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所三级医院开展ICU护士入职培训的现况调查

2024-03-20 04:37李宇轩王晓杰马雪倩于淼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入带教管理者

李宇轩 王晓杰 马雪倩 于淼 李葆华

为使新入职护士更好地融入工作场所,促进其职业发展,《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新进入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开展培训,预计到2025 年,所有三级综合医院健全新入职护士培训机制,参加培训人员比例不低于95%[1]。完善的入职培训是增强新入职护士工作信心和能力,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关键措施[2-3]。相比于普通病房,ICU 患者病情复杂、突发事件多、工作量大,对新入职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要求更高[4-5]。既往有关ICU护士核心胜任力的研究表明,低年资ICU 护士的核心胜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6]。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护士的重要手段[1,7-8]。因此,加强ICU 护士的入职培训十分重要,可以促进新入职护士尽快向胜任者转变,提高护理质量。然而,目前国内ICU 开展护士入职培训现状报道较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9]、ICU 专科护士培训[10]等方面。因此,本研究拟调查ICU 开展护士入职培训的现况及护士对于入职培训的体验,了解当前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ICU护士入职培训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 年7月—8 月,选取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湖北、广东、陕西、云南11 个省份30 所设置有ICU且运营5 年以上的三级医院的ICU 护理管理者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护士的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正式入职ICU;③ICU 工作年限≤5 年。排除标准:①调查期间休病假、产假不在岗;②进修人员;③拒绝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课题组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制定ICU 护士入职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初稿。初稿分为护理管理者问卷与护士问卷,前者涵盖护理管理者所在ICU 护士入职培训实施情况、护理管理者偏好度与管理体验、调查年份前一年度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部分护理质量指标发生率;后者包括护士基本信息、接受入职培训情况及培训体验。采用德尔菲法,邀请5 名工作10 年以上的危重症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专家对问卷初稿进行函询。函询表回收率均为100%,5 名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9,ICU 护士入职培训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1,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ICU 护士入职培训情况调查问卷终稿。随后对5 名ICU 护理管理者与10 名ICU护士进行预调查,调查对象均表示问卷通俗易懂,可实施性强。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由课题组成员或经课题组培训的医院联系人,向各医院说明研究目的、意义、问卷填写方法及保密原则等,取得医院同意后,发放ICU护士入职培训情况调查问卷的问卷星二维码。护理管理者调查问卷二维码由课题组成员或经课题组培训的医院联系人直接发送至ICU 护士长微信,邀请其完成调查;护士问卷由完成调查的ICU 护士长转发至其科室内符合入选标准的护士微信中,邀请护士完成调查。为保障问卷填写质量,电子问卷将所有项目设置为必填。数据收集结束后,由问卷星后台统一下载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收回有效护理管理者问卷57 份,护士问卷583 份。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率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用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χ2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管理者问卷调查结果

2.1.1 ICU 护士入职培训实施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了57 个ICU 的护理管理者,覆盖多种类型ICU。所有ICU 均要求新护士须经历带教期后方可独立上岗,且绝大多数要求独立上岗前考核,考核内容以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理文书书写为主;所有ICU 均为新护士制定了入职培训计划,培训方式以“临床实践带教”“定期理论授课”为主。详见表1。ICU对不同来源新入职护士设置的独立上岗前带教时长不一致,详见表2。

2.1.2 ICU 护理管理者偏好度与管理体验

57 名ICU 护理管理者均希望ICU 新入职护士具备基本理论知识,56 名(98.3%)护理管理者希望其具备基本护理技能,41 名(71.9%)护理管理者希望其具备其他专科护理能力,仅11 名(19.3%)护理管理者希望从头培养ICU 护士;护士来源方面,52 名(91.2%)护理管理者将规范化培训后的新护士视为最优选,5 名(8.8%)护理管理者将应届毕业的新护士视为最优选;护理管理者认为对应届毕业新护士开展入职培训的压力最大(n=38,66.7%),其次是社会招聘的新护士(n=18,31.6%);护理管理者认为应届毕业新护士带给工作排班(n=45,78.9%)、护理质量及安全方面的压力较大(n=43,75.4%)。

2.1.3 不同来源新入职护士与ICU内护理质量指标的相关性

本调查纳入的57 个ICU 报告在2021 年共有250 名不同来源的新入职护士,其中应届毕业生占46.0%(115 名),规范化培训后的护士占44.8%(112 名),社会招聘的有工作经验的护士占9.2%(23 名)。统计2021 年各个ICU 中不同来源新入职护士占当年总护士人数的比例,并分析其与所属ICU 当年护理质量指标发生率的相关性后发现,应届毕业新护士占ICU 总护士人数的比例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r=0.341,P<0.05),详见表3。

2.2 护士问卷调查结果

2.2.1 ICU 护士基本信息

纳入调查的583 名ICU 护士主要来自综合ICU(n=160,27.4%)、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n=79,13.6%)、外科ICU(n=78,13.4%)、神经科ICU(n=72,12.3%)、新生儿ICU(n=60,10.3%)、心脏外科ICU(n=42,7.2%)、麻醉科ICU(n=31,5.3%)、呼吸科ICU(n=24,4.1%)和其他ICU(n=37,6.3%)。其中,女性护士488 名(83.7%)、男性护士95 名(16.3%),年龄为(27.26±3.33)岁,ICU 工作年限为(3.02±1.44)年。护士来源方面,324 名(55.6%)为应届毕业后直接分配 入ICU,196 名(33.6%)为经规范化培训后分配入ICU,63 名(10.8%)为社会招聘的有工作经验的护士。392 名(67.2%)护士在入职前有过ICU 实习经历。

2.2.2 ICU 护士入职培训情况及培训体验

本研究纳入的583 名ICU 护士中,569 名(97.6%)认为一对一带教是最理想的临床实践带教形式,560 名(96.1%)表示科室根据带教能力安排带教教师,364 名(62.4%)认为3~6 个月的带教时长最为合适。与毕业后直接进入ICU 工作相比,339 名(58.1%)护士倾向于毕业后先掌握普通患者护理技能,再入职ICU。576 名(98.8%)护士认可其入职ICU 后接受的入职培训模式,526 名(90.2%)能够适应ICU 的培训强度,499 名(85.6%)认为其能够在入职培训期间适应ICU 的工作压力。

2.2.3 ICU 新入职护士入职培训期间适应情况的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入职ICU类型(χ2=10.471,P=0.033)、临床实践带教形式(χ2=16.487,P<0.001)、带教时长(χ2=19.745,P=0.001)、科室是否根据带教能力安排带教教师(χ2=14.046,P<0.001)、是否有完善的培训计划(χ2=16.408,P<0.001)、是否认可入职ICU 后的培训模式(χ2=23.652,P<0.001)和独立 上岗前是否进行资格考核(χ2=3.937,P=0.047)情况的ICU 新入职护士在入职培训期间的工作适应情况不同。以ICU 新入职护士入职培训期间能否适应ICU 的工作压力为因变量(能=1,不能=0),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ICU 类型、临床实践带教形式、带教时长是ICU 新入职护士对入职培训期间工作压力适应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对全国57 个ICU 的护理管理者及583 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ICU入职培训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通过调查护士理想的ICU入职培训模式和护理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的期待与管理体验,明确ICU入职培训的改进方向,识别培训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为ICU 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3.1 ICU 新入职护士资质准入标准欠缺,完善ICU 护士准入标准尤为重要

ICU 护理工作具有操作复杂、突发事件多、工作量大的特点,其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有着比普通病房更高的要求[11]。获得官方资格认证不仅是对护士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还是确保护士培养质量和同质化管理的有效手段[12]。然而,目前我国尚未规定ICU 上岗的护士必须持有ICU 培训合格证书,既往研究也表明临床对新入职护士能力的要求普遍高于其能力储备[13-14],因此,新入职ICU的护士不一定拥有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能力。本研究纳入的57 个ICU 在2021 年共入职250 名新护士,来源多样,应届毕业生占到46.0%,但仅不足六成ICU 制定了入职护士资质准入制度。既往研究发现,ICU 低年资护士班次上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更高[15],与有工作经验和经历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相比,应届毕业生刚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危重症事件能力不足[16]。本研究亦发现ICU 应届毕业生新护士占总护士人数的比例与当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

超过半数的护士也倾向于在普通病房掌握普通患者护理技能后再进入ICU 工作,有调查研究显示ICU 新入职者需要有至少一年急诊和/或手术室工作经验或至少两年的普通病房工作经验[5]。同时,本研究中66.7%的护理管理者认为对应届毕业生新护士开展ICU入职培训的压力最大,超过75%的护理管理者认为应届毕业生入职ICU 带给工作排班、护理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压力较大,91.2%的护理管理者倾向于接受经规范化培训后的新护士。因此,明确ICU入职资质,设立ICU护士准入标准,对于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水平极为重要。

3.2 ICU 入职培训模式差异大,不同来源入职护士的培养应进一步细化

完善的岗前培训在引导入职护士适应环境、有效衔接层级培训中显得尤为重要[17]。本研究中,相比于传统“师带徒”单一培训模式,三级医院ICU 护士入职培训以临床实践带教为主,结合多种形式,如理论授课、操作辅导、集中岗前培训等,提示近年来ICU 护士入职培训正逐步多样化。

临床实践带教是护士入职培训中一种常见的培养模式,对塑造新入职护士职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15]。既往研究报道ICU 护士入职后的带教期为3~12 个月不等[9-10,18]。本研究中,所有ICU 均规定新入职护士须经过专门设定的带教期后才可独立上岗,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设置的入职后带教期长短不一,且不同来源新入职护士的带教期也存在差异。对于社会招聘的有工作经验的护士带教时长主要为≤3 个月(n=28,49.1%)或科室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调整(n=22,38.6%);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护士带教时长多为>1~3 个月(n=24,42.1%)。而对于无工作经验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入ICU 的新护士,带教时长>1~3 个月、>3~ 6 个月、>6 个月至1 年和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时长占比相当。本研究中被调查护士认为最合适的带教时长是3~6 个月。

目前,我国新入职护士培训缺乏同质化,培训项目的开发缺少理论基础和循证经验,多趋于经验化和多样化[19]。对此,可以考虑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新入职护士胜任力培训项目的发展经验,例如美国护理局联合委员会以提升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开发的临床实践过渡项目[20]、苏格兰卫生部针对工作第1 年的新员工(护士、助产士、其他辅助健康照护工作者)研发的临床带教框架[21]等,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ICU 临床实践调查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入职护士,构建统一、标准、规范的ICU 新入职护士胜任力培训体系。

3.3 ICU 护士工作压力适应良好,完善入职培训模式可改善ICU 工作压力适应性

本研究发现,85.6%的ICU 新入职护士能够在入职培训期间适应ICU 的工作压力,ICU 类型、临床实践带教形式、带教时长是ICU 护士对入职培训期间工作压力适应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于其他ICU,外科ICU、心脏外科ICU、CCU、神经科ICU、新生儿ICU、麻醉科ICU 等专科ICU 的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适应更好,这可能与这些专科ICU 所收治的疾病种类更少,新护士入职后需要学习的疾病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少、更聚焦有关。同时,相比于固定的带教时长,无固定带教时长时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适应更差;固定带教时长时中,≤1 个月和>6 个月至1 年的被带教时长比>3~6 个月的时长工作压力适应更差。这可能与不固定带教时长时的不确定性更高有关;被带教时长≤1 个月适应更差与既往质性研究总结主题相似[22],可能是因为带教时长过短,会导致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对较差,因此临床适应情况较差;而超过6 个月的被带教时长是否会放大新入职护士的压力和焦虑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另外,一对多的临床实践带教形式,与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适应不良明显相关。

这提示今后医院护理管理者制定ICU 护士入职培训方案时,应结合各类型ICU 的特点,因地制宜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关于ICU 新入职护士临床实践带教时长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护理管理者在制定ICU 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时,应选择固定、适宜且足够的带教时长,以保障新入职护士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同时,护理管理者应该定时评价培训效果,重视和ICU 新入职护士的沟通,尽量安排一对一的临床实践教师,以促进新入职护士适应ICU 工作压力。

4 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三级医院ICU入职护士资质准入和考核仍有待完善,入职培训开展广泛,以临床实践带教为主,规定经过带教期后才可独立护理患者,但带教期时长差异明显。对应届毕业生新入职护士开展入职培训的压力最大。希望有关部门未来能够制订标准和规范的ICU 护士岗前培训方案,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ICU 科室开展培训工作。此外,ICU 类型、临床实践带教形式、带教时长等都可能影响新护士ICU 工作适应性,因此护理培训团队不仅要注重培训的质量,还要考虑护士感受。

猜你喜欢
新入带教管理者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