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4-03-12 00:52魏佳特程思齐马晓硕任晓蕊赵文烁
中国医院 2024年3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指标体系权重

魏佳特 程思齐 马晓硕 任晓蕊 赵文烁 田 昕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加强其党建与业务融合(以下简称党业融合)既是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1]。党中央、国务院多项文件强调要坚持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使公立医院的党建和业务工作密切相连、互相促进、协同发展[2]。在公立医院推进党业融合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党建和医疗业务在工作方式和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党业融合路径和效果还需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故相应考核评价机制也应不断健全[3]。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党业融合指标体系,通过设置关键指标及权重,为科学评价、持续改进公立医院党业融合效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构建指标筛选库

本研究成立研究工作小组共6人,成员包括院领导、党办主任、党办副主任以及研究生。研究小组以“医院”“党建”“党建与业务融合”等关键词开展文献检索,结合政策文件分析,梳理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点概念和关键指标,构建评价指标集。

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制定专家咨询问卷[4],构建指标体系。采用Likert 7级评分来评定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由专家对指标进行增减修改。用专家权威系数(Cr)表示专家权威程度[5]。

制定专家纳入标准:(1)北京市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一线人员;(2)本科学历及以上;(3)熟悉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愿意参与本研究。专家排除标准:(1)未能完整参与每轮函询;(2)函询问卷中出现不认真填写情况,如填写问卷时间明显过短、缺项、全部选项一致等。在每轮专家咨询后,计算各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均数及变异系数(CV),计算Kendall-W专家协调系数,制定指标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重要性评分均值高于总体均值;(2)可行性评分均值高于总体均值;(3)重要性评分变异系数CV≤0.250;(4)可行性评分变异系数CV≤0.250。若符合所有纳入条件,则保留条目及其描述,进入下一轮函询;若有一条不符合,由研究小组讨论该指标的可保留性;若有2条及以上不符合则直接删除或寻机与其他指标合并。

1.3 计算指标权重

本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目标体系框架,应用成对比较法构造指标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6]。结合前期构建的指标体系建立体系框架,根据Saaty重要性等级表,邀请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相同关系的各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对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未通过,则采用刘立家等[7]提出的方法构建扰动矩阵进行调整,直至满足一致性要求,即一致性比例(CR)值<0.1[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问卷星制作、发放、收集专家咨询问卷;采用Excel 2016对专家信息数据、专家权威程度数据进行初步整合处理;采用SPSS 22.0计算指标重要性、可行性的相关统计量。采用R 4.2.1软件进行层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专家基本信息

本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阶段,共邀请17位专家参与函询。有70.59%的专家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76.47%的专家为硕士及以上学历,70.59%的专家为中级及以上职称。部分专家虽为初级职称,但工作年限均在5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表1)。

表1 专家基本情况

2.2 专家积极程度及权威程度

本研究共进行3轮专家咨询,每轮发放17份问卷,回收率均达到100%,且专家对指标体系结构和条目设置积极提出修改建议,参与本研究积极程度较高。各一级和二级指标Cr值均在0.85以上,专家权威程度较高(表2)。

表2 一级、二级指标专家权威系数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分别计算第2 轮、第3 轮专家咨询后指标体系Kendall-W系数。第3轮中,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集中在6分和7分,各指标变异系数值均低于0.250,专家对各指标的意见较为一致(表3)。

表3 指标体系专家咨询协调系数

2.4 指标体系构建与赋值

每轮专家咨询后,整理收回的问卷,按照指标纳入和排除标准,结合专家对指标内容的修改意见,经课题组集体讨论,将各级指标数量和名称进行调整。按照专家修改意见,将“党员发生违法违纪情况”修改为“职工(党员和群众)违法违纪情况”,将“人才引进情况”等3个二级指标合并修改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将“年度党委会审议院长办公会提交事项占比”修改为“院长办公会应提交党委会而未提交事项数量”,将“年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业务相关工作次数占比”修改为“年度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次数”,将“非专业技术人员中层干部(中层正副职)比例”修改为“中层干部(中层正副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将“临床医技联合党支部占比”修改为“临床医技科室中联合党支部占比”,将“年度医院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次数”修改为“党员纪法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次数”,增加了“人才满意度”和“党支部书记(支委)作为核心组成员”指标。将修改过后的指标体系编制成问卷开展第3轮专家咨询,整理反馈的结果显示,各级各项指标均符合本研究既定的纳入标准,专家未再对各项指标内容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形成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公立医院党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邀请17位专家通过对指标两两比较评分建立判断矩阵,共建立判断矩阵255个;利用R 4.2.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矩阵调整修正后,全部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28个矩阵在修正后通过检验。合并指标的判断矩阵,计算各层级指标的初始权重系数,最后计算各指标层次总排序(表4)。

表4 公立医院党业融合评价指标与权重

3 讨论

3.1 运用指标体系评价可有效激发公立医院党业融合活力

公立医院党业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决策机制、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保障措施等各方面[9]。医院在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相互融合过程中,利用一套科学可量化的考核体系可以为加强、改进、创新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医院临床党务工作者多是兼职,医务人员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繁忙的业务工作和专业技能提升中,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培训不够深入,对党务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到位,党业融合的工作形式创新不足[10]。因此,通过对党业融合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用数据说话”,可有效解决党业难融合、考核难量化、成效难体现等问题,有效激发党业融合工作活力,提升高质量发展内涵[11]。

3.2 指标体系关键指标权重分析

在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党的领导作用”。医院党委应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统揽全局,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12]。其下级指标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情况”“书记院长沟通机制是否建立”“党委领导班子设置是否完备”权重值较高。良好的党业融合,需要切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明确医院各领导分工,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引领作用;建立书记院长沟通机制,明确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和决策范围,在此基础上加强两者联系,结合医院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研究规划类议题,推进工作落实[1]。

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中,“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权重也较高,其下级指标中,“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权重值较高。做好党业融合工作,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完善干部工作制度,将干部选任的关键环节工作做扎实。要坚持以强化党的领导、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重塑组织架构、建强育强队伍、搭建实践平台,为党业融合提供“硬支撑”[13]。做好党业融合工作,要持续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高知群体在公立医院科研发展、医疗业务水平提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性,加强各级党组织与高知人才联系,提升人才满意度,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点带面推动学科乃至医院高质量发展[14]。

“思想政治建设情况”中,“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权重最高,说明加强医院党业融合要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要坚持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理好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引导医院干部职工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防线[1-2]。“作风和纪律建设情况”中,“年度职工发生违法违纪例数”权重值较高,说明职工违法违纪对于医院的整体形象、职工的作风建设负面影响较大。在促进医院党业融合过程中,要强化法治建设,完善纪检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医院各方运行监督,织密织牢党内监督执纪网,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能力[15]。“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情况”中,“临床医技科室中联合党支部占比”权重较高。医院中联合党支部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基层党支部形式,一般由多个业务部门成员组成,凝聚力、战斗力往往较低,故占比不宜过高,且现存的联合党支部需注意业务上有连接点、成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运行。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下一步应更为精细化,避免联合党支部出现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16-17]。“党支部参与科室管理情况”中,“党支部书记是内设机构负责人情况”权重较大,说明建设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对于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推动党业融合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

3.3 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共邀请了来自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群处、北京市12所公立三甲医院党务工作者共17名专家,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权威程度较高,可以收集到相对科学、全面的咨询意见。利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赋权,将专家对党业融合工作的主观判断定量化,构建的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在专家咨询过程中,成立研究工作小组严格按照德尔菲法工作标准执行,积极与各位专家接洽函询事宜,邀请专家对指标体系提出修改意见,使指标体系更加符合公立医院党业融合工作的考核实际,具备可靠性。在第3轮专家咨询过后,构建的三级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公立医院党业融合的各方面内容,通过了内部一致性检验和内容效度检验,说明指标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要评价内容,具备一定可行性。

然而,在党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区政策要求、医院类型和医院级别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区、类型和级别的医院对于党业融合相关指标的理解和执行不够统一,缺乏同质性,为评价和对比党业融合程度带来挑战。如一些级别较低的医院党组织以党支部而非党委形式存在,党建体系不够完整,未设立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故不适用于本研究提出的党业融合评价方法。综上,本研究提出的党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较适用于同一区域内大型三级公立医院的评价和比较,且在实际应用于不同医院时,应强调对指标含义的理解一致,确保不同医院的数据标准相同,保证数据质量。

4 结语

本研究构建公立医院党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公立医院党业融合工作效果提供了依据,助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收集实证数据,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一些公立医院党业融合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以期在实践过程中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指标体系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