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农民群像服饰的特点与价值

2024-03-07 08:00刘亚平
辽宁丝绸 2024年1期
关键词:群像现代戏花鼓戏

刘亚平

(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湖南是农业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塑造了大量的农民角色,展示了农民对土地和家庭的情感,也反映了湖南地区农村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湖南花鼓戏中农民群像中外显的服饰因子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其服饰主要特点,进而揭示服饰背后的社会价值。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农民群像服饰的特点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民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湖南花鼓戏表现的主要对象,常见的花鼓戏农民角色主要分为农村劳动者、农村党的干部和离开土地的农民三种类型。[1]他(她)们的服饰通常呈现出朴素自然的共同特征,具体到服饰构成要素又各具特色。

1.1 款式变通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呈现现代戏、传统戏与古装戏三戏并举的局面,其农民群像服饰款式也就包括现代戏服饰与传统戏服饰两个主要类别。

湖南花鼓戏的现代戏服服饰以日常服饰为蓝本,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2]具体来说就是,遵循历史背景,查找资料,找到最准确最清晰的历史图片及文字资料,从中吸取和选出剧中的人物需要的造型和人物原型。根据人物角色找到一款或多款合适或者相近的服装原型,再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手法增、减、结合等创作出最适合这个角色需要的服装款式。

与现代戏服饰不同,湖南花鼓戏的传统戏服饰则在戏曲衣箱规制基础上有所变通。《湖南地方剧种志5》有这样一段描述:“长沙花鼓戏未进入城市以前,演两小、三小戏时,戏班没有衣箱,演出以便服为主,小丑只套一条红裤,武生只加一条打带,旦行系个围兜……旦角还有向观众借衣的习惯……观众也有乐于借衣给戏班的习惯,以此来炫耀自己穿的精美。”[3]可见,在湖南轻松的观演传统影响下的湖南花鼓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对于服饰并不讲究。新中国成立前夕,湖南花鼓戏取得了合法身份进入城市,服饰逐渐讲究,从前行内少有的蟒、帔、盔、翎也一应俱全,甚至有的戏班唱武生戏时还扎上了大靠,花鼓戏服饰逐渐向大剧种看齐。值得注意的是,受戏班财力限制,花鼓戏衣箱只能做到相对齐全,不可能完全达到大剧种的水平,大剧种讲究的“宁穿破,不穿错”原则在湖南花鼓戏这里并非严格遵守。如果按照京昆衣箱规制来看湖南花鼓戏穿戴,则角色穿错衣服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以花鼓戏的穿戴规制而论,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观众也非常宽容,则大剧种不可容忍的行为在花鼓小戏演出中却属于正常现象。

1.2 色彩热闹

由于舞台演出的特性,演员与观众之间距离较远,当演员穿上特定的角色服装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色彩,因此色彩成为花鼓戏向观众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花鼓戏的服饰色彩一般面积较大,便于以足够的分量感向观众发送肯定的信息。同时花鼓戏不同角色之间色相形成鲜明对比关系,以便让观众辨别出角色之间的差异,达到容易记住角色的目的。丰富而鲜明的色彩汇聚于花鼓戏的舞台上,以强烈对比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传递出热闹而喜悦的情绪感受,构成花鼓戏的喜剧底色。

1.3 纹样质朴

花鼓戏服饰的纹样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印花、色织等手段形成的满地纹样,另一类是通过刺绣、拼贴等手段形成的局部纹样。

满地纹样主要有条纹、格子、蓝印花、其它各色花纹等,常以衬衣、外套、裤子、头巾、腰巾、袖套、篮子盖布等形式出现。在传统戏中,穿着满地纹样的角色常常是风流公子、文丑等角色,带有调笑、贬损非正统价值的倾向。在现代戏中这一层意指被削弱,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贬损的意思。条纹、格子、印花等常作为农民的身份标识符号出现,且常带有质朴、热烈等褒义。

局部纹样种类丰富,包括动物、植物、人物、事物、景物等具象类纹样,以及文字、符号等抽象类纹样,这些纹样出现在服饰的各个部位,传递出不同的信息。在人体前胸、后背密切相关的肩、胸、腹、背等部位出现的纹样,常用于提示角色的身份、性格等关键信息,而远离胸背中心之外的纹样,一般起装饰作用。与其它剧种服饰相比,湖南花鼓戏农民角色服饰最具特色的便是位于胸、背等主体位置的纹样,如《刘海砍樵》《祥林嫂》《补锅》《扯萝卜菜》《牛多喜坐轿》《野鸭洲》《蔡坤山耕田》等服装胸腹处均采用挑花、贴花等形式装饰,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见图1、图2)。

图1 《牛多喜坐轿》剧照

图2 《蔡坤山耕田》定妆照

通过变通的款式、热闹的色彩与质朴的纹样组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农民群像往往呈现出真实、热情、接地气等特点。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农民群像服饰的价值

2.1 与观众情感共鸣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通过服饰塑造了农民角色的外部形象,观众从中可以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从而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能够强化观众对角色的关注和情节的投入,提升观赏体验的参与度和深度。湖南花鼓戏中的农民群像通常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困境、辛勤劳作和对家庭的深情厚爱。观众可能会因为对农民角色的认同而触发内心深处关于苦难、喜悦、亲情等情感体验共鸣,并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共享。

2.2 对地方文化传承的价值

首先,湖南花鼓戏中的农民群像反映了湖南地区农村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文特征,通过研究农民角色的服饰特点,可以还原过去的社会生活场景,保留并传承湖南地方文化的历史记忆。其次,湖南花鼓戏作为湖南地方的传统戏曲剧种,农民群像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农民角色的服饰特点,可以传承湖南花鼓戏的独特艺术风格,弘扬湖南地方文化,推动湖南花鼓戏的传统艺术保护和发展。最后,通过比较湖南花鼓戏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农民群像,在共同点和差异性上进行探讨,可以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

2.3 对社会教育启发的价值

戏曲在娱乐、抒情之上还有一层重要的教育意义,而服饰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花鼓戏塑造了大量的农民角色,他们用接地气的服饰语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通过欣赏湖南花鼓戏中农民群像的演绎,观众可以获得社会教育和思想启迪,包括劳动价值观、家庭伦理与亲情关怀、社会公平与正义意识,以及乡土文化与地方身份认同。这些价值观的启迪对于塑造个人良好品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以花鼓戏反映生活并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戏,其中不乏经典农民角色,观众对这些角色的认识始于服饰等外部形象,而终于精神等内部形象,因此进一步研究农民群像服饰,揭示服饰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于塑造个人良好品性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群像现代戏花鼓戏
戏曲现代戏创作回顾与反思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现代戏的发展路径与创作走向
诗性现代戏的中国表达——张曼君现代戏创作探要
越剧现代戏 袁雪芬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