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中心四平台”的公立医院后勤运营管理实践研究

2024-03-09 07:55吴永仁管德赛郭诚刚
现代医院 2024年2期
关键词:后勤运维能耗

石 苗 吴永仁 邵 军 管德赛 王 俊 孙 鹏 郭诚刚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1

2019年,国家卫健委明确将智慧医院评价分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3个维度,并从政策层面给出了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指导原则[1]。2021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中,医院智慧运行保障管理分级评估从5个方面对医院后勤运行保障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2]。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建设后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后勤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3]。2023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指标考核要求逐年降低[4]。

根据历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床位数量及诊疗人次持续增长,公立医院数量却不断减少,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满为患,承担了相当重的医疗任务[5]。医院后勤运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后勤设施设备种类多、分布广、全年7×24 h不间断运行,保障难度大,而加强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6]。

1 调查研究分析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因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等条件制约,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态势,后勤信息化建设领域同样如此。通过研究医院智慧后勤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提升后勤运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78份(苏北地区占39.3%、苏中地区占26.4%、苏南地区占34.3%;三甲医院占46.1%、二甲医院占25.3%、三乙及其他医院占28.7%),有效回收率98.89%。调查对象包括医院后勤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外包服务等相关人员。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概况、后勤人员情况、现有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医院后勤智慧化运维体系构建、运营管理影响因素、提升路径等。

调查研究将医院等级、员工工作情况因素分别与智慧运维重要性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医院等级对后勤信息化建设投入认知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医院等级是影响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投入多少的重要因素,其中三甲医院在后勤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见表1)。

表1 后勤信息化建设投入方差分析

调查研究将不同工作岗位、职务级别的公立医院员工分别对智慧运维管理重要性认知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工作岗位、职务级别的公立医院员工对智慧运维管理重要性认知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员工的工作岗位、职务级别是影响智慧运维管理重要性认知的因素。其中,工作岗位方面,后勤负责人重要性得分最低,表明后勤负责人认为智慧运维管理重要性高,工勤人员重要性得分最高,表明工勤人员认为智慧运维管理重要性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智慧运维重要性方差分析

2 “一中心四平台”搭建架构

结合样本医院实际,开展信息化建设专项调研,以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为依据,搭建智慧后勤运维管理中心,中心以“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为依托[7-8],采用设备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网络架构,涵盖四大平台即设备管控信息化平台、安全防范信息化平台、能耗监测信息化平台以及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见图1),打造“一中心四平台”运营管理模式。

图1 “一中心四平台”架构图

2.1 设备管控信息化平台

设备管控信息化平台涵盖4类后勤设施设备系统(400余台建筑设备、4 880余个设备监控点位),实现一院两区(医疗院区、行政办公院区)供配电设备以及主院区水暖(制冷总量18 820 kW,供应面积超180 000 m2)、电梯、视频等机电设备运行状态一体化安全管控,即对43套高压开关柜、210只低压断路器、4台变压器、1台直流屏、2台柴油发电机组、12台冷水机组、27套热交换系统、2台血液仓风冷热泵、25台污水井、49部医用电梯(约11项运行状态、10项故障告警)、20台UPS应急电源、视频监控系统等运行状态、参数实时监测、分级预警、故障联动、工单派送流转等。为有效解决泵房安全系数低下、设备老化腐蚀严重、水泵长期低效区运行以及设备信息化管控平台缺乏等问题,医院对二次供水系统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实现泵房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实时远程管理院区内泵房情况、设备情况,据测算设备日耗电量约176.1 kw·h,节能效率达52.34%,年节约电费近5万元。

2.2 安全防范信息化平台

安全防范信息化平台涵盖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平台、互联网+大客流数据应用平台及门禁一体化管理平台。其中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平台将全院8 000多只消防烟感、温感、手报及水系统实时立体呈现消防安全状态,对故障及时预判和全过程跟踪,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运维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临床一线安全;互联网+大客流数据应用平台可实时洞察进出医院人员的客流画像、客流来源、年龄结构、流量趋势、停留时长等信息;门禁一体化管理平台涵盖医院职工、“四生”、外包物业人员等人员门禁一体化安全防控管理,对公共区域、重要部位、个性化部位等门禁权限等级进行优化升级,实时动态掌控全院门禁信息,弥补人力防控缺陷与风险,形成“人防+技防”的防控双保险机制,保障医疗环境秩序和临床一线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2.3 能耗监测信息化平台

医院建筑能耗构成复杂、能源形式多样,通过依托能耗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区、科研教学行政院区各楼栋用电量数据实时监测并实现对全院、楼栋、科室水资源数据的三级实时动态监测,以信息化手段管控医院能源资源消耗,合理规划医院整体用能。以科研教学行政院区11#楼至19#楼能流图为例(见图2),图中平台对能耗进行分项数据采集展示,包括总用电量,11#楼至19#楼每栋楼的用电量,电梯、空调、方舱CT、照明等用电量,同时拓展了能耗分析、能耗查看、时间对比等功能,以自定义能耗报表数据支撑业务绩效统计分析,完成用电能耗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撑。

图2 医院分院区各楼栋能耗流向图

2.4 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

依托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科室故障报修、任务分配、进度追踪、结果评价等后勤综合“一站式报修”以及后勤维修全流程管理(见图3),进一步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实现医废从产生、收集、运输、储存、处理至最终处置全过程溯源管控,通过信息化手段交接与处置,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交接时间有效缩短,交接登记完整率100%,成本考核数据准确率100%。在医院业务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医疗废物管理真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017—2019年医院感染性废物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增设一栋临床大楼、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区等情况下,未增设医废回收人员。

图3 后勤综合一站式报修流程图

3 后勤运营管理成效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安全管控、服务保障、能源消耗等方面量化分析评价样本医院运营管理成效。

3.1 基于“智慧联动”的设备故障处置能力提升

近年来,对报警类别、报警等级进一步优化分级,报警类别划分为参数超限、设备故障、运行报警,报警等级划分为普通报警、高级报警,经统计分析(见图4),2022年故障报警次数同比2021年下降28.63%,其中高级、普通报警次数同比2021年分别下降69.53%、33.15%。

图4 故障分级报警统计对比

根据图4所示,空调、电梯故障报警频次较高、工单量较大,以医院1号楼高区生活热水经常发生夜间超温为例,故障显示夜间21:00至次日凌晨5:00用水低谷时经常发生生活热水超温问题,超温温度高达近90°,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排查发现蒸汽电动阀门关闭不严导致蒸汽泄露,因此更换蒸汽电动阀阀体,并跟踪检查全天出水温度,温度平稳控制在42~50 ℃左右,形成PDCA管理闭环。

另外,启用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平台,提高了医院安防管理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应对处置能力,实现了火灾防控自动化、异常报警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化及日常管理精细化,医院火情发生次数逐年下降,医院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3.2 基于“一站式”的后勤保障能力提升

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分析结果,2022年医院中央空调类、钣金类、电工类、水工类等一站式维修量同比2021年下降2.92%,表明维修质量有所提高,反复维修频次降低(见图5)。

图5 综合一站式报修分类

3.3 基于“数据挖掘”的能耗管控能力提升

2022年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标煤0.020 98吨,与2021年同比下降8.71%(见表3)。2020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运营效率指标中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得分19分,相较于2019年提升1分。

表3 2020—2022年能源消耗量明细表 [折合标煤(吨)]

4 思考与展望

当前从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甚至向数智化转型至关重要性[9-10]。通过全面推进后勤智慧化建设与运维,构建故障报警知识库,深度挖掘基于智慧后勤运维中心下的四大平台信息数据价值,广度探索后勤安全管控信息化、能耗监控信息化、运营管理信息化并重,提升后勤智慧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及运维效能,为医院后勤科学运营管理转方式、转机制提供改革思路[11-12]。例如,在医院业务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充分利用智慧后勤运维平台,加强后勤运营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成本;参考《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以及医院评审评价指标等,构建医院后勤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从运维概况、安全管理、服务效率、成本管控等不同维度构建符合样本医院实际情况的三级指标体系,对医院后勤保安全、提效率、控成本进行多层面、多维度评价[13-14],并逐步形成地方标准化运行评价指标体系;打造智慧化后勤新业态和更为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新格局[15-16],为下一步研究探索样本医院“一院两区”的运行模式及后勤同质化管理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后勤运维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后勤服务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风电运维困局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