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物生物化学》课前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情况分析

2024-03-14 09:48马建民王黎霞郭彤
养殖与饲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学习效果教学资源

马建民,王黎霞,郭彤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北京 102442

高职教育基于互联网教学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而是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形成了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1-3]。翻转课堂模式指的是将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堂外进行学习,而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实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则是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同时在实验室、工作坊等实践环节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任何新的教学模式都包含课前的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是高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通常偏向于被动接受和依赖教师指导,而对于课前的自主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4]。分析和研究影响高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因素,合理构建课前学习资源,是高职学生开展互联网教学的基础。

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职《动物生物化学》课程课前教学视频自主学习的教学数据和课前学习调查问卷,探讨影响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并提出课前视频资源设计的策略,为有效开发课前教学资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课前学习资源

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前学习视频,分为基础知识类和实验过程与操作类视频(表1)。学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在课堂教学前完成课前教学视频的学习和相应的课前测试。通过教学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试成绩。

表1 课前学习视频资源

1.2 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对《动物生物化学》课前视频学习资源及其学习效果的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前学习教学数据

通过教学平台收集学生观看课前学习视频的数据,包括完成观看率、反刍比、课前测试结果(表2)。利用EXCEL 中的相关分析统计反刍比与课前测试成绩的相关性,用t检验比较基础知识类视频与实验过程与操作类视频完成观看率的差异。

表2 课前学习教学数据

表2 显示,学生完成观看课前视频的比例为33.33%~77.78%,反刍比变异系数为39.29%~111.76%,课前测试平均成绩为58.0~100.0。视频7反刍比与课前测试成绩显著相关,其他视频反刍比与课前测试成绩均不相关。10个课前学习资源中,4 个实验过程与操作视频的完成观看率高于6 个知识视频的完成观看率,差异显著P<0.05。

2.2 调查问卷结果

1)课前学习态度。通过5 个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认同度、投入度和影响课前学习投入度的因素。调查结果见表3~表7。

表3 你对老师发布课前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是否支持

表4 每天可以计划出多长的时间进行课前学习

表5 你是否会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课前视频教学资源的问题

表6 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你完成课前教学资源的学习

表7 你认为哪些方面改进可以提高视频教学资源的学习效果

从认同度看,支持课前学习的占比为85.30%,且87.10%的同学在课前学习过程中能做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从投入度来看,64.71%的学生希望每天用于课前学习的时间少于1 h。

从影响学生完成课前视频学习因素看,课前教学资源内容的难度和学习时长,是影响课前学习完成度的主要因素。学生认为具有实验内容、互动环节设计、案例分析的课前学习资源能提高学习效果。

2)对学习资源评价。《动物生物化学》课前学习视频资源,从“有效、有用、有趣”3个方面打分,最高5 分,最低1 分,结果见图1。《动物生物化学》课前学习视频资源的难易与长短评价结果见图2。

图1 教学资源有效(A)、有用(B)、有趣(C)评价

图2 教学资源时长(A)和难度(B)评价

学生对《动物生物化学》课前视频资源的“有趣、有用、有效”的评价较高,其中有趣性低于有效性和有用性。学生对《动物生物化学》课前视频资源难度和长度的评价偏向较难较长的方向。

3)对课前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动物生物化学》课前资源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见表8。

表8 你认为课前学习对你的课堂学习有何帮助

仅8.82%学生认为课前学习没有帮助,其他同学认为课前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利于课堂教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3 讨论

在表8 中,课前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课前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表3 中,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支持度高于表2中学习视频完成观看率。图2 结果显示《动物生物化学》课前自主学习视频的长度和难度较高,结合表6的数据视频的“长度”和“难度”是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视频完成观看率低的主要原因。

在表2中,从视频的时长看,尽管实验过程与操作类的视频资源时长高于基础知识类视频,但前者的完成观看率显著高于后者,这与表7 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即学生在有“实验环节”的视频中表现出更高的投入度。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与操作类的视频难度低于基础知识类视频。

图1 显示,《动物生物化学》课前学习视频的有趣性低于有效性和有用性。有趣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趣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增加课前教学视频有趣性是提高视频完成观看率的一个方向。

表5 的数据显示,87.51%同学会主动与同学或教师交流课前视频学习任务,但是在表7 中,还有50%的同学希望增加“互动环节”。可见在课前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同学的交流没有满足学生的期望。

在表2 中,除了视频7 之外,其他视频的课前测试成绩与反刍比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在类似的研究中,自主学习时长与测试成绩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5]。导致反刍比与测试成绩之间无相关性的原因可能是课前测试是一种没有监考的自主测试,并且存在答案雷同的情况。因此,通过简单的“课前习题测试”来评估课前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表7 的数据也显示,有35.29%的学生希望增加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节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提高课前学习效果。同时多节点的过程评价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根据表4 的数据显示,学生每天投入课前学习的时间意愿有限,因此应避免大量地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4 结论

通过对《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课前教学数据和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课前学习视频的完成观看率与视频的难度和长度呈反比关系,与视频中的实验、互动、案例等内容呈正比关系。

2)为了提高课前教学视频的观看完成度,教师应该提高视频的实验性、互动性和案例性,以平衡视频的难度和长度,同时注意提高视频的趣味性。

3)教师还应增加课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并进行及时的多点、多种评价。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学习效果教学资源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莲心宝宝有话说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