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茶园管理现状及建议

2024-03-08 14:49卢仁龙胡志宏赵子慷周泳臣曾庆群胡运情何素芳周歧波
广东茶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凌云县病虫茶树

卢仁龙 胡志宏 赵子慷 周泳臣 曾庆群* 胡运情 何素芳 周歧波

(1.百色市茶业发展中心,广西百色 533000;2.凌云县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广西凌云 533100)

凌云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下辖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土地总面积2053 平方公里,海拔400-2100 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年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717 毫米,土壤肥沃深厚,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PH 值4.5-6.5,独特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1]。凌云县茶叶种植以凌云白毫茶品种为主,主要分布于凌云县西北部玉洪和加尤两个乡(镇)的土山区[2-3]。茶产业的发展在凌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好这一优势产业,调研组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重点了解了凌云白毫茶分布区的茶园管理情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茶农开展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茶园管理情况

1.1 茶园病虫害情况

本研究主要从凌云县抽取2 个野生茶树林、2 个古茶园、17 个人工栽培园作为样点进行茶树病虫害方面调查,总体虫害发生程度较轻,部分虫害还未发现;病害主要是部分茶园茶膏药病较多(其它病害发生轻),部分茶树枝干附着青苔明显。

1.1.1 野生茶树病虫情况

主要选取玉洪乡那力村孔家湾枫香岭、加尤镇央里村那力屯那福沟2 个样点(海拔750 ~900 米左右)古茶树进行监测调查与走访了解。通过现场调查显示,古茶树病虫害发生较轻。其中,那福沟古茶树林基本呈野生状态,受人为干预较少,自然生境平衡维持较好,茶树病虫为害也最轻。

1.1.2 古茶园病虫情况

主要选取泗城镇白马村弄西屯、玉洪乡先峰岭上寨2 个古茶园进行踩点调查。其中:弄西屯古茶园海拔890 ~903 米,大部植株已遭砍伐枯死,仅存少量残株。对现场观测,发现茶树枝干膏药病发生程度一般,其它病虫主要为茶介壳虫、茶煤烟病,为害较轻;先峰岭上寨古茶园海拔1100 米左右,部分低伐植株树干上有少量膏药病病斑,未砍植株生长较好,病虫害轻。

1.1.3 17 个人工栽培茶园病虫情况

此部分茶园主要选取凌云县白毫茶地理标志保护核心区内、外的茶企基地及部分老茶园共17 个样点。这部分茶园建园种植时间分别为1958 年代到2005 年期间,园地海拨分别从600 ~1035 米不等。总体上看,部分茶园茶膏药病及枝干附着青苔较多(其中,1958 至1989 年代种植的茶园相对1990 至2005 年间种植的茶园发生较重),其它病虫害主要有介壳虫、黑刺粉虱、螨类、茶煤烟病、茶圆赤星病、茶白星病等,为害程度较轻。调查尚未发现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蚜、茶毛虫等明显为害迹象。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凌云县17 个人工栽培茶园病虫害危害情况调查表

1.2 水肥管理情况

本次调查,调研组从凌云县20 个人工栽培茶园(BS-01 至BS-20)和2 个野生茶树林(BS-21 至BS-22)各抽取1 个样本。经广西大学农学院检测,本次送检的22 个土壤样品检测结果有9 个为正常值,有3 个样本有效磷偏高(玉洪乡上谋村国营茶场、玉洪乡合祥村那洋屯、加尤镇百陇村正道基地),有10 个样本有效磷偏低(加尤央里村竹林里、白马村陇西屯、陇槐村沙坪屯、宏鑫茶业、力洪下东兰屯、玉洪那保茶场、加尤凌春茶业、茶山金字塔、那塘芳凌新村、沙里浪伏茶场)。检测结果如表2。

表2 凌云县22 个样本检测结果

1.2.1 人工栽培茶园

第一,土壤条件。经过实地考察,凌云白毫茶的种植区土壤类型主要为发育于砂页岩上黄红壤、黄壤等,土体厚度60-100cm,酸性反应,质地以壤土为主,疏松深厚,透气保水。第二,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决定土壤结构、持水量和温度,而且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同时又是土壤中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4]。20 个茶园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为29-94g/kg,平均含量52.9g/kg,依据广西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下同),含量水平为1 级(极高)。第三,土壤全氮。氮是茶叶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茶树生长发育和形成产量品质的重要基础。20 个茶园土壤样品全氮含量为1.44-3.613g/kg,平均含量2.62 g/kg,含量水平为1 级(极高)。第四,土壤有效磷。磷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茶树体内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特别是对茶树细胞的能量传递必不可少。茶园土壤适宜的磷元素含量对提高茶叶香气和滋味方面具有明显作用。20 个茶园土壤样品有效磷含量有3 个检出值分别为148mg/kg、233mg/kg、166mg/kg,数值偏高,异常的原因可能来自检测误差;有10 个检出值低于5mg/kg,分别为2.2mg/kg、2.7mg/kg、3mg/kg、5mg/kg、2.7mg/kg、2.1mg/kg、2.5mg/kg、2.7mg/kg、3.4mg/kg、3.2mg/kg,数值偏低的原因是有1 个为野生茶树林、1 个为古茶园、3 个为有机茶园基地、2 个绿色基地、3 个无公害基地;剩余9 个茶园有效磷含量为5.2-30.3mg/kg,平均含量7.9mg/kg,含量水平为4 级(低)。第五,土壤速效钾。钾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钾参与许多酶促反应,对增强茶树的抗逆性有显著作用。20 个茶园土壤样品速效钾含量为59-383mg/kg,平均含量188.2mg/kg,含量水平为1 级(极高)。第六,pH(土壤酸碱度)。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4.0-6.5 之间,4.5 ~5.5 最适宜[5]。20 个茶园土壤pH 在4.3—6.1 之间,平均值5.0,其中强酸性点位占10.0%,酸性点位数占70.0%,微酸性20.0%,酸性分布最多。

1.2.2 野生茶树林

2 个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为极高水平,有效磷含量为极低水平,速效钾含量均为中等水平,pH一个为强酸性,一个为酸性。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凌云县20 个人工栽培茶园土壤的土壤pH 含量适宜茶树生长;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平均含量均为1 级,含量极高,满足茶树生长养分需求,有效磷含量偏低,说明土壤缺磷严重,这种状况一方面与当地黄壤及黄红壤中磷元素被铁、铝等元素包被固持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地茶叶企业在创建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中对土壤磷含量的理解有误,担心指标偏高而少施用磷肥导致的现象;2 个野生茶树林的土壤pH含量适宜茶树生长,有机质、全氮含量水平高,有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中等,未发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茶园土壤管理欠缺

许多茶农不耕作、不除草和不及时修剪封园,部分茶农施肥方法不正确,既不开沟、也不盖土,将肥料直接撒于裸露的表土层,有的还贴着植株基部,致使土壤板结和肥效流失,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杂草丛生,茶树生长势差。

2.2 茶园套种不合理

茶园套种模式是通过在茶园中同时种植不同的作物,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茶园的产量和收益,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但是,茶园的套种模式实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调查发现,少部分茶园套种香料作物八角树,茶园里有香料作物易造成香料作物叶片混于茶园鲜叶中,会影响茶产品的滋味。

2.3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调查中部分老茶园病虫害比较明显,茶树基干上部枝干衰退较严重,布满苔藓,枝干性病害较多。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各不相同,茶农由于认识不足,当病虫害发生时,无法正确识别,更谈不上正确用药,导致茶园病虫害严重。

2.4 茶园肥力不足

在实地调查中,调研组发现大部分茶园都是不施肥或者施用少量复合肥、有机肥,达不到茶树全年施肥的要求,导致土壤肥力不足,茶树易染上膏药病等病害,如加尤镇陇槐村沙坪屯茶园的有机质严重不足,70 年代初建的茶园,茶园的品种很纯正,但是有的茶树已开始干枝枯死,茶园单产低。目前,百色市的茶叶年均亩产量相对较低,年平均亩产干茶50 kg,其中凌云县年平均亩产干茶56 kg、乐业县年平均亩产干茶39 kg、西林县年平均亩产茶青41 kg、隆林县年平均亩产茶青330 斤,与高产地区年平均亩产干茶150 kg 的产量相比差距还很大。

3 茶园管理建议

3.1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

一是逐步减少或停止大面积茶园周围经济林生产活动,丰富园地四周植被,有条件可采取茶园间作阔叶杂木林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发生机率;二是合理修剪和台刈,抑制病虫为害。通过不同程度的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除去在枝叶上的病虫;三是在秋冬季节,增施有机肥作为基肥,适当补充磷、钾肥。结合深耕施肥,将表土和落叶层中越冬害虫以及各种病菌深埋入土,根颈处培土壅根,适时适当中耕;四是在采摘期,及时分批多次采摘,结合疏枝清园,降低病虫发生。

3.2 注重保护和利用天敌

一是创造良好的天敌生态环境,可种植防护林、行道树或茶林间作,夏冬季茶树间铺草及设置人工鸟巢等,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二是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通过合理密植、培育强壮树势、增加茶园覆盖度,促进天敌昆虫和虫生真菌的生存繁衍;三是保护利用蜘蛛等天敌,发挥蜘蛛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3.3 应用物理防治

一是采用灯光诱杀,可选用频振式诱虫灯等对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等趋光性较强的害虫进行诱控;二是色板诱捕,利用黄板、绿板等对茶尺蠖初孵幼虫、茶蚜、茶黄蓟马、小绿叶蝉等进行诱杀;三是人工捕杀,即利用害虫的栖息场所或特殊习性进行传统人工捕杀。

3.4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

一是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等防治茶尺蠖、茶毛虫、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象甲、小绿叶蝉等;二是以益虫治害虫。如:培育利用绒茧蜂防治茶尺蠖和茶细蛾、黑卵蜂防治茶毛虫、红点唇瓢虫防治长白蚧以及异色瓢虫防治茶蚜等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3.5 科学合理施用农药

一是加强病虫田间监测,适时达标用药,药剂可选用微生物源农药、活体微生物农药、动物源性信息素及植物源农药等对病虫进行预防控制;二是适时化学控害,宜选用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菊酯类、甲维盐类、螺螨酯类等药剂轮换使用、合理喷施;三是强化用药安全间隔期,做好农药使用记录,建立茶叶产品农残定期检测制度。

3.6 提高茶园绿色防控普及率

强化示范引导,建设茶园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示范基地,基地集成茶园害虫灯诱技术、色诱技术、性诱技术及生物防治技术等应用,让茶农真正从感观上了解生态防控的优势与重要性,有效解决认知不到位、先进技术难落地的问题,让茶农学起来、干起来。组织形式多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及宣传,包括病虫害的辨识、发生规律、科学用药等方面,提升对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水平。

猜你喜欢
凌云县病虫茶树
凌云县2021年5月特大冰雹灾害天气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凌云县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策略探讨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凌云县气候条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研究分析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浅谈凌云县大石山区林业产业综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