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体活动对脑性瘫痪儿童青少年健康效益的系统综述

2024-03-09 09:05喜悦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脑瘫身体青少年

喜悦, 杨剑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市 200241

0 引言

脑瘫是在出生前、新生儿期或出生后早期(即脑神经元连接发育时期)发生的非进行性脑部疾病,导致运动障碍和姿势发育异常[1]。与正常发育的同龄人相比,脑瘫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较低,强度较低,多样性也较低[2]。目前,脑瘫的管理和康复采用多学科综合干预,旨在使脑瘫儿童功能最大化,并提高生活质量与福祉[3]。

身体活动干预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功能干预方法。脑瘫儿童可以在学校或康复机构接受相关干预,运动康复师和适应性体育教师可以提供相关干预、指导和支持服务[4]。

脑瘫儿童参与有效的身体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功能发展,也可以促进他们养成积极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颁布“2018—2030 年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以及《WHO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针对儿童和残疾人提出不同的方案。《WHO 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残疾儿童应每天至少进行60 min 中等强度到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3 d剧烈的有氧活动[5]。

脑瘫儿童青少年由于存在运动功能和知觉运动功能障碍,不便或不能参与常规身体活动[6],需要根据他们的功能特点,设计不同的运动方案,并且提供指导和支持服务。

总体上看,脑瘫儿童参与身体活动主要场景是在学校、社区或康复机构,提供指导和支持的专业人员包括适应性体育教师、运动康复师等。本研究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从脑瘫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特点、身体活动干预方案以及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相关功能结局3 个方面,分析参与不同类型身体活动为脑瘫儿童和青少年带来的健康效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架构

本研究基于2015 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7],依据PRISMA 指南,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参与和生活质量4 个层面分析身体活动对脑瘫儿童青少年带来的健康效益。本研究的PICO架构见表1。

表1 研究的PICO架构Table 1 PICO framework

1.2 文献检索策略

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的检索策略,数据库包括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EBSCO 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2日。

英文检索式:cerebral palsy AND (child OR adolescent OR youth) AND (exercise OR physical activity OR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R sedentary behavior) AND(health OR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levels OR quality of life OR well-being)

中文检索式:脑性瘫痪 AND (儿童 OR 青少年OR 青年) AND (身体活动 OR 锻炼 OR 运动康复 OR久坐行为) AND (健康 OR 身体活动参与水平 OR 生活质量 OR 福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干预对象是脑瘫儿童和青少年;②干预手段为不同情境下进行的身体活动;③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临床对照实验;④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排除标准:①干预对象除患有脑瘫外,还有其他病症,如下肢残疾等;②重复文献;③未正式出版的论文;④不能获取论文全文;⑤干预方案不明确。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 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筛选,遇到分歧时共同讨论决定。全部文章的筛选、核查、整理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最终纳入符合需求的文献。

1.5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 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2 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若有分歧则与第3 名研究人员共同讨论决定。9~10 分质量很好,6~8 分质量较好,4~5分质量中等,< 4分质量较差。

2 结果

纳入10篇文献[8-17]。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ure 1 Flow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2.1 文献质量

纳入文献[8-17]的PEDro 量表评分6~8 分,质量总体良好。见表2。

表2 纳入文献的PEDro量表评分Table 2 Scores of PEDro scale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最终纳入10 篇文献[8-17],均为英文,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和荷兰4 个国家;研究设计均为RCT,共计402 例参与者;主要来源于康复医学、神经科学、残疾研究、物理治疗等领域,发表日期集中在2013年至2020年。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3。

表3纳入文献基本特征Table 3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2.3 干预对象的健康和功能状况及身体活动情况

根据ICD-11,纳入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涉及8D20痉挛性脑瘫、8D20.0痉挛性单侧脑瘫、8D20.1痉挛性双侧脑瘫、8D2Z 未特指的脑瘫;GMFCS Ⅰ~Ⅳ级,运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困难、运动协调障碍、平衡和姿势控制障碍;大多身体活动水平较低,久坐行为较多,平均年龄均≤ 18岁。

2.4 身体活动干预方案

Reedman 等[8]以参与为中心的治疗在家庭和社区情境下干预脑瘫儿童休闲时间体育活动目标表现和满意度以及习惯性体育活动。每次60 min,每周1 次,共8 周。干预包括3 个方面。①动机访谈:以引导沟通朝着改变身体活动行为。②身体活动:特定功能训练,如自行车、足球、羽毛球。③以情境为重点的策略,如设备处方、实地考察。

Taylor 等[9]探讨了在社区(体育馆)情境下个体化渐进式阻力训练对青年脑瘫患者身体活动的效果。重复10~12 次,每次3 组,每周2 次,共12 周;干预强度为中~高。

Damiano 等[12]量化比较适应性自行车和椭圆机在家庭情境下促进脑瘫儿童身体活动中的有效性。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12周;干预强度为中~高。

Grecco 等[13]探索跑步机步态训练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每次30 min,每周2 次,共7 周;干预强度为中~高。

Van Wely 等[14]研究在家庭和康复机构情境下的体育活动刺激计划对脑瘫儿童社会参与、自我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干预内容包括动机访谈、家庭物理治疗、体能训练,每次60 min,每月1~2次,共16周。

Gibson 等[15]探讨家庭情境下跑步及相关训练对脑瘫儿童跑步能力和参与度的影响。60 min,每周2次,共12周;干预强度为中等到高强度。干预内容包括跑步训练(固定自行车、椭圆机或交叉训练器上)、神经肌肉控制训练(踝关节屈肌、髋关节屈肌和髋关节伸肌)。

Armstrong 等[16]研究基于家庭情境下的自行车训练的效果。每次60 min,每周3 次,共8 周;干预强度为中等到高强度。干预内容包括功能性电刺激自行车、力量训练、家庭训练、休闲骑行。

Bania 等[17]研究社区情境下渐进抗阻训练的效果。每组10~12 次,每次2~3 组,每周2 次,共12 周;干预强度为中~高。

2.5 健康和功能结局

2.5.1 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

Reedman等[8]发现,8周身体活动干预方案使脑瘫儿童每天中等以上身体活动水平时间平均提升5.98 min;身体活动参与障碍降低26.39分。

(1)往来款项核算的变革。在目前实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必须用收付实现制核算高校的资金往来。但是新的会计准则下,高校资金往来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高校在期末要对有关应收款和预付款等进行减值测试,采用账龄分析法等对这些账目进行分析,对于可能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坏账准备。对往来款项进行管理,可以使得反映在账面上的资产价值更加真实。

Taylor 等[9]发现,参与渐进抗阻训练后,腿部一次最大力量显著增加14.8 kg,肌肉力量增加27%。

Slaman 等[10-11]发现,干预后,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剧烈运动和休闲活动时间增加,身体活动水平提升。

Damiano 等[12]发现,椭圆机和适应性自行车均能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较低的身体活动水平状况。

Grecco 等[13]发现,跑步机训练和地面步行训练能够提升脑瘫儿童的身体活动水平。

Van Wely等[14]发现,持续16周的体能训练能提升脑瘫儿童的身体活动水平。Gibson 等[15]采用跑步及相关训练,Armstrong 等[16]采用自行车及相关训练,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Bania 等[17]研究显示,力量训练后,脑瘫儿童身体活动训练强度增加。

2.5.2 身体功能

Slaman 等[11]发现,身体活动干预后,脑瘫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提高10%~30%, 收缩压下降10.2 mmHg,总胆固醇下降0.55 mmol/L;腰围减少3.7 cm,皮脂厚度总和下降11.2 cm;有氧运动能力提高,峰值摄氧量提升195.2 mL/min,无氧阈值摄氧量提升325.5 mL/min。

Damiano等[12]采用椭圆机和适应性自行车训练后,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膝关节伸肌力量增加2.80、3.82 kg,自主步行速度提升。Van Wely 等[14]同样发现,干预后脑瘫青少年腿部肌力增加。

Grecco 等[13]发现,跑步机步态训练和地面步态训练后,平衡功能显著改善,其中跑步机训练平均增加14.7 分,地面训练平均增加3.2 分。此外,肌肉耐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Gibson 等[15]研究显示,脑瘫儿童的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有氧能力显著提升。

Armstrong 等[16]发现,脑瘫儿童自行车相关训练后肌力增加。

Bania 等[17]采用力量训练,发现腿部肌肉力量增加14.1 kg。

2.5.3 活动和参与

Taylor 等[9]发现,参与12 周的渐进抗阻训练后,脑瘫青年6 分钟步行测试成绩提高86 m;目标肌肉训练负荷平均增加183%。

Damiano 等[12]研究发现,持续12 周椭圆机训练后,参与者运动速度显著增加,移动能力提升,运动协调能力增加。

Grecco 等[13]认为,跑步机步态训练和地面步态训练有助于脑瘫儿童姿势控制能力的改善。

Van Wely 等[14]发现,综合体能训练和动机访谈的运动康复的指导与支持模式能够改善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

Gibson等[15]研究显示,脑瘫儿童10米折返跑测试达标率提高。

Armstrong 等[16]发现,脑瘫儿童自行车测试中抗阻力能力提升3.4分。

2.5.4 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Reedman 等[8]发现,综合性身体活动干预有效提高脑瘫儿童在社区和家庭活动参与;此外,身体活动参与的障碍因素分减少,促进因素分增加。

Slaman 等[11]发现,基于家庭的适应性体育活干预能够促进脑瘫儿童参与家庭活动。Damiano 等[12]也得到相同的结论。

Van Wely 等[14]发现,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脑瘫儿童的社会活动参与,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情绪改善,自我价值感、自尊提升。

Gibson 等[15]研究显示,脑瘫儿童学校活动参与率得分显著提升0.7。

Armstrong 等[16]研究显示,脑瘫儿童学校活动参与增多,家庭活动参与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自我价值感提升;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

3 讨论

本研究探讨身体活动干预对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2 项研究[8,14]采用运动康复的指导与支持模式,3 项研究[10-11,16]采用运动康复与适应性体育活动结合指导与支持模式,5 项研究[9,12-13,15,17]采用适应性体育活动指导和支持模式。

身体活动类型的选择方面,多项研究证实,剂量适当时,步态训练是改善脑瘫儿童步行速度最有效干预措施[18-19]。而机械辅助步行训练则可能会使步行速度略有增加(有或没有减重),并改善粗大运动功能[20]。Dewar 等[21]发现,粗大运动任务训练、马术疗法、反应性平衡训练对脑瘫患儿姿势控制效果最佳。Grecco等[13]也得到类似结论。

就干预模式而言,相对单一的身体活动,动机咨询、家庭物理治疗和健身训练的结合能更好创造身体活动促进因素、减轻心理与行为障碍[18]。在改善脑瘫儿童娱乐和休闲活动的社会参与、自我认知或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从长远看,有改善家庭生活和社会参与的潜力[22-24]。

在干预方案方面,一些研究采用的干预强度为低~中,可能会影响目标表现的改善;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干预对改善脑瘫患儿躯干控制和肌肉力量具有更好效果[25-26]。这也符合《WHO 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建议。

身体活动不足可能伴随着其他健康问题,如社会参与、幸福感、心理健康等[27]。这也是脑瘫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特征之一[28]。未来应根据所处环境、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针对脑瘫儿童少年的身体活动干预方案,尤其注意培养终身身体活动的意识;同时,也要积极关注脑瘫群体的身体活动参与动机和影响因素,并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参与程度。

4 结论

本研究系统综述不同身体活动对脑瘫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效益。身体活动主要包括三大类:体适能类(体能体适能、技能体适能)、运动技能类(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和适应性身体活动类(适应性球类、适应性休闲类),主要健康效益体现在以下方面。

体能体适能类活动,如力量训练、阻力训练、骑行车、步行等,有助于改善步态功能,提高步速,增强肌力,改善心血管功能,优化体质量指数;技能体适能类活动,如静态/动态灵活性练习、平衡练习、协调练习,能改善平衡功能。粗大运动技能类活动,如跑步训练、步态训练、水平/垂直跳跃等,能改善姿势控制能力,增强肌肉耐力;精细运动技能类活动,如伸手、抓握、手部练习等,能够增强精细手的使用能力。适应性球类活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增加休闲活动时间,提高有氧能力,促进家庭活动参与和社会活动参与;适应性休闲类活动,如普拉提、攀岩、游泳、日常生活活动等,能提高生活质量与福祉,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生活满意度。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脑瘫身体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de身体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