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Cu-BTC 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4-03-16 02:42李龙飞王春梅
棉纺织技术 2024年3期
关键词:脱色助剂紫外线

李龙飞 王春梅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

棉织物(CF)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纺织材料,因其亲水性好和手感柔软,作为服饰、家用纺织品等面料备受人们喜爱[1]。但当CF 暴露在强紫外线、有毒化学物质或细菌等恶劣的环境中,其防护能力并不能达到要求[2],这限制了CF 在服装、医疗和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因而常常需要对其进行功能改性,以拓展其用途。铜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BTC)是一种新型多孔配位聚合物结晶材料,具有拓扑的八面体三维网状结构[3],因其较高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4]和开放的双核铜中心和较小的孔隙,对小分子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5]。Cu-BTC 在水介质中释放形成的Cu+和Cu2+具有很高的电位,不仅会破坏与不同有机物结合的细菌膜,而且还会产生细菌毒性,具有抗菌作用[6]。本研究采用层层组装法将Cu-BTC 负载在CF 上,制得Cu-BTC/CF,并探讨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防紫外线性能以及抗菌性能。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纯棉机织物(经纱和纬纱号数均为36 tex,经密和纬密均为236 根/10 cm),五水合硫酸铜、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均苯三甲酸(H3BTC,分析纯,南京协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纳米氧化铝(Al2O3,高纯试剂,上海笛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分析纯,临沂市兰山区绿森化工有限公司),亚甲基蓝(分析纯,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KS-300D 型超声波清洗器(宁波科生仪器厂),UVmini-124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JJ124BF 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江苏省海门市恒瑞通用仪器厂),Gemini SEM 3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德国Carl Zeiss 公司),Nicolet iS1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XPA-1000 W 型氙灯光化学反应仪(南京胥江机电厂),UV-260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杭州俊升科学器材有限公司),YG(B)912E 型纺织品防紫外性能测试仪(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等。

1.3 Cu-BTC/CF 的制备

1.3.1不添加助剂

将五水合硫酸铜溶于水配成质量浓度为15 g/L的溶液A,将均苯三甲酸溶于体积比为1∶1 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8 g/L 的溶液B。将一定尺寸的棉织物按浴比1∶20 在溶液A 中浸渍10 min 后取出烘干,再将烘干的织物在溶液B 中浸渍10 min 后取出烘干;然后将织物在溶液A 与溶液B 中循环交替浸渍5 次后取出,用水清洗、烘干,即得到Cu-BTC/CF。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不添加助剂时Cu-BTC/CF 的制备流程

1.3.2添加助剂

将五水合硫酸铜溶于水配成质量浓度为15 g/L的溶液A,将纳米Al2O3分散在水中得到质量浓度为20 g/L 的分散液B,将分散液B 加入到溶液A中,快速搅拌形成羟基双盐溶液C,将18 g/L 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 溶解在羟基双盐溶液C 中形成混合溶液D,将均苯三甲酸溶于体积比为1∶1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8 g/L 的溶液E。将一定尺寸的棉织物按浴比1∶20 在溶液D 中浸渍10 min 后取出烘干,再将烘干的织物在溶液E 中浸渍10 min 后取出烘干。然后将织物在溶液D 与溶液E 中循环交替浸渍5 次后取出,用水清洗、烘干,即得到Cu-BTC/CF。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添加助剂时Cu-BTC/CF 的制备流程

1.4 测试与表征

1.4.1表面形貌测试

利用Gemini SEM 30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u-BTC/CF 表面形貌。

1.4.2黑暗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吸附脱色性能的测试

配制一定质量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 nm~800 nm 范围内测得其吸收光谱曲线,得到亚甲基蓝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63 nm。在此波长下,分别测出0 mg/L~10 mg/L 系列不同质量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以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其标准曲线,得到亚甲基蓝溶液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式:Y=0.102 09X+0.031 81,R2=0.999 9。在此质量浓度范围内,通过测试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亚甲基蓝的脱色率。

将0.5 g 的试样加入到50 mL 的质量浓度为10 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中,置于光化学反应仪中,关闭照灯,以200 r/min 的速度在黑暗条件下搅拌120 min,每间隔15 min 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率。脱色率D按式(1)计算。式中,A0和A1分别是亚甲基蓝溶液脱色前后的吸光度。

1.4.3防紫外线性能测试

利用UV-260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试样的紫外线透过率。

参照GB/T 18830—2009 《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测试试样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

1.4.4抗菌性能测试

参照GB/T 20944.3—2008《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 部分:振荡法》测试试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

1.4.5红外光谱测试

利用Nicolet iS1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CF 和Cu-BTC/CF 进行光谱扫描,扫描范围为4 000 cm-1~400 cm-1。

2 结果与讨论

2.1 Cu-BTC/CF 表面形貌

不添加和添加纳米Al2O3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 制得的Cu-BTC/CF 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3 所示。

图3 Cu-BTC/CF 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5 000 倍)

由图3 可知,不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表面负载的Cu-BTC 较少,而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表面负载的大多数Cu-BTC 晶体形貌规整,颗粒分布均匀,晶体覆盖密集,数量多,且晶体形状为八面体结构,和文献中描述的Cu-BTC 晶型一致。说明添加助剂有助于提高织物表面Cu-BTC 的负载量和均匀度。一方面,由于纳米Al2O3可以通过水解反应,稳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与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反应合成铝铜羟基双盐[HDS(Al,Cu)],羟基双盐的氢氧根离子会与均苯三甲酸的氢离子快速结合,并且铜离子可与CF 上的羟基发生配位作用,从而促进Cu-BTC 快速合成并在CF 上负载;另一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 对Cu-BTC 起到分散作用,避免Cu-BTC 发生团聚,使其均匀负载在CF 上。

2.2 Cu-BTC/CF 吸附染料性能

CF 以及不添加和添加纳米Al2O3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 制得的Cu-BTC/CF 在黑暗条件下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脱色率如图4 所示。

图4 不同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脱色效果

由图4 可知,CF 及两种Cu-BTC/CF 对亚甲基蓝都有吸附效果,但Cu-BTC/CF 的吸附效果优于CF,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的吸附效果远高于不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而且不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的吸附效果随时间延长会下降。这是因为在水分子的攻击下,Cu-BTC结构发生了坍塌,释放出了初期被吸附的亚甲基蓝。 与之相比,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没有发生吸附脱色率下降的现象。这是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 的疏水碳氢长链会吸附在Cu-BTC 表面,降低Cu-BTC 的溶解度,减少水分子对Cu-BTC 结构的攻击。

2.3 Cu-BTC/CF 重复使用的吸附效果

在黑暗条件下,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3 次重复吸附试验,每次吸附90 min,测得其吸附脱色率如图5 所示。

图5 Cu-BTC/CF 重复使用的吸附脱色效果

由图5 可知,添加助剂的Cu-BTC/CF 使用1次的吸附脱色率可达97%,使用2 次的吸附脱色率可达88%,使用3 次的吸附脱色率可达79%。说明该织物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

2.4 Cu-BTC/CF 防紫外线性能

CF 以及不添加和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的紫外线透过率和防紫外线性能的测试结果如图6 和表1 所示。

表1 CF 和Cu-BTC/CF 的防紫外线效果

图6 CF 和Cu-BTC/CF 的紫外线透过率

由图6 可知,两种Cu-BTC/CF 比CF 的紫外线透过率低很多,尤其是对200 nm~300 nm 的紫外线透过率非常低,说明Cu-BTC/CF 有较好的防紫外线能力。

由表1 可知,CF 的UPF值为13.52,防紫外线性能较差,而两种Cu-BTC/CF 的UPF值都达到100+,对于紫外线的屏蔽效果明显,能够达到GB/T 18830—2009 规定的防紫外线要求。

2.5 Cu-BTC/CF 抗菌性能

以CF 为对照样,测得不添加和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Cu-BTC/CF 的抗菌效果

由表2 可知,两种Cu-BTC/CF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且添加助剂的Cu-BTC/CF 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而CF 本身没有抗菌效果。

2.6 Cu-BTC/CF 的化学结构分析

图7 为CF 以及不添加和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 的红外光谱图。

图7 CF 和Cu-BTC/CF 的红外光谱图

图7中,在3 274 cm-1处的特征峰对应于CF中羟基的伸缩振动,在1 363 cm-1和1 014 cm-1处的特征峰对应于CF 的C—O 的伸缩振动。

两种Cu-BTC/CF 具有CF 的特征吸收峰,主体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1 641 cm-1处的特征峰对应于H3BTC 中C=O 的伸缩振动,在1 371 cm-1处的特征峰对应于C—O 的伸缩振动,在729 cm-1处的特征峰对应于Cu—O 的伸缩振动,由此可见,成功在棉织物上负载了Cu-BTC。与添加助剂的Cu-BTC/CF 相比,未添加助剂的Cu-BTC/CF 的特征峰强度较弱,这是因为其表面负载的Cu-BTC 较少。

在1 446 cm-1处的特征峰对应于CH3—N 的伸缩振动,这证实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 的存在。

3 结论

(1)以棉织物为基材,采用层层组装法在棉织物上负载Cu-BTC,通过在硫酸铜溶液中添加纳米Al2O3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631,能够显著提高Cu-BTC/CF 表面Cu-BTC 的负载量和均匀度,从而提高该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

(2)添加助剂制得的Cu-BTC/CF,在黑暗条件下对10 mg/L 亚甲基蓝溶液吸附90 min 脱色率达到97%,重复使用3 次吸附脱色率仍能达到79%,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其UPF值达到100+;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

猜你喜欢
脱色助剂紫外线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跟踪导练(五)6
脱色速食海带丝的加工
塑料助剂的应用
橡胶助剂绿色化势在必行
食品工业清洗助剂的开发
应用D301R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