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流行与净化现状

2024-03-20 10:07李海琴张帆帆王思怡谭美芳吴诚诚唐维国熊立根段凯文康昭风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亚群白血病鸡群

李海琴,张帆帆,林 翠,王思怡,,谭美芳,吴诚诚,唐维国,熊立根,段凯文,康昭风*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200;2.江西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200)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 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 引起的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多种肿瘤性传染病的总称,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在全球各地均有发生[1]。禽白血病不仅可以通过水平传播,而且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鸡群长期处于带毒状态。种鸡群一旦感染禽白血病,不仅危害同群种鸡,还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下一代鸡,从而造成疾病的跨世代传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用于禽白血病的防治,控制禽白血病主要采用检测加淘汰的净化方法。国内外已报道的禽白血病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HRM-PCR 等。

江西省是我国地方鸡品种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利用江西地方鸡品种资源,许多优良的配套系品种已经培育成功,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种源安全至关重要,做好种鸡场疫病净化对地方品种鸡资源保护意义重大。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高度重视禽白血病对江西地方鸡的危害,率先对8 个不同地方品种鸡进行了AL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江西地方品种鸡群普遍感染过外源性ALV[2-4],不同亚群的ALV 存在混合感染现象,ALV 混合感染将对禽白血病净化带来挑战,开展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净化势在必行。本研究对3 个地方鸡保种核心群开展3~5 个世代的ALV 净化,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控以及其他疫病净化提供参考依据。

1 禽白血病病毒流行现状

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相关的囊膜蛋白的抗原性,ALV 可分为A、B、C、D、E、F、G、H、I、J、K 等11 个亚群,但自然感染鸡群的只有A、B、C、D、E、J、K 等7 个亚群。其中E 亚群属于内源性ALV、非致病性亚群,A、B、J、K 亚群属于外源性ALV,在我国流行范围最广。K 亚群ALV(ALV-K) 是一个新的亚群,相较于其他亚群,其复制能力和致病力较弱,2012 年ALV-K 从我国地方鸡分离出来,在随后至今的多年间,在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不断被报道。J 亚群ALV(ALV-J) 于1999 年在我国首次被发现,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与其他亚群相比,ALV-J 致病性和传染性最强,可引起骨髓细胞瘤、血管瘤和其他多种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家禽业的主要疫病,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鸡蛋和鸡肉产品的供应构成巨大威胁[5]。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自2008 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控制ALV 感染的净化计划,净化效果明显,尤其是商品肉鸡和蛋鸡中ALV 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ALV-J 尤为明显。自2013 年后,我国较少出现髓细胞组织增生症或ALV-J 的报道。2018 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的白羽肉鸡中出现了基因组变异、致病性增强的ALV-J 毒株。更为严重的是ALV-J 又进一步传入我国固有的一些纯地方品种鸡群中,且存在不同亚群共感染现象[6-8]。感染不仅能造成病毒之间的重组,还可能会导致新型ALV 变异株的出现,ALV 病毒的重组可能会显著增强病毒的致病性,严重威胁养禽业鸡群健康发展。因此,密切监测鸡群ALV 感染与流行情况,对ALV 净化防控有重要意义。

2 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流行现状

2.1 2016—2018 年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流行情况

为了解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流行情况,2016—2018 年对江西省8 个地方鸡群(A-H) 等进行了系统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样品来源信息如表1 所示,调查的8 个品种鸡的养殖规模从5000 到10000 只不等,疑似AL 的平均发病日龄约为135 日龄,症状持续30 至37 周,高峰期约为32 周龄。这些鸡场的日死亡率为0.07%~0.44%,累计死亡率为7.90%~13.10%。值得注意的是,产蛋率明显下降,比正常水平低20%以上。此外,种蛋孵化率受影响较小,仍在80%左右。从560 份样品中分离出71 株病毒,并成功对其env 序列进行了测序,结果显示这些分离株全部属于J 亚群,但其分子特征完全不同,与在白羽肉鸡中出现的毒株有很大差异,部分毒株与之前从商品肉鸡、蛋鸡和其他鸡群中分离的毒株高度一致,甚至与从美国和俄罗斯分离的毒株高度一致[3]。更严重的是,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毒株,并处于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中(图1)。分离到的ALV-J 株系可进一步分为10 个群组,而不同鸡群中都有不同的群组,揭示了ALV 可能在这些鸡群中发生准种演变。以上分析说明了ALV-J 在江西地方鸡的复杂背景和未来演变趋势。

图1 71 株ALV 遗传进化树 [3]

表1 江西地方鸡养殖场的ALV 阳性率

2.2 2021—2023 年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流行情况

2021—2023 年对江西4 个地方鸡(E-H) 的73664 份抗凝血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LV-J 仍是感染鸡中最主要的ALV 亚群,ALV-J阳性率为1.47%~8.49%(表2)。ALV-A 和ALV-B 的检出率较低(<0.06%)。从各亚群在ALV 阳性样本中所占百分比的统计来看,ALV-J亚群的阳性率逐年下降,而值得注意的是,ALV-K 亚群在分离株中的占比逐年上升。F 鸡种的ALV 检出率最高,ALV-A、ALV-B、ALV-J和ALV-K 阳性率分别为0.07%、0.3%、6.71%和4.86%;H 鸡种的ALV 检出率最低,ALV-J 和ALV-K 阳性率分别为0.35%和0.51%,无ALV-A和ALV-B 感染。从样本的性别来看,母鸡群(8.32%) 的ALV 阳性率明显高于公鸡群(3.16%)。这些数据表明,ALV-J 和ALV-K 仍是鸡群中最主要的ALV 亚群,但在进行ALV 净化的鸡场中,致病性强的ALV-J 阳性率及其在分离株中占比明显下降,禽白血病净化对控制ALV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表2 2021—2023 年禽白血病病毒检测结果

对江西地方鸡ALV 混合感染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在73664 份抗凝血样本中,ALV-A、ALV-B、ALV-J 和ALV-K 的单感染率分别为0.01%(9/73664)、0.01%(9/73664)、3.75%(2762/73664) 和2.68%(1977/73664)(表3)。由1 种以上ALV 亚群引起的合并感染率在0.00%~0.59%,其中ALV-J 和ALV-K 合并感染率最高,为0.59%。此外,还发现了6 例三重感染病例,其中3 例同时感染ALV-A、ALV-J 和ALV-K,3 例同时感染 ALV-B、ALV-J 和ALV-K。ALV 重组将对禽白血病净化带来挑战,开展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净化势在必行。

表3 2021—2023 年不同禽白血病病毒株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情况

3 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净化

3.1 净化方案

在江西地方鸡ALV P27 抗原的排毒规律的基础上,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净化程序进行优化调整,最终确定如下净化方案:

①出壳雏鸡胎粪检测(1 日龄):孵化时需独立的孵化车间,便于消毒,种鸡带上翅号单笼饲养,并编笼号,种蛋记录编号,出雏时,全群母鸡的种蛋配备独立的出雏盒,出壳后立即采集胎粪,加入专用稀释液,用液氮冻融后,利用ALV P27 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阳性者连同母鸡及该母鸡所有雏鸡全部淘汰;阴性者小区间隔离饲养。

②育成期(8~10 周龄):全群鸡单独采集血浆,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血浆分别接种DF1 细胞,5%CO237℃培养7d 后,培养液反复冻融3次,取上清液进行ALV P27 抗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淘汰阳性鸡。

③开产初期(18~20 周龄):开产前,上单笼饲养,待开产时,全群母鸡开产后的前3 枚蛋编上号,分别取稀蛋清,反复冻融3 次后,用ALV P27 抗原试剂盒检测,淘汰阳性鸡群。

④继代前(40~50 周龄):采集全群母鸡血浆,细胞培养病毒7d 后进行ELISA 检测ALV P27 抗原,淘汰阳性鸡群;采集公鸡血浆,病毒分离后检测ALV P27 抗原,淘汰阳性鸡。每个世代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净化标准。

3.2 A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

A 鸡种保种群净化方案按照3.1 进行,其禽白血病净化检测结果见表4,共检测样品数37949 份。其中零世代共检测6344 份样品,阳性鸡样品数为941 份,平均阳性率为14.83%;第一世代共检测样品6763 份,平均阳性率为8.19%;第二世代共检测样品7754 份,阳性率为3.89%,第三世代检测样品数量为8258 份,平均阳性率为1.38%;第四世代检测阳性样品数8830 份,平均阳性率为0.48%。经过5 个世代的净化,各日龄ALV 阳性率呈逐级递减的趋势,净化效果显著。该种鸡场于2022 年7 月被评为“省级禽白血病净化场”。

表4 A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结果

3.3 B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

B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程序参照3.1 方案进行实施,其禽白血病净化检测结果见表5,共进行了五个代次的禽白血病净化,检测样品52679份,淘汰阳性鸡1963 只。其中零世代共检测样品2788 份,淘汰阳性鸡580 只;第一世代检测样品9303 份,淘汰ALV 阳性鸡553 只;第二世代检测样品11771 份,淘汰阳性鸡354 只;第三世代检测样品数为14782 份,淘汰阳性鸡321只;第四世代检测样品数14035 份,淘汰阳性鸡155 只。净化结果显示B 鸡种从零世代至第四世代各日龄阳性率亦是逐级递减的趋势,净化效果显著。

表5 B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结果

3.4 C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

C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程序参照3.1 净化方案进行实施,其禽白血病净化检测结果见表6,共进行了四个代次的禽白血病净化,检测样品41999 份,淘汰阳性鸡1678 只。从零世代至第三世代,各日龄ALV 阳性率亦是逐级递减的趋势,第三世代1 日龄胎粪P27 抗原阳性率与45 周龄病毒分离P27 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92%、0.96%,净化效果明显。将继续按3.1 净化方案开展第四世代的ALV 净化。

表6 C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结果

3.5 禽白血病净化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B 鸡种禽白血病净化组与非净化组种鸡群产蛋性能及孵化性能比较结果显示[9],净化组母鸡50 周龄末存活率高5.43%,产蛋总数高17285个;平均入舍母鸡产蛋数高9.74(个/只),种蛋受精率高0.7%。禽白血病净化组与非净化组后代商品鸡群成活率结果显示,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100 日龄商品鸡成活率高2.06%,后代母鸡平均体重高4.33%,后代公鸡平均体重高1.95%。

4 制定标准规范与主推技术

2021 年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起草制定,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种鸡禽白血病净化技术规范》(DB36/T1453—202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的《禽白血病净化技术》 作为2023 年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颁布实施(赣农厅办函〔2023〕 3 号)。

5 小结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禽白血病的防控工作,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范(2012—2020 年)”“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以及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等计划,均对禽白血病提出了净化要求。我国地方固有品种鸡群的禽白血病净化工作已呈分化趋势,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高度重视禽白血病的流行,率先对江西地方鸡进行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净化技术研究。2016—2023 年共采集临床样本74224 份,其中2016—2018 年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江西省的8 个地方鸡群中出现了复杂的ALV-J 感染现象,导致了严重的禽白血病症状和死亡率的增加,不同分离株的来源处于ALV 不同进化分支;2021—2023 年江西地方鸡ALV 分子流行病学结果显示,ALV-J 阳性率及其在分离株的占比逐年下降,致病性较弱的K 亚群毒株在分离株中占比逐年递增,尤其是在进行ALV 净化的鸡场中,ALV-J 阳性率明显下降,表明禽白血病净化对控制ALV 的流行有重要意义。ALV 不同亚群混合感染现象普遍,不同亚群ALV 产生的重组病毒等问题将阻碍着ALV 净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对江西地方鸡禽白血病净化。江西3 个地方品种鸡净化结果表明,禽白血病净化效果显著,无论是胎粪、蛋清还是血浆蛋白分离,ALV 阳性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净化效果分析显示禽白血病净化组种鸡群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商品鸡群成活率均高于非净化组,禽白血病净化对鸡场经济效益提升有重要作用。

6 对策与建议

禽白血病净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国家提出剔除计划后,自2013 年后,我国较少出现髓细胞组织增生症或ALV-J 的报道。但在2018 年2 月,我国的六个省几乎同时暴发了该病[10]。禽白血病存在间歇排毒现象,一般需经过3~5 个世代才能达到净化标准,说明ALV的净化不易。

为有效防控禽白血病,应根据ALV 流行特点进行科学防控。ALV 的传播方式以垂直传播为主,垂直传播性疾病在不同代次间有连锁放大的效应,切断ALV 的垂直传播是迅速控制该病传播的主要措施。商品蛋鸡场应从ALV 阴性种鸡场购买鸡苗,对祖代和父母代鸡群实施严格的ALV 净化措施。

种鸡群的净化过程中首先应掌握实施净化鸡群的ALV 感染状态和排毒规律,根据ALV 排毒规律制定科学可行的净化淘汰程序。对于已经实现核心群净化的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除了对若干个关键节点进行适当比抽检外,还要做好疫苗外源病毒检测、种源引进、以及父母代、商品代鸡苗跟踪监测等,以确保核心鸡群ALV 阴性状态。

外源性ALV 还经多种途径发生水平传播,生物安全防控至关重要,强化生物安全屏障,抓好日常消毒管理,内部建立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流程,防止病毒水平传播。另外,禽白血病的定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ALV 净化亦至关重要,掌握禽白血病在群间、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状况,研究禽白血病的发展趋势,分析禽白血病传播的风险因素,为种鸡场开展ALV 的防控和净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亚群白血病鸡群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