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研究

2024-03-16 02:42张炜栋
棉纺织技术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分子棉织物透气

黄 旭 张炜栋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棉织物因其手感好、透气性好等优异性能,成为当前应用最多的纺织品之一。但是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易吸水和沾污使其表面难以清洗,而大量使用洗涤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棉织物进行疏水整理使其具有自清洁性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3]。在疏水材料表面构建粗糙结构和修饰低表面能物质,能够制备出超疏水表面[4-6]。嵌段共聚物结合两种或者多种不同单体的优良性能,使各自的缺点得以弥补,通过化学键将不同单体键合成为嵌段共聚物,制备出满足生产需求的功能化嵌段共聚物[7-8]。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以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具有分子结构可控、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较多单体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PEG嵌段共聚物,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对整理后棉织物的水接触角、耐化学和机械稳定性、自清洁性能进行测试。整理后的棉织物在生活服用、医疗防护、军用服装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 试验

1.1 材料和仪器

材料:棉织物(紫罗兰家纺有限公司);PEG2000 (PEG)、三乙胺(TE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二甲氨基吡啶(DMAP)、2-溴丙酰溴(BPB)、氯化亚铜(CuCl)、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二氯甲烷(CH2Cl2)、浓盐酸和氢氧化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DF-101SZ 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科瑞仪器有限公司);PT-602A 型接触角测量仪(东莞市普赛特检测设备有限公司);DEF-6020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远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NICOLET NEXUS 47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hermo 电子仪器公司);SU-1510 型扫描电镜(日本HITACHI 公司);Avance核磁共振仪(德国布鲁克公司),YG(B)461E 型织物透气量仪(宁波纺织仪器厂);YG601H 型织物透湿仪(宁波纺织仪器厂)。

1.2 PEG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1.2.1PEG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PEG 大分子引发剂需在冰水浴中完成,首先将1.8 mL TEA、1.0 mL BPB 和30 mL CH2Cl2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0.25 g 催化剂DMAP。将10.0 g PEG 溶解于50 mL CH2Cl2中,置于恒压滴液漏斗通过逐滴滴加的方法加入到反应体系中。通氮气1 h 后在25 ℃下反应24 h。反应结束后,旋蒸去除溶剂后用正己烷沉淀。产物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活性溴封端的PEG 大分子引发剂。合成路线如图1 所示。

图1 PEG 大分子引发剂和PEG 嵌段共聚物合成路线图

1.2.2PEG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PEG 嵌段共聚物,采用活性溴封端的PEG 大分子作为引发剂,CuCl 作为催化剂,PMDETA 作为催化剂配体,加入TFEMA。通氮气于110 ℃下反应16 h。反应结束后,产物中添加CH2Cl2溶解,再过中性氧化铝柱去除铜离子。旋蒸去除溶剂后用正己烷沉淀,将沉淀物置于40 ℃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白色粉末即为PEG 嵌段共聚物。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2.3棉织物疏水整理

将洁净的棉织物裁剪成固定的尺寸,将PEG嵌段共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轧-烘-焙”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整理,90 ℃烘干10 min,150 ℃焙烘织物90 s,得到疏水性棉织物。

1.2.4自清洁性能的研究

以活性黄染料粉末作为污染物,取少量置于棉织物表面,然后用微量进样器在染料上滴加5 mL 的水,1 min 后将水滴移除,数码相机拍摄观察棉织物表面状态,表征棉织物自清洁性能。

1.3 结构与性能测试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PEG、PEG 大分子引发剂、嵌段共聚物进行红外光谱(FTIR)表征,扫描范围4 000 cm-1~500 cm-1,扫描次数为16 次,分辨率为4 cm-1。

以CDCl3作为溶剂,以四甲基硅烷为标准物质,在298 K 条件下测定PEG、PEG 大分子引发剂、嵌段共聚物的核磁共振1H NMR。

采用扫描电镜对棉织物及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测试前对织物表面进行喷金处理,测试加速电压为10 kV。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对水滴图像进行半自动拟合得接触角数值,每个样品测试3 次,取平均值。

将整理后的棉织物固定在摩擦牢度仪上,将同样的棉织物固定在摩擦头上,织物之间往复直线摩擦,摩擦1 次设为往复1 次,摩擦100 次、200次和300 次后分别对织物进行水接触角测试。

将质量分数0.15%的皂洗液和整理后的棉织物放入钢瓶中,然后将其固定在水洗牢度仪中,49 ℃分别在5 次、10 次、15 次、20 次、25 次、30 次水洗后取出棉织物并用水洗涤,然后测试织物表面水接触角。

用浓盐酸和氢氧化钠分别配制成pH 为1 和pH 为13 的溶液,然后将整理后的棉织物分别在其中浸泡24 h,最后对各织物表面形貌和水接触角进行测试。

透气性测试按照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压力为100 Pa,面积20 cm2,测5 次取平均值。

透湿性测试按照GB/T 12704.1—2009《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 第1 部分:吸湿法》,测3 次取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PEG 嵌段共聚物的化学性能

PEG、PEG 大分子引发剂和PEG 嵌段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如图2 所示。

图2 PEG 及其大分子引发剂、PEG 嵌段共聚物红外光谱图

由图2 可以看出,3 种共聚物的—CH2CH2O—在1 100 cm-1处的峰都存在,PEG 的特征峰—OH在3 400 cm-1处明显,而PEG 大分子引发剂和PEG 嵌段共聚物的特征羟基峰出现消失或减弱的现象,表明PEG 在反应过程中多数羟基被取代。PEG 大分子引发剂和PEG 嵌段共聚物在1 730 cm-1出现新吸收峰,表明发生了反应。此外,在750 cm-1附近出现C—F 特征峰,说明成功合成PEG 嵌段共聚物。

PEG、PEG 大分子引发剂、PEG 嵌段共聚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3 所示。

图3 核磁共振氢谱图

由图3 可以看出,在3.63 ppm 处存在PEG 的—CH2—特征峰,且1.36 ppm 处出现引发剂—CH3的特征峰[10],说明PEG 大分子引发剂合成成功。此外,在4.34 ppm 处的峰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的特征峰—CH2CF3,表明PEG 嵌段共聚物成功合成。

2.2 疏水棉织物表面形貌表征

棉织物整理前后表面形貌的SE M 图如图4所示。从图4 可以看出,棉织物表面呈现出光滑的形态,其纱线结构比较明显,没有任何杂质,而采用30 g/L 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较粗糙,在纱线上及纱线之间的间隙涂覆了一层薄膜,使其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结构。

图4 整理前后棉织物表面SEM 图

2.3 棉织物的疏水性能和透气透湿性能

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前后棉织物水接触角、透气和透湿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水接触角、透气和透湿性能

未经整理棉织物的水接触角为30.1°,表现出亲水性能。当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到棉织物表面上时,水接触角在133.4°至151.9°之间,表现出较高的疏水性。随着PEG 嵌段共聚物浓度的提高,织物的疏水性能不断提高。随着嵌段共聚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水接触角基本不再有明显变化,但是会影响织物的固有性能。相比于整理前的棉织物,整理后的棉织物透气和透湿性能稍有下降,不影响其使用,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透湿性能。

2.4 棉织物的疏水稳定性

对50 g/L 的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棉织物的疏水耐久性进行表征。经过0 次、100 次、200 次、300 次摩擦后,织物水接触角分别为151.1°、150.2°、148.3°、146.5°。水接触角没有明显下降,摩擦对织物疏水性能影响较小,证明其耐摩擦牢度较好。经0 次、5 次、10 次、15 次、20 次、25 次、30次水洗后,织物水接触角分别为151.1°、148.8°、146.2°、142.7°、138.2°、134.8°、131.1°。棉织物洗涤次数在15 个循环内,疏水棉织物的水接触角稍有减小(142.7°),疏水性能基本不受影响。在30次洗涤之后,仍保持在131.1°,证明其耐水洗牢度也较好。

经pH 值分别为1 和13 的强酸强碱溶液处理的疏水棉织物水接触角分别为149.7°和148.9°,疏水性能不受影响。证明疏水棉织物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经强酸和强碱处理后的棉织物表面形貌如图5 所示。

图5 棉织物经强酸强碱处理24 h 后的扫描电镜图

2.5 疏水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经过50 g/L 的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得到的疏水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如图6 所示。

图6 棉织物自清洁性能测试

从图6 可以看出,未整理的棉织物完全被染料染色;而经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的织物表面不会被染料污染,水滴能够完全去除织物表面的染料,使得织物表面无染料残留,因此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效果。

3 结论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PEG嵌段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将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到棉织物表面,发现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纱线上及纱线之间的间隙涂覆一层薄膜,并且其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结构。导致整理前后棉织物表面由亲水状态变为疏水状态,水接触角达到151.1°。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300 次摩擦后,水接触角没有明显下降。在30 次洗涤之后,其水接触角保持在130°以上。通过强酸强碱溶液处理后的疏水棉织物水接触角为149.7°和148.9°,疏水性能不受影响。整理后的织物表面不会被染料污染,水滴能够完全去除织物表面的染料。因此通过PEG 嵌段共聚物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耐摩擦和耐水洗性能、耐强酸强碱性能和自清洁性能,其透气和透湿性能稍有下降,但不影响其使用。

猜你喜欢
大分子棉织物透气
织物透气量仪透气率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透气感
弥散式和狭缝式透气砖在首钢京唐钢包中的试验对比
半柔性大分子链穿越微孔行为的研究
预湿上浆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微流控超快混合器及生物大分子折叠动力学应用研究进展
防水透气技术延长汽车电子寿命
介孔二氧化硅制备自修复的疏水棉织物
棉织物耐酸性实验研究
红花注射液大分子物质定量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