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修复中二氧化锆全瓷冠的美学效果及对龈沟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4-03-13 06:31徐娟娟张俊峰闫胜男郑永红赵曼刘惠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二氧化锆烤瓷全瓷

徐娟娟 张俊峰 闫胜男 郑永红 赵曼 刘惠莉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美容口腔医学通常针对临床接收牙齿问题的患者与对牙齿美观要求较高的人群,可在提高牙齿功能性的同时还能达到改善容貌的效果[1]。前牙作为口腔结果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人们咀嚼食物、协助发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维持牙齿的完整美观,促进面部协调性。若前牙出现缺损、咬合不佳、齿间缝隙大等问题不及时给予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牙龈炎,进一步影响口腔卫生及正常饮食[2]。因此,现阶段进行前牙修复在口腔疾病或美容中逐渐受到了重视。

烤瓷牙作为目前牙齿缺失的重要修复方式之一,通常以改善前牙功能与容貌为前提,通过置入模拟牙冠达到最佳理想修复效果[3]。然而部分患者会由于材料及手术方法不同出现修复后效果的差异,因此在修复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目前临床常用的材料有玻璃陶瓷类全瓷冠、氧化铝全瓷冠、氧化锆全瓷冠、金属烤瓷冠等,其中金属烤瓷虽然能起到支撑内核的作用,但由于基底透光性差,在美观及耐用性方面也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4],使得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5]。

为进一步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我院将84 例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修复后的美学效果及对龈沟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口腔美容医学提供可靠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至2021 年11 月于我院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84 例(176 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n=42 例,92 颗)与对照组(n=42 例,84 颗)。其中对照组男性23 例,女性19 例,年龄17~52 岁,平均38.44±5.62 岁,包括前牙牙体缺损20 例、前牙变色11 例、氟斑牙8 例、四环素牙3 例;观察组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年龄18~54 岁,平均39.05±5.38 岁,包括前牙牙体缺损18例、前牙变色12 例、氟斑牙9 例、四环素牙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患者均因前牙缺失、牙体缺损、咬合不佳、齿间缝隙大等无问题进行前牙修复;患者牙周组织健康,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无精神认知障碍,能配合相关工作。排除标准:伴有牙周炎、咬合过紧等其他口腔问题;全身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口腔卫生状况不佳;耐受差且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修复前根据患者牙齿情况及前牙缺损程度共同确认美学要求,完成口腔检查后制备蜡型。经根管治疗后确定无不适即可进行修复,清理牙体表层污垢行局部浸润麻醉。取车针依次磨除前牙唇面、邻面倒凹、前牙切端等,磨除量均控制在1.5 mm 左右,位于龈下0.5 mm 处设立1.0 mm 全阶台;颈缘设立龈上1 mm 的肩台;颌面设立向舌侧倾斜45°的圆滑斜面;排龈止血3 min 后去除排龈线,采用硅橡胶印模制作临时修复体,完成基牙取模后以石膏灌制模型,经比色板比色,检查合格即可按照尺寸及颜色制作瓷冠修复体;其中对照组给予金合金烤瓷冠修复,采用失蜡铸造技术,聚合度2°,颈部肩台宽0.5 mm;观察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采用玻璃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技术,聚合度5°,颈部肩台宽0.8 mm,保留4.5 mm 的根尖封闭区;制作完成即可进行1 w 试戴,试戴期间去严格观察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协调性、解剖外形美观度、修复体折裂、牙龈等情况,根据患者需求予以调整;若无其他不适可使用树脂粘接剂进行粘结。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3.1 美学效果

参考美国加州牙科协会制定的标准[6]观察两组美学效果,包括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解剖外形、修复体折裂、牙龈状况等,各个项目均分为A、B、C 共3 个等级, 依次表示优、良、差。

1.3.2 咀嚼效率

于修复前、修复后6 m 进行咀嚼功能测验,取2 g 花生指导患者分别使用左右两侧牙齿咀嚼20 次,随后收集剩余残渣,经混匀、过滤、蒸干称取花生重量。咀嚼效率=(咀嚼前花生重量-咀嚼后花生重量)/咀嚼前花生重量×100%[7]。

1.3.3 龈沟炎症因子

于修复前、修复后1 m 取龈沟液3~5 mL,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

1.3.4 临床疗效

随访1 年后参照相关指南规定[8]评估疗效,包括显效:自我感觉无疼痛症状及其他不适,且牙龈无炎症,颜色与美观程度与邻近正常牙齿无差别,修复体边缘密合;有效:自我感觉有轻微疼痛,但颜色与美观程度与邻近正常牙齿差异略大,修复体边缘稍微翘起;无效:患者自我感觉疼痛明显,且伴有牙龈出血,修复体松动。

1.3.5 并发症记录两组修复期间牙龈疼痛、发炎、牙体腐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美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美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典型案例见图1。

表1 两组美学效果比较(n(%),n=42)

图1 治疗前后效果图

2.2 咀嚼效率比较

修复前两组患者咀嚼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修复后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效率比较(,n=42)

表2 两组咀嚼效率比较(,n=42)

注:与修复前相比,#P<0.05。

?

2.3 龈沟炎症反应比较

修复后TNF-α、IL-6、CRP 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TNF-α、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龈沟炎症反应比较(,n=42)

表3 两组龈沟炎症反应比较(,n=42)

注:与修复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4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n(%),n=42)

2.5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牙龈疼痛4 例、发炎1 例、牙体腐蚀1例,共6 例,发生率为;对照组发生牙龈疼痛5 例、发炎2例、牙体腐蚀3例,共10例,发生率为,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

3 讨论

受现阶段生活水平及饮食的影响,使得公众口腔卫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进食及发音,临床上通常使用烤瓷冠来实现前牙修复,并维持牙齿美观[9]。常见的有金属烤瓷冠,其拥有良好的强度且舒适度高,生物相溶性较好,加上其属于非水溶性材料,可与牙龈边缘有效密合[10],但金属存在一定的毒性,长期刺激牙龈会导致牙龈炎症发生,而且金属耐腐蚀性较低,需要定期更换清洗[11]。但随着德国In-Ceram 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患者采取全瓷冠进行前牙修复,其中二氧化锆全瓷冠凭借着密合性强、美观性高、坚韧度强等优点,受到了众多口腔专家及患者的青睐[12]。殷薇薇[13]等研究指出二氧化锆全瓷冠与E-max 铸瓷嵌体用于修复牙体缺损中,前者修复效果、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的改善程度优于后者,且二氧化锆全瓷冠安全性更高,患者满意度也更好。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美学效果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修复后咀嚼效率及龈沟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说明二氧化锆全瓷冠相较于金合金烤瓷冠而言,在提高美学效果,改善咀嚼能力,减少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具体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①二氧化锆全瓷冠采用半透明材料,其与人体正常牙齿的外形及颜色非常相近;②二氧化锆内不含金属成分,和口腔里分泌物不会出现化学反应,在进行前牙修复时可排除金属过敏;③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通透性,对牙龈的刺激性也较小,可有效减少出血、牙龈炎等情况的发生;④对于日后需要进行x 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可以在不拆除假牙的条件下完成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提高时间利用率[14]。王双庆[15]等的研究显示,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其边缘密合度好,修复体颜色一致性好,继发龋少,牙龈炎症轻,出血少,而且对患者牙周组织及口腔内环境影响较小,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此外,两组患者牙龈疼痛、发炎、牙体腐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二氧化锆全瓷冠在不影响美学效果及牙龈情况的条件下,还能保证较好的安全性,可见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修复中能发挥较大的优越性及机械性。

综上所述,前牙采用金合金烤瓷冠和二氧化锆全瓷冠均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与金合金烤瓷冠相比,二氧化锆全瓷冠美学效果更高,咀嚼效率越高,龈沟炎症反应越轻,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二氧化锆烤瓷全瓷
30例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性
桩核金属烤瓷修复失败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
纳米二氧化锆的制备与性能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