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柘果白兰地原酒发酵条件

2024-03-18 09:19吴隽松滕飞翔杨留才
中国酿造 2024年2期
关键词:白兰地糖度果酒

吴隽松,滕飞翔,杨留才*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基础医学部,江苏 盐城 224005)

柘树又名黄金木,桑科植物,是素有“南檀北柘”之称的名贵树种,其树根和树皮可入药[1]。近期研究发现,柘树的树根有抗炎[2]、抗肿瘤[3]、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4]和降血压[5]的作用。柘树的树茎被当作原料制作糖浆和颗粒制剂,治疗消化道肿瘤。柘树的树茎中含有一种黄色的着色剂,是古代皇家龙袍的染料[6]。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柘树的树叶一直被制成功能性茶饮,同时也是养蚕行业完美的食物来源[7]。柘果是柘树的果实,糖类成分含量为1.801~2.402 g/L[11],含有黄酮[12]、氧化蒽酮[13]、生物碱[14]和有机酸[15]等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8-14]。在韩国,柘果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柘果被制成果汁、果酱、果酒和其他保健食品[15]。柘木在我国栽培时间较早但对柘果的开发起步较晚,由于柘果不耐储存,冷藏条件下可以保鲜一周左右,冷藏温度较低或者时间较长都会直接影响柘果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对柘果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白兰地起源于法国,狭义上讲,是以葡萄为原料发酵后经蒸馏得到的高度酒,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未经蒸馏的白兰酒精度较低,经二次蒸馏后成品酒的酒精含量约为40%vol。白兰地大多是以葡萄为原料,也有一些以其他水果为原料酿造的,这种白兰地会添加水果的名称,如蓝莓白兰地、山楂白兰地等[16]。本试验以柘果为原料酿造白兰地,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柘果在中国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柘果: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鑫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柠檬酸(食品级):北京盒子生工科技有限公司;液体果胶酶(酶活力8万U/mL):河北润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砂糖:市售;葡萄酒活性干酵母SY: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焦亚硫酸钠(食品级):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HH-2 水浴锅:常州天瑞仪器有限公司;PHSJ-5T pH 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ZWYRD2403 恒温培养箱: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3000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WAY-32 糖度折光仪:上海光学仪器五厂有限公司;L18-Y915S破壁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CJM-549酒精计(0%vol~100%vol):衡水创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柘果白兰地发酵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柘果→带皮破碎→柠檬酸调酸→加果胶酶解→调节糖度→加焦亚硫酸钠→灭菌→加酵母菌粉→发酵→一次蒸馏→二次蒸馏→加入中度烘焙橡木片→过滤→柘果白兰地

原料处理:挑选表皮无破损、无腐烂的完整柘果,自来水流动冲洗后晾干。

破碎:使用破壁机破碎20 s,粒度为60目。

调节酸度:使用柠檬酸调节pH至3.5。

酶解:将柘果汁与纯净水按1∶1.5(V/V)的比例混合,加入0.1%果胶酶,在50 ℃条件下酶解2 h。

调节糖度:加入白砂糖将初始糖度调整为24°Bx。

灭菌:加入0.01%焦亚硫酸钠,灭菌2 h。

酵母菌接种:按照1 L果汁加2 g果酒酿造专用酵母菌粉的比例接种酵母,使用前用30 ℃无菌水将酵母粉活化30 min。

发酵:发酵容器上安装s型单向排气阀,排气阀中加入少量无菌水(发酵过程中注意及时添加无菌水,使容器一直处于密闭状态),既能使发酵容器密闭,又能达到将发酵过程中的气体排出的目的。将发酵容器置于28 ℃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发酵9 d,期间定时搅拌。

蒸馏:采用蒸馏装置进行一次蒸馏和二次蒸馏。一次蒸馏时温度80 ℃,流出酒酒精度降低至5%vol时停止接酒;二次蒸馏时温度65 ℃,流出酒酒精度降低至5%vol时停止接酒,并去掉酒头和酒尾。

添加橡木片:按照1 L白兰地添加5 g中度烘焙橡木片的比例添加橡木片,浸泡4周。

过滤:用三层纱布进行过滤,即得柘果白兰地。

1.3.2 柘果果酒发酵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

初始糖度:在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为28 ℃、酵母菌添加量为0.2%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不同初始糖度(16°Bx、20°Bx、24°Bx、28°Bx、32°Bx)对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的影响。

发酵时间:在发酵温度为28 ℃、酵母菌添加量为0.2%、初始糖度为24°Bx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不同发酵时间(7 d、8 d、9 d、10 d、11 d)对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的影响。

酵母菌添加量:在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为28 ℃、初始糖度为24°Bx 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不同酵母菌添加量(0.05%、0.1%、0.15%、0.2%、0.25%)对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的影响。

1.3.3 柘果果酒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初始糖度(A)、发酵时间(B)和酵母菌添加量(C)为考察因素,使用Design-Expert 8.0.6.1软件,以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R)为响应值,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柘果果酒发酵条件,响应面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

表1 柘果果酒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ferment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wine

表2 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标准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brandy

1.3.4 测定方法

感官评定:由15名酿造专业的评审员组成评价小组,以GB/T 11856—2008《白兰地》的感官要求为感官评价参考标准,从外观、香气、口感和风格四个方面对样品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取15人的平均分。

总酸、总糖含量:采用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的检测方法测定[17];甲醇含量采用GB 5009.2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甲醇的测定》中的检测方法测定[18];乙醇含量采用GB 5009.2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中的检测方法测定[19];总酯含量采用GB/T 11856—2008《白兰地》中的方法[20]。

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19]。

(1)样品前处理:准确取3 mL样品置于30 mL固相微萃取采样瓶中,加入1 μL质量浓度为10 μL/mL乙酸戊酯为内标,加入3.0 mL去离子水和0.3 g NaCl,放入磁力转子,密封后将样品瓶置于65 ℃水浴中热平衡10 min,磁力搅拌器速度设置为800 r/min,用正己烷清洗萃取针头表面并对其进行活化,将活化后的萃取针头插入样品瓶内,推出纤维头,使之距样品液面约8 mm,顶空萃取50 min。萃取完毕迅速取出萃取针头,并将萃取针头迅速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进样口中热解吸6 min,进样。

(2)气相色谱条件:固相微萃取针头型号为75 μm CAR/PDMS。采用Agilent HP-5毛细管柱(30 m×250 μm×0.25 μm);载气为高纯He(99.999%),流速1 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50 ℃;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 ℃,保留10 min;以5 ℃/min升至90 ℃,保留5 min;再以2 ℃/min升至180 ℃,保留5 min;最后以20 ℃/min升至280 ℃。

(3)质谱条件:电子电离(electron ionization,EI)源,电子轰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质量扫描范围25~450 amu;辅助温度280 ℃;扫描模式Scan。

(4)定性定量方法:检测出的物质根据相似度和保留指数,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20谱库结合人工解谱的方法进行定性(匹配度>80%)。采用内标法对检测物进行定量分析。

1.3.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P<0.01,表示差异性极显著,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Design Expert 8.0.6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Origin 8.5 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柘果果酒发酵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根据白兰地的酿造工艺,将发酵结束后的果酒进行二次蒸馏,得到的白兰地酒精度为40%vol,进行后续的检测以及感官评分。

2.1.1 初始糖度对柘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初始糖度的增加,总酸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总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感官评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甲醇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初始糖度为24°Bx时,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为(1.24±0.07)g/L;糖度过低时酵母菌代谢不足,糖度过高时会抑制酵母的代谢活性,都不利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产生[21]。此时甲醇含量最低为(107±5.07)mg/L,酵母代谢途径分为糖代谢途径和其他物质代谢途径,当初始糖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发酵母进行其他物质代谢途径,从而导致甲醇含量升高[16,22]。初始糖度为28°Bx时,感官评分值最高为(85.97±0.71)分。综合考虑,选取初始糖度20°Bx、24°Bx、28°Bx为响应面优化试验的3个水平。

图1 初始糖度对柘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Fig.1 Effect of initial sugar content on the quality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brandy

2.1.2 发酵时间对柘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总酸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23],总糖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感官评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甲醇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时间为9 d时,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达到最高,为(1.21±0.04)g/L,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风味物质的自然挥发或者被酵母代谢消耗[24-25];发酵时间为9 d时,感官评分为(86.11±0.67)分,发酵时间为10 d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6.25±0.49)分。综合考虑,选取发酵时间8 d、9 d、10 d为响应面优化试验的3个水平。

图2 发酵时间对柘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Fig.2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the quality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brandy

2.1.3 酵母添加量对柘果白兰地发酵品质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酵母添加量的增加,总酸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26],总糖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不大,甲醇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感官评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酵母添加量为0.10%时,甲醇含量最低为(113.67±1.53)mg/L;酵母添加量为0.20%时,感官评分值最高为(84.26±0.35)分。综合考虑,选取酵母添加量0.15%、0.20%、0.25%为响应面优化试验的3个水平。

图3 酵母菌添加量对柘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Fig.3 Effect of yeast addition on the quality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brandy

2.2 柘果果酒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始糖度(A)、发酵时间(B)及酵母添加量(C)为3个因素,以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R)为响应值,采用Design Expert 13软件设计Box-Behnken试验,对柘果果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表3 柘果果酒发酵条件优化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 3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ferment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wine

表4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l

根据表3数据得到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响应值所得回归方程:

由表4可知,试验所预设的各种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各不相同,按F值排列顺序为B>A>C,即对感官评分的影响为发酵时间>初始糖度>酵母添加量。由P值可知,交互项AC、BC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显著(P<0.05),一次项A、B、C,交互项AB,二次项A2、B2、C2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失拟项P值不显著(P>0.05),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良好,能较好的在变量范围内反映响应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用于柘果白兰地发酵工艺的预测。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影响的响应面及等高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初始糖度(A)、发酵时间(B)和酵母接种量(C)这3个因素交互作用在感官评分响应面3D图上均存在极值,AB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坡度趋势陡峭,说明AB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的影响较大,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

图4 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柘果白兰地感官评分影响的响应面及等高线Fig.4 Response surface plots and contour lines of effect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ach factors on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 of Cudrania tricuspidata brandy

预测柘果白兰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糖度26.59°Bx,发酵时间9.61 d,酵母添加量0.21%。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预测值为87.99分。为方便实际操作,修改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6.6 °Bx,发酵时间10 d,酵母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验证试验,最终得到感官评分实际值为86.59分,与预测值接近,证明该模型可行。

2.3 柘果白兰地品质指标

在最佳条件下发酵得到的柘果白兰地成品感官评分为86.59分,外观呈金黄色,澄清透亮,无沉淀物,香气协调且平衡,酒体醇厚饱满,细腻绵柔,无辛辣味,具有柘果白兰地的特殊风格。酒精度为40%vol、总酸含量为2.05 g/L、总酯含量为2.96 g/L、总糖含量为3.03 g/L、甲醇含量为121 mg/L(≤2.0 g/L)、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1.22 g/L,理化指标符合GB/T 11856—2008《白兰地》的要求。细菌总数≤50CFU/mL,大肠杆菌≤3 MPN/m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检出。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初始糖度、发酵时间和酵母接种量对柘果白兰地品质的影响,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6.6°Bx,发酵时间9.6 d,酵母添加量0.2%。在此发酵条件下得到的柘果果酒经蒸馏得到的柘果白兰地,外观呈金黄色,澄清透亮,无沉淀物,香气协调且平衡,酒体醇厚饱满,细腻绵柔,无辛辣味,具有柘果白兰地的特殊风格,感官评分为86.59分。酒精度为40%vol、总酸含量为2.05 g/L、总酯含量为2.96 g/L、总糖含量为3.03 g/L、甲醇含量为121 mg/L(≤2.0 g/L)、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1.22 g/L,品质指标符合GB/T 11856—2008《白兰地》的要求。

猜你喜欢
白兰地糖度果酒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编号“1914”和中国白兰地往事
国产白兰地能否“突围”
甜菜块根糖度检测使用重复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张裕发力白兰地多元化布局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果酒年消费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
固定酵母在脐橙果酒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不同物候期苹果树叶片光谱特征预测果实糖度
义犬白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