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逊河下游“6·10”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2024-03-07 02:13朱俊峰
海河水利 2024年2期
关键词:滦平县韩家瓦房

朱俊峰

(河北省承德水文勘测研究中心,河北 承德 067000)

受东北冷涡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022 年6月10日,承德市伊逊河下游韩家营水文站以上流域出现局地强降雨过程,降雨级别为暴雨到特大暴雨,伴有较强的冰雹。经调查分析,“6·10”暴雨面平均降雨量168.3 mm,暴雨中心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小营镇瓦房村,最大3 h 降雨量达304.8 mm。强降雨引发伊逊河洪峰流量达182 m3/s 的较大洪水。因本次强对流天气降雨强度大、历时短并伴有较强的冰雹,具有涨水迅猛、致灾性强等特点,故此次暴雨洪水对周边乡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暴雨区域基本情况

1.1 区域概况

伊逊河为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老岭山南麓,流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滦平县和双滦区,自北向南于承德市双滦区西地镇大龙庙村汇入滦河,河长223 km,平均坡度6.8‰,流域面积6 789 km2。在伊逊河干流的上游设有围场水文站,下游设有韩家营水文站。

“6·10”暴雨覆盖区域为伊逊河干流下游韩家营水文站以上流域,涉及河流为伊逊河下游的干流及其附近较小支流。该区域处于承德市双滦区西部与滦平县东部结合地带,区内韩家营水文站位于承德市双塔山镇大龙庙村,为伊逊河出口控制站,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站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4′、北纬40°58′,集水面积6 787 km2,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气温、水温、冰情等,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13亿m3。

1.2 地形地貌

暴雨发生区域为燕山浅山区,两山之间为河谷地带,土壤除河流两岸为草甸土外,其余绝大部分为褐土,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高粱、谷子、土豆及豆类等。区域内植被较好,但遇短历时强降雨,易发生山洪灾害,河流冲淤变化较大,地面高程为370~450 m,平均坡降为2.2‰,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

1.3 气象水文

该区域属暖温带和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502.7 mm,其中7—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7%~61%,6—9 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4%~83%。浅层地下水开采较少,埋深相对较小。

2 暴雨分析

2.1 暴雨成因及过程

2022 年6 月10 日,受东北冷涡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伊逊河韩家营水文站以上流域发生局地强降雨过程。10日傍晚19时,滦平县小营镇附近开始降雨,降雨区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先后发生强降雨过程,其间伴有较强的冰雹,至22时基本结束,暴雨过程历时3 h 左右。暴雨中心位于滦平县小营镇瓦房村,降水量达304.8 mm,其下游23 km 处为伊逊河韩家营水文站,其他降水高值位于滦平县小营镇小营村、付营村,双滦区西地镇孙营村、前营村。此次暴雨呈现出历时短、强度大、局地性强等特点。

2.2 暴雨调查

2.2.1 降水

“6·10”暴雨中心位于滦平县小营镇瓦房村,其附近有3 处基本雨量监测站点,分别是瓦房村上游10 km 的红旗站、瓦房村下游23 km 处的韩家营站和距离瓦房村直线距离8.5 km 处的三道河子站,3 处基本雨量站均不在此次暴雨覆盖范围内,也不在调查区域之内。此3处雨量监测站点同期降水量为红旗站20.2 mm、韩家营站5.4 mm、三道河子站3.8 mm[1]。

此次暴雨调查在滦平县小营镇和双滦区西地镇设置多处调查点,调查期间细致地询问了调查点附近的指认人员,对各种承雨器具进行了深入的检查和称量,经过对调查结果的评价,认为处于较为可靠等级以上的调查点为小营、瓦房、付营、郎营、康营和前营6处,最终计算得出这些调查点的降雨量,最大降雨量为瓦房的304.8 mm,其次为付营的281.7 mm。根据分析,本次暴雨两站降雨量占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50%~60%。伊逊河“6·10”暴雨调查结果,详见表1。调查点降雨量分布,如图1所示[2]。

图1 调查点降雨量分布

表1 伊逊河“6·10”暴雨调查结果

经过对比暴雨区域附近的基本雨量站红旗站、韩家营站以及三道河子站的降水过程(降水自6 月10 日19 时开始,至22 时结束,暴雨过程持续3 h 左右)发现,主雨区降水主要集中在2022 年6 月10 日19 时15 分—21 时45 分,历时约2.5 h。经调查,本次降水过程的暴雨中心位于瓦房村,降水量核定为304.8 mm。按照《河北省暴雨图集》分析,瓦房村最大3 h 暴雨重现期超过200 a 一遇,属于特大暴雨级别。

此次暴雨覆盖的地理范围大致在北纬40°57′~41°07′、东经117°37′~117°47′,笼罩区域面积147 km2。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和调查分析成果,绘制“6·10”暴雨过程的降水量等值线图,如图2 所示。经分析可知,本次暴雨过程降水量在100~150 mm 的笼罩面积为32 km2;降水量在150~200 mm 的笼罩面积为25 km2;降水量在200~250 mm的笼罩面积为17 km2;降水量在250~300 mm 的笼罩面积为13 km2;降水量超过300 mm 的笼罩面积仅为3 km2,强降雨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属典型的区域性暴雨[3]。另外,从图2 可以看出,降雨量等值线呈西北—东南沿伊逊河河谷走向延伸,空间分布与该区域地形具有较强的符合性,充分说明本次暴雨的形成与地形因素有较大关系[4,5]。

图2 降水量等值线

2.2.2 冰雹

本次暴雨过程中,降雹几乎伴随整个暴雨过程,具有历时长、粒径大、致灾性强的特点。据调查,本次暴雨过程中降下的冰雹最大直径超过30 mm,调查地点墙角处积雹深度甚至达到40~50 cm,如此量级的冰雹给当地带来严重的雹灾,致使灾情雪上加霜。

3 洪水分析

受本次强降雨影响,处于暴雨中心下游23 km的韩家营水文站发生较大洪水,该站洪水起涨迅猛、降落快速。根据监测资料分析可知,该站洪水于6 月10 日21 时开始起涨,起涨水位为364.74 m,起涨流量为6.41 m3/s;至10 日23 时30 分洪水达到峰顶,洪峰水位为366.22 m,水位变幅为1.48 m,实测洪峰流量为182 m3/s。本次洪水过程洪峰持续时间仅为30 min,涨水历时2.5 h,至12 日0 时洪水落平,整个洪水过程历时27 h。本次洪水过程经过切割基流分析计算后,洪水总量为0.036 6 亿m3,折合径流深为24.9 mm,径流系数为0.148。韩家营水文站实测洪水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韩家营水文站流量过程线

4 结论

(1)受天气和地形的影响,“6·10”罕见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局部特大暴雨具有降雨高度集中、降水强度大、降水量级大的特点,同时因降雹几乎贯穿整个暴雨过程,致灾性强。因此,此次暴雨洪水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导致周边村镇数千人受灾,房屋、道路损毁,电力、通信中断,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2)通过对洪水的分析可知,高强度的局地暴雨引发的洪水来势凶猛,具有暴涨暴落、预见期短且突发性强的特征。

(3)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暴雨洪水的预警上给予了深刻的警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要持续加强暴雨洪水预警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防洪减灾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洪和自我防范意识,特别是山区,河道狭窄,要避免河道侵占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4)经过本次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发现,本次暴雨区水文监测站点稀少,难以满足准确掌握暴雨时空分布情况的需求。建议今后应加大暴雨易发区水文监测站的建设,增加站网密度,为实时监测、提高预报预警能力、科学分析暴雨洪水和防灾减灾提供信息支撑。

猜你喜欢
滦平县韩家瓦房
老瓦房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滦平县火斗山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全面参与疫情防控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河北滦平县桥头花岗岩矿及其共生金矿的地质特征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长不大的月亮
一棵楝树上挂着两只月亮
八仙的手持
韩家礼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