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山羊品种介绍与现状研究

2024-03-20 10:07江浩筠占今舜贾浩滨熊立根王海波钟小军霍俊宏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赣西山羊畜禽

江浩筠,占今舜,贾浩滨,熊立根,王海波,钟小军,潘 月,霍俊宏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200)

1 赣西山羊的品种资源概述

1.1 品种来源与历史追溯

赣西山羊的中心产区为萍乡市的上栗、芦溪以及宜春市的万载等县、区。根据2021 年江西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赣西山羊在江西省内广泛分布,包括:南昌市(新建区、进贤县)、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莲花县、上栗县、芦溪县)、九江市(柴桑区、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都昌县)、新余市渝水区等县、区。除此之外,赣西山羊还广泛分布于湖南省浏阳、醴陵等县(市、区)。据同治十年(1871) 《万载县志》 记载:“羊者祥也,土人所蓄,皆山羊”[1]。另《上栗县志》(2005) 记载:“上栗山羊以长平乡为中心产区,是悠久的饲养历史中,先人精心选育出来的肉用型优良地方山羊,亦是萍乡山羊的代表品种,其毛色有黑、麻、白等颜色,但以黑色居多,故又称“上栗黑山羊”[2]。民间有“畜羊种姜,利润相当(好)”之说,由此可见,人们已对赣西山羊养殖情有独钟。至今,赣西山羊仍为中心产区上栗县及周边民众请客或办喜事的首选菜肴。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当地人们注重选择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地方放牧,选择背腰平直、蹄质坚硬、行动敏捷、善攀爬、采食能力强、繁殖率高、体型偏中小的个体留作种用,并积累了一套关于赣西山羊养殖和选育的经验。在当地崇尚黑色食品消费习惯的环境下,由于白毛的赣西山羊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养殖场(户) 加强了黑色个体的选留。在2006 年资源调查中,赣西山羊白毛与黑毛的个体比例为3∶7,但2021 年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未发现白毛赣西山羊,目前赣西山羊的养殖主要是以黑毛白肤的山羊为主。据1964 年原江西省农业厅等编写的《江西地方畜禽品种志》(内部资料) 记载,按照当时中心产区山羊的分布情况命名为万载山羊与萍乡山羊,但因两者体型外貌接近、生产性能相似,主要产区毗邻,因此,出版的《江西畜禽品种志》(2001)[3]、《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2011)[4]将万载山羊和萍乡山羊统称为赣西山羊。

1.2 赣西山羊品种资源评价

1.2.1 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赣西山羊头大小适中,额平而宽,眼大而明亮,颈细长,多无肉垂,无皱褶,耳小平直,略向前倾。公、母羊均有角,未成年羊角呈倒槌状,成年后向上向后两外侧扭转,呈倒八字形,公羊角比母羊角粗长。体格中等偏小,成年母羊个体较公羊小,体躯呈长方形,躯干较长,腰背平直且宽,尻短斜,尾短上翘。体质结实,骨骼粗壮,肋狭窄,肌肉欠丰满。大部分赣西山羊的被毛颜色以黑色为主,其次是白色或者麻色,其被毛长度偏短,无卷毛,其皮肤均为白色。四肢较粗短,前肢较直,后肢稍弯,蹄质坚硬,呈黑褐色[5]。成年赣西山羊(公、母) 见图1。

图1 成年赣西山羊

(2) 体重与体尺

成年赣西山羊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见表1。

表1 成年赣西山羊体重和体尺

1.2.2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 产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赣西山羊原产地上栗、万载以及芦溪等县属山地、丘陵地带,地处江西省西部,位于东经113°47′~114°36′,北纬27°38′~28°27′。产区海拔高度为500~2000m,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正常年均降水量1546~1736mm,年日照时数1467.7~1737.1h,年平均气温为16~18℃,温度最高可达39.5℃,温度最低-6.3℃。

(2) 产区水土及生态条件

赣西山羊产区原产地芦溪县的主要河流是袁河,其次是渌水;上栗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水资源充沛,上栗主要河流为萍水河、栗水河;万载县主要河流为锦江河,流域面积超1584km2。土壤基本以红壤、沙质土为主。产区农作物主要以水稻、油菜、蔬菜、水果为主,稻草、红薯藤、玉米秸秆以及糠麸等农副产品是当地重要的牛羊草料资源。且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人工种草面积逐年加大,饲草种植品种主要以黑麦草、象草、玉米以及红薯等为主。

1.2.3 赣西山羊的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

赣西山羊性成熟年龄较早,公羊性成熟年龄为4~5 月龄、母羊为4 月龄,公羊的初配年龄为7~8 月龄、母羊的初配年龄为6 月龄。母羊发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整个发情周期为21d,妊娠期140~150d,产羔率172%~300%。羔羊初生重1.2~1.8kg,公羔断奶重为7~8kg,母羔断奶重为6.5~7.5kg。羔羊断奶成活率85%。

(2) 肉用性能

按照《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操作手册(第二册)》 的要求,对赣西山羊进行屠宰分割并开展肉品质分析,其中包括肉色、pH、剪切力、熟肉率、失水率5 项指标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6 月龄赣西山羊肉品质分析统计表

(3) 屠宰性能

赣西山羊屠宰性能见表3。

表3 6 月龄赣西山羊屠宰性能测定统计表

2 品种保护与资源利用现状

2.1 品种保护现状

赣西山羊是江西省重要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近年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对资源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包括提高资金投入、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等。目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已批准建立2 个赣西山羊省级保种场:豫章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赣西山羊保种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号:2015 赣J0503120) 和康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赣西山羊保种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号:2022 赣J0403029)。在国家和省专家的指导下,截至2022 年底,豫章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赣西山羊保种场共建立家系8 个,核心群存栏720头,其中包括种公羊58 头、能繁母羊310 头,并采集50 余份赣西山羊耳组织样品寄送至国家家畜基因库保存。

2.2 开发利用现状

赣西山羊是江西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的地方羊品种,主产区小部分种羊场以纯种繁育为主,其他养殖场主要通过不断引进外来品种进行杂交利用,以提高产肉性能为主。据萍乡市志(2002) 记载,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为防止近亲繁殖,提高种群质量,多次引进过四川成都麻羊、南江黄羊,以其作父本与本地母羊杂交繁殖。2001 年,上栗县农业局引进四川南江黄羊100 只,其中母羊80 只,公羊20 只,并在金山镇白鹤建立良种羊繁殖场。虽然引进外来品种对本地山羊改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杂交山羊皮下脂肪较厚、肉质粗糙,商品价格不如本地山羊高。一直以来,萍乡市本地消费者更青睐于赣西山羊,因此在萍乡本地大多以纯繁赣西山羊为主。而其他县市养殖场(户),为适应当地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引进波尔山羊、川中黑山羊等品种进行杂交,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羊肉产品,经济效益明显。

2022 年8 月,上栗县人民政府已同意上栗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向国家正式申报“上栗山羊”(即赣西山羊)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 年9 月26 日,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艳等[7]编写的江西省地方标准《赣西山羊》(DB36/T 1656—2022) 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并于2023 年4 月1 日起实施,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赣西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和产品开发利用。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羊场养殖流程不规范

自“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于2014年实施以来,许多羊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兴建起来。但因缺乏整体规划,盲目追求效益最大化,部分农户受传统养殖方式影响,没有实现科学繁育和制度化管理,繁育率相对较低,发展较慢,具体问题有3 个方面:①部分养殖场未根据羊的膘情、体重、性别、品种等分群饲喂,且饲粮配方和原料单一,导致育肥羊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低;②部分养殖户为节约羊舍成本,羊只的饲养密度过高,粪污处理不规范、不及时,造成地面潮湿,羊群增重差,毛色粗糙,抵抗力低,诱发传染病、寄生虫感染及异食癖等;③羊场还存在饲粮配方不合理的问题,由于没有按照饲养标准饲喂,导致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配比不科学,能量蛋白不平衡,造成羊只营养失衡。

3.1.2 缺乏系统选育及种质资源特性深入的研究

赣西山羊还未建立合理且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目前主要依赖自繁、自育这种较为粗放的选育模式,且缺少准确的世代、亲缘关系等系谱信息。由于科学技术支持的不足,导致赣西山羊的育种工作缺乏中长期育种规划指导和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育种的方向和育种的模式不清晰。

3.1.3 肉羊产品屠宰加工业发展落后

目前,赣西山羊的屠宰加工基本以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工艺流程标准化程度不够的家庭式或者作坊式的传统手工屠宰方式为主。屠宰环境及屠宰后羊肉产品的检验检疫不达标,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购买产品无法得到安全和健康的保障。此外,赣西山羊产品多为粗糙分割的冷鲜羊肉,生产高附加值肉羊产品较少,以初级产品的形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销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造成了较大资源浪费。

3.2 对策建议

3.2.1 规范赣西山羊养殖模式

首先是规范饲养群体的选择,在赣西山羊的中心产区内选择良种公母羊,明确其来源并且通过专业部门的检验检疫,存栏群体数目及结构应科学合理;其次是规划科学合理的养殖场,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饲养栏舍、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入手,严格遵守科学规范的肉羊饲养管理,建立完善疫病防控制度;最后,赣西山羊养殖企业应根据羊只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饲料配方、饲料添加剂等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

3.2.2 建立赣西山羊良种繁育体系

近些年,我国各省均积极推进羊遗传改良工作,开启了羊种业发展的新局面。江西省具有丰富的赣西山羊优势资源,针对其品种耐粗饲、适应性强且肉质鲜美,但生产周期长,净肉率低,无法规模化生产,品种退化较为严重等问题,据此提出以下3 个措施:①通过建立地方山羊保种场为主,杂交改良繁育场为辅,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性能测定中心的技术下,以赣西山羊选育提高为主要的技术路线,开展优质肉羊饲养与品种改良技术应用;②采用选种选配、品系繁育等措施,从而提高品种性能,并保持和发展赣西山羊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比重。③持续强化赣西山羊普查鉴定和选育群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对鉴定合格的赣西山羊种公羊全部进行注册登记、佩带耳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档案。

3.2.3 挖掘赣西山羊种质资源特性,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再次强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先后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赣西山羊也在2020 年被收录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赣西山羊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也应逐渐走上正轨。江西省相关部门可积极建立赣西山羊品种遗传材料制作方法与相关保存配套技术体系,其中遗传材料包括冷冻精液、耳组织、体细胞等。此外还应注重赣西山羊品种种质特性挖掘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芯片等新技术手段,从个体到分子水平全面研究赣西山羊的优异特性,挖掘优良基因,为赣西山羊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赣西山羊相关企业应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围绕赣西山羊的产业规划、饲养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企业要充分利用科研单位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人力资源,全力完善赣西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与疫病防控,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草食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平。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应指导企业开展新品种培育、羔羊强度育肥,指导解决肉羊养殖场建设、科学饲喂、育种规划等技术难题,助力江西在赣西山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赛道上蓄势发力、赶超跨越。

3.2.4 大力发展赣西山羊品牌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龙头企业

赣西山羊产业需要打造品牌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力扶持一批赣西山羊产业龙头企业。同时建立赣西山羊产业协会,再以合作社为载体、规模羊户养殖为基础,将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支撑建立赣西山羊产业化经营体系。政府部门应逐步将赣西山羊产业纳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其保种、选育、扩繁等目标任务,还可以通过项目建设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种质资源保护、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建设。除建设规模养殖场外,规模化、标准化的山羊屠宰场和后期羊肉胴体精细分割及深加工企业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为赣西山羊产品通过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及绿色食品认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企业需要充分挖掘赣西山羊品牌元素,对赣西山羊进行品牌设计,加强赣西山羊的品牌宣传与推广,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等展会,进一步提升赣西山羊知名度。

4 小结

赣西山羊作为江西的“黑珍珠”,其适应性强、采食力强、繁殖率高,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黑色”食品消费的流行与乡村特色文化的兴起,更加突出了该品种山羊身上的经济价值。目前赣西山羊的品种保护与利用及相关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缺乏对该品种的系统选育和其种质资源特性的深入研究。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应在规范化养殖的条件下制定该品种系统选育方案,建立品种资源保护规划,重点提高其产肉、生长等与经济相关的性能。相关企业还应借助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力量开展赣西山羊杂交改良和新品种(配套系) 的培育工作,并结合品牌宣传,打造出符合江西乃至南方消费特色的肉用型地方山羊品种。

猜你喜欢
赣西山羊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赣西采茶戏剧种渊源及艺术形态探析
《赣西文学》 诗选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不同品种柚类在赣西地区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