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2024-03-09 09:05刘京宇杨延砚张元鸣飞刘小燮张娜张之良周谋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床位数医学科康复

刘京宇, 杨延砚, 张元鸣飞, 刘小燮, 张娜, 张之良, 周谋望

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 100191

0 引言

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始编制年度《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简称《报告》)。2017年起,《报告》由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National Clinical Improvement System, NCIS)进行数据调查,数据来源逐年扩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16年起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开展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相关工作,成为国家康复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6年至2021年,已连续6年编写《报告》(康复医学部分)[1-3]。每年的康复医学专业质量控制调查指标均在前一年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修订,经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质量与评价处批准后在全国执行。

《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年版)》(简称《指标》)已于2022 年5 月正式发布,对促进我国康复医疗的同质化及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4]。

1 全国康复服务质量数据来源分析

1.1 数据来源

根据《关于开展﹝2022 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抽样调查工作的函》(国卫医质量便函﹝2022﹞85 号),本年度NCIS 抽样调查的医疗机构包括全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包含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综合医院,不包含军队系统医院。调查内容为2021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期间医疗质量相关数据。本报告将医院分为委属委管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民营医院和康复医院。其中,委属委管医院指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直管医院,三级医院包含委属委管医院,民营医院包含三级民营医院和二级民营医院,康复医院包含三级康复医院和二级康复医院。

1.2 NCIS数据清洗过程和本年度有效样本基本情况

本年度NCIS 抽样调查共有9 328 家医院参与填报2021 年数据,创历年新高,其中228 家为康复医院。共2 713 家抽样调查医院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其中2 695 家为综合医院,18 家为康复医院。从填报医院数据的准确度、完整度和可信度方面进行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工作,先后剔除出院人数极值样本(出院人数<10) 26家,康复医学科床均出院人次> 50或< 1的样本139 家,数据完整度过低样本(数据完整率< 40%) 22家,明显不实数据(数据均为整十整百等) 13家,实际纳入2 513 家医院,较去年增加245 家,剔除率为7.4%。数据质量较往年(去年剔除率为15.2%)有明显提升。

2 513 家医院样本覆盖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无医院纳入分析。2 513 家医院中,委属委管医院18 家,三级医院1 287 家,二级医院1 226 家,民营医院164 家,康复医院18 家。2016 年至2021 年,纳入的二级、三级医院数逐年增加。见图1。

图1 2016-2021年纳入医院数及等级分布Figure 1 Number of hospitals included and their grade distribution from 2016 to 2021

综上,本研究中纳入分析的综合医院共计2 495家,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 269 家,二级综合医院1 226家。康复医院18家。

2 2021年情况分析:基于2 513家医院数据

NCIS康复医学专业质控指标可参考文献[4]。

2.1 结构指标分析

2.1.1综合医院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

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5](简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 000 m2,二级综合医院则不应少于500 m2。本次调查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平均为784.24 m2,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为967.27 m2,二级综合医院平均为564.73 m2。1 269 家三级综合医院中共有745 家面积不足1 000 m2,占58.71%;1 226 家二级综合医院中651 家面积不足500 m2,占53.10%。见图2。

图2 各类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Figure 2 Total used area of outpatient and treatment rooms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eneral hospitals

2.1.2 康复医院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

2012年卫生部颁布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6](简称《康复医院标准》)要求,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 000 m2。本次调查中,18 家康复医院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平均为5 552.86 m2,有5 家康复医院不符合标准,占27.78%。

2.1.3 综合医院床位情况

对应《指标》中“一、康复医学科床位占比(REH-RES-01)”。《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二级综合医院应高于2.5%且不少于10张。

本次调查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床位数为42.13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6.76%。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床位数为49.11 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4.52%;1 269 家三级综合医院中,283 家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足医院总床位数的2%,占22.30%,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床位数为35.00 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9.07%;1 226 家二级综合医院中,151 家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足医院总床位数的2.5%,占12.32%,67 家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少于10 张,占5.46%,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见图3。

图3 各类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床位数及占医院总床位数的平均百分比Figure 3 Average number of beds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eneral hospitals and average percentage of total beds of hospitals

《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m2,床间距不少于1.2 m。本次调查中,2 495 家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平均为8.62 m2,床间距平均为1.25 m。894 家医院每床使用面积小于6 m2,占35.69%;1 085家医院床间距小于1.2 m,占43.31%。见图4。

图4 各类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每床使用面积和平均床间距Figure 4 Average area per bed and average bed spacing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eneral hospitals

2.1.4 康复医院床位情况

《康复医院标准》要求,三级康复医院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300 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占75%以上,二级康复医院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100 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占75%以上。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 m2。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 m2,床间距不少于1.2 m。本次调查中,康复医院床位数平均为427.83张,其中康复专业床位数平均为314.72 张,占80.03%。18 家三级康复医院中5 家医院住院床位数不满300 张,占27.78%;3 家医院康复专业床位数占比小于75%,占16.67%。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平均为17.96 m2,2 家医院未满足要求,占11.11%。床间距平均1.29 m,2 家医院的床间距小于1.2 m,占11.11%。

2.1.5 康复专业人员工作负荷

对应《指标》中“二、康复医学科医师床配比(REH-HR-01)”“三、康复医学科护士床配比(REHHR-02)”“四、康复医学科治疗师床配比(REH-HR-03)”。《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0.5 名康复治疗师和0.3 名护士。本次调查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每床配置医师0.28 名,2 495 家综合医院中,共1 422 家医院每床配置医师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占56.77%,较2021 年度报告的57.92%有所改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0.35 名,共2 013 家医院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占80.36%,较上一年度的80.44%略有改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每床配置护士0.33 名,1 341 家医院每床配置康复护士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占53.53%,较上一年度的53.92%略有改善。见图5。

图5 2020年与2021年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配置康复专业人员未达标情况对比Figure 5 Comparison of the sub-standard allo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in th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general hospitals in 2020 and 2021

《康复医院标准》规定,三级康复医院每床至少配备医师0.2 名,康复治疗师0.4 名,护士0.3 名;二级康复医院每床至少配备医师0.15 名,康复治疗师0.3 名,护士0.3 名。本次调查的康复医院共计18 家,均为三级,平均每床配置医师0.24 名,9 家医院符合标准,较上一年度的6 家有所改善;平均每床配置治疗师0.29 名,仅3 家医院符合标准(上一年度仅为1家);平均每床护士0.43 名,14 家医院符合标准,较上一年度的8家也有所改善。见图6。

图6 各级各类医院每床平均配置医务人员数Figure 6 Average number of medical personnel per bed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2.2 环节指标分析

2.2.1 康复病房住院患者人次及主要收治病种

本次调查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出院患者697.53 人次,平均每床位出院17.18 人次。康复医院平均出院患者2 805.00 人次,平均每床位出院9.45 人次。见图7。

图7 各级各类医院康复医学科年均出院人次Figure 7 Average annual number of discharged patients from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主要病种收治情况:骨折和运动损伤术后患者平均出院40.90 人次,脊髓损伤患者19.28 人次,脑卒中患者250.32 人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9.76 人次,脑外伤患者22.52 人次,脊柱关节退行性变177.14人次。见图8。

图8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主要病种收治人次及占比结构图Figure 8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 with major diseases and their proportion structure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general hospitals

康复医院住院主要病种收治情况:骨折和运动损伤术后患者平均出院99.00 人次,脊髓损伤患者265.47 人次,脑卒中患者1 476.50 人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56.41 人次,脑外伤患者111.50 人次,脊柱关节退行性变263.71人次。见图9。

图9 康复医院住院患者主要病种收治人次及占比结构图Figure 9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 with major diseases and their proportion structure i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s

2.2.2 综合医院早期康复介入率

对应《指标》中的“五、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REH-ER-01)”“六、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REH-ER-02)”“七、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REH-ER-03)”。本次调查中,骨科病房早期(术后24~48 h 内康复介入,下同)康复介入率为13.45%,其中髋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率为36.41%,脊髓损伤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率为23.10%。神经内科病房早期(住院24~48 h内,下同)康复介入率为20.67%,其中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介入率为38.03%。重症医学科病房康复介入率为29.74%。大部分各指标较上一年度2020 年度的各指标均有所提高。见图10和图11。

图10 2020年和2021年各级各类医院各专业病房早期康复介入率Figure 10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rate of various specialized ward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in 2020 and 2021

图11 2020年和2021年各级各类医院重点病种早期康复介入率Figure 11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rate of key disease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in 2020 and 2021

2.2.3 住院重点康复评定及治疗项目

对应《指标》中的“十一、康复评定率(一)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率(REH-EVA-01)”“(二)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评定率(REH-EVA-02)”“(三)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定率(REH-EVA-03)”“(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定率(REH-EVA-04)”“(五)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评定率(REH-EVA-05)”“(六)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REH-AE-06)”。本次调查的住院患者重点康复评定和治疗项目实施情况见表1。

表1 住院患者重点康复评定和治疗项目实施人数及占比情况Table 1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and operation items for inpatients

2.2.4 康复护理情况

对应《指标》中的“十三、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防实施率(二)脑卒中后肩痛预防实施率(REH-AE-02)”“(四)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实施率(REH-AE-04)”。本次调查的康复护理项目实施情况见表2。

表2 康复护理项目实施情况Table 2 Implemen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rojects

2.2.5 平均住院日

本次调查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住院日为21.24 d,较2020 年度的21.64 d 进一步降低。各省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平均住院日见图12。康复医院平均住院日为26.97 d,与2020 年度基本持平。各级各类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见图13。

图12 各省级行政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Figure 12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discharged patients from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general hospitals i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图13 各级各类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点病种平均住院日Figure 13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key diseases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2.2.6 住院费用

本次调查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12 622.60 元,日均住院费用626.38 元;药费2 133.28 元,药占比为16.90%;康复治疗费用为7 725.42 元,占比61.20%。委属委管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民营医院的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 490.01、750.48、500.19、645.95 元。康复医院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26 477.88元,日均住院费用981.75元;药费3 288.90 元,药占比为12.42%;康复治疗费用为10 405.15元,占比39.30%。见图14。

图14 各级各类医院住院费用Figure 14 Hospitalization cos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2.2.7 住院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对应《指标》中的“十二、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REH-IVG-01)”。本次调查中,住院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平均为48.63%,其中委属委管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民营医院和康复医院分别为51.38%、50.10%、47.15%、49.61%和40.68%,较上一年度略有降低。见图15。

图15 各级各类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Figure 15 Utilization rat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stroke pati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2.3 结局指标分析

2.3.1 死亡率

2 513家医院中,共计660家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发生住院患者死亡,共计死亡2 189 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年均死亡患者0.86 人,院均死亡率为0.11%。各级各类综合医院死亡率见图16;康复医院年均死亡患者8.33人,院均死亡率为0.44%。

图16 各级各类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死亡率Figure 16 Mortality of in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2.3.2 并发症发病率

对应《指标》中的“十三、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防实施率(一)脑卒中后肩痛发生率(REH-AE-01)”“(三)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REH-AE-03)”“(五)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REH-AE-05)”。本次调查各级各类医院并发症发生率见图17。

图17 各级各类医院并发症发生率Figure 17 Complication rate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2.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改善率

对应《指标》中“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率(REH-ADL-01)”“九、脊髓损伤患者ADL 改善率(REH-ADL-02)”“十、脑卒中患者ADL 改善率(REHADL-03)”。本次调查中,ADL 改善率平均为77.25%,较2020 年度的76.30%略有提高。其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ADL 改善率为77.87%,康复医院为69.01%。见图18。

图18 各级各类医院2020-2021年ADL改善率Figure 18 Improvement rate of ADL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categories of hospitals from 2020 to 2021

2.3.4 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次调查中,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为1.72%,其中委属委管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民营医院和康复医院分别为0.41%、1.69%、1.71%、1.68%和3.41%。

3 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3.1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提供临床康复医疗服务的资源总量和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全国各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率均较低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简称《指南》),在康复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方面,是否具备康复病床、人均康复床位总数、康复服务的及时性等均是康复服务提供评价的重要指标[7],也是本年度调查的主要结构指标。我国《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均应独立设置康复医学科门诊和病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2021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8](简称《意见》),建议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然而,本年度抽样调查的9 100 家综合医院中仅2 695 家具备康复医学科病房,病房配置率为29.62%,其中25 家填报的委属委管综合医院中7 家未设置病房。总体而言,全国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率仍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缓慢。相比人民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需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各省应当科学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合理增加康复医院数量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数量。

3.1.2 康复医学科治疗面积和床位数未满足要求

《综合医院标准》明确要求,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 000 m2,二级综合医院则不应少于500 m2。《康复医院标准》要求,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 000 m2。本年度调查中,共有74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足1 000 m2,占58.71%;651 家二级综合医院面积不足500 m2,占53.10%,全国50%以上综合医院未满足要求;调查的康复医院中,5 家医院不符合标准,占27.78%。康复医学科床位占比(REH-RES-01)是《指标》的4 个结构指标之一。根据《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二级医院则应高于2.5%。《康复医院标准》要求,三级康复医院的住院床位总数应在300 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今年的调查中,仍有22.30%的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足医院总床位数的2%;12.32%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数未满足国家要求;44.44%的三级康复医院住院床位不满300张或占比低于75%,未满足要求。

3.1.3 康复服务人力资源匮乏,康复医务人员负荷重

《指南》提出,健康人力资源是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是康复的主要提供者,且康复人力资源也表明了康复服务的能力[9]。应在不同层级健康服务体系中和服务体系之间纳入康复,并配备具有胜任力的康复人力资源,以满足个体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有效、连续的康复健康服务[10]。国家康复医疗质控中心一直将康复医疗人力资源现状作为重要的结构指标,进行调查分析。

本调查显示,我国康复专业人才缺口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方面,50%以上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医师数、平均每床配置康复治疗师数、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均未达到《综合医院标准》要求,且各地区康复医学科每床平均配置康复医务人员数量差距较大。康复医院方面,50%医院的每床配医师、77.78%医院的平均每床配置护士数可达到要求,仅3 家医院的每床配置治疗师数达到《康复医院标准》的要求。调查显示,虽较去年情况略有改善,当前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

《意见》强调了要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指南》[10-11]也提倡培养多学科康复人力资源,以支持和维护服务的提供和发展,从而保障康复服务的质量。相比国际均值水平,我国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之路任重道远。

3.1.4 临床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早期康复介入不足尤为显著

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早期康复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我国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核心指标和发展方向。2021年,早期康复介入率被纳入全国康复医疗专业医疗质量改进目标正式发布。《指标》重点关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REH-ER-01)、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REH-ER-02)、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REH-ER-03)这3 项过程指标。本年度调查显示,综合医院骨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和重症医学科病房早期康复介入率分别为13.45%、20.67%和29.74%。其中,骨科病房和重点病种的早期康复介入尤为缺乏,委属委管医院的早期康复介入开展情况略好。《意见》提出,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康复早期介入,将康复贯穿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

3.1.5 康复重点评定和操作实施比率不足

康复服务技术有利于改善身体功能、提高个体独立性和社会参与度,对公平、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具有重要意义,是基于健康服务的康复政策架构六大构成要素之一[7]。本次调查的重点评定和治疗项目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大部分康复评定或治疗项目的实施比率仍较低。将来的工作重点应包括持续完善康复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基于循证医学的国家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以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3.1.6 康复治疗效果尚有提升空间

本年度调查中,康复医学科出院患者ADL 改善率平均为77.25%,康复医院出院患者ADL 改善率为69.0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DL 改善率这一结局指标主要提取自病案首页或病历中患者出入院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并不完全适用于全部重点病种和全部康复患者。在将来的工作中,除加强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康复诊疗效果,还要积极探索具有康复特色、更好信度和效度的结局指标,评估康复服务的效果,并融入ICF 理念。也鼓励各省探索其他评估康复治疗效果的结局指标,逐步纳入首页填写或者首页附页,提升我国康复医疗质量的精细化和数据化管理。

3.2 发展康复医疗服务的政策建议

康复是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举措[11]。世界卫生组织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的康复需求研究显示,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有康复需求的人数超过4.6 亿。近年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建议,持续加快推动康复能力建设,切实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加强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康复医疗质量。

国际上,康复的政策体系围绕着康复领导力和治理、康复筹资、康复人力资源、康复服务提供、康复相关医药技术以及康复与健康信息6 大领域[7]。为进行康复服务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指南》中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指标清单,分为投入/过程指标、产出指标、结局指标和影响指标[12]。基于我国国情,2022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指标》,共13 项22 个指标,建立了康复医学专业质控的国家指标。

该指标的发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①从结构、过程和结局全面构建指标体系,兼具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②为科学化和精细化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抓手,促进康复医疗质量持续改进;③指标将作为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单列一节,康复医学指标成为三级医院绩效考核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科发展。每年NCIS 系统调查的指标可考虑结合《指南》建议,进行适当修订,为我国的康复医疗服务质量监测提供指导,减少过多和重复的数据填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并逐渐建立具有国际间可比性的康复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综上,基于《指南》[11]以及我国康复质控调查中凸显的问题,本中心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各级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大康复医学领域的财政投入,即加强康复筹资和康复服务提供能力的提升,注重增加各级康复医疗机构病房数和床位数,加强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满足各地区康复医疗需求等,健全完善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健全康复人力资源培养与保障机制,加大加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等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岗位胜任力培训,提高康复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康复服务提供能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三级网络的建设,对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三级康复医院应重点提升早期康复介入服务能力,加强康复医学薄弱环节——康复医院和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在不同层级健康服务体系中和服务体系间纳入康复,实现康复服务的全覆盖。

需要基于现代康复理论与方法,完善我国的康复医疗临床实践指南和技术规范[13],规范临床康复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和康复服务安全性,进一步增进医疗效果。

还要进一步加强康复医学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投入,基于ICF 构建国家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现代大数据平台[14-15],全面系统地采集康复相关的信息,实现康复医疗质控相关数据的信息化提取,并进行与康复政策有关的研究。应坚持以医疗质量指标为抓手,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科学化、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我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4 结论

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整体稳中有升,但全国多数综合医院仍未配置康复医学科病房,且康复医务人员总量未满足要求,康复早期介入率有所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重点评定和治疗项目开展存在欠缺,康复治疗效果尚有提升空间,需持续推动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康复医疗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床位数医学科康复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全国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