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枢纽旋转式浮筒拦排的研究及工程设计

2024-03-07 02:14孟昭辰段晓芳林广志王相峰
海河水利 2024年2期
关键词:浮箱旋转式漂浮物

孟昭辰,段晓芳,林广志,王相峰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在农业灌溉、引水式电站、城镇供水等引水渠首枢纽工程中,漂浮物和淤积问题较为常见,特别是洪水过程后,渠首前的漂浮物淤积更加严重和突出。在引水灌溉渠首工程中,河道漂浮物淤积将严重影响灌区引水效率,造成闸门变形,危及闸门正常启闭;在引水式电站工程中,取水口聚集的漂浮物可能会堵塞水轮发电机组的进水口拦污栅,影响水电出力,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防洪泄洪产生一定影响[1]。另外,漂浮物对河道水质及水生物的生命安全也将造成严重危害。综上,有效治漂既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关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迫切需求。

目前,常见的治漂措施是在闸前修建拦污栅[2]、拦污排[3]、导漂屏[4]和使用清漂船[5]、人工打捞[6]、水上垃圾自动收集设备[7]等。其中,升降式拦污栅在清污机高频运转情况下,钢绳长期处于浸泡和干燥的循环状态极易磨损断裂[8],导致排漂装置失控;拦污排主要拦截水面漂浮物,若漂浮物不能及时清理,将导致拦污栅栅条变形和设备过载故障等[9];清漂船需要人工操作,汛期清理漂浮物时,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将受到威胁;水上垃圾自动收集设备只能清理体积和重量有限的漂浮物,多用于河道漂浮物治理中,对于因洪水引发的大体量漂浮物其清理能力有限。另外,一些工程为了减少排漂弃水量采用舌瓣组合闸门排漂[10],此种方式因漂浮物的汇聚时间较为集中,导致漂浮物治理更加困难。

蔡莹等[11]在三峡库区清漂治理的实践中,因势利导总结出水力一体化治漂浮槽,以达到拦、导、清一体化清漂效果。其中,浮槽起到了很好的拦漂效果,但导漂仅靠浮槽前横向水流推动,效果一般。基于此,本文对浮槽进行了改造,设计安装了旋转式浮筒,以提高其导漂效果,并将该漂浮物治理思路应用于引水枢纽的治漂工作中。

1 旋转式浮筒拦排组成及原理

1.1 旋转式浮筒拦排组成

旋转式浮筒拦排是针对引水枢纽提出的具有拦漂、导漂和排漂功能的拦污排漂装置,包括浮箱平台(含护栏)、“ㄈ”字形构件、圆柱体浮筒旋转构件、浮箱平台首尾的连接件、渠首岸墙上设置的导槽,如图1所示。

图1 旋转式浮筒拦排装置

旋转式浮筒拦排的浮箱平台由多个矩形浮箱通过铰座拼接而成,相邻浮箱铰座之间通过铰钉固定,如图2所示。浮箱平台两端安装与两岸导槽配合使用的连接件,组成一个可上下滑动的支座,连接件在导槽内只能沿竖直方向移动(水平方向不可移动),从而保证浮箱平台随水位变化而变化。连接件强度高、机动灵活,可确保浮箱平台稳定地浮于水面,并满足一定角度的转动。浮箱平台兼具工作桥的功能,方便日常检修。单个浮箱四周各有1 个铰座,4个绞座上下位置不同,从而满足拼接的要求。岸墙上的导槽在岸墙施工时预埋在岸墙内。

图2 浮箱平台

旋转式浮筒拦排中的“ㄈ”字形构件形如横放的槽钢,“ㄈ”字形构件中上下面之间等间距布置轴承,用来安装圆柱形浮筒,如图3所示。“ㄈ”字形构件材料为刚度较大的钢板,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焊接出需要的长度。整个拦漂装置的刚度大,在水中不会发生过大变形。圆柱状浮筒构件之间预留有充足的旋转空间,既能保证漂浮物不会卡在浮筒构件之间,又能保证浮筒构件实现旋转。

图3 “ㄈ”字形构件

圆柱形浮筒等距安装在“ㄈ”字形构件内,该构件借鉴了藏传佛教中的“转经筒”结构,其中心处安放转轴,转轴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浮动端。固定端设置在“ㄈ”字形构件水面上部一侧,浮动端淹没在水面下部一侧,在浮动端安放轴端挡块,防止圆柱形浮筒上下移动,保证圆柱形浮筒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可垂直立于水面绕轴旋转。“ㄈ”字形构件和浮箱平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旋转式浮筒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旋转式浮筒结构

1.2 旋转式浮筒拦排原理

圆柱形浮筒通过转轴固定在“ㄈ”字形构件内,“ㄈ”字形构件通过螺栓与浮箱平台连接。拼装完成的旋转式浮筒拦排斜拦于闸前,起到拦漂作用。在水流和漂浮物的撞击摩擦作用下,圆柱形浮筒旋转,从而将浮筒前面的漂浮物导向下游。

1.3 旋转式浮筒拦排的优点

旋转式浮筒拦排,不仅对水闸过流影响较小,而且具有工程量小、工程投资少、可有效提高拦污排漂效率等优点,既可应用于新建工程,也可应用于已建工程。通过设置舌瓣式闸门或分层式闸门排漂,可以减小排漂用水量。

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整个试验系统由首部水池、水槽、尾部水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循环水泵和旋转式浮筒拦排组成。试验结构,如图5 所示。本次试验制作出旋转式浮筒拦排的圆柱形浮筒和“ㄈ”字形构件,以验证其导漂效果。转筒直径取4 cm、净高为6 cm,相邻转筒转轴间距为5 cm,“ㄈ”字形构件与水流方向夹角取30°。旋转式浮筒试验装置,如图6所示。

图5 试验结构

图6 旋转式浮筒试验装置

2.2 试验过程

试验中,使用枯树枝、泡沫、纸屑等作为典型漂浮物。首先,通过泄流观察不同流量对应的水深;然后,将浮筒安装至相应高度,确保浮筒的1/3~1/2 部位位于水下;最后,将选定的漂浮物多次随机投放至水槽中,观察其聚集和运动情况。

2.3 试验结果

浮筒安装完成后,漂浮物在水流作用下顺着浮筒被输运至下游。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枯树枝撞击到浮筒后,撞击力的方向并非正好能通过浮筒转轴中心,而是存在一定的偏离。浮筒在偏心力和水流作用下转动,提高了导排漂效果,且流速越大导排漂效果越好。

浮筒安装角度不同,导排漂效果也不同,浮筒与水流方向垂直时转动较快,但在浮筒与河岸交界处漂浮物容易聚集。

漂浮物形状也对导漂效果存在影响,漂浮物为树枝、干草时导漂效果更好;而当漂浮物为纸屑、泡沫时,导漂效果一般,主要原因为过轻的漂浮物对转筒的撞击力小,无法使转筒转动,引导漂浮物定向运动效果较差。

3 工程应用设计

3.1 设计原则

结合旋转式浮筒拦排治漂原理和特点,提出如下设计原则:①旋转式浮筒拦排主要应用于引水枢纽的拦污排漂,若将其应用于蓄水枢纽和泵站枢纽时应进行论证;②旋转式浮筒拦排可应用于新建的引水枢纽,也可以应用于已建枢纽的改造;③引水渠和排漂口应尽量远离,最好分属河道两岸,将两者布置到同侧河岸时,应对其进行论证。

3.2 设计方案

在引水枢纽工程中,对于排漂设计,应坚持拦、导、清一体化清漂的思路。利用旋转式浮筒拦排将上游河道中的漂浮物、污物阻挡在进水口外侧,远离进水闸孔口,同时圆柱形旋转浮筒将漂浮物导向排漂出口;在进行排漂作业时,通过开启枢纽边孔排漂闸或者岸边排漂渠道闸门排漂;在排漂闸后使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将漂浮物清运出去。

通过以下2 个漂浮物处理设计方案,可实现天然河道引水枢纽闸前的拦污排漂:方案1,针对已建工程或者下游河道地形符合清运条件的工程,可在引水闸前沿河道倾斜布置1 道旋转式浮筒拦排,浮筒拦排的上游端在引水闸一侧,下游端连接到排漂闸的闸墩上,其工程布置如图7所示;方案2,对于新建工程,可专门设置排漂渠,并尽量将排漂渠和引水渠布置在不同侧河岸,浮筒拦排的上游端和方案1的布置相同,下游端布置在排漂渠进口处,其工程布置如图8所示。

图7 方案1工程布置

图8 方案2工程布置

4 结论

旋转式浮筒拦排能够有效拦截并疏导河道漂浮物至排漂口,但对不同种类的漂浮物其导漂效果不同,对能够产生水平方向推力的漂浮物导漂效果更好。

旋转式浮筒拦排按照不同角度布置,其导漂效果不同。不同的工程设计会导致河道流场不同,因此应根据流场情况合理选择旋转式浮筒拦排布置角度,以增强水流对圆柱形浮筒旋转的驱动力。

旋转式浮筒拦排在已建和改扩建的引水枢纽中均能对漂浮物起到拦、导、排的效果。

猜你喜欢
浮箱旋转式漂浮物
沉管安装专用船舶浮箱和供暖工艺改造
神秘的海上漂浮物
三峡水库水面漂浮物对近坝段水体重金属的影响初探
一种新型带电导线漂浮物清除器研制
美国人浮箱养生
旋转式脱泡消泡法/混凝协同处理造纸废水
基于频率步进信号的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PG65型高速旋转式压片机
PG65型高速旋转式压片机
抬船浮箱载船下水总纵强度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