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2024-03-22 08:57胡维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3期
关键词:磷灰石羟基血浆

胡维龙

(来安县人民医院骨科,安徽 来安 239200)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常见问题,骨缺损愈合难度大,恢复周期长,成为了临床骨科急需解决的医学难题[1]。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人工骨、异体骨、自体骨等成为常用骨缺损修复材料[2]。自体骨因取材有限,无法满足较大缺损部位的修复;异体骨可能出现排斥反应及疾病传染等风险,其应用受到一定局限;而人工骨因具有高安全性及无需额外切口等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的人工合成生物材料,适用范围较广。血小板凝集作用较强,富含骨愈合所需的生长因子,可通过激活相关生长因子,促进骨再生,从而改善骨缺损,目前已广泛用于骨科、整形外科、面颌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3]。鉴于此,本研究将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治疗骨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在我院诊治的骨缺损患者82 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0 例,女42 例,年龄为(45.26±4.36)岁,体重指数(22.87±0.36)kg/m2,骨缺损长度2 ~15 cm,病程(6.23±0.65)个月。纳入标准:(1)存在骨缺损的患者;(2)需要进行骨填充治疗;(3)年龄18 ~60 岁;(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手术指征;(2)不配合治疗,依从性差;(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4)合并精神、认知功能障碍;(5)缺损部位有恶性肿瘤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羟基磷灰石组与羟基-血浆组,各41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羟基磷灰石组 给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填充,患者术前均采用X 线或CT 扫描明确骨缺损范围。麻醉起效后,逐层分离暴露骨缺损部位,进行骨缺损修复重建术。采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进行骨缺损填充。冲洗术区并逐层缝合,术后常规设置引流管,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1.2.2 羟基-血浆组 羟基-血浆组进行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方法:采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利用离心机进行离心,以2400 rpm 离心10 min,分离红细胞。以3600 rpm 离心15 min,从而分离出富血小板血浆。将富血小板血浆与羟基磷灰石(上海倍尔康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混合,充分振荡20 s,并将此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填充到骨缺损部位,其他处理同羟基磷灰石组。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情况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48 h 的疼痛程度,VAS 评分与疼痛状况呈正相关。

1.3.2 血清因子水平 在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采集患者静脉血,置于非促凝管,离心分离获得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P物质含量。

1.3.3 骨愈合情况 采用Lane-Sandhu X 射线评分进行评价,参照李杰等[4]报道文献进行评价,包括骨形成、骨连接、骨塑形三部分,得分与骨愈合程度呈正相关。

1.3.4 生活质量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理功能和精神健康质量,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5]。

1.3.5 安全性 记录术后疼痛、感染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基-血浆组治疗后12 h、24 h、48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2 h 治疗后24 h 治疗后48 h羟基-血浆组(n=41) 5.68±0.53 3.35±0.36 2.21±0.23 1.25±0.11羟基磷灰石组(n=41) 5.42±0.52 4.47±0.49 3.31±0.35 2.31±0.22 t 值/χ2 值 0.361 9.261 8.794 9.521 P 值 0.254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 和P 物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 个月血清CRP 明显降低P<0.05),P 物质明显增加(P<0.05),且与羟基磷灰石组相比,羟基-血浆组血清CRP 水平更低,血清P 物质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pg/m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pg/mL,±s>)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羟基磷灰石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 时间 CRP P羟基-血浆组(n=41) 治疗前 21.23±2.29 251.36±26.54治疗后3 个月 5.22±0.53*# 426.26±43.69*#羟基磷灰石组(n=41) 治疗前 22.95±2.54 242.84±23.55治疗后3 个月 10.36±1.32# 392.01±38.4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 射线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X 射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羟基-血浆组X 射线评分明显高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 射线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 射线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羟基-血浆组(n=41) 3.39±0.36 9.51±0.87 15.126 0.000羟基磷灰石组(n=41) 3.52±0.32 7.65±0.76 14.021 0.000 t 值 0.487 9.376 P 值 0.332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SF-36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羟基-血浆组SF-36 评分明显高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羟基-血浆组(n=41) 63.27±6.34 90.23±9.06 14.261 0.000羟基磷灰石组(n=41) 61.62±0.27 81.05±0.17 12.942 0.000 t 值 0.522 8.656 P 值 0.304 0.012

2.5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羟基-血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3%,羟基磷灰石组为4.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上骨缺损可由多种因素导致,主要包括创伤、感染、肿瘤等诸多因素,临床实践已经表明人工骨材料具有自体骨和异体骨不具备的优点,如可以减少创口,无排斥反应及降低感染风险,是修复骨缺损的理想手段。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是一种与骨矿物质的结构相似的吸收缓慢、有骨诱导性且无毒的新型材料,在促进骨愈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6]。

本研究显示羟基-血浆组治疗后12 h、24 h、48 h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羟基磷灰石组,且羟基-血浆组治疗后3 个月的X 射线评分高于羟基磷灰石组。提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骨愈合。这一方面是因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空间结构、硬度等物理特性与天然骨相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提高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增殖及分化能力,促进骨愈合[7];另一方面是因为富血小板血浆释放的骨生长因子可协同诱导分泌成骨相关因子,共同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加快骨愈合[8],两者联合促使骨充填材料周围血管生成,诱导间充质细胞的成骨分化,逐渐增殖、矿化,从而加快骨整合。

P 物质是一种神经递质,可激活炎症细胞、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参与矿化组织形成的防御机制,发挥成骨保护作用[9]。C-反应蛋白是一类敏感性较高的炎症标志物。本研究显示,羟基-血浆组血清CRP 水平更低,血清P物质水平更高,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治疗骨缺损患者能促进释放血清P 物质和抑制CRP 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对成骨组织的保护作用[10]。随后研究发现羟基-血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提示羟基-血浆组患者生活质量更优,可能原因是联合治疗可更快地促进骨愈合,恢复肢体功能,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最后研究显示联合应用不会增加相关毒性[11-14]。

综上所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作为一种有效的骨缺损修复材料,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够更快地促进骨愈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磷灰石羟基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羟基磷灰石在铀富集成矿中的作用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N,N’-二(2-羟基苯)-2-羟基苯二胺的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TEMPO催化合成3α-羟基-7-酮-5β-胆烷酸的研究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
湿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及其表征