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赋值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展望△

2024-03-22 03:52贺方良程显隆李明华杨建波荆文光李萍马双成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赋值赋权权重

贺方良,程显隆,李明华,杨建波,荆文光*,李萍,马双成,魏锋*

1.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在多个行业中,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重要性直接影响质量评价的结果。因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赋值法作为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投资决策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通过对不同因素、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从而得出最终的决策或评价结果[1-2]。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以往其质量评价指标较为单一,或以外观性状评价、或以单一化学成分评价,权重赋值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相对较少。随着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中药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质量评价从以往单一指标的评价向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发展。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关键在于对影响质量的多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权重系数分配的合理性、准确性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一般来说,评价者在分配权重系数时要考虑指标变异程度大小(指标能够分辨出被评价对象之间差异能力的大小)、指标独立性大小(与其他指标重复的信息多少)、评价者的主观偏好3 个因素[3]。基于以上考虑,权重赋值法大致可分为主观权重赋权法、客观权重赋权法、组合权重赋权法三类,见表1。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权重赋值法在各行业质量评价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权重赋值法在中药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表1 权重赋值法的分类

1 主观权重赋权法

主观权重赋权法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专家调查法和比较矩阵法中的AHP。

1.1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进行评判和预测的一种方法。选择专家是专家调查法的关键,要求所选的专家在评价对象所在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权威性[4]。

1.1.1 专家会议法 专家会议法是聚集专家,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预测讨论,最后综合专家意见得出评价结果的一种方法。周晟等[5]将改进的专家会议法用于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并以妇科再造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制订工作为例,介绍了共识内容、共识流程及方法等几个方面,有助于临床合理、有效使用中成药。胡祥莹等[6]采用专家会议法进行小学生口腔常见疾病科普课程内容的决策,最终形成主要包括牙外伤、龋齿、牙齿畸形3 个主题的小学生口腔常见疾病科普课程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为课程内容达成共识提供了决策支持。魏晓敏等[7]利用文献、专家会议法和AHP 确定了健康功能社区建设评价体系的指标及权重。结果显示,健康功能社区建设的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63 项三级指标,3 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最终得出的评价结果科学、全面。

1.1.2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通过多轮征求专家意见并经过反复修正,从而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的一种匿名形式的评价方法[8]。目前,德尔菲法被广泛用于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医疗护理行业、中药研究等各个领域。其具体研究步骤:设置领导小组、制作专家咨询表、选择咨询专家、进行多轮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结果并进行权重分配[9]。

Phoi 等[10]通过德尔菲法验证普通和轮班工作人群的时间营养学问卷内容的有效度,共进行了3 轮专家咨询,最终所有项目都达到了70%以上的共识,用于评估与进食时间相关的时间营养学。付丽红等[11]通过文献荟萃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遴选指标,结合德尔菲法修改调整指标并计算指标权重,构建中草药肝毒性评估量表。结果表明,评估量表的内容效度优秀,弥补了目前中草药肝毒性辨识评估的局限性。苏广全等[12]采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收集专家对指标的建议,建立了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评价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胡依等[13]利用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构建流动老人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的初级指标,结合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确定最终指标,并选用AHP 确定指标权重,评价结果科学可靠,为测量流动老人社会融合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德尔菲法与专家会议法相比,可以避免专家受会议气氛等因素的影响,并允许专家查阅文献资料佐证其意见,可充分发挥领域专家在评价中的作用。但评价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相关的资料、历史数据的缺乏和专家之间信息的不共享,易导致评价和预测结果不够集中。传统中药多为“辨状论质”,主观性和经验性较强,而专家调查法适用于这种经验评价的指标体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传统性状鉴别领域。

1.2 AHP

AHP 是将评价指标分成准则层、目标层等层次,对指标间进行两两比较,从而确定判断矩阵,再计算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及相应系数,从而综合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研究过程较为复杂。王林等[14]介绍了AHP 的确定过程,主要包括建立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删除极端意见值、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等流程。

张惠文等[15]利用专家咨询法和AHP 进行安宁疗护服务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计算了包含政策保障、资金支持、镇痛药可及性、患者负担和供需双方满意度等指标权重系数,为安宁疗护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zhou等[16]将AHP 用于海洋互联网多种类型接入网络的选择,在EXata仿真研究中与简单的加权和乘法指数加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HP具有性能上的多方面优点,可满足用户偏好和业务要求。安霞霞等[17]利用余庆县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AHP 和九级评分体系定性与定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合,为今后该县土地集约利用、合理规划与决策分析提供参考。

AHP 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逐层进行分解、比较、综合分析,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处理实际问题,且无需样本数据,应用范围较广泛。但AHP 只能从给定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并不能提供新方案,且定性成分过多,结果可信度较低。中药质量评价的指标多且评价体系复杂,AHP 可对中药多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和综合分析,目前多与其他客观赋权法联合应用,已被应用于中药提取工艺的优选和中药质量评价等领域中。

综上,主观权重赋权法能较好地反映专家或决策者的主观意愿,应用较为简便,但专家或决策者的主观偏好易导致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结果缺乏准确性。

2 客观权重赋权法

客观权重赋权法是依据指标的原始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处理后确定权重的一种方法。与主观权重赋权法相比,客观权重赋权法受主观性影响较小,但指标权重的分配受数据随机性的影响[3]。

2.1 PCA

PCA 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主要通过线性正交变换,将有可能相关的向量转换为不相关的新向量,即将多维指标降维成少数且不相关的新的主成分,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将决策者的经验进行量化,适用于结构复杂、数据缺乏的情况[18]。PCA 在统计分析中常与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CA)等其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联合使用,首先用PCA 进行数据降维,然后利用获得的新的主成分进行CA,最后用判别分析对未知新样品进行类别判定[19]。

方达锋等[20]应用PCA 联合CA 对11 批不同产区的白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PCA 结果表明,浙江产白芍比安徽产白芍质量优;CA 判定距离为10 时,浙江与安徽亳州市谯城区的白芍聚为一类,安徽其他地区产的白芍聚为一类。PCA 与CA 可用于评价不同产区的白芍质量,为优质白芍的产地筛选提供参考。吴得海等[21]在兰州百合的特征无机元素分析及品质评价中、庞威等[22]在建立乌鸡白凤丸的特征图谱评价乌鸡白凤丸的质量中均应用了PCA 结合CA的方法。吴海燕等[23]使用PCA和判别分析法,通过不同产地广地龙中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对其进行产地溯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实现6 个不同产地的60个广地龙样品100%准确率的产地辨别。

PCA 通过降维用少数指标代替多数指标,计算较为简单,易于借助计算机更快地进行数据分析,且无需处理无关变量,可消除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但主成分的含义解释相对于原始变量较为模糊,特征值矩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指标,造成结果精度的降低。中药所含成分种类较多,利用PCA 可将中药中多种成分进行简化,得出主因子,在统计分析时多与因子分析、判别分析、CA等其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目前多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和产地辨别等。

2.2 熵权法

熵权法是根据指标间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权重值的大小,指标的信息熵越小,表明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则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也越大,其权重也越大。反之,若指标的信息熵越大,表明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小,则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也越小,其权重也越小[24]。但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程文强等[25]利用3 种综合评价方法对柿果进行品质评价,可将负向指标利用公式进行正向化处理,使全部指标均为正向。

贾银芝等[26]通过“辨状论质”对辛夷花蕾长度、直径等外观性状进行量化,同时结合熵权法对内在成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综合评分与花蕾长度、单个去梗质量、直径呈非常正相关,证实了传统等级依据花蕾长度划分理念的科学性。李鑫等[27]采用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 响应面法优选芍药甘草汤最佳提取工艺,利用熵权法确定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等5 个成分的提取率与出膏率指标的权重系数,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参数简便稳定、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大生产。此外,二陈桑贝止咳颗粒最佳水提工艺[28]及肿节风最佳提取工艺的优选[29]也采用了此方法。Gong 等[30]将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分析疫情下我国各省份金融对社会经济复原力的贡献,并计算财政政策、疫情形势和财政基础3 个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财政基础至关重要,此方法得到的权重数据可为社会经济复苏、各行业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熵权法相对于主观权重赋权法具有一定的精确度,适用于处理指标间相关性较弱的问题,且计算出的权重值可以修改,适应性较高。但其不适用于影响因素较多和指标间存在强相关性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与实际重要性不符的情况。中药质量评价通常有多个指标,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离散程度进行权重赋值,可直接剔除评价体系中一些影响程度较小的指标,但容易忽略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导致一些较为重要的指标得到很低的权重,从而导致综合评分结果偏离实际。熵权法在中药领域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权重赋值法联合应用,是目前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2.3 CRITIC法

CRITIC 法是一种以指标间的对比强度和冲突性来综合确定权重的一种客观权重赋值法,一般用标准差和相关系数来度量对比度的强弱和冲突性的大小、方向。数据的标准差越大,表明波动越大、对比越强,则权重也越大;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越大,表明冲突性越小,则权重也越小[24]。祁玉芳等[31]基于AHP-CRITIC 复合加权法优选厚朴姜炙工艺,研究姜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介绍了CRITIC法用于计算权重的具体过程。

张锐等[32]从总黄酮,总多糖,原儿茶酸,Na、K 等9 种有益元素,Cu、Hg 等6 种有害及重金属元素等方面出发,采用CRITIC 法等6 种方法对锁阳药材质量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HP、熵权法与CRITIC法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与传统经验认知较为相符,可作为锁阳药材多指标质量评价的权重赋值方法。秦淑杰等[33]以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能力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为评价指标,选用CRITIC 法计算权重系数,并结合Box-Behnken 响应面法优选中药复方合剂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抑菌能力显著提高,可为中药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陈发贵等[34]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优选桂枝炒制工艺,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聂畅等[35]通过测定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4 个评价指标的含量,利用CRITIC法确定权重系数,结合星点效应面法优选芍药甘草汤的最佳制备工艺,所得工艺结果科学合理。

CRITIC 法适用于数据具有稳定性、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的数据。在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的多指标中可能会出现反映相同信息较多的指标,这类指标对于评价体系具有相似性,而通过CRITIC法可赋予该指标较小的权重,从而避免一些指标中相同信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重复。目前,CRITIC 法也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工艺优选及中药质量评价等领域中,常与其他赋权法联用。

2.4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是原始数据的标准差与原始数据平均值的比值,变异系数越大,则权重越大,此方法可消除评价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36]。相关文献采用变异系数法联合AHP 计算指标权重,结合响应面法进行综合加权,分别优选板蓝根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酒栀子最佳炮制工艺、陈皮醋制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优选后的工艺稳定可行[37-39]。詹鑫等[40]选用变异系数确定苍术燥性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的权重,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燥性与能量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苍术质量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发现,茅苍术挥发油对大鼠产生的燥性影响和能量代谢强于北苍术挥发油,表明在药效方面茅苍术优于北苍术,且苍术燥性指标与能量代谢指标为正相关,进一步丰富了苍术质量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孟灵旭等[41]选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外观性状、活性成分含量及内部细胞结构等方面的多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不同干燥方式的人参进行品质评价,综合比较后得出优选冻干或热风干燥进行处理的结论,为实际生产中人参干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2.5 灰色关联度法

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灰色关联度法研究各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大小,从而进行比较及评价的一种方法,实际是比较样本数列和参考数列连成的折线之间的相似程度。样品的加权关联度越大表明其与理想参考品种越接近,则其越优质[42-43]。董雨桐等[44]详述了灰色关联度法的主要分析流程,其中求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是最核心的步骤。

韩利文等[45]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构建发育毒性的模型,评价乳香发育毒性,再通过3 个提取部位的发育毒性与共有峰峰面积之间的关联,结合灰色关联度法筛选乳香中对发育毒性贡献大的效应标志物。同时,选取主要效应成分进一步研究在体的毒性机制。结果发现,6 个共有峰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的关联度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乳香发育毒性机制为AKBA 导致斑马鱼体内发生了氧化应激,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崔露露[46]建立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石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在药效学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得到的74 个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值与大鼠尿液、血清等的量浓度计算关联度。结果显示,有柄石韦水回流提取物中的43 号峰具有较高的抗泌尿系结石活性,表明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应用于谱效学可行。陈勇等[47]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青蒿(金青)萃取工段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质量指标影响重要性评价,通过AHP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进行验证,与AHP 得到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3,表明灰色关联度法用于中药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筛选具有可行性。

灰色关联度法对于数据量要求较低、计算简单、结果可靠,且与定性分析结果相符。但确定各项指标最优值时主观性较强,同时难以确定某些部分指标的最优值,对需要定量分析的数据所得的结果精确度较低。现有灰色关联度法体系和模型不完善,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实际应用中受限。通常认为道地产区的野生中药材质量最佳,以野生品构建理想参考品种,在一个灰色系统中研究中药质量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强弱。因此,灰色关联度法尤其适用于中药这种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间关系不确定的体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的各领域。

2.6 标准/平均差法

标准/平均差法思路与熵权法较为相似。某指标的标准差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也越大,其权重也越大。反之,某指标的标准差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小,则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也越小,其权重也越小。龚元圣等[48]介绍了标准/平均差法的主要分析流程。

李晓倩等[49]选用了均方差法在内的6种权重赋值法,以庄浪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为例,进行土地评价指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均方差法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龚元圣等[48]采用标准差权重法对7 个樱桃番茄品系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耐贮性3 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评价方法简单可行。鲁春阳等[50]使用均方差法确定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 个维度共17 个指标的权重,将土地综合承载力量化,对2010—2016 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标准/平均差法可整体反映数据特征,还可以降低离群值的影响,适用于多种类型。但数据中存在异常值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缺失值时无意义,且需多次计算平方和,计算量较大。标准/平均差法在中药领域中应用较少,其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离中趋势,但对于中药质量评价这种多指标的复杂体系实用性较差。

2.7 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对有多种因素制约的对象或事物做出总体评价的一种方法,即通过隶属度理论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具体化,适用于各种模糊、难以量化的问题。马莹等[51]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具体过程。

张宁等[52]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加热模式的丹参提取物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7 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物的综合评分大于传统提取物,为微波提取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夏福全[53]测定外形、香气、汤色等5 个指标,采用改进的AHP 进行权重赋值,结合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对3 种不同品牌茶叶进行感官品质的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与仪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Ying 等[54]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灾害、城市系统和社会环境3 个类别共14 个指标进行中国晋江地区的城市洪水风险评估,为大型城市洪水风险预测提供参考。

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精确的数字定量化模糊的评价对象,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较高,但选择模糊关系矩阵、权重等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有多层指标层时若同一指标层的指标个数较多,则会造成相对隶属度权系数较小,出现超模糊现象,从而导致评估失败。中药性状描述中的“质重、质轻、厚、薄及外观形状和颜色等”和“中药质量好、中药质量差”等一些模糊现象可以靠模糊数学去刻画,通过精确的数字处理模糊的中药,未来可对中药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

2.8 其他方法

因子分析法利用相关系数矩阵分析,从多个指标或因素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因子替代相似指标,与PCA 类似,是一种降维的方法,突出重点研究的指标及具有较大影响的指标,使指标分析简单化[55]。离差最大化法中,某个指标对所有评价的离散程度越大,则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影响也越大,其权重也越大[56]。变异系数法是一种基于数据本身规律的一种客观赋权方法,指标中各观测值的差异程度越大,此指标对综合评价重要性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57]。

客观赋权法主要根据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之间的变异程度和影响大小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大小。相对于主观赋权法其避免了主观性,但数据之间的随机性会影响指标权重的分配,且领域之间同一方法可能不通用,导致在一定情况下各指标赋值后的权重与实际重要性程度不符,结果缺乏合理性。

3 组合权重赋权法

组合赋权法即将多种不同的赋权方法进行组合,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组合赋权法多为一种主观赋权法和一种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同时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克服单一赋权法的缺点,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例如,AHP-熵权法、熵权-TOPSIS法、AHP-CRITIC 混合加权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AHP-变异系数法等[58]。而确定最终组合权重值的方法可大致归为2 种:乘法合成法和线性加权组合法[59]。每种组合方式同样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实际应用时在单个权重赋值方法得到权重值或综合得分后,仍然可以再引入一个权重赋值方法,用于计算组合后的权重值。

3.1 乘法合成法

乘法合成法是将各单一赋权法得出的指标权重值相乘,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组合权重值,得到的权重值的结果与简单算术平均的结果相似[60]。

3.2 线性加权组合法

线性加权组合法是将各单一赋权方法得出的指标权重值进行线性加权汇总,得到组合权重值。常用的方法:基于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偏差最小的组合赋权或基于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差异最小的组合赋权。但此方法得到的组合权重值受各单一权重赋值法权重系数的制约,目前多采用最优化法来解决权重系数的分配问题。

目前,中药及其相关研究中选用较多的为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法、熵权法结合TOPSIS 法或AHP-CRITIC法。史丛晶等[61]利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和TOPSIS法建立知母质量评价模型,以熵权法计算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和TOPSIS法对知母及其炮制品盐知母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5 批知母及炮制品盐知母采用TOPSIS与灰色关联度法得到的质量排序结果分析基本一致。结果表明,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和TOPSIS法建立的知母及盐知母质量评价模型方便有效。此外,在不同产地的三七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和藤茶药材等级评价中也选用了此种方法[62-63]。相关研究采用AHP-CRITIC 法确定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正交设计优选中药复方最佳提取工艺,此种方法优选出的工艺均稳定可行[64-66]。

4 权重赋值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展望

目前,权重赋值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较少,主要用于中药复方提取工艺、中药材质量综合评价及中药产地溯源等研究。众所周知,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评价中药材质量是否合格的指标(如传统性状、水分、灰分、浸出物、外源性有毒有害成分等)外,还有可用于评价中药质量等级的道地性和生产规范性指标。道地性指标用于筛选和区分不同产地药材的质量,生产规范性指标用于控制不同生长年限、采收季节等。其中有合格性指标,有优劣性指标,此外,还有用于体现中药传统临床功效的生物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中药质量评价的多指标体系。对系列指标采用何种权重赋值法进行组合、又采用何种方法分配组合赋权法的权重值,是建立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难点。比较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各自的优缺点,组合赋权法兼顾了传统“辨状”等定性指标,又涵盖了现代化学评价的多指标,更能体现中药整体性的特点,更适用于多指标的权重赋值。

在现有权重赋值方法中,主观赋权法可采用AHP,相对于专家调查法,AHP 应用范围更广泛,且无需样本数据,可行性较高,更适用于定性的多指标的评价;客观赋权法中熵权法的信息熵的概念、原理理解较困难且计算较为复杂,而CRITIC法不仅可以反映变异程度对指标权重的影响,还可以反映各指标之间的冲突性,可以更全面地衡量各指标的重要性,更适用于实际应用,多用于化学多指标的权重赋值。生物评价过程中,为初步反映每种生物活性成分对相关药理作用的贡献程度,对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效价测定也涉及权重赋值,生物效价的权重系数多采用待测化合物与参照物的生物效价的比值,其中参照物生物效价权重系数为1[67]。但生物效价权重系数确定过程中常采用细胞、离体器官、整体动物进行实验,存在较大的误差,其赋值方法是否能够采用熵权法、CRITIC法值深入研究。

目前,中药材大多都由人工种植,传统商品规格等级划分并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实际流通情况相结合,结合多指标的综合等级评价已是大势所趋[68]。在对多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后,如果进行等级划分,可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或TOPSIS法进行组合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得分计算和排序。其中灰色关联度法可判断评价对象是否与所构建的理想参考品种相接近,TOPSIS 法也是比较评价对象与理想对象的接近程度,其均可用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对优劣[69]。综合得分后的排名能够用于中药材质量等级标准的制定。综上,从每种权重赋值方法的优缺点来看,多种权重赋值方法的组合,如AHP-CRITIC 法-灰色关联度法或TOPSIS法等更符合中药质量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的多指标特点,更适用于中药质量的综合评价或等级划分。

5 讨论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权重赋值法,重点介绍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中常用的权重赋值法及其概念、原理、确定权重的过程和步骤。每一种权重赋值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鉴于中药质量的形成既有天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评价指标既有传统经验鉴别的指标,又有现代定量化的分析指标,如何对影响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筛选、融合及权重赋值对于中药质量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组合权重赋权法能够同时兼顾经验鉴别,既体现“辨状论质”传统内涵,又能对其内在质量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是现阶段相对理想的用于构建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建议未来在质量评价中多尝试与借鉴多种权重赋值方法,以期为中药质量评价或等级划分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数据和方法,为进一步保障和提升中药质量提供依据。

[利益冲突]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赋值赋权权重
L-代数上的赋值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权重常思“浮名轻”
试论新媒体赋权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