌忙跳到外面去,不要想强行去关闭火源。在人流较多的设施,听从设施人员的指示;冷静行动,不要匆忙跑到出口。在开车中,不要慌忙,放慢速度,打开危险灯,提醒周围的车辆注意;请不要急刹车,缓慢地减低车速;如果感觉到较大的颠簸,请停在道路左侧。当你坐火车、电车或公共汽车时,抓紧吊环和扶手。在电梯里,让它停在最近的楼层,马上下来。在城里,请注意砌块围墙倒塌等,小心广告牌和碎玻璃掉落,如果在坚固安全的大楼旁,请到大楼内避难。在山里或山崖附近,小心落石和崩塌。

(5)发布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的信息

气象厅提前发布演练用的紧急地震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强烈震动区域”和“震源要素”。2023 年11 月2 日,针对全国地方政府通过全国瞬时警报系统J-Alert 发布演练用的紧急地震速报的信息(图4)包括:信息发布日期为令和5年(2023 年)11 月2 日(星期四)10 点00 分00 秒左右,震中地区名称为四国海域北纬32.4 度,东经134.5 度,深度10千米,里氏1.0 级;全地区预计烈度5 弱、预计长周期地震动等级3、主震动S 波到达时间有30 秒。★为预计震源,黄色为预警地区。为了防止错误地利用训练用的紧急地震速报,地震的规模设定得很小,只有里氏1.0 级5气象厅 令和5 年11 月2 日(星期四)发送 根据演练用的有关紧急地震速报的强烈摇晃的地域和震源要素。。

图4 2023 年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的信息发布内容(面向全国瞬时警报系统J-Alert)

面向国家机构等参演单位的速报信息把全国从北面的北海道到南面的石垣岛分为(a)~(g)7 个地区,设定7 个地震,令和5 年11 月2 日(星期四)10点00分00秒左右开始每隔1秒发送一次。比如(a)震源要素是震中地区名称为“十胜海面”,北纬41.5 度,东经144.4 度,深度10 千米,里氏8.4 级。(b)震源要素是震中地区名称为“宫城县海面”,北纬38.2 度,东经142.5 度,深度10 千米,里氏8.0 级(图5);(g)震源要素是震中地区名称为“石垣岛近海”,北纬24.2 度,东经124.8 度,深度10 千米,里氏8.0 级。

图5 2023 年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的信息发布内容(面向国家机构等)

2.2 演练参加方式

利用紧急地震预警参与演练和演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有组织地集体参加地方政府和行政机构组织的演练;另一种是个人自己开展演练,主要通过接收终端的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使用智能手机的“地震防灾演练应用程序”或利用紧急地震预警接收终端中的演练功能。演练最基本的是“不慌,先保护人身安全”。通过演练,采取行动,学习掌握立刻保护自己的方法,也有助于平时的防备。

2.2.1 参加地方政府和行政机构的演练

参与地方政府和行政机关等利用气象厅发送的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进行训练。

(1)市町村等实施的防灾行政无线广播

在防灾行政无线发布紧急地震速报演练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展“听到广播后采取保护自己行动”的演练。

(2)行政机关的室内广播

在行政机关等单位的建筑里,听到室内广播播放演练用的紧急地震速报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冷静地采取保护自己的行动。

2.2.2 个人开展演练

个人可以使用下面列出的方法自己进行演练。个人演练需要自己提前做好准备,可以自己选择时间进行演练。

(1)通过接收终端发布演练用紧急地震速报

向客户接收终端发送紧急地震速报的地震预警信息运营商,可以向签约用户的接收终端发送演练的紧急地震速报。个人听到客服接收终端进行报警,就可以采取保护自己的行动。

(2)利用紧急地震预警接收终端内存的演练功能

气象厅在《适当利用紧急地震速报所需的接收终端的功能和发送能力的指导方针》中明确,如果接收终端内存有演练功能,客户可以通过按下按钮等进行动作测试和演练报警等。如果有一个具有演练演习功能的接收终端,就使用该功能来确认实际通知的声音和内容,并采取保护自己的行动。

(3)使用智能手机的“地震防灾训练应用程序”

移动电话公司NTT DOCOMO 开发了智能手机的“地震防灾训练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利用专用蜂鸣器的声音发出紧急地震速报,手机用户进应对行动进行演练。这个应用程序也可以在NTT DOCOMO 以外的智能手机上使用。

(4)利用气象厅提供的演练用视频

为了体验从看到听到紧急地震速报时(假设在电视上看到和听到)到震动稳定后开始疏散避难的全过程应对行动,气象厅在网站上公布了一个演练视频,通过视频和声音显示了演练流程。公众可以配合紧急地震速报,利用这视频进行演练。

2.2.3 紧急地震演练APP

NTT DOCOMO“地震防灾演练应用程序”,也是结合日本“大摇晃”地震演练的要求模拟地震,让手机用户参与地震防灾训练。这个应用程序也是在“有效防灾演练和防灾启发倡导会议(简称Shakout 倡导会议)”的协助下开发的6气象厅“地震防灾训练APP”,https://www.docomo.ne.jp/service/areamail/earthquake_warning/disaster_prevention/index.html。。各地政府也可以使用该应用程序进行防灾演练(比如地方政府参加日本“大摇晃”地震演练)。在APP 上登记演练的日期和时间,到了登记的演练日期和时间,紧急地震速报的专用蜂鸣器声就会响起。手机用户听到蜂鸣器的声音,就立刻进行疏散避难的演练或演习(图6)。

图6 气象厅“地震防灾训练APP”

此外,该应用程序还可用于气象厅等机构进行的紧急地震速报演练以及个人和企业的防灾演练。

关于地震防灾演练组织者的信息,如果地震防灾演练应用程序在地方政府或企业主办的地震防灾演练中使用,移动电话公司将发布用于设置演练日期和时间的专用二维码(图7)。

图7 移动电话“地震防灾训练APP”的申请

2.3 日本“大摇晃”地震安全演习

2008 年,以洛杉矶为中心的南加利福尼亚州,专家们模拟了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引起Mw=7.8 的地震袭击该地区可能造成的潜在灾难性损失,并以此模拟结果为基础,实施了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大摇晃”(英文为:Great ShakeOut)地震防灾演习。第一年动员了570 万人参加,此后每年增加,到2011 年达到了950 万人。现在,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的支持下,“大摇晃”每年10 月第三个星期四在美国各地和海外进行演习,影响到全球数千万人群,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2023 年演习时间为10 月19 日,当天参加演习的人全球和美国分别合计为2040万人和1830 万人。“大摇晃”旨在教育人们,如果地震发生时他们在室内、户外或在车内,应该怎么做,强调教育公众在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大量伤亡。但是,岩手县釜石东中学的村上洋子副校长被称为防灾教育的胜利者,使很多学生免遭伤害。村上洋子副校长分析和总结其原因,认为这是“平时所做的事情的成果”。这种“只有平时做的事情,在灾害发生时才能做”的想法,使日本重新认识到提高每个公民“防灾素养”的必要性。所谓提高“防灾素养”,就是即使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也能临机应变,具备自我抵御灾害的能力。这就需要培养自己学习防灾相关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站在这样的角度,日本一些著名防灾专家认为需要重新评价至今的防灾演练。为了应对假设即将发生的东海和东南海地震、南海地震、首都直下型地震等大规模地震,需要改革目前的防灾训练方法,思考使参加训练的人数飞跃性地增加的方法,设计由行政、居民、专家、志愿者等共同策划、运营的共同参与型训练。为此,参照美国“大摇晃”演练,在2012 年 1 月 17 日,以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春男为首的13 名日本全国著名的防灾专家作为召集人,成立了“有效防灾培训与防灾启发倡导会议”,该会的目的是促进新的防灾意识,以防灾训练为中心,重视每个人的自主性,根据有科学根据的灾害情景开展演练,提高国民的防灾素养,增强应对首都直下型地震等特大地震的准备。日本“大摇晃”最终以1000 万参加者为目标,将此定位为一项新的国民运动。

该会议制定了《The Great Japan ShakeOut 认证标准》(Ver2.6),规定参加和准备的4 个程序。第一是预先注册,主动确定参训,通过主页等以个人身份注册参加,通过社区自治会、学校、事业单位等组织进行参会人员登记。第二,预先学习,包括提高参加演练的意识,主动使用主页上的关于灾害模拟和应对方法进行事前学习,参加社区训练讲座。第三,训练开始。根据规定,在学校、工作单位或住宅等当时所在的地方参加培训。演练以组织者规定的信号实施。确保安全采取“1 蹲下-2 保护头-3抓牢”1-2-3 动作+进行个性化训练。第四,回顾总结。使用主页和Facebook/Twitter 等发布参加情况,主办方编写演练的实施报告。2022 年有6,328,560 人参加,占日本人口1.25 亿人的5.1%;2023年有3,418,148 人,已经完成了千万人次参加的目标。

2.4 演练的事前准备与事后总结

气象厅认为,为了让紧急地震速报演练更有意义,必须以演练为契机,做好演练前准备和演练后的总结完善7气象厅 “为了让训练更有意义”,https://www.data.jma.go.jp/svd/eew/data/nc/kunren/2012/kunren.html。。演练的内容很简单,但为了训练前,让家人和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制定地震发生时的行动计划。不仅只考虑确保人身安全,还要在演练前和演练结束后与家人或工作单位的所有人一起讨论,这也很重要的。为此,气象厅制定了《紧急地震速报演练行动检查单》。以下是2012 年12月3 日的紧急地震速报演练时,气象厅提出的要求。

一是演练前让家人或工作单位的所有人参加制定地震发生时的行动计划。(家庭的紧急地震速报演练的示例):

(1)如果看到或听到紧急地震速报(即使没有看到或听到而感觉到强烈的摇晃),“地震了!地震了!”,大声提醒全家人。

(2)各自迅速撤离到事先确定好的安全场所。

(3)马上会有强烈的晃动,但不要乱动,静观其变。

(4)等待摇晃停止后,移动到避难场所。“避难的场所,由事先通过家庭会议等决定好。”

(5)确认在一起的家人的安全,登录留言电话。

(6)通过电视、广播获取确实信息。

(7)对不在一起的家人进行安全确认。

二是演练结束后,大家讨论家人或工作单位全体人员制定的行动计划是否到位。(示例):

(1)紧急地震速报接收终端的音量合适吗?

(2)“合适的音量。或者太大了,吓了一跳。”

(3)事先计划好的撤离行动采取了吗?

(4)家人的行动没有问题吗?

(5)思考一下在这个演练以外的情况下,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比较好呢?另外,试试看这个行动是否真的能这样做。

与此相比,2023 年11 月2 日的紧急地震速报演练时,气象厅对演练后的总结提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条不一样,强调帮助关心周围的人和触类旁通,考虑其他不同的场合8气象厅“训练后确认!”,2023 年11 月2 日演练要求。https://www.data.jma.go.jp/svd/eew/data/nc/kunren/kunren.html#kunren-method。。

(1)周围人的行为没有问题吗?

(2)地震不知道何时何地发生。假如和这次演练中的地震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也应当尽可能做好预先准备措施。

3 日本政府部门参与经验

3.1 政府系统带头参加演练

参加2012 年12 月3 日全国地震预警速报演练的民间企业、地方政府、中央部委及地方分支机构、气象厅总厅及各辖区气象台等地方官署具体如下:

(1)各种团体、民营企业等名单:约1100 处以上。

(2)地方政府机构:1334 个地方政府团体参加。其中,实施有居民参加的紧急地震速报应对行动演练的团体有62个。实施居民参加的避难等防灾演习的团体有7 个。以地方政府官员为对象,开展紧急地震速报应对行动演练和避难等防灾演练的团体有492 个。利用日本全国瞬时报警系统(J-alert),实际启动向居民传递信息手段的团体有 460 个左右。利用J-alert 警报,实际启动政府机构的室内广播的团体有180个左右。

(3)中央部委及地方分支机构:金融厅、总务省、财务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气象厅、海上保安厅、环境省等主要的部委及其管辖的事业单位、行会等都参加,约有582 个机构团体

(4)发布紧急地震速报的企业或运营商等:有13 家。

(5)虽然紧急地震预警从2007 年10月1 日开始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到2023年11 月已经16 年了,但是日本还是坚持每年2 次进行演练,全国各地有很多机构单位公众参与9气象厅“实施紧急地震预警训练(令和5 年11 月2 日)的机构一览表”,截至令和5 年10 月20 日。。

与2012 年比较,2023 年11 月2 日的演练有以下特点:

(1)通过发送紧急地震速报的企业或运营商的调查结果,截至10 月 20 日,包括部分国家机构有101 家。

(2)通过组成“紧急地震速报的宣传及促进有效利用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的部门等的调查结果,中央各部门所管辖的财团、机构、协会等有530 家参加。

(3)内阁官房、内阁府、内阁法制局、警察厅、金融厅、消费者厅、宫内厅、复兴厅、总务省、总务省统计局、总务省消防厅、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专利厅、国土交通省、国土地理院、观光厅、海上保安厅、气象厅等23 个中央省厅以及派驻地方的支分部局等有766 家机构和部门参加。

3.2 紧急地震速报与政府应急响应

日本政府根据紧急地震速报的烈度,按图8 启动应急响应。比如,消防厅、警察厅和国土交通省,在烈度4 以上就开始启动响应机制,到灾区现场进行救援和收集灾害损失情况。内阁府在烈度4以上就开始进行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研究灾害救援救助措施。在烈度5 弱以上,防卫省派遣自卫队开始对灾区现状调查,以便出动救援。内阁情报调查室在烈度6 弱以上或东京都23 区内烈度5 强以上,要召集紧急集合小组成员进行参会,启动总理大臣的危机管理响应机制。

图8 利用地震烈度信息的日本政府响应标准

4 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自2018 年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实施启动以来,我国在部分地区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到2023 年底在全国基本形成地震预警能力。但是,地震预警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还缺乏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和推广宣传等地震预警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地震预警技术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的应急响应系统和社会各行业的地震风险管理工作中。地震预警科普教育缺位,全社会参与地震预警演练少,公众预警认知低或对预警系统期望值过高。因此,参考日本的地震预警演练体系,对我国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地震烈度预警演练和利用地震预警系统的防灾演练。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地震烈度预警系统发挥作用,除了提高地震信息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地震的监测预测、信息的分析计算和信息的发布传输之外,政府和民间所有机构必须进行演练演习,民众必须接受包括演练在内的强有力的教育培训。

第二,制定全国地震预警演练计划,每年举行。日本气象厅从2008 年起每年6 月和11 月举办两次全国紧急地震预警演练,从中央机构、地方政府到民间企业、家庭都参与演练,并推动日本“大摇晃”地震演练。建议我国每年全国开展一次,比如在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或者把地震烈度预警系统演练纳入每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国家应急演练科目中,由国家应急广播系统统一安排在全国实施。

第三,制定全国统一的地震预警演练标准规范,消除地震预警演练的不规范做法,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次生伤害。日本气象厅制定地震预警演练指南,规定听到看到预警警报时,不要惊慌,根据不同的现场就地采取安全应对措施,然后等震动平静后再考虑是否疏散避难。在我国,出现了听到预警警报后,立刻在规定的时间内几千人全部跑步逃离学校等建筑物的现象。这样的演练方案需要进行科学评级进行纠正。

第四,持续加强学校和学生参与地震预警演练演习的力度,从小培养听取地震预警系统信息的习惯,利用地震烈度预警系统,提高学校的防灾减灾能力。比如日本在全国启动紧急地震速报,同时开展“全国中小学紧急地震速报口号大赛”,并每年开展全国中小学地震烈度预警演练、作文绘画比赛。文部科学省设立项目,促进通过地震烈度预警设备来提高整个学校的防震减灾能力。

第五,加强地震预警宣教社会服务,形成全国统一演练、参与方式多样、个人参与时间自由等演练体系。日本气象厅开设地震预警演练政府专设网页,编制全国参与演练的海报和全国演练用的视频,开发适合各地区的演练用工具包(视频),以此促进企业、个人和家庭边学边参加演练。

第六,积极推进政府各部门参与地震预警演练,把地震烈度预警信息作为我国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的标准。日本各级政府和相关的单位每年以身作则参加全国演练。日本内阁府、消防厅、警察厅和国土交通省、自卫队、NHK 等政府机构和媒体根据紧急地震速报的烈度,启动地震应急响应。

第七,鼓励民间参与开发地震预警演练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和编制媒体节目,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促进民众对这个涉及民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信息技术的局限性理解和宽容,通过地震演练提高民众自身的地震应对能力和加强平时的准备。

猜你喜欢
气象厅速报防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每月速报
每月速报
每月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