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风化痰通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代谢、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4-03-07 07:12方美凤曹冰倩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2期
关键词:通络中风血小板

方美凤 谭 峰 曹冰倩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急性脑梗死(ACI)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脑部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导致严重偏瘫后遗症[1]。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列全球死亡原因的第2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11.9%[2]。由于ACI 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特效治疗,目前主要按照诊疗指南进行基础治疗,其治疗效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存在一定局限性。ACI 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其应用于治疗ACI 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3]。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因素涉及风、火、痰、瘀等,以风痰瘀阻型ACI最为多见[4]。既往研究表明ACI 的发生、发展与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相关[5-6]。息风化痰通络颗粒切中风痰瘀阻证之ACI病机,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目前对于该方对于ACI患者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息风化痰通络颗粒对ACI(风痰瘀阻证)患者脂代谢、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7]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医风痰瘀阻证中风参考《中药新药治疗中风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8]有关内容拟定。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属风痰瘀阻证,且首次发病;发病时间6~72 h;年龄40~75 岁;生命征平稳,意识清晰;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者;存在意识障碍及认知障碍者;存在溶栓指征患者;伴有心、肝、肾等严重内科疾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其他原因引起中枢神经功能损伤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20 年6 月至2023 年2 月就诊于本院的ACI(风痰瘀阻证)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 例;年龄41~73 岁,平均(55.36±7.23)岁;病程8~72 h,平均(32.04±4.83)h;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17 例。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40~75 岁,平均(56.48±6.87)岁,病程7~70 h,平均(13.39±2.70)h;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19 例,糖尿病1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9]予以常规治疗。1)一般治疗:吸氧,调控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小便通畅。2)抗血小板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每次100 mg,每天1 次。3)调脂稳斑: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国药准字H20051408),每次20 mg,每日1 次。4)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45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息风化痰通络颗粒:法半夏6 g,天麻12 g,白术12 g,三七粉30 g,丹参30 g,香附10 g,酒大黄3 g。药材均为中药免煎颗粒,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脂代谢指标。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2)血液流变学指标。分别采用旋转黏度计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干预前后全血高切黏度(HSV)、血小板黏附率(PAdR)及红细胞比容(HCT)水平。3)脑血流灌注。采用多功能血管超声仪测定两组干预前后脑动脉血流情况,包括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4)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分值0~45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的TC、TAG、HDL-C 及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下同。

组 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6.86±1.04 5.46±0.85*△6.78±1.03 6.17±0.92*TAG 2.51±0.82 1.65±0.44*△2.49±0.86 1.88±0.58*HDL-C 0.96±0.32 1.39±0.40*△0.94±0.34 1.05±0.42*LDL-C 3.16±0.90 2.35±0.62*△3.08±0.84 2.86±0.57*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HSV、PAdR、HCT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 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SV(mPa·s)7.83±2.34 4.06±1.04*△7.69±2.52 5.65±1.43*PAdR(%)47.68±4.82 40.16±3.42*△48.24±4.79 43.74±3.60*HCT(%)45.16±7.38 39.36±5.24*△46.04±6.82 43.51±5.78*

2.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EDV、PSV 及Vm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比较(cm/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比较(cm/s,±s)

组 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EDV 24.28±4.25 36.38±5.33*△24.52±4.71 30.82±4.94*PSV 65.47±5.32 77.29±6.27*△66.12±6.04 70.10±3.60*Vm 42.32±4.97 54.85±5.26*△42.65±5.20 48.21±5.18*

2.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40 40治疗前15.46±2.17 15.12±2.25治疗后6.34±1.46*△10.82±1.63*

3 讨 论

脑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认为与脂代谢异常、血栓形成、炎性因子生成等密切相关[10]。其中脂代谢异常一直被视为导致脑卒中发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认为血脂异常,血液黏度增加易导致血液流动异常,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更易于沉积于血管壁,逐渐累积形成斑块,局部血管相对狭窄,血流通过狭窄部分,易形成涡流,涡流再一次损伤血管壁,溶血栓酶原激活酶释放减少,导致血栓形成。同时血脂异常易引起血管舒张因子释放减少,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或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11-12]。近年来发现血液流变学与ACI 的发病密切相关,常作为评价微循环的之一[13]。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是脑卒中发生、发展重要危险因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血液流变学是治疗ACI的重要目标。目前现代医学对于ACI 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改善血循环(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改善神经功能、防治并发症、规范化二级预防等[14],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治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方面、多层次整合调节的治疗优势,发挥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氧化、抗炎、神经细胞保护等作用[15]。

ACI 在中医学属“中风”范畴,多由素体本虚,加之劳累伤精、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情志不畅等而致风、痰、瘀等闭阻经脉,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而发病。随着研究深入,对ACI 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虽有本虚之证,仍以风阳、痰湿、瘀血为主,治疗当以息风化痰,通经活络为治则。因此,本研究采用息风化痰通络颗粒治疗。方中法半夏为治湿痰的要药,主燥湿化痰,《主治秘要》记载“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主平肝息风,《本草汇言》记载“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二者配伍具有化痰息风之功。白术气味甘温,质多脂液,乃调和脾土之药也,主健脾燥湿。《本草汇言》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与半夏相配,加强化痰功效。三七粉,可畅血脉、散瘀滞,《本经逢原》记载“此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丹参,主活血脉,通经络,与三七相配,加强通经活络功效。酒大黄,破积滞,行瘀血,《日华子本草》记载其“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壅滞、水气”。香附乃十二经气分之要药也,梳理逆乱之气,气顺则痰除,气行则血行,加强化痰通络之功。诸药配伍,共奏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半夏具有降脂作用,尤其是对TC、LDL-C作用更明显[16]。此外,有研究发现,半夏总生物碱可提高抗氧化能力,拮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凋亡[17]。天麻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提高液氧含量,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灌注,提高脑细胞抗缺氧能力,有效保护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神经细胞损伤[18]。白术内酯Ⅲ一方面可通过调节MAPK 和PI3K-Akt 的信号通路有关,抑制血小板聚集,恢复脑血流,减少脑梗死面积,发挥脑缺血保护作用[19],一方面可通过提高神经元细胞活力,抑制神经细胞凋亡[20]。三七皂苷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白细胞黏附、过氧化反应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21]。丹参素可通过调控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聚集、加速血管微循环、调节脂代谢紊乱,有效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促进神经元细胞增长,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22]。香附挥发油可通过抑制胶原、凝血酶或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息风化痰通络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TC、TAG 及LDLC 水平和HSV、PAdR、HCT 水平以及NIHSS 评分,提高HDLC、EDV、PSV 及Vm 水平。结果说明息风化痰通络颗粒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通络中风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