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维度*

2024-03-22 11:18
浙江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时代思想

段 虹

提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从时代背景、文化使命、基本遵循、实践路径四重维度出发,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是我们当前学习和把握其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应有之义。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第1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指导我国文化建设和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思想武器。从时代背景、文化使命、基本遵循、实践路径四重维度出发,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对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时代之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0页。唯物史观认为,任何真正的思想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体现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痕迹和风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产生也绝非一朝一夕,而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聆听时代声音,把握历史大势,回应人民需求的现实产物。其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国际局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国内环境,以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是催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时代背景。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受严重打击,旧世界格局彻底瓦解,两极对立的国际局势开始转化为一超多强的多极发展态势。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西方传统大国的衰落和新兴国家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旧的国际治理体系正在被新的更公正的国际秩序所代替,世界社会主义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此过程中,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但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充斥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不确定因素和难以预料的问题逐渐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不断挑战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政治领域,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此消彼长,国际社会暗流涌动;经济领域,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界经济陷入了新一轮的低增长和新滞胀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安全领域,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与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相互叠加,相互作用,全球不稳定因素加剧;文化领域,文化软实力的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文化话语权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生态领域,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淡水危机、核废水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严重威胁了世界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挑战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在这样的大变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的绝对地位,以及对全球事务的影响力正在提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提升”(3)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21世纪政治经济学:世界将何去何从》,龙云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268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虽然给我们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局势下,也为我国的各项工作带来了难以预估的风险和隐患。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中华民族复兴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百年奋斗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的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大国梦与强国志。从周秦汉唐到宋元明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无数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一部又一部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浪漫史诗,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的惨痛经历令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从而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那时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整个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逐渐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波澜壮阔中创造了百年奋斗的人间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7—28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出的重大部署,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千秋大计。而当代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党的建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道德信仰危机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依然复杂。从一定意义上看,“两个大局”虽然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同时也为国内各种错误思潮提供了可乘之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接踵而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思想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恩格斯就曾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没有一个大民族能够没有自己的工业而生存下去。”(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544页。21世纪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正在重塑新一轮的世界版图,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VR虚拟现实技术等一系列新兴高科技不仅带来了技术领域的革新,更重新塑造着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传统的信息技术优势有预谋地将自身的资本主义价值观隐藏在文化产品以及电子设备中,向全世界传播和输出西方模式、霸权主义等错误的意识形态,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为主的单极世界体系。同时,这些发达国家还会凭借传统的信息技术优势故意抹黑、诋毁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政策,肆无忌惮地挑衅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舆论“污名化”“妖魔化”我国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占领道德制高点和舆论的高地,将我国定义为“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意识形态,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故意将国际热点问题与中国挂钩,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相较于传统的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当前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中虽然没有掉队,甚至在5G、新能源、量子通信等方面遥遥领先,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应用阶段,关键核心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导致我国在这场信息革命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每个国家都有平等发展权利。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6)《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124页。因此,能否在这场科技浪潮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领导权,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之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使命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使命是实践的指南。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它能够指引并决定理论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更是如此。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7)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因而我们说,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一定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本身还承担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使命,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担当。

(一)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价值源泉。推动文化繁荣,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且还关系到本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指数。一方面,推动文化繁荣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国与国激烈竞争的时代背景下,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掌握历史主动权和参与权,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对文化软实力的塑造,一些国家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屹立于世界之林。例如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国的古典哲学文化、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文化、日本的游戏动漫文化等具有标志性的文化都因其独特的魅力而闻名于世,向世界展现了本民族的特有形象,大大增加了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推动文化繁荣是提高本民族文化自信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需要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例如,从一开始的物质生活需要变成了现在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由过去的对温饱生活的需要到现在对教育、文娱、旅游观光等更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从以前的食品、家电、服装等的传统消费转向电影院、音乐会、演唱会、博物馆等文化产品的消费,都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现实需求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文化繁荣事业,多次主持与文化相关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方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二)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向来都是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无论何时人们都得承认,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中华文明成果也遭到了列强的损坏、掠夺。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我们才找到了国家和民族真正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建功立业,在百年征程中逐渐实现了国家从内忧外患到繁荣富强的现实转变。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事业却始终没有达到本该达到的高度,文化产业与其他大国相比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现实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层面,把握时代大势,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清晰擘画了未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构想和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文化强国”这一目标,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改革方案,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同时,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能,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真正实现了文化反哺经济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页。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周期,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从文明古国到文明大国再到文化强国的历史性飞跃。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9)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继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提出的又一全新政治术语,它的提出给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内涵上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整个中华文明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既包含着中华文明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当代文明形态的时代特征,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指的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和。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而作为中华文明的特殊阶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主要指的是近代以来的文明形式,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是整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这个整体中的重要部分,在时间线索上它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特征上来说,创新性则是其主要的特征,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性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二者的结合则孕育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明形态。这里的结合不是一个“消灭”一个,也不是二者合二为一,而是相互成就、相互激活,在对方的影响下朝着融合的方向共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科学的立场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除了连续性、创新性之外,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都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过程必然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指导,勇敢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三、原则之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遵循

原则的把握是我们快速高效地认识和处理复杂系统的行动指南。文化思想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具有深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特征。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而言,明确所要遵循的原则既是实践的前提又是价值的彰显,是我们落实价值目标和推动实践路径的基本保障。遵循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我们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

(一)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2—43页。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历史底蕴、思想旗帜和丰富实践在文化领域中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凝练。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坚守“魂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完备、不断发展和开放包容的思想文化体系,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特点,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最深沉的精神力量。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使我们的文化迷失前进方向、丧失前进动力。其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固培“根脉”,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篇章。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先国后家、舍生取义、朝闻夕死、精忠报国”等思想与革命文化融为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滋养,共同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生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与支柱,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日益彰显出博大精深的气象与兼容并包的气魄,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

(二)秉持开放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实现文化繁荣,需要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和交流互鉴的宽广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68页。无论是历史还是今日,中华民族从未排斥过外来文化,古代儒道二家对佛教文化的传入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在中国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对一切形式的人类文明新成果不断引进和转化,实现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不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始终秉承着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文化属性,必须在开放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是让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化和文明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两者辩证统一。我们要对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一方面要加强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促使我们自身文化繁荣;另一方面要担负起世界文化繁荣的大国担当,为此贡献中国经验。二是让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既是造成世界冲突的一个诱因,又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取人之长丰富自身内涵,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三是让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12)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56页。一切国家和民族都应当秉持平等谦虚与互容互长的心态,才能促进本民族和全世界文化的大发展,从而在开放包容中实现文化多样、文明共存。

(三)坚持守正创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1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法论。守正就是要求我们旗帜鲜明的坚守方向、原则、观点和立场,创新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创新思路、话语、机制和形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则之维中,守正创新是我们的根本落脚点和基本方法论,是对“变”与“不变”辩证统一性的深度理解和具体应用。守正创新要求我们在本原、根基和前提的“不变”中,立足于现实“变化”的新需要、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观念束缚,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提出新方法、释放新活力。坚持守正创新,既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又是立足于实践发展状况的必然要求。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之正“魂”,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两个结合”之正“法”,才能把握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才能引领文化自觉与历史自觉;坚守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之正“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才能在各种风险考验和历史进程中找到主心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之正“体”,才能深刻领会与践行“第二个结合”的民族特色与方案,才能赓续古老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延续,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和把握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更是为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实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飞跃。

四、实践之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伟大的思想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落地生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文化环境和艰巨的文化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战略眼光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体系,为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一)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5)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第1版。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全面体现在指方向、管大局、定战略,集中凸显在党媒姓党,党报党刊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对新时代党的理念、方针、政策全方位和全过程宣传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关键时期,这一系列新形势给予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新任务。加强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体现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使宣传队伍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深化内化乃至转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人民。加强党对舆论领导能力的提高,通过信心强化使正面宣传得到加强,使全社会对奋进新时代这一主流思想的舆论巩固壮大。同时,也只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意识形态和舆论保障,才能确保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向前迈进。

(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3、10、44页。。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引领者与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与愿景相凝聚,全面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首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民族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全体人民共识。对于危害民族团结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现象要敢于亮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实践经验早已证明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还受到理论效用尤其是社会经济层面的影响。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利益由人民共享,这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力。要巩固扩大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果,还需发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彰显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和最鲜明的品格,敢于直面问题,永远以人民性政党的光辉形象凝聚和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然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上,同时要将这一领导权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真实写照。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1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3、10、44页。这一重要论断,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3、10、44页。。这一论述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的精准概括。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向前的精神纽带,核心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文化与实践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基础,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巩固和发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有力精神支撑和道德保障。它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神的先进性凝结,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的时代性风貌,展现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价值包容性诉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主流方向。从方向而言,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重点,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引,切实呵护不断涵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实践源泉;从方式而言,要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从方案而言,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促使宣传和话语方式创新,对网络空间规范治理加大力度,促进国际传播与影响。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实现人民思想境界显著提高、人民精神力量显著增强、人民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与全社会先进的道德风貌和价值导向相向而行、相得益彰。

(四)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心是为政之本,人声是舆论所向。对舆论引导能力进行提升,就是要加强以强信心为重点的正面宣传,使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舆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舆论引导和环境能够从精神层面反哺社会道德、黏合社会张力、反映民众关切、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坚持和树立好党的路线与旗帜、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必须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将其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保障,使之为国家治理和民族前进保驾护航。面对受众多样性、思想多元化及参与意识突出的现状,必须提升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用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指导工作,在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和政治方向正确性得以坚持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形式体裁、手段方法、业态模式等创新,形成主流新闻舆论阵地,实现矩阵作用。在提升“四力”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对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尊重以及人民至上的站位立场,对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行保障和引导,展示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温度与深度并存、思想性与正能量并举的新闻舆论格局。

(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19)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始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塑造民族精神、以建党精神为源头塑造革命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塑造时代精神,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多种因素都能与今天的时代相结合。例如,从讲仁爱到求大同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具有高度契合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就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于是在党性修养上就提出全体党员“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20)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页。这一思想。中华文化中对于道德建设和修身理念尤为重视,尤其是儒家往往将道德境界与个人成就、国家治理联系在一起。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人民至上立场,根据时代与实践进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与科学内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突出统一性,也造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国家治理经验与智慧,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做到善于吸收和转化一切先进文化,加强群众文化供给,推动理论基础研究,实现学术与文化相互滋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

(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用文化创造美好生活,以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含着物质文明的繁荣,更蕴含着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能够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支撑,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保障。具体而言,第一,要实现人民主体性与服务多样性并重,在文艺创作中充分彰显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以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与需求为发展方向,建成政府、社会、行业为一体的多重高效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要实现古老与现代融汇,把文物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并推广好,让以人工智能、元宇宙和Web3.0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助力于文化事业;第三,要实现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让现代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求方面持续发挥影响力;第四,要让文化与旅游相连接,让文化之“诗”在“远方”高扬,让“远方”的景观获得“诗”的神韵,使人们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充满艺术气息。总之,在多维度、多视角、多行业的相互融通共同联动中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渠道,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新时代中更加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

(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就是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促进世界优秀文明“走进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5—46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而延展出的必然逻辑。必须在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精神品格深入挖掘和传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基础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使中国故事、声音和形象于全世界传播推广。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也不是同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也就意味着世界优秀文明“走进来”,只有以文化自信的底气、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世界各民族交流互鉴,才能更好地实现文明的交流互鉴。同时,要在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和文明形态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找共同价值、挖掘共通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同的文化形态,以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化解质疑、消弭误解,寻求世界文化最大公约数,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健全。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传播,更有利于本国本地区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任何阻挡多元文明发展的做法都是自取灭亡,只有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中才能实现全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文明新形态。”(2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思想与“剑”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