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PT 模式的健康教育与情绪引导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2024-03-10 13:42
广州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舒适度消化内镜

夏 漫

南阳市中心医院内镜诊疗部(河南南阳 473000)

消化内镜诊疗是胃肠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常用手段,且效果显著,但由于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与不适感,导致患者检查前经常会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其睡眠质量,同时也对检查和治疗结果产生负面影响[1-2]。以往临床上针对消化内镜诊疗前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方面并无有效干预措施,多为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消化内镜诊疗的方法和必要性[3]。因此,许多患者消化内镜诊疗之前会有恐惧、焦虑心理,睡眠质量较低,导致其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血压、心率的波动,影响诊疗效果。研究发现[4],对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而言,更好的心理预期和相关知识储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检查配合度。基于-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实施(Attitude Definition Open mind Plan Try it out,ADOPT)态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作为主要目的的干预模式。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是以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和实施5个过程进行健康教育,与患者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5]。另外,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正面情绪引导、鼓励和安抚患者,对于缓解其负面情绪具有重要作用[6]。为了提升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配合度,本研究探讨了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配合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准备行消化内镜诊疗的80例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5岁,平均(46.26±6.82)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分别为5、7、3例;学历水平为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21例,大专及以上7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7岁,平均(46.19±6.33)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分分别为3、5、6例;学历水平为小学及以下10例,中学19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择期行消化内镜诊疗者;年龄≥18岁;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者;合并不能控制的高血压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内镜诊疗前为患者耐心讲解内镜诊疗的必要性和操作流程,并带患者熟悉内镜手术室环境,介绍相关检查医生。并告知患者在内镜诊疗前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不适感,及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针对性疏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具体方法为:(1)基于A D O P T 模式的健康教育。①态度(A)。由于患者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在检查前对患者以一对一访谈的形式评估患者对于内镜诊疗的态度,应用开放式提问方法来进行,例如,可以向患者提问:“对于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的疑惑有什么?”“您知道消化内镜诊疗前的注意事项吗?”“如何看待消化内镜诊疗?”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并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和理解,疏导其负面情绪,向患者强调消化内镜诊疗的重要性。可以邀请一些心理状态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分享消化内镜诊疗经验,例如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稳定情绪对诊疗的重要性等,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创造更有利的诊疗环境。②定义(D)。注意在诊疗实施前帮助患者定义并明确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查阅患者相关疾病和治疗记录,使用简明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Short Form,POMSSF)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与患者从不同方面分析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协助患者定义其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其能够更好地主动改变。并适时地对患者进行消化内镜诊疗针对性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消化内镜知识。③开放思维(O)。鼓励患者应用开放性思维功能参与目标的制定。依照所定义的消化内镜问题,鼓励患者积极说明自身实际心理状态,应用开放性思维说出自身建议和想法,并制定问题解决目标,熟练掌握消化内镜诊疗前后常见的异常情况处理方法。④计划(P)。依照目标来制定有效的计划。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制定整体诊疗全过程计划,并由患者制定可行性计划,由护理人员给予对应支持。⑤实施(T)由患者进行计划实施,护理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鼓励患者将整体诊疗计划和目标记录在日记本上,在护理人员随访过程中进行回顾评价,并总结成功经验,协助患者调整目标计划,解答患者整体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情绪引导。①主动为患者讲解消化内镜检查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于检查形成系统性认知,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在患者熟悉检查过程的同时,应用语言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情绪引导,让患者放松,消除紧张心理。②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在检查前及时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重视其心理状态变化。③在检查前做好相关准备,细心地向患者介绍检查前应做好的相关准备工作,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疑虑,安抚患者情绪,让患者在检查前能够放松身心。在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对于未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适时发放吞咽、放松等指令。

1.4 观察指标

(1)分别在护理前后应用POMS-SF评估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其中包括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6个维度,每个维度5项,分数为0~4分,共30道题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7]。

(2)配合度:自拟配合度调查量表,检查过程中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心率和血压波动较小为主动配合;检查过程中患者在医师督促下能够配合检查,检查时心率和血压出现少量波动为被动配合;检查过程中患者在家属监督下配合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为不配合检测。配合度=(主动配合人数+被动配合人数)/总人数×100%。

(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基础值(T1),入镜时(T2),检查开始后5 min(T3),检查结束时(T4)的Ramsay镇静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其中Ramsay镇静评分中6分为深度睡眠状态,呼唤不醒[8];5分为嗜睡,患者唤之反应迟钝;4分为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3分为嗜睡但可以听从指令;2分为安静合作;1分为烦躁、不安静。舒适度评分中2分为非常不舒适;1分为不舒适;0分为舒适[9]。

(4)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于出院前应用本院自拟《内镜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医护人员的护理制度落实、职责履行、专业水平和护理态度等方面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对比 (±s,n=40,分)

2.2 配合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配合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2。

表2 配合度对比 [n(%),n=40]

2.3 舒适度与镇静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T1时Ramsay镇静评分与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舒适度与镇静评分对比 (±s,n=40,分)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 [n(%),n=40]

3 讨 论

近年来消化性疾病患者不断增多。研究发现[10],消化内镜属于侵入性检查,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心理,从而检查时出现不适感,降低患者检查配合度的同时,也影响了检查效果。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于提升患者配合度具有重要价值[11]。目前护理模式逐渐由基础护理向更全面、科学、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模式转变[12]。情绪引导目的在于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以此提高其配合度及整体护理质量。ADOPT模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作为主要目的的干预模式,可与患者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本研究具体探讨了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配合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研究发现[13],个体面对事物认知较为模糊或面对不明确事物过程中容易出现紧张心理,进而导致恐惧紧张心理出现。应用情绪引导能够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情绪和心理疏导,可促进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另外对于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来说,需要患者对于消化内镜具有一定了解,从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诊疗[14]。在传统健康教育中,患者多接受灌输式、单向的健康教育,接受知识情况较为被动,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消化内镜相关知识,依然会存在较多负面情绪[15]。而通过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实施,能够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被动变为主动,并加上护理人员积极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增强了患者对消化内镜诊疗的信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坦然面对,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观察组患者配合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本研究结果发现,采取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可提升患者配合度。这是因为,情绪引导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了解患者情绪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实际心理需求,并通过针对性干预来调节情绪,克服紧张、不安情绪,进而提升患者诊疗配合度[16-17]。另外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以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和实施作为总体健康教育操作过程,主要应用了双向互动交流模式,通过健康教育激发患者主动认识到消化内镜配合度的重要性,激发患者改变行为的内在动力,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消化内镜诊疗,提升其配合度[18];两组患者T1时Ramsay镇静评分与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观察组T2、T3、T4时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可改善患者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这是因为采用了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与情绪引导的联合应用,能够从患者消化内镜相关知识和心理方面展开针对性护理,提升了患者对消化内镜知识的认知水平,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同时,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将血压和心率维持在平稳状态,进一步提升患者镇静程度和舒适度[19];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与情绪引导护理可通过和患者真诚地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从而针对性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情绪管理服务,不仅能够增强患者检查信心,而且能够增加医患双方信任度,提升患者对于院内护理的满意度[20]。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采取基于ADOPT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情绪引导可改善患者内镜诊疗过程前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配合度,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镇静程度和舒适度,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舒适度消化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