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024-03-07 08:32陈业强
乡村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金融乡村振兴

陈业强

摘要: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金融作为现代科技与金融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金融动能。本文在梳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金融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字金融 基层金融 乡村振兴

一、数字金融简述

数字金融是指依托数字技术开展的金融业务活动。从金融业务的角度来看,数字金融是传统金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新形态,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效率提升。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数字金融也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现代金融业。

(一)数字化转型是金融业发展新方向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模式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构建起数字化业务模式,并积极探索自身业务转型路径。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开始逐步向传统金融机构靠拢,通过与银行开展合作,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率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当前,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加持下,传统金融机构正逐步向“智慧银行”等方向转型。以互联网银行为例,其已实现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发展,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感知和满足。

(二)数字金融以数据为核心资产

从数字金融发展的方向来看,以数据为核心资产进行价值创造是当前数字金融领域的重要趋势。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数据是推动金融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的重要抓手。同时,数据也成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基于数据为核心资产进行价值创造的新型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要素对于数字金融发展和现代金融业价值创造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

(三)数据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参与到金融业价值创造过程中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石,在其价值创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快,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数据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数据要素价值初步显现。从具体领域来看,当前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積极推动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规范数据交易行为。例如,202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0—2022年)》;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座谈会暨技术测试动员部署大会等。二是金融机构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率先成立了数字普惠金融部,中国建设银行启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等。三是企业积极利用数据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例如,中国农业银行与蚂蚁集团旗下芝麻信用、阿里云、阿里小贷等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项目,中国民生银行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了“数据中台”等。

二、数字金融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数字金融助力农业发展,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通过数字金融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供给质量和效率。第一,数字金融可以将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服务范围,使其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第二,数字金融能够对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类信息。同时,数字金融还能对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和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第三,数字金融能够打通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渠道,为农产品电商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推动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

(二)数字金融助力农村普惠金融,降低农村地区信贷风险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服务成本较高、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其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的痛点和难点。以蚂蚁金服为例,其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了一个连接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生态体系,以“互联网+科技”为核心,将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相结合,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代表之一,蚂蚁金服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了一个信用评级体系,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小微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蚂蚁金服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实现风险控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了包括乡村地区在内的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

(三)数字金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数字金融能够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造就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当前,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将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融合,能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质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不断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三、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金融供给能力不足

根据我国金融统计数据,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营业网点35.09万个,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2962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894家。截至2021年末,我国农村地区网点数量为26.1万个,其中农村地区网点数量为14.9万个。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网点数量占比超过了一半,但从基层营业网点的经营状况来看,整体经营情况并不乐观。与此同时,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平均业务量却有所下降。

(二)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农户需求

尽管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和农户开始认识到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缺乏针对农户的相关产品与服务。二是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农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当前,我国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农村地区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都影响着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实际效果。

(三)乡村地区数字化人才较为匮乏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掌握先进数字技术、熟悉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专业人才。但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数字人才数量明显偏少、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是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条件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四)农户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不足

农户在使用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时缺乏一定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农户对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甚少,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是缺乏相应风险意识。部分农户缺乏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风险的正确认知和有效防范意识。部分农户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知识与技能,导致他们在使用数字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时无法有效识别其中存在的风险,从而遭受损失。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应建立完善的农村征信体系,建立征信信息数据库,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同时,应加强政府引导下金融机构与涉农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建立健全农户、涉农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保险机构等相关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机制。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为金融机构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化农村地区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拓展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新型服务模式。其次,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数字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村地区实际需求的数字金融产品。例如,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和特色,开发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最后,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互联网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同时,在政府指导下,农业企业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提升農业生产效率。另外,银行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创新推出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三)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监管力度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地区金融监管体系也相对较为薄弱、监管力度不强。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等方式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首先,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法律法规。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运营机制、经营范围、业务规则等进行明确规定,并对其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措施等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制定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进行规范。同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加强对农村地区信贷业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通过加强对农村地区贷款业务的审查与监控,将违约概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二是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在农村地区发展农业保险业务。通过农业保险业务分散信贷业务风险。三是加强对农村地区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反洗钱机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和个人利用数字金融进行非法活动的可能性。四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信息和信用信息等的监管力度。通过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和信用信息查询制度,减少涉农贷款领域存在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问题。

(四)完善农村地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数字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风险和新挑战,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第一,健全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平台和相关制度,加强对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征信制度。通过加强对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建立起完整的农村征信体系。

第二,加强涉农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金融机构自身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涉农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通过加强对涉农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向农村地区传递;同时也要加强对涉农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五)加快推进农村数字金融与农业融合发展

政府应建立农村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在资金、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村数字金融支持。同时,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另外,要促进数字金融与农业生产经营有效融合。通过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1]王香兰,曹愈姝.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经,2023,(01):189-192.

[2]刘文慧,陈琦,周会玲.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3):26-34.

[3]张龙耀,邢朝辉.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03):23-42.

[4]赵颖,由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09):92-93.

[5]肖金成,刘守英,陈航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基本思路和认识发展(笔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22.

(作者单位: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字金融乡村振兴
数字金融时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析我国数字金融的法律管理
普惠金融视角下县域数字金融发展研究
区块链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影响
中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